模拟无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5998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模拟无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无答案.docx

《模拟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无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拟无答案.docx

模拟无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模拟试卷三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C )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2、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D )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斗争性             D、矛盾的特殊性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表明(B)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区别  

D、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5、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D )

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  

B、经济收入的多少

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

6、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A  )

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C、能保存资本价值            

D、能转移资本价值

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 C  )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8、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是( B  )

A、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B、通过“参与制”实现的

C、通过工业垄断实现的     

D、通过银行垄断实现的

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D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 

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0、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D  )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

B、消除经济危机

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   

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二、多项选择题

1、新生事物是( CDE )

A、新出现的事物    

B、形式新奇的事物    

C、有远大前途的事物

D、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事物  

E、进步的,有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 BE )

A、客观需要决定的    B、实践特点决定的

C、主观需要决定的    D、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的   

E、真理本性决定的

3、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过程(BCD)

A、体现了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        

B、经过两次转化达到对立面的统一

C、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 

D、产生了仿佛是“回到出发点的运动”

E、体现了回到出发点的周而复始的运动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 ABCDE)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理性认识中包含感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E、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5、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在于( BCDE )

A、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B、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它是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  

D、它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环节

E、它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改良措施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之所以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它们( ABCE ) 

A、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B、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基本结构

C、贯穿于人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D、包括了一切社会现象

E、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7、关于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E)

A、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B、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E、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8、资本主义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属于( ACE )

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 C、生产资本 

D、流动资本 E、固定资本

9、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 ABCDE )

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E、各种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0、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 CDE )

A、国家资本的输出     B、私人资本的输出     

C、商品资本的输出D、生产资本的输出     

E、借贷资本的输出

三、辨析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

错误。

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社会意识都属于上层建筑。

答:

错误。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3、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答:

错误。

垄断价格虽然由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但是垄断资本家不能任意规定垄断价格。

原因是垄断条件下仍然存在竞争,如果垄断资本家把垄断价格定的过高,竞争对手就以较低的价格抛售商品,夺取市场。

商品定价过高,其他企业也会增加生产同量产品,或者生产这种产品的替代品,从而使这类商品增多,结果是商品价格下降。

商品垄断价格过高超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会使商品积压,结果仍然是过高的垄断价格下降。

所以垄断资本家在制定垄断价格时,不能背离商品价值太远,同时必须对市场容量进行估测,确定产量与价格的对比关系,不能任意定价。

4、金融资本是指“银行支配而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

答:

错。

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了一种新型垄断资本。

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

银行与工业企业信贷关系固定化;银行与工业企业相互持股;银行与工业企业相互派人员进入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四、简答题

1、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

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

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做任何事物之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对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总之,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否认客观规律的意志决定论,也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决定论。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答: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第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第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3、简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答:

(1)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崇拜幸运的偶然性,宣扬天才论和英雄史观。

(2)空想社会主义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因而始终没能找到改造现代社会的物质力量。

(3)空想社会主义者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谈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其设想便成为空话,他们的实践活动也充满幼稚的思想。

(4)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基础是理论原性,他们的社会主义是从道德情感出发的社会主义。

缺乏科学性。

(5)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

(6)空想社会主义有许多消极的成分:

如保留奴隶与奴隶劳动、殖民地、宗教神秘主义因素、劳动偏见、政治极端主义和最高领导人职务终身制等。

五、论述题

1、试述马克思的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理论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意义。

答:

(1)资本循环理论的中心问题是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为了保证资本循环连续进行,单个产业资本,必须按其再生产过程所要求的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使它们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这一理论除开它的资本主义性质,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循环也是适用的。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根据再生产要求分为三个部分,也必须使三部分资金在空间上并列存在和在时间上相继转化,即做到人、财、物合理配置和产、供、销三者互相连接,保持平衡,才能使资金循环连续不断。

这也是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规律。

只有自觉认识和利用这一规律,才能加速资金运动,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经营。

(2)资本周转就是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周转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

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重,以及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资本家总是力图加快资本周转,因为加快资本周转,一方面可以节省投入的资本数量,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换句话说,可以更少的资本投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除开资本主义形式,资本周转的上述原理,对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来说,是完全适用的,因为它反映的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原理。

资金周转速度是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加快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可以节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2、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答:

马克思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作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科技革命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总之,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六、材料题

材料1:

孟轲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认为: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尽心下》和荀子《王制》))

材料2:

梁启超说: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

胡适说:

英雄人物“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摘自《饮冰室合集》)十六册和《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

“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

”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

  (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答: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

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考,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3)材料2和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模拟试卷六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哲学同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诸项具体学科知识之间,形成()

A.存在和思维的关系B.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2.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答,一切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世界是不可能被彻底认识的B.物质和意识共同构成世界的本质

C.意识对于物质具有孕生、支配作用D.物质对于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3.设想世界内存在着离开了物质的运动,属于哲学派别中的(.)

A.唯心主义B.唯物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

4.欧洲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离开人的意识独立存在,但是()

A.否认物质世界的广延性B.不认为物质世界能够被人类彻底认识

C.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同哲学的“物质”概念相混淆

D.把可以直接感知的某种物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5.个人或人群的任何意识都是对于客观世界的()

A.虚幻反映B.歪曲反映C.主观反映D.正确反映

6.马克思主义认为,气象万千的世界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点在于其()

A.存在性B.实践性C.可知性D.物质性

7.所谓“发展”,是指事物的()

A.一切运动形态B.一切变化和变化过程

C.前进性、上升性变化D.周期性运动

8.辩证的“否定”不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它是()

A.事物内在的自我否定B.绝对排斥“肯定”的否定

C.由外力赋予的否定D.思维型的反对态度

9.唯物主义认识论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分歧是()

A.承认还是否认反映是个复杂的运动过程

B.世界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

C.主张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序列,还是主张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序列D.承认还是否认间接经验

10.认识的客体,是指与认识主体相对的、()

A.在意识之外的客观物质B.进入实践领域同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C.错综复杂的外在世界D.各种客观实在的独立事物

11.哲学史内,区分唯物主义类、唯心主义类社会历史观的根本标准是:

承认还是否认()

A.人类社会同自然界的联结B.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基础

C.人类可以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发挥能动作用

D.宗教、社会文明等的某种推动作用

12.“国家”现象及其实体存在,是()

A.自古以来社会治理机构的延续B.社会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C.人们自觉订立行为契约的产物D.古代战争的创造产物

13.社会发展规律同自然发展规律的根本区别是()

A.自然规律是客观型的,社会规律是主观型的

B.自然规律总是通过物质形态演变自发地实现自己,社会规律总是通过人群的有意识活动和人际关系变化体现和实现自己

C.自然规律无阶级属性,社会规律有阶级属性

D.自然规律可以被认识,但不可以被改变;社会规律可以被认识,也可以被改变;

14.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社会上层建筑对于历史运动所发生的作用性质,取决于()

A.是否有效地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该社会经济基础的需要

C.固有的政治或阶级属性D.服务的该社会经济基础的历史性质

15.历史上杰出人物的形成,()

A.依赖其个人才能和胆识B.依赖于社会运动的客观需要

C.是社会运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

D.依赖其社会地位或机遇

16.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经济型的B.政治型的C.理智型的D.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17.被马克思称作“商品的惊险的跳跃”的经济现象,是指()

A.劳动产品转换成商品B.商品转换成货币

C.货币转换成资本D.劳动者转换成商品

18.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依靠()

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的B.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降低工人工资而获得的D.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1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生产相对不足B.生产严重不足

C.生产相对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

20.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内,金融寡头对于经济领域实施统治的主要方式是()

A.“代理制”B.“个人联合”

C.“企业联合”D.“参与制”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分析。

每小题5分,共20分。

1.“世界观”与“哲学”是完全等同的概念。

2.古希腊学者克拉底鲁(Kratylos)“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判断,比较其老师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判断,更彻底地揭示了世界运动的永恒性或绝对性。

3.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确地表明了事物矛盾双方因其同一性而可能发生转化的关系。

4.“社会阶级”在实质上是个经济范畴,是历史和现实中特定生产关系的产物。

三﹑简答题(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怎样规定“物质”范畴的?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本质的规定:

“能动的反映”?

3.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社会发展基本规律是什么?

陈述其主要内容。

4.如何理解商品内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1、阅读并思考下列材料:

材料1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为使勇士荆轲刺秦,尝以车骑异物恣其所欲。

一日,太子与樊将军置酒于华阳台,出美人能鼓琴。

轲偶赞曰“好手也”。

太子即令断以玉盘进之。

轲亦为之色变,不敢近视。

材料2

19世纪初,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G·W·F·Hegel)写道:

“”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都改变了,而且它腐烂起来了,丧失了它的整个存在了。

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材料3

当代,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教授约翰·塞尔(John·R·Searle)写道:

“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纸币,反过来看,正过来看,发现它不过是一张由某种纤维素丝所制成的纸,面上印着某种颜色和符号。

是什么使这片纸成为货币呢?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给出分析并恰当回答:

①材料1和材料2以几乎相同的经验型实例证明了什么哲学基本原理?

②材料3中Searle提出的问题(哲学类型的答案)。

2、阅读并思考下列材料:

材料1

科学家通过大量观测,知道当前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3小时56分4秒;又通过对古珊瑚化石及古人关于月食、日食记录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40亿年前的地球自转周期相当于今日(计量标准)的8个小时,13亿年前是15个小时,9亿年前是18个小时,5亿年前是21.4个小时……

材料2

科学家通过观测,知道当前夜空中月亮盈亏圆缺变化周期是29天12小时44分钟。

又通过对古鹦鹉贝化石等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4亿年前月亮的盈亏圆缺周期是今日(计量标准)的9天,1.5亿年前是17天,7000万年前是22天,3000万年前是25天……

材料3

众所周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使用的糖大多数是由甘蔗和甜菜为原料制成的,它分别比西瓜、梨等水果的甜度高得多,长期被认作“甜王”。

1969年,人们在巴西山区发现一种称为“甜叶菊”的植物,它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

又在非洲西部发现一种葛郁金科植物,其果实里提取出来的“索马丁”,甜度为蔗糖的3000倍。

“甜王”桂冠于是两度易主。

1975年之后,人们找着了一种叫做“薯蓣叶防己”的藤本植物,它的种子外层果肉甜得令人吃惊,达到蔗糖的90000倍,因此被称作“喜出望外果”。

然而,不久之前,科学家在加纳又获得一种名为“卡坦菲”的植物,用它提取的“卡坦菲精”,甜度竟然是蔗糖的600000倍,成为今日当之无愧的新“甜王”。

请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真理观给出分析并回答:

①上列三束材料分别证明了真理的何种属性?

②上列三束材料表明人的认识、人的真理性认识是如何形成的?

五﹑论述题(本题20分)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人均GDP进入1000美元~3000美元的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处理得好,就能顺利发展;处理不好,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我国已进入这一时期,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对这一课题给出自己的分析,并提出合适的处理方案。

 

模拟试卷七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结合形成的科学学说体系,()是其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社会主义建设学说

B.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说

C.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D.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共产主义和群众主义B.世界一元论和反映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

3.恩格斯指出: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问题”。

A.世界怎样存在B.‘认识’是什么

C.‘人’是什么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4.运动是物质世界的()

A.存在方式B.基本形式

C.实在主体D.前进性、上升性变化

5.“时间”是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运动过程的()

A.持续性和顺序性B.伸张性和恒定性

C.流逝性和广延性D.伸张性和持续性

6.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大脑的机能和对于物质世界的()

A.理性创造B.真理性认识C.客观形式D.主观映像

7.“实践”赋有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B.直接现实性、辩证性和统一性

C.客观性、直接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D.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

8.对于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诸关系的反映,形成哲学思维内的()

A.“发展”范畴B.“联系”范畴

C.“矛盾”范畴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