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4墨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7831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先秦诸子4墨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先秦诸子4墨家.docx

《先秦诸子4墨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4墨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先秦诸子4墨家.docx

先秦诸子4墨家

先秦诸子讲座第四讲墨家学术讲座2007-05-2209:

44:

14阅读568评论0字号:

大中小订阅

先秦诸子讲座第四讲墨家

一·墨子的生平、著作与墨家的创建

墨子(约前480--前42O),姓墨名翟,祖先是宋国人,后来长期居鲁。

也有人说他是齐国人。

曾到过宋、卫、楚、齐等国,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

他出生于破落贵族家庭,宋昭公时曾作过宋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作过工匠,被称为"贱人"、"北方之鄙人"。

他的弟子多是下层社会的劳动者。

(参见孙诒让:

《墨子闲诂》下册《墨子后语·墨子传略》)

其主要事迹有:

阻止鲁阳文君攻郑,说服公输般而止楚攻宋。

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越王也打算以吴之地方五百里以封墨子,但墨子都没有接受。

墨子在鲁惠公时学于史角,此人是周桓王派到鲁国去的王室官员懂得"郊庙之礼",是个儒者。

但墨子后来背叛了儒家而创立了墨家。

不仅如此。

墨子是个科学家,墨家也是个科学家集团。

他们在数学、物理学、医学与逻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我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

他们的领袖称为"巨子"。

第一任巨子是墨子,后来的"巨子"有孟胜、田襄子、腹黄享(音tún,吞)等。

由"巨子"执行"墨子之法"。

墨者"巨子"腹黄享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

但秦惠王认为腹黄享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

腹黄享却说,墨者之法规定:

"杀人者死,伤人者刑。

"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

(《吕氏春秋》卷一《去私》。

)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啊。

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具有"赴火蹈刀,死不还踵"(《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

)的精神。

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

据《吕氏春秋·上德》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巨子"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

后来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

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

他传"巨子"于田襄子,自己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墨者有"侠客"的精神。

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

如果行为并不符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必须办到。

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去解救别人的危难等等。

《墨子》一书,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记录的汇集。

它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料,其中《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是后期墨家的著作。

也有人认为《经上》、《经下》两篇是墨子的著作。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

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

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

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这十大方案,反映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二·儒墨之争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开端

孔子创建儒家之后,墨翟(约公元前480-前420年)也在鲁国创建墨家,两家形成"显学",互相争鸣,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第一幕--儒墨显学之争。

1·关于百家争鸣的发端

我们知道,作为周王室史官的老子(聃),不仅早于墨子,而且年长于孔子(孔子曾到周室问礼于老子)。

为什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第一幕是邹鲁儒墨显学之争,而不是儒老(或说儒道)之争呢?

上面我们已经讲过关于学术由官府下到民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孔子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而老子则远不如孔子。

《史记·老子列传》记载,老子看到周王朝已衰落,便弃官离开洛邑,到了函谷关。

守关的令尹喜请老子为他著书,于是老子才著了上、下篇论述道德的意义,约五千字,而出关西去。

老子究竟去了什么地方,最后死于何处,这些都成了千古之谜。

因此,老子在当时影响有限。

然而作为伟大教育家的孔子,在打破"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私人讲学的历史潮流中,贡献最大,影响最为深远。

至于他是否为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无关紧要。

据童书业研究指出,春秋时代,过去的"王室之学"逐渐消失,关于官办学校的史料几乎找不到,可能是"私人讲学之风"在这时逐渐兴起。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鲁国的叔孙豹说,鲁国过去的臧文仲大夫,虽已去世,而"其言立",即他的言论能成立,流传于后世。

由此看来,臧文仲等人已有私人讲学的事。

至于孔子,本是个求学没有固定老师的人。

他的弟子子贡曾说,周文王、武王之道没有失传,这是在于有人将它传播开去,贤德的人能懂得其中大的方面,不够贤德的人只懂德其中小的方面。

但无论大的方面,还是小的方面,总还是有周文王、武王之道的。

(子贡语出《论语》卷十九《子张》。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私人讲学的学者很多,而孔子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人物。

(参见童书业:

《春秋左传研究》第34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我们知道,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的有七十二人。

这在世界古代教育吏上是少有的。

孔子的弟子遍布各诸侯国,在学术的许多领域里都有很深的造诣,影响颇大,确实称得上是"显学"。

与儒家对立的是墨翟创建的墨家。

墨子的祖先虽是宋国人,但后来长期居住鲁国,应该是鲁国人。

他最初投师儒者,学习儒家之业。

但是他后来认为儒家的烦琐礼节很难施行,特别是"厚葬"、"久丧"(三年之丧)的主张,浪费财物,使民众贫困,办丧事还要花许多时间,既损伤活人的身体,又妨害从事生产。

所以,他"背周道而用夏政"(《淮南子》卷二十一《要略》。

),即背弃周代烦琐礼节和"厚葬、"久丧"的习俗,而用夏代的"节财"、"薄葬"、"简服"(三月之丧)的简朴精神。

因此,墨子背叛了儒家而另外创建墨家。

墨家发展很快,人数众多。

《墨子·公输》记载,墨子对楚王说,他的弟子有"禽滑釐等三百人"。

而《淮南子·泰族训》记载:

"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吕氏春秋·上德》也记载,墨家的领袖孟胜为阳城君死难,他的弟子从他而死的有180人。

由此还可看出,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和纪律的集团,有相当大的活动能力。

关于儒、墨显学,据《吕氏春秋》说,在孔子、墨子死后,"从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

(《吕氏春秋》卷二《当染》。

)可见当时两家的盛况。

儒、墨相互诘难,《墨子》有《非儒》,专门抨击儒家,儒、墨在一系列的问题上形成尖锐的对立。

因此,把儒、墨之争作为先秦"百家争鸣"的发端,或者说第一阶段,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2·邹鲁儒墨显学之争产生的时代背景

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儒家产生于邹鲁的历史根源,而墨子创建墨家也是在邹鲁,因而儒墨显学之争也产生在邹鲁。

我们知道,墨子最初是以儒者为师的。

他创建墨家依据的思想资料也是《诗》、《书》等经典,继承的仍然是邹鲁的文化传统。

这就是两家之争产生于邹鲁的历史根源。

《吕氏春秋·有度》记载,儒墨之徒"皆以仁义之术教导于天下。

"由此可见,两家虽然互相争鸣,但也有共同的地方。

他们之所以相争,只是因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各不相同。

墨子出身破落贵族家庭,曾作过宋大夫,但后来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

他当过工匠,在《墨子·贵义》中被称为"贱人",在《吕氏春秋·爱类》中被称为"北方之鄙人"。

可见其社会地位低下。

而墨家的成员很多是下层社会的劳动者,他们多半穿着粗衣、草鞋,勤劳工作,日夜不休,以自苦为理之妙极。

(《庄子》卷十下《天下》。

)他们常常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说话。

荀子认为墨家的学说是"役夫之道",(《荀子》卷七《王霸》。

)也可反映墨家是生产者的代表。

因此,儒墨显学之争,是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诞生的初期,统治阶级与小生产者对立和斗争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

儒墨显学之争还有其鲁国的时代背景。

《孟子·告子下》记载,淳于髡说,"鲁穆公之时;公仪子为政,子柳、子思为臣"。

公仪子即公仪休,贤者,为官清廉,拒收贿赂。

在其为政期间,鲁国政治上还算比较好。

子思是孔子之孙,也是贤者,《孟子》记载,鲁穆公尊礼子思,为了使子思安心在鲁从政,经常派人去安慰子思,保证按子思的建议办事。

孟子还谈到在穆公朝中任职的泄柳、申详。

泄柳即子柳,亦即《说苑·杂言》所说的子庚。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鲁穆公礼贤,最初亲自见泄柳。

而泄柳"闭门而不纳",即不开门与他相见。

可见鲁穆公尚贤之一斑。

申详,据《礼记·檀弓上》郑玄注,为孔子学生子张的儿子、子游的女婿。

当时儒家在鲁国势力颇大,鲁穆公时,孔子的弟子曾参已死,他的儿子曾申也是有名的儒者。

那时年青的吴起从卫逃至鲁,便投到曾申门下。

后来与曾申决裂,学兵法而成为鲁将。

吴起之所以破格提拔为鲁将,与鲁穆公礼贤是分不开的。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谈到鲁穆公礼贤诸人中有"南宫边",列于墨子之后,(《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46页。

)但墨子弟子中无此人,恐为南宫适之误。

南宫适为鲁大夫,孔子的弟子。

墨子居鲁,为鲁人,其活动多从鲁出发而到其他地方。

《墨子·鲁问》记载,越王派公尚过"迎子墨子于鲁"。

《墨子·贵义》又记载"子墨子自鲁即齐"。

与其他古籍相印证,正是如此。

《吕氏春秋·爱类》说,墨子救宋,"自鲁往,......见荆王"。

《惟南子·修务训》记载此事则说,墨子听说"楚欲攻宋","自鲁■(■字为走加多,音走)......至于郢。

"《墨子·公输》记载;"子墨子归,过宋"。

这是指墨子由楚而归鲁,经过宋国。

可见墨子确是鲁人,常居住在鲁国。

前面已经提到墨子学于史角的后人,也是在鲁国。

当然,墨子的弟子禽滑釐、耕柱子、高石子等,则不仅仅在鲁国,而是遍于各诸侯国了。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讲鲁穆公"礼贤"时,特别提出墨子,并说:

"在这里儒、墨两派特别活跃"。

他还指出,"鲁缪(穆)公把'孔子贵公'、'墨子贵兼'(《尸子》)的两派文化人兼礼。

"(《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第46页。

)这一论断是正确的。

《墨子·鲁问》记载,鲁君对墨子说,我怕齐国来攻打,可以相救吗?

墨子说:

可以。

这里所说的鲁君,孙诒让怀疑就是鲁穆公。

(孙怡让:

《墨子闲诂》卷十三《鲁问》,第42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从时间上来看,孙说是对的。

鲁穆公时,齐国多次攻伐鲁国。

《墨子·鲁问》记载,墨子派胜绰在项子牛部下任职,项子牛"三侵鲁地"。

孙诒让注指出,项子牛是齐国人,但"三侵鲁地",不知在什么时间。

从《史记·六国年表》与《田齐世家》来看,鲁元公十九年,齐国征伐鲁国的葛和安陵,二十年取鲁一城。

穆公二年齐又伐鲁取■(成阝)。

十六年伐鲁,取最。

这大概就是指的"三侵鲁地"的事吧?

(孙诒让:

《墨子闲诂》卷十三《鲁问》,第428页,中华书局1986年版。

)而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吴起仕鲁考》不同意孙诒让的说法,他认为,齐伐鲁国之葛和安陵,应为穆公四年齐伐鲁莒及安阳。

鲁穆公四年(公元前412年)为齐宣公四十四年。

齐国派项子牛进攻鲁。

这场战争,因鲁穆公起用吴起为将,战胜了齐国。

在这场战争中,墨子的弟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胜绰即在项子牛部下,参加了战争。

墨子听说之后,派弟子高孙子去把胜绰从项子牛部下撤退出来,并严厉斥责他是"禄胜义",(孙诒让《墨子闲诂》卷十三《鲁问》,第440页。

)即过分贪图俸禄而不顾道义的人。

由此可见,鲁穆公的礼贤,在当时意义重大。

它不仅使鲁国在这次战争中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而且对儒、墨两家在鲁国并存,从而形成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第一阶段--儒、墨显学之争,也起了促进作用。

二·墨子的思想

1·政治思想

墨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

(《墨子》卷四《兼爱中》。

)他们认为社会动乱攻伐,相互残害,就是由人们"不相爱"而造成的,所以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

也就是不只单方面的爱自己,而是还要爱别人。

不是单方面的使自己有利,也要使别人有利。

墨子认为,"兼相爱"就是大家都要树立把别人的国看成是自己的国,把别人的家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看成是自己的身体。

有了这种思想,就能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了。

而且他还认为,必须我先做那些爱和有利于别人的亲人的事,然后别人再报答我的爱和有利于我的亲人的事。

这样,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互相残害了。

因此,他说,要想天下太平,而厌恶天下动乱,就应当贯彻"兼相爱,交相利"的原则。

"兼相爱,交相利",是从小生产者立场出发的,具有反抗剥削压迫的意义。

但是,墨子把"王公大人"、"士君子"与"农与工肆之人"都认为是出"力"者。

墨子并不主张废除等级制度,认为他们之间也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关系,这便使这一主张具有调和色彩。

因为小生产者本身没有力量来实现对社会现状的改革,只希望维持现状,使自己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同时使各方面的势力相安无事。

事实上,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兼爱"是墨子学说的核心。

认为要把别人与自己同等看待,首先是我对别人亲爱和有利,然后别人也回报我以爱和利。

这样人与人之间就平等了,也就是"爱无差等"。

与儒家讲爱有亲疏厚薄是不同的。

"兼爱"反映了墨子的一种理想,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这反映了他企图调和统治者与手工业者之间的矛盾。

他希望维护自身的利益,使各方面的利益相安无事。

但是这只能是一种不合实际的空想。

墨子"非攻"的主张,是"兼相爱,交相利"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墨子看来,春秋战国的兼并战争都是违背"兼爱"原则的。

他揭露这种战争在春天进行就使农民不能耕种庄稼,在秋天进行就使农民不能在田间收获。

因此,它是"夺民之用,废民之利。

"(《墨子》卷五《非攻中》。

)这反映了小生产者为确保其生命财产的愿望。

但是,墨子并不一概反对战争,他只是反对无故"攻伐无罪之国"的侵略战争。

而对防御性的战争,墨子则是支持的,他曾帮助宋国抵御楚国的进攻。

"非攻"的主张,是墨子站在小生产者立场,反对破坏生产,保全其生命财产的安全。

"非攻"即反对战争,是他没有认识到战争除了破坏性的一面,还有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一面。

而"非攻"的主张也是实际上办不到的。

"尚贤"、"尚同"的主张,则是墨子"兼爱"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他认为人一生下来就富有高贵是"无故富贵",因为这些人是依靠血缘关系而取得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的。

所以,墨子主张政治地位的获得必须要才能,没有才能不能做官,这就是墨子"尚贤"的主张。

他反对世袭制度,提出: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卷二《尚贤》。

)做官的不能永久都保持高贵的地位,而民众不能永久都处于卑贱的地位。

只要有才能就应该推举出来当官,而没有才能的官吏则应该降级或罢免。

虽然是农民与工匠,只要有才能,都可以推举出来做官。

这表明他反对靠血缘关系取得特权地位,认为农民与小手工业者只要有才能,也可以做官。

相反,原来的贵族,要是没有才能,就应该降级。

这种主张,反映了小生产者要求取得政治地位的思想。

"尚同"则是"尚贤"思想的扩大,不仅一般官吏要"尚贤",而且"天子"也要由贤者来担任。

墨子认为,在国家出现之前,意见不能统一,各人有各人的是非标准,因而天下大乱。

所以,他主张选举天下的贤德、善良、人格高尚而又有智慧、能言善辩的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卷三《尚同中》。

)然后,天子又选择贤者来任"三公、诸侯、国君"与各级的"正长",以帮助天子统一民众的思想。

这样做就是尚同于天的意志,因为天的意志是"兼爱"。

若是人人都做到"兼爱",天下当然也就太平了。

墨子"尚同"的主张,在当时只是一种善良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但是这种学说倾向于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因此有其积极的意义。

他的"尚贤"的主张扩大到"天子"也要由贤者担任,这叫作"尚同"。

他认为这是尚同于天的意志。

这种主张也是一种幻想,但反映了他的美好愿望。

2·经济思想

墨子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经济利益。

主要表现在"节用"、"节葬"的主张上。

他提出为政要增加生产,使物质财富成倍增长。

他说"圣人为一国,一国可倍也。

大之为政天下,天下可倍也。

"(《墨子》卷六《节用上》。

)用什么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呢?

他认为并不需要扩张领土,只要尽量开发本国的资源,而又厉行节约,去掉不必要的开支,物质财富就可以成倍增长了。

同时,墨子还主张国家的财政开支要对人民有利。

他说:

"诸加费不加利民者,圣王弗为"。

(《墨子》卷六《节用中》。

)根据这个原则,墨子激烈反对儒家的"厚葬"、"久丧",而主张"节葬"。

他认为葬礼不分贵贱,一律"桐棺三寸",也不需守丧。

埋葬以后,马上就去参加生产劳动。

(《墨子》卷六《节葬》。

)他指出,"厚葬"要把财富多埋在坟墓里,而"久丧"则影响劳动生产。

这样干要想使国家富强,是根本办不到的。

"节用"、"节葬"的经济思想,是墨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

3·哲学思想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在他的"尊天"(即"天志")、"事鬼"(即"明鬼")的主张上,同时也表现在经验论的认识论与"三表法"。

"尊天"、"事鬼"是为他的"兼爱"学说在哲学上寻找的理论根据,即要论证"兼爱"学说是天的意志,是鬼神的意志。

墨子认为,天下无论是大国或是小国,都是天的城邑;人无论是年长、年幼、高贵、卑贱,都是天的臣民。

因此,墨子思想中的"天",对所有的国家、所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因此,他说:

"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

"(《墨子》卷七《天志中》。

)同时,天还希望人们有力量要相互帮助,有好的道理要相互教诲,有了财富要相互均分。

而且,墨子思想中的"天",还有赏善罚恶的威力。

如果是顺从天的意志,实行"兼相爱,交相利"原则的,就必然得到奖赏;而违反天的意志,即"别相恶,交相贼"的,就必然要遭到惩罚。

因此,墨子认为:

"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

(《墨子》卷一《法仪》。

)这就是墨子所谓的"天志"。

"天志"在墨子看来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无论是"王公大人",还是"万民"的所作所为,都可以用它来量度。

他说:

"上将以度天下之王公大人为刑政也,下将以量天下之万民为文学,发言谈也。

"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墨子的宗教思想。

他认为天对一切国家。

一切人都一视同仁。

天还有赏善罚恶的威力。

顺天意的必然得到报赏,逆天意的必然遭到惩罚。

他还认为"天志"是衡量"王公大人"和"万民"的规矩。

他的"天"是小生产者的幻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利益。

他只是想利用"天"的观念为他的主张服务。

使他的学说易于为人所接受。

总之,墨子的"天"是小生产者的理想化了的神,它是反映小生产者利益的一种幻想。

但是,它与传统的"天"又有不同。

传统的"天"是维护统治者来统治民众的。

而墨子的"天",却反抗这种统治,维护小生产者的平等权利。

虽然墨子利用传统的形式,以便于民众所接受,但却赋予了它以新的内容,在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事鬼"即"明鬼",也就是相信鬼神,是从"鬼神"可以帮助"天"赏善罚恶而提出来的。

他说,如果使天下的人都相信鬼神能够"赏善罚恶",则天下怎么会乱呢!

(《墨子》卷八《明鬼》。

)但是这是一种幼稚的迷信思想。

墨子主张"天志",但是又主张"非命"。

他认为强调"命"的思想危害性很大,王公大人如果相信天命的学说以指导他的行动,则必然懒于断案和治理政事;卿大夫必然懒于治理官府;农夫必然懒于耕种田地;妇女必然懒于纺纱织布。

其结果必然造成天下大乱,社会财富必然不足。

墨子认为,"命者,暴王所作","此皆疑众迟朴"。

(《墨子》卷九《非命上》)"非命"反对儒家的天命论、儒家认为寿夭、贫富、治乱、安说必然导致懒惰,造成社会财富不足,结果会天下大乱。

指出命是由古代暴君制造出来欺骗民众的。

墨子揭露了"命"并非是"天"产生的,而是人制造出来的,这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打击,这里包含了无神论思想的闪光。

墨子还提出"力"、"强"与"命"相对抗。

他认为寿夭、贫富、安危、治乱是由"力"决定的。

依赖于自己的力量的就能生存,不依赖于自己力量的不能生存,他反对不参加劳动就获取劳动的果实。

"强"即是强调个人的主观努力。

他说,"强"必然就治理得好,不"强"必然就会乱。

"强"必然就会富贵,不"强"必然就会贫贱。

因为天喜欢努力图强的人,赏赐他们成功。

这实际上是说,人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虽然他并没有摆脱"天志"的束缚,但这种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善良愿望,希望通过主观上努力来摆脱被统治的地位。

但是,由于小生产者的本身的软弱性,他们又寄希望于在"天"和"鬼神"上。

因此,他们的目的不仅不可能达到,相反,这种具有宗教性的思想,很容易被统治者所利用。

但是也要指出,墨子并非片面的强调"天志"、"明鬼",他还主张"非命"和提倡"力"与"强"的学说。

后者是强调人事的重要作用,属于人本思想。

墨子思想的二重性,表明他正由有神论向无神论的过渡。

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将老子的"自然为本"与孔子、墨子的人本思想相结合,所产生的无神论思想,是先秦无神论思想的高峰。

其中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卷十一《天论》。

)包含了墨子"非命"的思想。

韩非关于"明君务力"(《韩非子》卷十九《五蠹》。

)的学说,显然是从墨子提倡"力"的学说发展而采的。

因此,我们在评价墨子"天志"、"明鬼"的主张时,要充分看到"非命"和"力"的主张的积极性,并在春秋战国思想史上有一定地位的,并且对后世已产生了影响。

墨子的认识论,因为他直接从事生产劳动,有实践的经验,这就使他的认识论成为唯物主义的经验论。

他认为,认识来源于客观感觉的经验。

事物的存在必须以人们的眼耳等感觉器官的感知为标准。

《墨子·明鬼下》说:

"闻之见之,则必以为有,莫闻莫见,则必以为无。

"即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就有,否则就是无。

这种认识论,肯定了人们的感觉经验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触及了认识来源于实践这一真理。

它是唯物主义的,但是又具有狭隘经验论的局限性。

墨子关于"名"、"实"论的思想,主张"取实予名",即"名"是由"实"来决定的。

没有"实",就无所谓"名"。

可见"实"是第一性的,而"名"是第二性的。

这是属于唯物主义的名实观。

同时,墨子还主张言行一致,"口言之,身必行之",如果言行不一,即使掌握国家政权也会出乱子。

(《墨子》卷十一《公孟》。

《墨子·非命上》的"三表法"是墨子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

这是他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所谓"表",就是标准、法则。

"三表"是指"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第一表"有本之者",是根据古代圣王所经历的事情,即古人的历史经验。

第二表"有原之者",是考察人民大众耳闻目睹的实际经验,即民众现实的切身经验。

第三表"有用之者",是根据客观效果,看其是不是符合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三表法"是墨子在认识论上的一个重大贡献,这是他认识客观事物的方法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三表法"是根据古人的(历史的)经验,人民大众的(现实的)切身经验和客观效果看其是否符合国家人民的利益。

这种认识论和思想方法,是当时进步的思想。

它批判了传统的命定论,但还有感觉论的局限。

它的认识只停留在感性阶段,而没有上升为理性认识。

因而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甚至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比如墨子"明鬼"的主张,就是根据有人曾经见过鬼的传说,来证明鬼神是确实存在的,从而违背了客观事实。

三·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1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

前面我们论述了孔子与墨子的思想,因此对儒墨显学之争的主要内容,就比较清楚了。

现归纳如下:

首先是爱有差等与"兼爱"的对立。

儒、墨两家虽然都提倡"仁",但是两家"仁"的含义却是各不相同的。

儒家的"仁",虽然也主张"爱人",从表面上看来是爱一切人,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里所谓的"爱人",对统治阶级来说,是要调和其内部矛盾;而对被统治者来说,表面上的爱,是为了劳动者为统治者卖力。

而且儒家的"仁",还受着宗法制的制约,强调"亲亲、尊尊、长长"(《礼记》卷三十二《丧服小记》。

)的区别。

比如,《孟子·告子上》记载就明确说:

"亲亲,仁也"。

这样便使爱有了亲疏厚薄。

因此,儒家是主张爱有差等的。

墨家主张的"仁",是"兼相爱"。

这是一种普遍的爱,是理想化了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关系。

所以,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是"爱无差等"。

(《孟子》卷五《滕文公上》。

学术界多持儒家爱有差等与墨家"爱无差等"的对立的观点。

但是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