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636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G2yw07近体诗六首1.docx

G2yw07近体诗六首1

7近体诗六首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初步了解诗歌格律常识。

2.指导学生掌握诗歌朗读基本方法。

3.引导学生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并体悟诗歌情韵,初步了解诗作者的创作风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

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诗歌鉴赏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对近体诗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欣赏大自然的美。

2.体味诗人的人生际遇。

3.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4、树立对高尚人格和孜孜以求的信念。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情感的把握上。

本单元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含义,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投入”诗的境界。

【解决办法】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熟读甚至背诵6首诗,这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以便较快进人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

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自读课可把填补的任务交给学生。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4.引导学生总结鉴赏诗歌的方法:

解题、释句、入境、会意。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熟读6首诗。

2.课内

诵读、鉴赏,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鉴赏王维《山居秋暝》、刘禹锡《石头城》。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疏通、熟读本课诗歌。

背诵王维《山居秋暝》、刘禹锡《石头城》。

二、导入新课

中国堪称诗歌的国度,而唐朝则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诗人群星璀璨,作品浩如烟海……我们欣赏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居易《琵琶行》,还有许多出类拔萃的诗人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值得我们欣赏。

三、介绍近体诗

同学们在疏通、熟读本课诗歌时,发现本课诗歌与前两课诗歌在体式是有何不同?

让学生发言。

明确:

本单元前两课是古体诗,本课是近体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乎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五言律诗,杜甫的两首、李商隐的一首和陆游的一首是七言律诗,刘禹锡的一首是七言绝句。

四、学习、鉴赏王维《山居秋暝》

1.导入

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其诗,“诗中有画”,其画,“画中有诗”。

欣赏他的代表作《山居秋暝》,就如同观赏具有艺术魅力的图画。

2.感知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奉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

3.诵读

通过诵读深化理解。

诗的首联点题,交代时间、地点,可用叙述口吻读。

颔联、颈联是诗的主体部分,写的是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同时寄托子诗人闲适的感情,当用轻快的调子诵读。

末联出句是陪衬,对句“王孙白可留”是全诗主旨所在,要用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表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心情。

4.鉴赏

这首诗犹如生动的风习画。

诗人仅用淡淡的几笔就勾画出一幅雨后山村的晚景图,清新、宁静而又洋溢着和平安乐的气氛,犹如世外桃源一般,真是隐士们的好居处。

在这幅画里,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是水乳交融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雨后的山,山上的松林一尘不染,显得格外苍翠,皎洁的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斑驳的影子,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觉,好像连自己的心也被洗净了一样:

而此刻山泉因水量充足,流势增大,那白练似的泉水从石上流过也淙淙有声,像优美的奏鸣曲一样在身边响起。

更反衬出山中的宁静,使人感到仿佛是大自然的脉搏在轻轻地跳动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写村民的活动。

出句写诗人所闻,因为是夜间,又被竹林遮挡,只能看到模糊的人影,但诗人从竹林里的欢声笑语中听出这是少女们刚从水边洗衣归来,虽是淡淡的一笔,却生动地表现了少女们勤劳、朴素、开朗的性格;对句写诗人所见,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而诗人是在莲叶的摇动中发现它的,这无疑是渔夫要利用今晚月光去捕鱼。

这两个细节都富于艺术的魅力,它们从不同侧面写出了山村居民淳厚、朴实的风尚。

诗人勾勒出这样一幅风习画的用意十分明显:

山村的风景如此清幽,民风如此淳厚,这正是他理想的生活环境,他不愿离开这里,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这就给结句“王孙自可留”作了有力的铺垫。

5.背诵

6.点化

山水诗人写山居之景是表层,写山居之人是深层,而贯穿其中起着统帅作用的是山居情味。

只有从画面中悟出这种意味,理解古代文人在山光水色中力图摆脱狭隘的功名利禄的渴望,我们的心才能同诗人之心相撞,才能进入和把握诗的意境。

读诗,可通过解题,了解诗的大意。

对诗作背景的了解,也可归人解题步骤;释句,即通过解释句子寻找“意向”,寻找诗人选取的那组物象、那个情境,或那连串事件,从渗透作者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的意象中入境,即体验作者的情思;最后是明白诗歌主旨,即会意。

五、学习、鉴赏刘禹锡《石头城》。

1.朗读诗歌

2.诵读指导

这首诗通篇都是写景,以凄凉的基调寄寓着国运衰微的感慨。

前两句“故国”“空城”后宜作一顿,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在”“回”二字系诗人感慨所在,宜重读。

后两句借月抒怀,重音须落在“旧时月”和“还过”上,要有讽喻现实的意思。

3.鉴赏

《石头城》写了那些景象?

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让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点拨:

王国维《人间词话》:

“一切景语皆情语。

”《石头城》用写景寄寓感慨。

这首诗一开始就写空城四周的景色。

你看,城的东、南、西三面依旧绵亘着高低起伏的群山,它那虎踞龙盘的姿态并未改变;北面的江潮依旧拍打着城根,而后带着寂寞的心情退回,那声音仿佛在叹惜着昔日的繁华已经化为乌有。

在这种苍莽凄凉的氛围中,读者不禁要问:

山川形胜的六代帝王之都为什么会变成一座空城呢?

后两句其实正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这时,诗人仿佛指着那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明月说道:

它就是历史的见证啊!

诗人称它为“旧时月”,跟李白的诗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苏台览古》)有同工异曲之妙,意思是此刻天上的月儿曾照见过六朝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照见过当年的豪华生活,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而今夜呢?

你看它又逐渐移到女墙这一边来,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沉寂的群山、带着凉意的潮声、朦胧的月夜,全诗句句写景,句句都融合着诗人的故国萧条之感。

刘禹锡写这首诗时,唐帝国已日趋衰败,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挤,出现了“牛李党争”,宦官专权依然如故;地方上藩镇割据势力又有所抬头。

所以,他写这首诗的主旨仍然是讽喻现实,即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叹。

希望当时的统治者能以前车之覆为鉴。

4.背诵

通过背诵深入领悟诗境。

5.点化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

什么叫意境?

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

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

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

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鉴赏本课杜甫的两首诗。

2.自学《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中元稹的《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这首诗情景交融的特点的。

3.自学《其他古诗词背诵篇章》中杜牧的《过华清宫》,分析此诗见微知著的艺术特色。

附:

板书设计

山居之景:

明月松林

(1)山居秋暝清泉岩石留(归隐)

王维山居之人:

浣衣女

渔家人

第二课时

学习、鉴赏杜甫《登高》《蜀相》。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李白和杜甫这两位大家以浪漫主义诗风与现实主义诗风构成了双峰对峙的诗坛奇观。

我们一起来欣赏杜甫的两首七律。

二、鉴赏杜甫《登高》

1.导人

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界标,也是唐文学的转折点。

残酷的战争、苦难的环境磨练了一批文人,杜甫就是当时为国家、人民的哀乐而歌唱的诗人代表,正因如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杜甫生于712年,这首诗是他55岁时所作,诗人怀才不遇,如今又沿江漂泊,年老多病,生计窘迫。

登上高楼,个人悲怆与国家疾苦一齐涌上心头,他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甚至称它是“旷代之作”。

2.诵读

可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3.诵读指导

这首诗写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当时诗人住在夔州。

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

诗中写登高所见的秋江景色,抒发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感情。

首联写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特点,读时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

颔联写远望所见,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要适当延长,有余韵。

颈联上句写长年飘泊之苦,“悲”“常”二字要重读;下句写老病孤愁,“病”“独”二字要重读,以加重悲苦情绪。

这一联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状况,由沉吟往事说到今日登台之举,基调是沉重的,宜缓缓读出。

尾联“艰难苦恨”一语紧承上联,而后以白发增多、酒杯新停轻轻结住全诗,含无限凄凉意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

4.品味意境

鼓励学生发言。

教师相机点拨。

这首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

在这种形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其一》),在“何日是归年”(《绝句·其二》)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

时代的苦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是为了排遣郁闷而抱病登台的。

这首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图景,决非偶然,它是融合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的。

一开始便有悲凉的气氛: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画面是惨淡的,它映照出诗人心上的凄凉;特别是“猿啸哀”和“鸟飞回”这两个细节,跟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看,简直就是包括诗人在内的千千万万个流离失所者的写照。

但诗人的思绪并不停留在这上面,接着又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有人认为这两句中“无边”“不尽”二语多余,我们认为,正因有此二语,诗的境界才显得广阔深远;再加上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到了出神人化的境地。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这里还能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

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使他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飘泊的生涯何时是了?

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间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怅望千秋一洒泪”(《咏怀古迹·其二》),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

这两联,确实已将诗人的“艰难苦恨”包含无遗,用语之精当,气象之宏伟,在所有的登高诗篇中可谓绝唱。

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情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这就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了,更见出构思的精巧。

5.欣赏格律

此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此诗八句皆对。

首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

对起的首句,末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人韵(哀)。

颔联、颈联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无边”“不尽”和“万里”“百年”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6.学生朗读,背诵。

深人体悟诗作内容与形式上的完美。

7.点化

在意境中,情思由于物化而得到了表现,景物也由于情思的洗礼而获得了生命。

要体悟“景中情”和“情中景”的关系。

三、学习、鉴赏杜甫《蜀相》

1.学生诵读

2.诵读指导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但诗题不作《题成都武侯祠》而作《蜀相》,是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的壮志未酬。

读时须把握感伤、叹惋的基调。

就内容来说,可分两层。

前一层写武侯祠,先指出它的所在,用了设问的方式,读时须有明显的自问自答语气;后描述祠中景象,但不是客观描述,从“自”“空’’二字可以看出祠中的凄凉、冷落气氛——诗人的咏叹正是从这一联开始的,所以这两个字必须重读,而且要有感伤的情味。

后一层是主旨所在,先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后述惋惜之情。

全诗以“长使英雄泪满襟”作结,含无限深意,这里说的“英雄”也包括诗人在内,要读得沉重一些,表现诗人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

3.鉴赏

①“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诗人在看完巍巍殿宇、凛凛塑像之后,越发觉察到满院萋萋碧草,感受到数声呖呖黄鹂。

“自”、“空”二字最突出意境。

如今草不知为谁而绿,乃自绿,黄鹂不知为谁而鸣,乃空鸣,五百年来像诸葛亮这样鞠躬尽瘁的忠臣再也没有出现过,可那知人善任的国君又在哪里呢?

此诗写出了寂寥冷落之境,表达了杜甫对武侯一片崇敬、仰慕的叹惋之情。

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

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自比为舜的大臣稷和契。

安史之乱中他去投奔肃宗,不久又被“移官”华州,从此郁郁不得志。

因此,入蜀后他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这是写诗人去武侯祠途中的情况,他一边走一边问路,终于看到了一片苍松翠柏,有人告诉他武侯祠就在那里,这自然使他感到欣慰。

接着写入祠后所见: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这已经包含着诗人的感叹了,意思是:

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

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

时间已过了五百年,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

由此自然转到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上: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下句则是诸葛亮一生功业的最精辟的概括。

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完成他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他惋惜了。

至此,诗人水到渠成地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为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一千多年来,这个名句震撼着千千万万志士仁人的心。

宋朝抗金名将宗泽临终前诵读了这两个诗句,又大呼三声“渡河”,才离开了人世。

4.布置作业

①熟读李商隐《锦瑟》、陆游《书愤》。

②比较《蜀相》与《咏怀古迹·其五》

咏怀古迹(其五)

杜甫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蜀相》的写作时间大约是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

六年后即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到了夔州(现在重庆奉节),那里也有一所武侯祠,他参观后又写了一首诗,这就是《咏怀古迹·其五》。

两相比较就可以发现,《蜀相》主要是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它的核心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而《咏怀古迹·其五》主要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功业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附:

板书设计

登高蜀相

苍凉萧条之景寂寥冷落之境

艰难潦倒之悲崇敬仰慕之叹

第三课时

学习、鉴赏李商隐《锦瑟》、陆游《书愤》。

【教学步骤】

一、学习、鉴赏李商隐《锦瑟》

1.导入

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李商隐的诗即使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这首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罢了,所以也要算做一首无题诗,解读极为不易。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诵读

3.诵读指导

这首涛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总要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4.不求甚解

当代著名学者张中行的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

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有时想,与其胶柱鼓此锦瑟,不如重点取意境而不求甚解。

我曾用这种办法试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一晃年已半百,回首当年,一言难尽。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曾经有梦想,曾经害相思。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可是梦想和思情都破灭,所得只是眼泪和迷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现在回想,旧情难忘,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

这样解,虽然近于六经皆我注脚,总比大力考索而把意境弄得支离破碎好一些吧?

(摘自张中行著《诗词读写丛话》)

5.鉴赏

①哀怨的基调,迷离的意境。

前面所引张中行的那段话,概括起来有两点意思:

(1)这首诗的内容跟作者以往的梦想或爱情有关;

(2)诗的基调是哀怨的,意境是迷离的。

前一条没有把诗人的梦想或爱情落实在具体的人和事上,避免了无谓的争论,这是张先生高于那些索隐派注家的地方,无须讨论;后一条则是我们鉴赏的重点。

先看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这用的是民歌的起兴手法。

意思是:

锦瑟呀,你要那么多的弦干什么?

你每根弦上发出的乐音都勾起了我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人用瑟起兴不是无因的,瑟这种乐器本可以演奏各种情调的乐曲,但诗人们往往喜欢把它跟哀怨的情调联在一起,如“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曲江对酒》),“瑶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鲁迅《悼丁君》)。

这首诗虽未指出锦瑟所奏的曲名,但诗人既由此而思及“华年”,它的情调也就可想而知了。

读这两句还应注意,诗人没有指出弹奏者是谁,如果不是佳人而恰恰是诗人自己呢,那就更能引人遐想了,这就造成了一种迷惘的意境。

再看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联紧承上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

出句用庄周梦为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

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入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

但又可以反过来理解:

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

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

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

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

以上两联是“起”和“承”。

下面的颈联该是“转”了——这是历来诗家在律诗创作上极为重视的一联,最能见出作者的功力,也最不易写好。

本诗的颈联是: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本来,在颔联里诗人用“庄生”“望帝”两典似乎已将他的“华年之思”说得差不多了,往下确实难以为继,孰料诗人在瞬息之间视通万里,给我们展示了这两幅美好的画面,真可谓奇峰突起。

前一幅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

这是从民间传说中演化出来的,但又有作者的创造。

“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成一片。

难以分清之谓也,它使人帐惘而又联想无穷。

试想,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其中有多少情味可供读者品尝!

至于这泪究竟是影射美人之泪还是作者本人之泪,大可不必去管,反正这意境是够美的了。

后一幅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

玉沉埋在地下,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

这个想像来源于古老的说法(晋陆机《文赋》里“石韫玉而山辉”一句也来自这个说法)。

但诗人引用这个说法的意义非同寻常:

从玉被掩埋这一面来说,那是很可悲的;从“生烟”这一面来说,却又使人感到欣慰,其中的况味也真是一言难尽。

这两幅画面尽管色调不同,但在表达作者怅惘、悲伤之情上是完全一致的。

至于它们的象征意义(详见“有关资料”)如何,那就有待专家们各抒己见了。

最后一联是“合”。

这一联意思极为明白,但要注意它行文上有一个“反跌”:

“此情可待成追忆”犹言上面说的那番感慨哪里是到今日回想往事时才有,所以接着就补足一句“只是当时已惘然”。

言外之意是,当时既有怅惘之情,则今日追忆必定更加怅惘,的确是不堪回首了,张中行用“一切都如隔世”为此句作注,真是妙极了!

②清丽的语言。

鲁迅在致杨霁云的信(1934年12月20日)中曾说:

“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

”这是对李商隐语言艺术的高度评价。

从这首诗也可见一斑。

例如开头写诗人听瑟的演奏,用的只是“无端”“一弦一柱”等,语语清空如话,却使人可以想像出那音调的凄婉悲怨来。

中间两联所描绘的图景也同样具有清新明丽的特点,其中有栩栩然而飞的庄周的化身——蝴蝶;有杜鹃的声声哀鸣;有海上鲛人的泪光珠光;有晴空下升腾着的玉气。

每一幅都有浓浓的抒情气氛和丰富的意蕴,可以使人品味无穷。

李商隐的诗还有词藻华美、色彩绚丽的一面,但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学生尚未读过,可以不提。

6.背诵

二、学习、鉴赏陆游《书愤》

1.导入

宋代诗人陆游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今存9300首。

陆游的不少诗都脍炙人口,《书愤》就是其中之一。

2.诵读

3.诵读指导

这首诗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其时诗人61岁。

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

这首诗是他一生感情经历的艺术概括。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4.鉴赏

陆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这首诗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通篇都是围绕着“志”写的。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这一联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

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

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空自许”作铺垫。

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

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

诗人用“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

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