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649116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docx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

公共实训基地是提高职业培训和培养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平台,主要面向区域内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放具备公共性、公益性和示范性等特点。

随着越来越多公共实训基地投入使用,怎样实现公共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等有关问题也日益引起各方关注。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试图找出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的模式,以达到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公共实训基地的目的。

一、国内五种典型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自2006年中办国办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城市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的明确要求之后,东部重点城市就率先推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的工作步伐,进而带动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跟进,逐步形成多元建设和多元发展模式(见表1)。

这些主要城市有上海、深圳、青岛、无锡、绍兴等,本文就这些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包括建设概括、功能定位以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总结:

(一)“上海模式”:

行业聚焦模式

1.建设概况

上海天山路公共实训基地于1998年开始规划建设,2000年开始对外开放使用,经过这些年来的建设和调整,已初步形成以创意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制造技术等为一体的实训格局。

根据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前景,目前上海市正在规划建设涉及会展、医药、汽车服务、现代电子、港口物流、现代休闲生活服务等实训项目的六个公共实训基地,以进一步发挥公共实训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的作用。

2.功能定位上海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根本特征是公共性和公益性,同时,

在实际开放运作过程,它兼具有职业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双重功能。

即从一开始就强调从高端需求入手,抓住最新、最高的标准与最紧缺的职业人才,整体提升技能人才的培训水平与标准又坚持不收费、不盈利的原则,免费无偿向全社会的培训机构开放。

其服务对象主要为高等(职)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同时面向有需求的各类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培训机构等。

3.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上海市力求发挥政府在职业培训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着力探索了“抓两头,放中间”的市场化、社会化的职业培训管理模式。

在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主要由上海市统一规划、统一出资、统一建设、统一开发项目。

在实训基地的运作管理方面,天山路公共实训基地由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XX局下属的市职

业培训指导中心负责,各个专业实训室的设备、设施则是委托社会专业机构进行维护和运行管理。

(二)“深圳模式”:

产训对接模式

1.建设概况

深圳市公共实训基地于2000年获得市政府批准立项,2001年开始施工,2005年10月建成。

基地现有工业设计、工业自动化控制、智能楼宇、现代汽车维修、数字印刷等5个实训中心,32个实训室,1个加工车间,1个中央供气站。

同时还设有1个技师服务中心、1个展示中心和1个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中心。

2.功能定位

深圳市公共实训基地为全市劳动者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技能训练服务。

主要服务对象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员工培训的企业、行业协会、社会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

其主要功能包括技能训练、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试验、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展示和技能人才技术交流等七大功能。

3.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

深圳市政府于2005年11月批准设立了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被确定为深圳市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试点单位。

2009年3月,全市第一家事业单位理事会――深圳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管理服务中心理事会正式成立,在全国属于首创:

以理事会为决策机构、管理服务中心为执行机构、专家委员会为咨询机构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使广大纳税者都能成为公共资源的受益者,使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与政府一道共同监督公共资源的使用。

基地资源对全社会免费使用,企业、社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使用时,必须自带师资、常规工量具、基本耗材等,以此分担训练成本

(三)“青岛模式”:

区域共享模式

1.建设概况

2006年青岛市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准建设公共实习实训基地,

三年投入近2亿元用于基地建设和实验实训设备配备(其中实训设备投资4100万元),历时两年,公共实训基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公共实训基地已建成机械(模具)、数控、机电、焊接、汽修、化工等六个标准实训车间和配套住宿、食堂、办公等配套设施。

2.功能定位

根据青岛市提出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规划,要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每年滚动推进100个投资过亿元产业项目,培育壮大汽车、造船、家电、石化等主导产业,着力发展装备制造、电子通讯、环保等新兴产业。

青岛市政府正式决定建设青岛市职业教育现代制造业公共实训基地,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由中央和当地政府财政共同投资建成的、区域共享、覆盖城乡、公益为主的大型实训基地。

公共实训基地按照“公益性服务为主,市场化运作为辅,计划统筹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运作。

公益性服务主要面向五市三区国办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实训,费用以政府安排为主实行政府、公共实训基地合理分担培训成本的办法;市场化运作主要面向民办高校、企业职工、社会人员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费用标准经市XX局,XX局批准后收取。

3.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青岛市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方面在探索一套有效的“政府投资、社会受益、健康发展”运行管理模式。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资金与自筹资金,青岛市政府劳动和社会XX局一方面努力争取市财政对公共实训基地的财政支出一方面鼓励各县市区政府的大力投入,除此之外,还通过吸引厂商提供免费使用的设施设备进行融资的方式。

公共实训基地的具体运行方式是:

面向高等院校、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企业等单位免费开放,不以营利为目的,仅收取一定的原料成本费用以维持实训基地的正常运营,为自费学员提供各方面的优惠。

(四)“无锡模式:

实训工厂模式

1.建设概况

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于2006年12月正式立项,2007年3月确定在藕塘职教园恒源祥工业区内选址建设,计划建设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汽车业、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等5个与本市目前的主导产业发展定位相匹配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分三个阶段推进实施,首期建设3.75万平方米的现代制造业、现代信息技术两个实训中心。

经过一系列前期筹备,目前两个实训中心的首批实训设备已可正式启用。

预计到2012年完成三期建设。

2.功能定位

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定位于为企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产业一线急需高技能人才提供公共平台,具有引导性、补充性和置换性三大功能,是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公益性、服务性、导向性和示范性于一体的面向全社会开放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满足无锡职教园区和市区各类高等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中等职业类院校和高新技术企业职业技能的训练。

3.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探索“实训工厂式”实训基地的发展模式。

在资金筹集使用上,依托多元化的维管机制,维管经费以政府购买维管服务为主,以实训工厂的收益部分和实训合理收费部分为补充,在体现公共性、公益性功能的前提下,实行市场化运作机制。

在用人机制上,建立了一支以编制内人员为核心、编制外人员为补充的管理队伍。

在实训设备利用上,坚持无偿性与有偿性相结合,一方面向职教园区院校、全市技工院校和困难企业开展免费实训服务,另一方面向其他对象开展以收取一定成本为补偿的有偿实训服务。

同时,坚持立足服务本地与辐射周边相结合,把服务范围向周边地区和外省市延伸、扩展,努力寻求实训服务的结合点。

(五)“绍兴模式”:

政校合作模式

1.建设概况

2006年7月,绍兴市劳动和社会XX局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研究制订了初步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的方案,11月奠基挂牌,自此正式启动了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该基地总投资1.22亿元,市政府与学院按1:

1比例分别承担建设经费6100万元。

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利用学院现有场地设备和师资,采用“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于2008年4月正式落成。

2.功能定位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在绍和绍兴籍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完善人才培训工作,为企业和用人单位提供满意的培训项目和服务。

体现公共性、公益性和先进性:

公共性,体现在它必须独立于学校和企业之外,必须与社会培训机构在功能定位上有十分清晰的分界;公益性,体现在它有别于其他各种市场化、商业化项目与机构,坚持不收费、不营利的原则,无偿向全社会的培训机构开放;先进性,体现在其实训项目要反映绍兴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涵盖最新技术和工艺,提供最先进的实训设备和实训环境。

3.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由绍兴市人民政府与学院合作共建。

公共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实训基地的运作和日常管理,由市劳动XX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

公共实训基地设专职主任1名,下设办公室、财务科、培训科、考试科等,具体人员均由学院教职工担任。

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在管理上实行独立管理,即把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建成一个独立的实体,与学校实训中心分开。

同时设立独立的财务账户,专款专用。

对培训人员,按照市财政、物价部门申请核定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适当培训或鉴定成本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收入上缴财政管理,支出通过预算向市财政申请。

在运行上,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作为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向全社会开放,大中专院校、职业学校、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实训平台,培养高技能人才。

二、国内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分析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东部地区率先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上文对建立公共实训基地的这些地区的建设模式进行了说明,纵观这些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本文认为国内这些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更多体现在布局规划、功能定位、资金筹集、运行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建设规划依托政府支持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完全依托劳动保障部门,不依附其他任何单位而成立的实训基地。

如上海独立的实训基地、深圳产训对接的实训基地、青岛的大型制造业实训基地和无锡的实训工厂基地等;二是政府和院校或社会培训实体的共同出资,并利用院校或培训机构的场所设施,建成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

如绍兴的政校合作实训基地。

(二)立足当地支柱产业

纵观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情况,我们发现所有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均立足当地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摸清急需的技能人才类型,并了解职业培训资源的数量、规模、培训能力及分布情况下,确定了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方向和工作重点,从而进行了科学规划,充分做好了立项论证,避免盲目建设。

上海公共实训基地就充分体现了上海本地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青岛市公共实训基地完全是为大力发展青岛市的热点制造业而兴起;无锡市公共实训基地则是面向产业一线急需高技能人才。

(三)定位公开性与公益性公共实训基地主要面向本地区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放,突出公共性、公益性等特点。

它是一个面向社会培训机构免费开放、无偿使用、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的实训场所。

其开放的性质决定了其能够根据职业培训的发展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功能,如实训、鉴定、师资培养、技能竞赛、技术交流和示范性培训等等。

上海的公共实训基地,一直秉持着公益免费的原则,真正体现了政府服务平台公益性的本质要求;深圳的公共实训基地同样坚持公开服务,提供技能训练等在内的七大功能;青岛、无锡等地的实训基地也是在坚持公共、公益为主的前提下,辅助实行市场化运作;绍兴的公共实训基地是政府、高校、企业或社会培训机构的有机联动体,多方受益。

(四)资金保障主流为市级政府财政投入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的过程中,资金保障问题始终是影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能否正常运行的一个关键问题。

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来源来讲,一般是首要争取财政支持,其次是充分利用再就业资金和失业保险金等途径。

目前,国务院已经同意东部

地区扩大失业保险金的使用范围。

东部地区可以探索利用失业保险金加强公共实训工作的路子。

再就是要动用社会资源,和企业

共建共进。

如上海、深圳等地的公共实训基地完全由市政府全额拨款资助,走财政支持路线;青岛、无锡等地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经费则是政府保障为主,辅以自筹资金的结合;绍兴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经费由政府和高校共同承担,体现了资源共享,使建设成本降低,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然,今后还可以开拓更多的资金项目,比如国家贷款等等。

这些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资金支持,并使其变成长效机制。

(五)运作机制不断创新

公共实训基地的运行主要包括:

确定培训内容、购置装备设施、日常实训管理等。

我国上述城市的公共实训基地培训都是面向本地区高端产业需要展开的,突显其先进性和创新性。

如上海公共实训基地建立了先进制造业的独立公共实训基地,并正在规划符合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的其他六个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青岛、无锡等地的公共实训基地也是着力发展符合本地区主导产业方向的先进制造业产业。

各公共实训基地在设备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进行有益的探索。

如上海的实训设备设施是委托社会专业机构维护管理;深圳公共实训基地的各实训中心采取分实训阶段招标运作;青岛公共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除了市财政和地区财政之外,还在积极引进厂商提供免费资源;无锡公共实训基地以政府购买维管服务为主,辅以实训工厂的市场化收益为补充;绍兴公共实训基地利用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现有场地和设备设施,体现低成本、高效益运行机制。

对于公共实训基地的日常实训管理模式,各实训基地也进行了创新。

比如深圳公共实训基地采用事业单位理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全国属于首创;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实行独立实体管理,与学校实训中心分开进行管理,实现了公共效益的最大化,这些日常实训管理模式在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都属于创新,为我国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提供了非常有效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三、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模式过去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怎样建实训基地,现在是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即如何根据自身不同情况进行探索,因地

制宜找到一个好的运行模式,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和方法,使得公共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文中各地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总结,本文认为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公共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设规划和资金保障积极探索多元化途径在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上,不仅要搞好设计,做到高起点,体现先进性与适用性的有机结合,更要注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此外,也要积极探索其他多元化合作途径,如绍兴公共实训基地与各院校协作;也可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合,发挥行业企业专家的作用;也可密切开展与境外国际教育组织加强交流和合作,使得职业技能培训与国际标准接轨等。

同样,对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要建立长效保障机制,也要积极寻求多元化资金筹集渠道。

如除了争取财政资金外,可

充分利用就业再就业资金、失业保险金,上海公共实训基地已经进行了相关方面的探索;另外就是动用社会资源、积极争取国家贷款等多渠道资金来源,努力解决公共实训基地后续资金投入保障不够的问题。

(二)注重综合功能的培育和发挥公共实训基地的项目规划要与当地支柱产业结构调整、技能人才规划相配套,特别要注意梳理出企业需求,把企业的需要体现到项目设置和实训过程中。

此外,要体现公共实训基地的开放性,首先要注重综合功能的培育和发挥,如核心功能是实训和鉴定,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延伸扩展,如师资培养、技能竞赛、实训装备研发、现代培训技术交流、示范性培训、职业展示等工作都可以开展。

公共实训基地应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

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将学历教育中的专业能力要求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行业用人标准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人员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

按就业准入要求,开展技能培训工作,组织技能鉴定。

(三)兼顾效率和效益

低水平重复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顽症”

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只看到了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没有看到资源的无端消耗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产生的消极后果。

因此,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尤其要注重对公共实训基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产出效益问题。

政府作为公共实训基地投资的主体,如何保证其投入的建设资金真正落到实处,以及如何进行市场化运作产生良好社会效益是保障公共实训基地建立长效机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议政府公共实训基地的管理上要体现一定程度的参与,保障实训基地的公共性、公益性、开放性;同时也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注重科学管理

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一定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科学管理。

在组织管理架构设置上可以不断进行创新,如青岛市公共实训基地的理事会制形式;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可以建立专家队伍或者实行“导师制”,发挥技术专家和职业培训专家的作用;在实训项目的软、硬件环境上(硬环境是指实训所需的设备等资源配备;软环境指实训所需的教材、大纲、鉴定标准、电脑软件、教学软件、图像资料、培训过程等),也要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