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712962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5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高考研究篇 第2讲 全国卷命题精.docx

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二部分高考研究篇第2讲全国卷命题精

第2讲 全国卷命题·历史学科能力

一、关注顶层设计,领会考纲、课标精神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

历史可考查学生的唯物史观,通过古今中外对比,指引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2.加强依法治国理念的考查:

历史学科可以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考查我国法律的历史发展变化,以及法律在世界各国的作用、意义和影响,通过对比,凸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提升学生对我国宪法的认同感,实现对青少年热爱宪法、保护宪法、自觉遵循宪法的法治教育作用。

3.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

历史可以考查对中华文明长期历史进程中的事实观点、思想思潮的理解和判断等……考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是简简单单地考查死记硬背的知识,而是要遵循继承、弘扬、创新的发展路径,注重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考试的社会意义和现实目的。

4.加强创新能力的考查:

在命题中文科试题也要考查创新能力,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思考、自主判断,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试题材料转化为有效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评价,并且多角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原理和方法探究问题,辨析不同观点,符合逻辑、规范地进行表达和阐释,或者能够找到新发现、得出新规律、提出新结论。

二、高考命题趋势的四点新变化

1.强调唯物史观

原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考纲表述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

明朝初期,官员不允许饮食器具上使用玉制器皿;到了明朝后期,这种限制取消且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玉制器皿。

这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玉器逐渐成为寻常百姓的饮食起居的一部分,并且从以前的上层专用到普通百姓也开始使用,影响到了封建等级制度,B项正确;朝廷的严格规定到明后期不被遵守,不能说明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故A项错误;对使用玉制器皿的规定,多是出于政治考虑,C项错误;到明后期,低级官员、普通人家都能使用玉制器皿,不足以说明“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D项错误。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报酬发放形式多样化,这说明赫鲁晓夫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个人利益,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A项正确。

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消除”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故D项错误。

答案 A

2.细化能力目标

(1)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

[考题例证3](2017·课标全国Ⅲ,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解析 由材料“钢琴曲、白纱、蓝袍黑褂、旗袍”可知,婚礼仪式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特点,故B项正确。

“婚姻自主”、“门当户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排除A、C项。

社会习俗的变迁受政治、经济、思想等多方面影响,不是由政府主导的,D项说法错误。

答案 B

(2)理解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

[考题例证4](2016·课标全国Ⅱ,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  )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解析 材料反映了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并非中国主动对外开放,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中国的日常生活用品被外国商品占据,体现了鸦片战争后,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故C项正确;中国关税主权丧失的标志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项错误。

答案 C

(3)说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

[考题例证5](2010·课标全国,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

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

“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

”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

“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

济远首先向我发炮。

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

”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 中方强调日军首先轰击我军,日方则强调中国首先进攻。

可见C、D两项都不对。

题干中日双方的相关记述都很清晰,与B项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相矛盾。

答案 A

(4)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实及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考题例证6](2017·海南高考)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

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解析 材料中石油生产国“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仅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包含自己观点的阐述及结论性的概括,因此属于历史叙述,不是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目的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故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知识链接』

(1)历史事实:

是曾经真实发生的事件,是客观的,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

(2)历史叙述:

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包括史料呈现、史事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

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

所以,历史叙述本身是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复杂过程。

(3)历史解释:

广义:

说明因果关系;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

狭义:

以演绎的方式说明历史因果关系。

一是翻译、诠释;二是说明,为……提供原因或理由。

(4)历史观点:

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

特征是:

第一,是以某一或某些历史事实为依据产生的;第二,是人们思维活动的产物。

(5)历史结论:

是对历史现象总结性的认识,包括对历史现象的性质、意义、历史地位等所做的总结。

3.凸显发现问题

历史学科能力的最高体现:

发现问题、论证问题与独立提出观点。

更能体现高校选拔人才的功能:

观察、洞察;批判、探究;阐释、史证等。

能力要求体系更加完整: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考题例证7](2017·课标全国Ⅰ,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

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上表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 解答关键在于明确题干主旨要求“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事件信息”以及论题与论点的统一,注意作答要史论结合。

可以提取中外经济交流,节选材料中“朱元璋时期,与占城等30个国家进行官方贸易”、“郑和下西洋”、“英国入侵印度……”等;也可以选择“西学东渐”为主题,阐述“朱子学在日本”“印刷机的发明”以及启蒙思想的形成等史实。

答案 略

4.考试范围与要求

(1)大纲规定: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高考虽然考的是课标与考纲所要求的考点,但是,高考试题的知识含量远远超出教科书的范畴。

(2)考试说明规定:

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

教材不是考试命题的依据,超越教材、远离教材是近年考题的基本发展趋势。

(3)高考文综命题组长刘芃:

试题取材逐渐脱离了教材的限制,从更加广阔的领域,选取密切联系我国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发展的素材,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4)高考命题专家杨宁一:

历史知识,主要是历史事实,而不是历史结论。

前者基本上是相对稳定的,而后者的变化则相当大。

角度不同,结论有多种。

所以,对教科书的结论不必“苦心维护”。

[考题例证8](2017·课标全国Ⅰ,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

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解析 依据材料“实际上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趋势”可知,面对新的国际经济形势,国家希望改变固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在经济行为中加入市场的有效调节,从而与国际经济发展接轨,这是变革以前固有模式的一种尝试,选C项。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中,计划只是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而新政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是普遍趋势,报告本身并未体现态度倾向,A项错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是2001年加入WTO,中国正式提出关于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是在1986年7月,这说明中央领导层完全明确其必要性,B项错误;题干材料明确了计划与市场是“手段”,而不是“实质”,D项错误。

答案 C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高考命题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问题,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阔的学科视野,并体现出自身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从历史角度看,历史“核心素养”各要素主要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实际是对历史问题的再认知,也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具体如下图:

角度1 考查唯物史观

[考题例证9](2017·课标全国Ⅱ,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解析 史书修撰由私撰到官修甚至皇帝亲自参与,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和意识引导的政治目的,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C项正确;官修的史书有时隐讳历史事实,不可能完全真实、公正和客观,A、B、D三项不准确。

答案 C

角度2 考查时空观念

[考题例证10](2016·海南单科,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解析 本题运用表格材料,考查时空观念下经济发展的特点。

观察表格时间、国家和数据变化,可知表格中三国服务业从50年代到70年代均有所上升,如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选A项。

表中农业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不断增加,但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 A

角度3 考查史料实证

[考题例证11](2017·课标全国Ⅰ,2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 分析表格信息和提示可知:

唐武德元年的皇帝为唐高祖李渊,李世民是“秦王”,当时尚未称帝,A项错误;根据《旧唐书》中记载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等信息可知,唐军主帅为李世民,B项错误;结合四则材料信息可知,在泾州与薛举的战斗中,唐军作战失败这一主要史实,C项正确;“太宗有疾”只是题干表中的《新唐书·太宗本纪》有记载,未见表中其他史籍的记载,证据孤单,不足以“被认定”,D项错误。

答案 C

角度4 考查历史解释

[考题例证12](2017·江苏单科,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

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

“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

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解析 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与孔子的本意不完全一致,D项正确;朱熹的思想以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压抑人性,A项和B项错误;朱熹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发展,C项错误。

答案 D

角度5 考查家国情怀

[考题例证13](2016·课标全国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解析 A项是对材料表面信息的误读,材料核心信息是族谱中关于回乡请祖先牌位的记载,故A项错误;1684年,康熙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到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说明这些移民已在台湾定居,因受宗法制的影响,而回乡请祖先牌位,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阻碍”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 B

四、主流思想、核心价值观是高考命题的最终归宿

命题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和素质养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历史学科所承载的“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育人功能和政治使命。

1.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自身所属国家的一种积极和认同的态度和行为。

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

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五千年文明和世界史上蕴含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的历史主干知识,都是高考命题的重点,这主要表现为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操;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利益和统一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独立与富强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等。

[考题例证14](2015·江苏单科,10)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

“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

”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

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

解析 据题干时间及信息: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可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成为全国性抗战的开端,故选D项。

答案 D

2.追求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公民意识

(1)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不断的孜孜追求,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准。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2)民主自由平等,是人类自产生之日起,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企盼美好生活得以实现。

步入近代,自由、平等、民主,成为人类追求的美好理想。

反对专制统治、要求民主政治和平等权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现代中国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方略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的调动。

(3)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考题例证15](2014·山东文综,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

这旨在强调(  )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解析 依据材料中“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信息说明体现公民的平等,故选A项。

答案 A

3.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主要体现在重视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的西方人文精神;中外关注人生的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等思想主张。

[考题例证16](2015·山东文综,13)《尚书·酒诰》云:

“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可知,人不仅要用水察看自己,而且应该以民间的反映当作镜子照照自己的作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项。

答案 C

4.尊重文明的多元性

民族是多种的,文明是多元的。

每一种文明之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都有其理由和根据,都有其价值和作用。

各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对人类文明作出了贡献。

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尽管有过摩擦、碰撞和冲突,但交流、借鉴和融合始终是发展的主流。

[考题例证17](2014·天津文综,1)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 据题干可知,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选C项。

答案 C

5.团结精神、合作精神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

团结,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表现,是建设一个美好集体的必要条件。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

在中外历史主体中表现为清代商帮、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国共关系、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外交关系、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等。

[考题例证18](2015·安徽文综,16)辛亥革命三十周年之际,《中央关于纪念今年双十节的决定》指出:

“我们共产党人和全国一切真诚的革命志士,都是辛亥革命最忠实的继承者。

……我们共产党人誓与全国一切革命真诚志士一道,誓与全国人民一道,继续奋斗,不达目的,决不休止。

”中共中央发表该决定,旨在(  )

A.维护国共合作,坚持抗战到底

B.推动国民大革命

C.完成土地革命,争取民权自由

D.实现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据材料,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辛亥革命三十周年”则是1941年,当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而且辛亥革命以求民主求民族独立为目标,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故选A项。

答案 A

6.科学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

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

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

这体现在历史主干中要注意关注中外重大科技成就及对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注意科学家献身科学的人格魅力与精神。

[考题例证19](2015·重庆文综,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

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

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解析 据材料“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说明牛顿经典力学借助文学的推广,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故选B项。

答案 B

工作,这可是让我知道了很多工作中必须了解,必须知道,必须清楚的东西,因为这些工作的处理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客户服务的质量。

而且,意外险部经理卓健雄在工作中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关心和支持,也给了我很多去一线承保,查勘,定损等学习的机会。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年10月1日后,我被安排到非车险部学习,一直到现在。

在非车险主要也是了解整个部门工作的程序,各种内务工作的操作,并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操作:

承保,续保,理赔等。

得到了部门同事和非车险经理李继雄经理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而且,得到了很多去一线学习查勘,定损,理赔,承保等的学习机会,让我受益很多,得到很多锻炼的机会。

并且得到李继雄经理一些工作中的指导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尤其是工作中我做的不足时,李经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