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778398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docx

最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二单元教案表格式

开学第一课

施教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2.明确数学学习常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了解合作模式。

  4.认识了解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本的准备和使用。

  5.初步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自主学习方法以及自主学习本的使用。

教学过程:

一、谈过去,激励前进。

(预设10分钟)

1.师:

小朋友们大家好,愉快的暑假已经过了,暑假中,你有什么收获?

2.小朋友们,两个月的暑假愉快而又短暂,转眼间我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又要投入到新的数学学习中去了,你们有没有做好学习的准备了?

面对新学期,你有哪些打算呢?

3.在上学期,每个小朋友在数学学习上都有了自己的进步,其中有些小朋友的进步还特别大。

比如:

……(班级中典型的三四人进步故事)这些小朋友遇到困难不退缩,学习认真努力,终于取得了非常棒的成绩。

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同时预祝他们在二年级的学习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4.肯定数学课代表、数学组长在一年级时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希望更多的优秀学生在本学期能够当选数学课代表或数学组长。

(点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希望他们争当小小班干部)

二.分小组,明确合作。

(预设6分钟)

1、重新确立学习小组

给小组中的每位成员编号,确定学习小组长。

2、明确每个成员的任务

说明今天的组织、记录、发言等分工。

3、指名学习小组现场展示。

(举例话题:

新学期,我想……)

三.忆习惯,行动训练。

(预设8分钟)

1.刚才同学们谈到了很多想法,相信大家通过不断努力一定可以实现的。

那么怎么实现呢?

上课竖起你的小耳朵——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话语。

大胆张开你的小嘴巴——积极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

眼睛一定亮晶晶——不东张西望,看着老师或书本或回答问题的同学。

积极开动小脑筋——认真思考,力争又快又好的解决问题。

仔细计算,认真检查。

(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听课情况,适时矫正不良习惯)

2、读读课堂规训儿歌(小黑板出示)。

上课前,要准备。

新课本,文具盒。

轻轻拿,轻轻放。

放桌上,摆整齐。

不损坏,不乱画。

上课了,静息好。

头向右,面向左。

坐端正,不讲话。

身要直,头要正。

肩要平,腿并拢。

不驼背,不弯腰。

听课时,有精神。

专心听,认真想。

要发言,先举手。

敢于想,胆儿大,声音响。

别人讲,认真听,虚心学,进步大。

做作业,要认真。

细读题,做正确。

自己做,自己查。

完成快,按时交。

说说你读懂了哪句?

(教师适时发放激励贴,建议学生贴在文具盒内侧等显眼的地方不断鼓励自己。

四.懂预习,学会尝试。

(预设10分钟)

1、简单介绍预习的方法。

统一每人发一本《自主学习本》,端端正正写上自己的名字。

比一比谁的名字写得漂亮,明确《自主学习本》的作用。

2、预习作业的使用。

说明二年级开始我们会尝试完成课前预习作业。

明确预习作业的内容:

根据预习单上提出的问题预习,完成必要的练习,提出困惑写上一两句自己的想法。

3、尝试预习自己的数学书。

独立看数学书上的目录,说说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说说哪些知识你已经有所了解,哪些知识觉得比较困难。

说说明白自己的困难之后,在以后在学习中会怎样做?

明确预习的作用。

五.布置作业。

(预设6分钟)

小结:

学习的过程是体验快乐的过程,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启迪智慧的过程,愿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聪明。

作业:

经过两个月的暑假,小朋友的身上一定发生了很多奇妙的变化,比如身体长高了,变胖了,请你用两三句话记录一下在你身上发生的这一系列变化,注意用上数字哦!

 

《连加、连减》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1-2页的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简便竖式的写法。

难点:

简便竖式的写法。

教学

资源

挂图,小黑板,光盘。

预习

设计

1.竖式计算45+1780-59

2.自学例1,尝试完成上面的填空,看懂两种竖式计算的方法。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3分钟)

1.校对预习作业1。

指名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2.口算下面各题。

2+4+3=30+40+20=2+30+5=

70-30-20=17-7-5=14-9-2=

3.学生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自主探索。

(预设19分钟)

1.交流例1中的内容,思考:

(1)题目中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2)你是如何列算式的?

(3)交流书中两种竖式的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2.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1)请生板演两种方法。

(2)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你更喜欢哪种?

为什么?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学生自己尝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汇报。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预设10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注意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并指名板演。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独立解答。

[板块一]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

连加、连减。

 

[板块二]

1.出示学习提纲,要求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困生思考。

2.

(1)让学生自己板演书中两种方法。

(2)引导发现两种方法的不同。

(3)小结:

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不需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再抄一遍。

这样,既比较简便,又可以避免抄错数字。

3.提问:

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谈话:

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

教师巡视。

反馈:

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结:

在计算连减的算式时,也可以吧两个竖式连起来写,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板块三]

1.关注正确率。

2.关注学困生。

3.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追问:

题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瓜,怎么办呢?

提问:

请大家再看一看这道题,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解决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再问:

解答这样的问题要注意些什么?

作业

设计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8分钟)

必做题:

《补充习题》1页1、2、3、4题。

选做题:

 

学生当堂作业。

集体评议,同座位交换评价。

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

《加减混合运算》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3-4页的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难点:

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

资源

挂图,小黑板,光盘。

预习

设计

1.竖式计算54+26+15=90-58-24=

2.自学例2,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往下算,尝试完成上面的填空。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3分钟)

1.校对预习作业1。

指名说一说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认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自主探索。

(预设14分钟)

1.交流例2中的内容,思考:

(1)题目中知道什么,要求什么。

(2)你是如何列算式的?

(3)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交流竖式计算。

2.全班交流,提炼建模。

(1)请生板演两种方法。

(2)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

(3)你更喜欢哪种?

为什么?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学生自己尝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的。

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汇报。

 

三、练习巩固,内化提升。

(预设15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坐在探索本,并说注意点。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说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计算,并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说说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交流。

[板块一]

昨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内容:

加减混合运算。

[板块二]

1.出示学习提纲,要求在小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困生思考。

2.

(1)让学生自己板演书中两种方法。

(2)引导发现两种方法的不同。

(3)小结:

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不需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再抄一遍。

这样,既比较简便,又可以避免抄错数字。

3.提问:

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谈话:

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样写?

交流明确:

22+40这一步可以直接用口算得到结果。

教师巡视。

小结:

计算时,如果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

[板块三]

1.组织练习时突出竖式的简便写法,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进位和退位问题,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明确: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直接口算。

3.教师关注学困生。

能口算就口算。

4.使学生认识到:

第2问中的还剩的棵树就是第1问中求到的结果。

 

5.关注第2问的求法。

作业

设计

五、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8分钟)

必做题:

《补充习题》2页1、2、3、4题。

选做题:

 

学生当堂作业。

集体评议,同座位交换评价。

提供典型错例,分析、纠错。

《练习一》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时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5页的练习一

共几课时

1

课型

练习

第几课时

1

教学

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混合运算的。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

重难点

重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难点:

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学

资源

挂图,小黑板。

预习

设计

完成书本第5页第1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2分钟)

1.回忆前几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专项练习,提炼内化。

(预设15分钟)

1.校对预习作业。

学生口答答案。

2.出示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3.出示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填写。

三、应用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10分钟)

1.出示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板块一]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希望小朋友能正确、快速地计算相关的题目。

[板块二]

1.补充8+22=34-8=45+7=

90-6=67-30=47+9=

2.教师巡视,要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适当分析。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左右两题每条线上数的特点。

[板块三]

1.引导学生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2.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简洁的解题思路。

 

作业

设计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3分钟)

必做题:

《补充习题》3页第1、2、3题。

选做题: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二第6~8页例题3想想做做1、2、3、4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使两个不等的量同样多的不同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号数学的信心。

重点:

探索理解怎样使两种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难点:

体会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1.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实际问题。

2.教学光盘,学生准备花片若干个。

操作:

第一行摆15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1)第一行拿走()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同样多。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2.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2分)

1.看情境图回答:

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2.动手操作

芳芳摆圆片有什么要求?

和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摆的使小军的芳芳的同样多?

3.全班交流

展示多样的方法,体会方法之间的联系。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说说已经知道的条件,想想怎样使两个量同样多?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说说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独立解决问题。

集体交流。

【板块一】

1.理解“同样多”

2.揭示课题

明确学习目标

【板块二】

1.引导学生理清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与条件关联的问题。

师:

相机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要多,你有什么办法”

2.引导学生在摆彩珠时,注意对应地进行排列。

怎样摆使两人的彩珠同样多,我们一起来动手摆一摆。

3.展示:

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方法的比较,明确解决问题时只要抓住“相差4个”这一关键。

【板块三】

第2题,教师引导学生说说,怎样调整,为什么这样调整

第3题,说说求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就是求什么?

第4题,理清条件和问题,在解决第

(2)题时可以用小圆圈画一画。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

○课堂作业

1.必做题《补充习题》第17页第1~4题

2.选做题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900。

正确答案是多少呢?

1.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当堂批改。

3.讲评拓展题。

教后反思: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8~10页例题4想想做做1、2、3、4、5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1.使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正确列式解答,初步学会检验解决问题过程和结果的方法。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体验,增强学号数学的信心。

重点:

探索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难点:

怎样进行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

1.学生已会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多、少的概念,掌握了加减法的意义。

2.教学光盘,学生准备花片若干个。

操作:

第一行摆15根小棒,第二行摆9根。

(4)第一行拿走()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5)第二行添上()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6)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同样多。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预设3分钟)

1.交流预习作业,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2.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2分)

1.看情境图回答:

从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哪些问题?

2.动手操作

和同桌交流一下是怎么摆的?

小华摆红花片有什么要求?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一说,一部分是(和小英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英多的)。

求小华一共摆了多少个红花片,就要把这两部分合起来。

用什么方法算?

明确: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算。

4.独立探究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1)用刚才的方法摆一摆,算一算。

(2) 交流是怎样摆的?

(3) 讨论形成共识:

不管是哪种摆法,都是从几里面去掉几?

用什么方法算?

5.观察比较交流。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3、4题

说说已经知道的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列算式。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独立做,集体交流

【板块一】

1.交流理解“比一个数多多少”“币一个数少多少”

2.揭示课题

【板块二】

1.引导学生理清图中的有效信息,提出与条件关联的问题。

2.师:

小华摆了多少个红花片呢?

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一起来动手摆一摆。

3.提问:

你是怎么摆红花片的?

根据学生回答小结:

也就是我们把红花片分成了几部分?

谁能口头列式

小结: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算。

4.小结: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减法做。

 

5.比较:

解决上面的解题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块三】

1.交流:

说说数量关系

2.第5题,在解决小玉浇了多少盆时,那个条件是多余的?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

○课堂作业

1.必做题《补充习题》第17页第1~4题

2.选做题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900。

正确答案是多少呢?

1.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当堂批改。

3.讲评拓展题。

教后反思:

 

《练习二》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月日

教学内容

第11页

共几课时

课型

练习

第几课时

1.进一步整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逐步形成运算技能。

2.让学生经历一个数连续加几或连续减几的的计算过程,体会连加和连减的运算特点。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能选择正确的方法进行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计算的正确率及速度,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1.已经完成了第一单元的教学,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

2.教学光盘,学生准备花片若干个。

完成练习二第1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预设2分钟)

1.回忆前几节课所学内容,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专项练习,提炼内化。

(预设15分钟)

1.校对预习作业。

学生口答答案。

2.出示练习二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题目有什么特点?

想一想最容易填错的地方是哪里,填的时候可以怎样想

3.出示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解答每个问题时要用到题目中的哪个条件,并说说为什么这两个问题的计算方法不同。

三、应用练习,内化提升。

(预设10分钟)

1.出示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板块一]

出示课题

明确目标

[板块二]

1.校对

2.教师巡视,要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并对错误原因进行适当分析。

3.引导学生完整地说说思考过程。

 

[板块三]

1.引导学生说一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2.引导学生合理的提出问题,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尝试解答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

○课堂作业

1.必做题《补充习题》第17页第1~4题

2.选做题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计算题时,把百位上的1看成了7,结果得900。

正确答案是多少呢?

1.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2.当堂批改。

3.讲评拓展题。

教后反思:

 

《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

施教日期:

年月日

课题

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第12~14

共几课时

1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1.经历认识多边形的过程,能够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通过摸、数、折、剪、围等操作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掌握变换的规律,积累图形变换的经验。

在一年级,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些常见的平面图形(一年级下册)。

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一年级上册)

学具准备:

钉子板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各一张,同桌每两人准备第二道例题中的4个图形纸片。

教具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纸片,挂图

1.剪一剪:

用卡纸剪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看一看,想一想:

(1)仔细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如果要给这两个图形取一个共同的名字,你想把它们都叫做()。

3.下面的图形你认识吗?

你想给它们取什么名字?

为什么?

 

()()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揭示课题,认定目标(2分钟)

学生说出所认识的平面图形的名字。

 

二、建构模型,自主学习(13分钟)

1.认识四边形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根据老师的示范,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一条边。

(2)将长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