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8795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docx

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研报告

某大型医院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承办单位情况

(一)、承办单位名称

东莞市康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二)、单位地址

东莞市东莞大道。

(三)、承办单位概况

东莞市康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是以致力于我国医疗服务产业化发展的高技术企业,注册资本2.68亿元。

由公司主要股东投资、经营管理的三级心血管专科医院——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达到了预期的投资成效,开业近四年以来,累计心脏外科手术量达到6000多台,介入手术量达到11000多台,积累了医疗服务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在东莞高起点、高水平建设大型现代化综合医院奠定了基础。

二、投资环境

(一)、政策法律依据

1、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符合《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3、符合国务院第149号令《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4、符合卫生部第35号令《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5、符合广东省政府第39号令《广东省医疗机构管理办法》;

6、符合广东省卫生厅粤卫医政(1997)62号《广东省医疗机构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实施意见》;

7、广东省卫生厅2003字[426]号文件批准精神;

8、东莞市“十五”发展规划、“三步走战略”;

9、《东莞市医疗行业发展规划》。

(二)政治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当前卫生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地区间卫生发展不平衡,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工作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卫生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存在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现象,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同社会发展要求还有差距。

为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自1997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改革政策,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特别是为发展多样化、多形式办医模式奠定的政策基础。

国家将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发展,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加快卫生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鼓励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促进医疗机构投资主体多元化,吸纳社会资金,引进竞争机制,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医疗保健需求。

我省为加快医疗卫生改革步伐,积极推进区域卫生规划工作,推行区域卫生规划,调整资源配置。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保证群众基本卫生服务需求,改革完善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各种医疗服务要素的准入制度。

我省开始区域卫生规划的探索,调整三级医院规模与数量,鼓励发展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中心。

推行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发展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2001年底,全省城镇医疗机构有13757间,进行了分类核定的有12659间,占92.02%,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7272间,占57.45%,营利性医疗机构5387间,占42.55%。

我省还大力扶持和发展营利性医疗机构和民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2001年底,全省民营医疗机构建设投入共10亿多元,已建成民营医疗机构67间,拥有病床3769张。

我市已基本实现小康。

为使我市医疗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满足我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达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所提出的奋斗目标到2010年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的目标,我市加强了医疗卫生改革的支持力度。

在市场准入和投资体制上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

按照我市卫生区域规划的总体发展目标和资源状况,我市急需建设一所高水平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形成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在预防、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带动和辐射,以提升全市医疗生生事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

为此,在市委市政府和医疗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把在新城市中心规划建设1200张床位的高水平的综合医院的项目批准由康华集团承办。

在加快我市医疗服务产业化进程,培育民营医疗产业集团做出有益的探索。

三、办院宗旨

以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为指导,全面参与我国医疗服务事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旨在推进我国医疗服务事业技术进步和制度进步;树立“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观;将建设成为立足东莞、面向珠三角、辐射全国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积极探索科学的现代医院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体系,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效能型医疗服务事业做出贡献;为建设医院投资管理企业集团奠定产业基础。

四、发展战略

发展战略:

医院将全面推进“知识创新工程”总体战略,建设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开放的、宽容的人才与知识的全球竞争、合作体系。

充分发挥盈利性医院的体制优势和机制优势,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实施“技术领先”的技术发展战略;创新经营服务理念,实现面向“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不断的业务流程重组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进而形成科学的现代医院管理体系,为建设经营管理型的医疗服务事业奠定基础。

用5到10年的时间,形成以知识为基础的人才、技术和资本集约化经营的医疗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品牌、管理输出和资本运营不断扩大医疗服务产业规模,致力于推动我国医疗服务产业的制度、管理、技术、服务的全面进步,成为具有国际地位,并代表中国领先的医疗服务管理水平的大型医院服务管理集团。

第二章  市场分析

一、医疗服务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市场规模及增长潜力分析

中国为世界人口大国,医疗卫生市场潜在规模无疑为世界数一、数二。

到2002年底,中国总人口接近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4,综合国力排世界前十名。

我国医疗总体规模达到430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5%左右,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需求的提高,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这一数字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因此,从人口角度看我国医疗卫生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巨大。

但我国人均公共卫生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中央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中,中国在191个国家的卫生系统中排名188位,在世界上属于最低一档。

研究表明,非洲最穷的一些国家都要比中国的人均卫生支出水平高出一倍。

我国年人均医疗消费只有40美元,与发达国家的人均医疗费平均2619美元相比,相差65倍;在医疗产业发达的美国,年人均医疗消费达4271美元,为我国的130倍。

发达国家平均医疗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我国医疗消费总额仅占国民生产总值5.1%,比我国高出三倍(见表1)。

我国2000年卫生占中央财政支出11%,与发达国家也存在相当大差距。

总之,无论是人均医疗消费支出、医疗消费总额占GDP的比重、中央公共财政支出都表明我国医疗投入与中国的综合国力世界前10名的排名位置严重不相称。

这表明中国医疗卫生市场投资的潜力较大。

表1医疗消费投入对比表

人均医疗卫生费用(美元)1995~98年

医疗卫生费用占GDP%1995~98年

卫生占中央财政支出%2000年

中国

40

5.1

11.0

日本

2243

7.2

15.4

英国

1675

6.9

14.9

法国

2288

9.3

13.5

美国

4271

12.9

16.7

(二)、需求增长

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民族健康素质的不断提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改善卫生服务和提高生活质量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加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

一些传染病、地方病仍危害着人民健康,有些新的传染病对人民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2001年,全国医院、卫生院总诊疗人次数为20.87亿次,2002年为21.5亿次,上升0.63亿次;2001年,全国医院、卫生院入院人数5464万人,2002年为5991万人,上升527万。

这一切要求我国卫生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与提高。

(三)医疗支付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1、我国卫生服务弹性系数趋于合理,医疗费用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

卫生服务弹性系数是指卫生总费用增长率同GDP增长率之间的比值。

据国际资料,加拿大为1.36,日本为1.45,法国为1.68,英国为1.80,意大利为1.85,德国为1.91,美国为1.95,荷兰为1.99,瑞典为2.07,西班牙为2.32。

这表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都快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我国1978—2000年间,卫生服务弹性系数平均为1.2,也就是说,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卫生总费用相应增长1.2%。

卫生服务弹性系数由1995年的2.5降到2001年的1.11(见表2)。

这说明,近20年来我国卫生总投入的增长速度略快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

1995年以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10%左右,但卫生总费用的占GDP的比例在3%左右。

2000年后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的投入,以达到5%左右。

未来10到20年我国经济能够继续保持7%增长速度,国家共公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保持在5%左右的增长速度,我国的医疗支付能力将能保持持续的增长。

表2 国民生产总值与卫生总支出

1991年

1995年

2000年

2001年

GDP总值(亿元) 

21617.8

58478.1

89442.2

95933.3

GDP增长速度 

9.2

10.5

8.0

7.3

卫生总费用 

888.6

2257.8

4764.0

5150.3

卫生总费用增长速度 

26.25

16.11

8.11

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 

4.11

3.86

5.33

5.37

弹性系数 

2.5

2.01

1.11

卫生总费用构成(%)%

100

100

政府卫生支出 

22.8

17.0

14.9

15.5

社会卫生支出 

38.4

32.7

24.5

24.0

个人卫生支出 

38.8

50.3

60.6

60.5

 

2、个人医疗支付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人均医疗费用增长速度。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7.95上升到2002年的17.98,同期人均医疗费用增长速度由13.80减速到8.01。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医疗费用的弹性系数由1.74降低到0.45。

这说明居民用于医疗的支出能力增强。

以健康观念为主导的新型生活方式已经替代了温饱型的生活方式,人们不仅关注从调整膳食结构入手提高健康水平,而且更舍得在保健卫生上加大投资。

据卫生部门统计,与90年代初期相比,2000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增加3.9倍,社会卫生支出增加2.4倍,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增加7.36倍。

表3  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人均医疗费用支出变化表

 

1995 

2000 

200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4283 

6280 

8742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平均增长速度% 

 

7.95 

17.98

人均医疗费用支出 

1667.8 

3083.7 

3597.7

人均医疗费用平均增长速度% 

 

13.08 

8.01

弹性系数 

 

1.74 

0.45

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57.5%降到37.7%;农村由67.7%降到46.2%。

国家统计局今年2月26日最新公布的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均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见图1)。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家庭和个人用于医疗、教育等的消费将有大幅度的提高。

图1我国恩格尔系数变化图

(四)医疗改革为民营资本投资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西方发达国家,民营医疗机构很成熟,美国民营医院比例为65.3%,德国民营医院比例为65.6%,而我国目前仅有1%是民营医院,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占的比重更低,在0.5%以下。

发达国家美国营利性医疗机构所占比重10%左右。

从年人均医疗消费来看,美国为4090美元,德国为2339美元,澳大利亚为1805美元,日本为1741美元,韩国为587美元,而中国仅为40美元,这对中国的3亿富裕人群(中国的社会财富集中于约25%的中产阶级以上人群中)来说,市场潜力和现有规模存在着巨大反差。

十六大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到新的高度,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政府将强化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卫生医疗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络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按照国家对医院分类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使转变为营利和非营利性质的国有医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人实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逐步实现“医政分开”,完善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提高公立医院的运行效率;二是降低准入条件,扩大社会资本的投资,使民营盈利性医院充分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优势,提高医院运营的成本、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加之医疗服务提供的特殊性,使得国有医院体制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许多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集中体现在了医疗服务行业,如医疗机构缺乏服务意识,服务质量与患者的需求差距拉大,医疗纠纷日渐增多,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影响到我国医疗服务系统今后的发展,国有医疗机构的改革已势在必行。

国有医院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国有医院与产权相联系的权责界定不清;2.医院运行中岗位聘任以及管理、技术人员的激励机制僵化;.3、院长负责制存在缺陷;4.政府财政补偿机制有待转变。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020年部分经济发达省份的部分城市经济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因此,我国医疗市场的投资前景十分广阔。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到2050年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部分经济发达省份的部分城市经济将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医疗市场的潜力巨大,投入不足,需求强劲,为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的投资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因此,我国医疗市场的投资前景十分广阔。

  二、广东、珠三角及港澳地区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一)、人口基数大,密度高,人口城市化、老年化发展速度快

根据2003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推算,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954.22万人,比上年增加95.64万人,为全国总人口的6%左右。

人口出生率13.66‰,死亡率5.31‰,自然增长率8.35‰,分别上升0.37、0.23和0.14个千分点。

由于经济发达和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向珠三角地区集中的趋势日益明显。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的结果,珠三角及港澳(香港678万,澳门44万)总人口达4350万,占我省总人口的51%。

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已是人口规模接近千万的特大城市,普查人口为994.30万人,位居第二、三位的深圳、东莞分别有700.84万人、644.57万人。

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中山、东莞七市(不含惠州、肇庆部分县的人口数)人口为3628.44万人,占广东总人口的42%。

广东的人口密度为486人/平方公里。

珠三角地区人口密度大,其中深圳的人口密度高达3596人/平方公里,是全国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

排在第二的东莞为2615人/平方公里。

广州为1337人/平方公里,位居第五。

珠三角地区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

根据《广东省城市化“十五”计划》,到2005年珠三角地区人口将占全省的60%左右,即达到4772万人。

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居于全国前列,深圳、珠海、广州、佛山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发达国家人口城市化75%的水平。

以香港为中心形成了若干层次同心环形地带。

第一环是深圳和珠海经济特区,第二环是广州附近的东莞、中山、顺德等地,香港把许多劳动密集型的工厂或车间向珠三角转移过程中,实现了珠三角地区的人口城市化。

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广东全省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3万人,占6.05%,与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12个百分点。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珠三角人口老龄化的比例将随之上升。

2003年人口普查总人口为644.57万人,其中本市户籍人口163万人。

在总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6.98万人,占60.04%,居住在农村的人口为257.59万人,占39.96%。

(二)、经济状况

广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之一。

2003年,广东生产总值13449.93亿元,约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10,比上年增长13.6%,无论是总量还是增长速度都处于全国前列。

珠三角生产总值已占全省的77%,约为10356.4多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3000美元左右。

港澳本地生产总值1829亿美元,人均超过1.5万美元。

到2010年,珠三角(包括港澳)的经济总量将超过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塘城市群的总和。

我省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在全国处于前列。

2002年之前,广东居民医疗保健消费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处于较低的水平(见表4)。

2003年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非碘”对广东居民的健康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医疗保健消费成为2003年居民消费的热点。

2003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0.4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054.58元。

居民医疗保健消费大幅增长。

2003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类支出617元,同比增长23.1%,占消费性支出的6.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增幅居各类消费性支出的首位。

表42002年广东、北京、上海、湖南、山东、山西、浙江等地

城镇居民消费状况比较

单位:

项  目

广东

北京

上海

湖南

山东

山西

浙江

消费性支出

8988.48

10284.6

10464

5574.72

5596.32

4710.96

8713.08

一、食品

38.5

33.8

39.4

35.6

34.4

32.5

39.9

二、衣着

5.5

8.3

5.9

10.4

13.4

13.9

8.5

三、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6.3

6.2

6.2

7.5

7.1

5.9

6.0

四、医疗保健

5.6

9.2

7.0

6.2

7.3

7.7

7.7

五、交通通讯

14.2

12.4

10.6

10.7

9.6

8.6

10.3

六、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15.4

17.6

15.9

15.8

16.6

16.6

16.1

七、居住

11.0

9.0

11.4

10.4

8.2

11.4

8.5

八、杂项商品

3.5

3.5

3.6

3.3

3.3

3.2

3.0

东莞市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862.71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167元,合5211美元,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2000美元。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4142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近2倍。

农民人均年收入8731元。

东莞人在改革开放以来,逐渐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1.2%和37.5%(全国系数分别是37.9%和47.7%)。

东莞人民生活水平已经进入了宽裕的小康阶段。

(三)、社会发展

珠三角地区到2010年人均GDP将达到7000美金,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等方面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

到2005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城市化服务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众多经济研究专家认为,与迅速壮大的长江三角洲一样,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在不久的将来,中国GDP增长的50%以上将出现在这两个地区。

珠三角城市快轨线网规划布局将通过轻轨特快把穗、港,澳三个都市圈连成一体,构成一个交通密切联系的城际捷运系统,珠三角城市群落紧密地连成一体,城市之间的交通往来,可以分秒计算,意味着城市群一体化综合服务功能的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

珠三角和港澳在国内位经济地位的提升,为整个华南经济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使整个华南经济带之间的资源共享程度进一步提高。

发挥后发优势,高起点发展高水平的大型现代化医院,可实现整个华南地区跨地域的资源共享。

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即到2010年,东莞人均将达到1万美元,整体经济济基本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20年,力争达到2万美元,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为实现宏伟目标,一批大型公共医疗卫生设施亟待建设和发展。

东莞正在成长为人口上千万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按160万常驻居民配置的医疗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增长的人口对基本医疗和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

因而,建设国内一流的大型医疗中心,实现我市整体医疗水平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召唤和历史的选择。

三、广东、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疾病现状分析

(一)、全省疾病状况分析

1、全省居民健康主要指标。

改革开放20多年,广东省的卫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民健康的主要指标在全国处于前列。

2000年全省平均期望寿命为74.52岁。

与1995年相比,2000年全省婴儿死亡率由31.0‰下降至16.7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39.3‰下降至21.65‰,孕产妇死亡率由53.1/10万下降至31.47/10万。

  上述各项指标都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疾病控制情况。

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总发病率由“八五”期间的平均138.07/10万(不含肺结核)降为“九五”期间的98.85/10万(不含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从1995年的57.8/10万降至2000年的47.38/10万。

消灭鼠疫、血吸虫病、基本消灭麻风病、丝虫病和基本控制碘缺乏病、白喉、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的成果得到继续巩固,结核病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

从居民伤残及失能情况来看,广东省居民残障率为7.49‰,其中城市地区为11.38‰,农村地区为4.09‰。

从严重程度来看,严重残障、中度残障分别占26%、25%左右。

全省的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疾患对广东居民的影响越来越大。

精神病已经排在了前十位死因之列。

结核病防治结核病仍是严重危害全省居民健康的重要慢性传染病,也是广东省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3、疾病谱变化

但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改善卫生服务,提高生活质量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日益严重,

我省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卫生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

城市和农村的前六位死因完全一致。

前五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1.91%、20.47%、18.28%、14.44%、7.01%。

与全国相比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基本持平,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分别高于全国水近五个百分点(见表5)。

表5    广东省与全国城市前五位死因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