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65084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24.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docx

池州市铅锌矿详查报告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铅锌矿详查报告

 

××××矿业有限公司

二○一○年八月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铅锌矿详查报告

 

申报单位:

××××矿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编写单位:

安徽矿发矿业勘探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总工程师:

总经理:

项目负责:

编写人:

 

提交报告单位:

×××矿业有限公司

提交报告时间:

二○一○年八月

附图目录

顺序号图号图名比例尺

11云南省金坪县小百莫铅锌矿区地形地质图1:

5000

22金坪县小百莫铅锌矿区地形地质图1:

2000

33云南省金坪县小百莫铅锌矿区水文、工程、

环境地质图1:

5000

44小百莫铅锌矿区KT1、KT2矿体工程分布及

取样平面图1:

2000

55小百莫铅锌矿区0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66小百莫铅锌矿区1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77小百莫铅锌矿区2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88小百莫铅锌矿区3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99小百莫铅锌矿区4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1010小百莫铅锌矿区5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1111小百莫铅锌矿区6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1212小百莫铅锌矿区7号勘探线剖面图1:

1000

1313小百莫铅锌矿区KT1矿体垂直纵投影资源量

估算图1:

2000

1414小百莫铅锌矿区KT2矿体垂直纵投影资源量

估算图1:

2000

报告摘要

云南省金坪县小百莫铅锌矿详查是由金坪能达矿业有限公司出资,委托成都矿发矿业勘探科技有限公司对其依法持有的“云南省金坪县小百莫铅锌银矿详查”探矿权范围内进行详查工作,为进一步勘查或开发提供资源依据。

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与三江褶皱带的过渡带内,属扬子成矿区中的川滇成矿带。

矿体主要产于三叠系上统白土田组三段(T3b3)的层间蚀变破碎带中,受破碎带及地层双重控制。

矿床成因初步认为属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铅锌矿床。

项目野外工作自2009年6月开始,至2010年4月结束,共完成1/5000地形测量5.50Km2,1/1000地形地质测量2.50Km2,1/5000水工环地质测量3.5Km2,1/5000地质修测3.5Km2,槽探3800m3,坑探450米,清理老硐300米,化学分析样180余件,组合样28件,光薄片20件,选矿试验样2件,重点对已知的KT1、KT2进行浅深部工程揭露,共投入勘查资金688.00万元。

通过本次详查,基本查明矿体KT1、KT2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以及厚度、品位变化,查明了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矿物组合特征,基本查明了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为以工程地质条件为主的中等类型。

矿区地质工作程度、矿体控制程度及研究程度达详查要求。

经对KT1、KT2两个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探获资源量332+333类矿石量(硫化矿)铅+锌矿石量xx万吨,金属量铅xxx吨,锌xxx吨,平均品位Pbxxx%,Znxxx%;伴生银金属量xxxx千克。

矿床规模达小型。

第一章绪言

第一节工作目的任务

“云南省金坪县小百莫铅锌银矿详查”探矿权是金坪能达矿业有限公司依法拥有的探矿权。

自取得探矿权以来便进行了地质普查,且在勘查年度内取得了较好的找矿信息。

为进行一步扩大地质找矿成果,摸清探矿权范围内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规律及矿体空间形态、特征、规模等,金坪能达矿业有限公司将继续加大勘查投入,开展该区块详查地质工作,并委托有相应勘查资质的成都矿发矿业勘探科技有限公司开展2009-2011年地质详查工作。

一、工作目的

为下步开发提供可采资源量,满足矿山未来开采对资源量的需求,最终获得332+333级铅锌银金属矿资源储量。

二、工作任务

1、继续开展1/10000修测及1/2000地形地质测量,基本查明矿区地层时代、层序、岩性、厚度、产状及分布等,对沉积矿床、变质矿床,还应研究含矿地层(岩系)的沉积环境、岩相、岩石组合、变质程度及成矿元素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确定矿体赋存层位及矿体在地层中的空间分布;研究矿区构造与矿体空间分布的关系,基本查明控制矿体的褶皱、断层和破碎带的性质、规模、产状、相互关系和分布规律,对位移大、分割矿体的较大断层,应当大致了解其空间位置、产状和位移,对较小的断层,应根据地表工程资料,初步阐述其范围和分布情况;研究和基本查明侵入岩和喷发岩的种类、形态、规模、产状,了解侵入(喷发)时代、期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研究和基本查明矿区内变质作用及近矿围岩蚀变的性质、种类、规模、强度、蚀变组合及对矿床的影响,对于变质矿床还应研究并初步划分变质相、分布规律及矿化富集作用。

研究氧化作用对矿床的影响,基本查明氧化带的深度、氧化矿石类型、产出特征和分布范围,对风化矿床分布地区应当注意寻找原生矿床,对堆积矿床应了解矿体底板的起伏情况。

2、通过地表探槽(剥土)及浅、深部探矿工程(坑道、钻孔)的取样控制,查明矿体的赋存部位、形态、规模、产状、厚度及其变化规律;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了解矿体内夹石规模和分布情况;了解成矿后构造或岩脉对矿体的破坏情况;查明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种类、含量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基本查明矿石有用和有益及有害组分种类、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规律;初步划分矿石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研究其分布规律,为矿区建设总体规划、矿山建设的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提供依据;

3、通过工程取样的控制,对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应基本查明其物质组分、含量、赋存状态和分布状况,确定具工业利用的可能性。

4、进行矿石的选(冶)性能研究矿石的选冶和加工技术条件,做出工业利用方面的评价。

初步查明矿区地表水体分布、地下水类型及补给、排泄条件、矿床主要充水因素,初步划分矿床水文地质类型,确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提出矿山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水源方向;查明矿体顶底板围岩和矿石稳定性,初步划分矿床工程地质类型和确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查明环境地质状况,预测矿山开采对本区环境、生态可能产生的影响。

第二节勘查区位置与交通

小百莫铅锌矿位于金坪县城291°方位平距约33km处,行政区划属金坪县老厂乡所辖,地理座标:

东经101°38′30″~101°40′00″,北纬24°11′00″~24°12′00″,勘查许可证号:

T54246007000023100,探矿权有效期2010年6月7日—2011年6月7日,矿区面积4.83平方千米。

矿区至金坪县城有乡村、县乡公路相通,里程187km。

xx乡政府驻地至县城每日有多趟班车运营,交通较方便(见图1)。

第三节勘查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一、自然地理

(一)地形

勘查区位于红河上游小清河以东的高山纵谷区,西部为小清河河谷区,河谷最低海拔1400米;东部纵向山脉连绵,山脉间形成山地和狭长沟谷,较大的有老厂、太和、嘎洒等。

按地形海拔高程大致可分高山区、山地区、河谷区,其中高山、山地面积占95%以上。

其中山地区为松林、荒地、草地生长区;河谷区沿河谷分布,是杂粮、水稻、经济作物的主要耕作区。

工作区内地势总体为东高西低。

海拔最高点为1765.0m(果园后山),最低点为1400m(小百莫大沟),相对高差约357m,属高原中山切割区(图版1)。

(二)河流

区内河流属红河水系,地形较为陡峻,地表无大的水体,仅小百莫南西侧溪流长年不断,水量较小,水量随季节降雨量影响较大;森林植被较为发育,地表覆盖较厚。

小百莫河在勘查区由东向西注入小清河。

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

(三)气候

勘查区内地形复杂,气温差异较大,垂直变化明显。

山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18~20℃,最高30℃,最低3~5℃,雨季多集中于7~10月,雨量适中,属暖温带气候;西部小清河河谷气候炎热,雨量稀少。

(四)地震及地质灾害、环境污染

勘查区处于区域构造唐古拉~兰坪~思茅褶皱系与杨子准地台的复合部位,哀牢山构造带之红河断裂东侧,受红河深大断裂影响,新构造运动强烈,以大面积间歇性抬升为主要表现形式,河流多沿断裂发育,小清河朔源侵蚀强烈,河谷深切,呈峡谷“V”字型沟谷地貌。

区域稳定性较差,北西侧即为南华~金坪地震带,历史地震活动频繁。

该地震带1511年以来共记录5级以上的地震12次,其中6级以上的地震3次。

周边对矿区影响较大的近代地震有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

根据1:

100万《云南省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资料,该区位于红河深大活动断裂带西侧的次稳定地震活动区。

根据1:

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

该区雨季长,雨量大,地形切割深,起伏大。

雨季白大莫河河水量暴涨,其流域时有山洪、泥石流发生,沿岸常出现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

区内矿产丰富,以有色金属为主,其中优势矿种有Pb、Zn、Ag、Cu等。

多个矿床(点)均有古采遗址和矿渣,主要矿段矿体中存在S、As、Cd等有毒元素。

其中Pb已是该区的主要成矿元素,S、As、Cd经矿石多项分析,其含量分别为0.20—1.68%,0.59—2.98%、Cd0.001—0.002%(光谱)。

当矿体或矿渣经风化后迁移、扩散,尤其经地表水作用部分有毒元素溶解或呈悬浮物状态运移后,使水、生物、土壤等自然环境受到污染、破坏,甚至损害人身健康。

因此必须注意环境保护和防止有害元素扩散污染。

二、经济概况

区内多为民族共居,以汉、彝族为主,另有傣、苗、回、瑶族等,矿区及周边零星分布有山白大莫等多个自然村,均有等外简易公路相通。

除零星采矿外无其它工矿企业,属于农耕区和林区,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土豆等;经济作物为烤烟、核桃等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畜牧业以山羊、黄牛为主;经济较为落后,生产、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第四节矿权登记情况

金坪能达矿业有限公司于2008年5月27日通过矿权延续合法取得“云

南省金坪县小百莫铅锌银普查”探矿权,有限期限:

2010年6月7日—2011年6月7日,探矿权证号:

T54246007000023100,面积3.13平方千米。

矿区矿权无交叉、重叠和争议,矿界关系示意图见图2,矿权拐点座标见表1。

第五节以往地质工作评述

一、区域地质、化探工作

1970年,云南省地质局区域测量大队在本区进行过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

提交了《1:

20万金坪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

较全面、系统总结、分析了地质和矿产特征,建立了整个区域的构造格架、地层层序,且对区内的矿产进行较系统的了解、归类,总结了矿产分布规律。

1980年,云南省地质局区域测量大队在本区进行过1:

20万水系沉积测量,提交了《1:

20万金坪幅区域化学说明书》。

圈出多个综合异常,结合地质背景,划分了成矿远景区。

表1小百莫铅锌矿普查探矿权许可证拐点坐标表

拐点号

经纬度

三度带坐标

东经

北纬

X

Y

矿1

矿2

矿3

矿4

矿5

矿6

矿7

矿8

矿9

矿10

矿11

矿12

矿13

二、矿产地质工作情况和成果

1、1980年四川省地调院第九地质队在区内进行地质调查工作,1988年四川省地调院区调队,受金坪县矿管会委托在区内进行了地质调查工作。

2、1999年国家地调局正式批准“云南省红河中上游银金铅锌多金属矿评价项目”,四川省地质勘查院地调一所2000年对该区进行过地质工作。

3、2005年8月云南矿产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金河公司提交了“云南省金坪县百大慕锌(铅银)矿地质勘查报告”。

4、2008年5月,矿权人对勘查区进行了普查工作,主要针对《云南省金坪县小百莫铅锌银矿普查》3.13Km2探矿权范围内的矿点、矿化层、矿化带和异常点进行追索圈定,面上开展了1/2千地质草测,系统地进行了地表踏勘并辅

以地表工程,对含矿地层、构造带进行揭露控制。

完成工作量:

1/2000地质草测1.5平方千米、1/1000勘探线剖面1200米、探槽500立方米、坑探100米、化学分析样50件、内外检样品30件。

通过工作,取得以下地质成果:

(1)1/2千地质测量,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的分布和矿体的主要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等。

(2)通过剥土、探槽、坑道取样控制了2条(KT1、KT2)矿体,矿体均呈似层状产于断层破碎带中,走向约300°,倾向南西,呈陡倾斜。

(3)通过本次工作,进一步肯定了该区的找矿前景。

第六节本次工作概况

一、项目运行情况

项目“详查设计”由成都矿发矿业勘探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经金坪能达矿业有限公司的专家,于2009年5月20日审定;6月6日业主与勘查单位签定了委托勘查合同。

矿区详查工作于2009年6月18日开始,先期开展野外测量及地表地质工作;7月25日开展坑探工程施工。

2010年4月30日结束合同约定的槽、坑等工程,野外工作基本结束。

野外施工期间,严格按照“承包合同书”和“勘查设计”“勘查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

期间根据项目工作进展和地质情况变化,及时对矿区勘查工作布署和坑探工程施工进行了合理调整,以确保勘探目标的顺利完成。

技术施工方(成都矿发矿业勘探科技有限公司)与业主方(金坪能达矿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共同研究确定布署方案,由业主方下达地质工作任务变更通知书后执行。

二、主要完成实物工作量

根据前期所取得的工作成果,继续投入了以下工作量(表2),1/2000地形测量1.50Km2,1/2000地形地质测量1.50Km2,1/5000水工环地质测量3.13Km2,1/5000地质修测3.5Km2,槽探3800m3,坑探4500米,清理老硐380米,化学分析样180余件,组合样28件,光薄片20件,选矿试验样2件,重点对已知的KT1、KT2进行浅深部工程揭露,共投入勘查资金688.00万元。

表2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项目

单位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总计

槽探

米3

500

2300

500

3300

坑探

100.0

208.3

73.0

523.3

老硐清理

100.7

126.6

226.0

352.3

刻槽样

50

145

22

217

选矿样

0

1

1

小体重样

0

17

0

17

组合分析样

0

0

22

22

光薄片样

10

20

10

40

光谱全分析样

0

10

0

10

1:

5千地质测量

平方千米

0

3.13

3.13

1:

2千地形地质测量

平方千米

1.50

1.50

1.50

1:

1千实测地质剖面

千米

1.20

2.9

0.9

5.0

二、勘查评价主要成果

1、通过本次矿产勘查工作,查明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和变质岩的特征与分布;基本查明了矿区矿床特征、铅锌矿资源和伴生银资源的分布和产出规律。

2、查明了勘查区成矿主要受构造控制,矿床受控于F4断裂控制,该断裂既是控矿构造又是容矿构造,矿体产于层间破碎带内。

3、大致查明主要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有用化学成分的含量,并初步了解其赋存状态及变化。

大致查明主要矿体中夹石的岩性、产状和形态变化。

4基本查明矿床的开采技术条件,确定本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类型属工程地质问题为主的中等类型。

5、对KT2作了初步可选性试验,对主要金属元素回收利用的工艺流程、选别指标、采选矿经济效益等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矿区矿石可以实现经济选矿回收。

6、根据成矿区的地质背景特征,结合控矿因素、成矿条件、矿物组合,初步认为矿床成因属与断裂构造有关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7对矿床经济技术条件进行了静态法分析评价,首采区资源量预计主要经济指标:

矿山总利润7.64亿元,投资利润率16.45%,投资收益率(静态37.82%,投资利税率51.61%,投资回收期(静态)2.54(年)。

探明铅锌矿资源可满足6万吨(矿石)/年选厂矿山生产7.25年。

预期矿山生产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较好,开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矿山开发对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建议矿山加大勘查力度,尽快转入建厂开发。

8、共圈定了2个矿体,即KT1、KT2。

矿体产于断裂构造破碎带内,矿体呈网脉状、浸染状为主,次为细脉状。

顶底板为含为灰黑色泥质粉砂岩、炭质泥岩,部分为长石石英砂岩。

矿体倾向南西,倾角57—75°。

矿体长520—570米,斜深32—122米。

经资源量估算,2个矿体共获332+333级矿石量74.90万吨,其中铅金属量9104吨,平均品位1.21%,锌金属量12794473414吨,平均品位9.80%。

第二章区域地质

第一节地层

勘查区位于扬子准地台与三江褶皱带的过渡带内,区内最老的地层为下

元古界大红山群,缺失古生界,三叠系上统直接超覆于元古界基底之上。

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如图3):

(一)下元古界大红山群(Pt1dh):

零星分布于南部边缘底巴都一带,呈“构造窗”形式出露。

为一套低角闪岩相为主的变质岩系,主要岩性为变纳质火山熔岩、石英片岩、大理岩。

厚度3862m。

(二)三叠系上统白土田组(T3b):

呈北西向广布于百大慕—太和街以西。

岩性以灰、灰黑色细—中粒含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页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煤线,不整合于大红山群之上。

厚度850~1495m。

(三)侏罗系(J):

地层出露齐全,为陆相红色碎屑岩系,呈北西向广布于百大慕—太和街以东,与下伏上三叠统呈整合接触。

自下而上为:

下统冯家河组,中统张河组、蛇店组和上统妥甸组。

各组岩性如下:

1.冯家河组(J2f):

岩性为浅棕、紫棕、暗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底部夹泥灰岩透镜体。

厚度820-1085m。

2.张河组(J2z):

岩性下部为棕红色泥岩与灰白、浅黄色不等厚互层;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砂岩和深灰色泥灰岩。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厚度741~1206m。

3.蛇店组(J2s):

岩性主要为灰白、浅紫红色厚层状、块状石英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色泥质岩互层。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厚度727~1427m。

4.妥甸组(J3t):

岩性下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紫灰、黄灰色砂岩;上部为紫红色泥岩夹灰绿色灰岩、泥灰岩。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厚度1599~2241m。

 

第二节构造

小百莫铅锌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华南陆块区(Ⅰ级)上扬子古陆块(Ⅱ级)楚雄陆内盆地(Ⅲ级)的大姚—金坪坳陷盆地(Ⅳ级)的康滇基底断隆带,成矿带属扬子成矿区中的川滇成矿带。

其西南界在红河深断裂一线,东界扩展至小江深断裂带,该区属于基底长期隆起的台背斜。

以绿汁江断裂为界,东西两侧变质基底差异甚大,其上的盖层也有着不同的地质发展历史。

一、褶皱

1、海资底向斜:

为区内最大的向斜构造,是由众多的次级、较次级或微褶皱构成。

整个向斜长约48Km,区内长约15Km,核部由侏罗糸张河组、翼部为冯家河组地层组成,枢纽向南扬起,两翼被断层斜切。

以西翼发育较为完整,东翼只保存极少部分。

核部岩层倾向多为30~40°,少部分为20°左右,翼部以30~50°多见。

2.滑石板断层:

位于海资底向斜东翼边缘,总长约42km,区内长约19km。

为一逆断层,走向北北东—南南西,倾向北西,倾角50~65°。

断层线微波状延伸,断层所到之处地貌上以断崖出现,挤压破碎带宽达20m。

两侧岩层非常破碎,有石英脉、煌斑岩脉穿插。

二、断裂

区内以南北向构造发育,主要为绿汁江断裂,是区域性大断裂,断裂总体呈舒缓波状延伸,断裂带内强烈挤压碎裂、片理化及糜棱岩化带宽达数百米,主断带中构造透镜体密集定向斜列,与主断面锐角相交,指示东盘向北扭动。

该断裂对新生代盆地控制十分明显,对沉积建造、岩浆建造和成矿作用一直起着强烈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较不发育。

只在最南边见有中、基(碱)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少量出露。

第四节变质作用

本区变质岩不发育,在区内南边见少量的(Pt1-1)大理岩、片岩及石英岩。

第五节区域矿产分布及成矿规律

区内目前发现的矿产主要有Fe、Cu、Pb、Zn、Ag等。

产于中生代三叠系(T3)中黑色炭质泥岩、长石石英砂岩中及海资底向斜构造旁侧的次级构造带中。

本区1:

20万区域化探资料表明,区内铅锌异常强度大、高值点均位于三叠系(T3)中黑色炭质泥岩、长石石英砂岩中及其构造破碎带发育处,从目前发现的矿化(体)点来看,本区是找多金属矿十分有利的地区。

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和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及地球化学特征都反映了区域内具良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地质背景。

第三章矿区地质

第一节矿区地层

区内由南西往北东依次出露上三叠统白土田组及下侏罗统冯家河组地层,第四系零星分布。

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一)、三叠系白土田组(T3b):

据其岩性特征分为三段,区内仅出露第二、三段,其特征如下:

1、第二段(T3b2):

为含矿地层,出露不全。

岩性为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夹少量含砾砂岩和含少量煤屑的炭质泥岩条带。

砂岩多为中厚层状,少数巨厚层状,顶部多为薄层,细—中粒结构为主,少量粗粒结构。

成分以石英为主,含量>85%;含长石5~10%,岩屑2~5%。

厚度194.7m。

2.第三段(T3b3):

据其岩性特征、化石分布位置情况可细分为三个亚段。

(1)第一亚段(T3b3-1):

岩性为灰色、灰黄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下部夹灰黑色炭质泥岩及中厚层状粉砂岩。

厚25.97~27.53m。

(2)第二亚段(T3b3-2):

岩性为灰绿、灰色、灰黄色薄层状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黑色炭质泥岩夹少量细粒薄—中层状长石石英砂岩。

顶、底和中部含动物化石层四层,均产丰富的双壳类化石及介形类化石。

底界以一套厚2~3m含丰富动物化石的炭质泥岩之底与第一亚段分界。

厚度53.49m。

(3)第三亚段(T3b3-3):

岩性:

底部2~3m为灰色薄-中层状长石石英砂岩;下部为灰色,灰绿色,灰绿色含钙质结核(1~5cm不等)疙瘩状粉砂岩,泥质、粉砂质白云岩;中部为浅黄褐色中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上部为灰色、黄灰色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夹炭质泥岩。

厚度118.07m。

(二)、侏罗系冯家河组(J1f):

岩层出露不全。

岩性为紫色、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

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按触。

厚度>20m。

(三)、第四系(Q):

主要为洪冲积、残坡积的黄色粘土、砂砾层等,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

厚度几米。

第二节矿区构造

区内构造总体为一向北东东(50~70°)倾斜之单斜。

F3断层以东地带倾角较缓为10~15°,其余范围地层倾角15~28°不等。

区内共发现断层6条,编号分别为F1、F2、F3、F4、F5、F6。

其中F4为区内的含矿、控矿断层,其走向长>2.5km,两端均延伸出矿区,该断层走向为290-315°,倾向南西,陡倾角。

断层破碎带一般宽3~5m,角砾多呈棱角—次棱角状,两侧碎裂岩带宽10~40m不等。

据老硐内观察,断层面平直光滑,磨光面上见有大量与水平面夹角呈18°相交的擦痕,以此判断该断层属压扭性质。

F1、F2、F3为正断层,倾向南西西,倾角70~80°(F2为50~70°);该组断层,随南东往北西地形的升高,同一地层界线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