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31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docx

届九年级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测试题

一、(09山东济宁)

(一)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

(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

(3分)

(二)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

“何为中止?

”对曰:

“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

①诵:

背诵。

②方:

正在。

③辍然:

突然中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④喧:

遗忘。

⑤引:

拿来。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0.【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4分)

11.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分)

6.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秋雨  7.渲染出一幅萧瑟的秋景。

表达自己漂泊多年、功名未就、有家难归的思想感情。

8.①常常犯错误②割断 9.①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②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0.甲文以议论为主,语言精练,分析透辟;乙文以叙述为主,用引刀裂织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

 11.孟母是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

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

(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

二、(08金华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5、学习文言文要随时注意积累。

请写出例句中加点字的词义,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

(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编号:

111

词义

例句

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3分)

15、

在国内

映入

进入

16、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17、共同点:

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

感悟: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三.(08永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1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苦:

②困于心,衡与虑衡: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舜与于畎亩之中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温故而知新

C、行拂乱其所为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9、用现代汉语说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4分)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

10、结合“链接”材料,联系实际,说说本文观点的现实意义。

(3分)

【相关链接】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持把每周二为安全教育日,专讲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等。

2005年开始,每期要组织一次紧急疏散演习。

演习中,固定疏散路线,要求每班必须成单行,用最短的时间到达操场固定的位置。

他要求教师平时在教学楼人流量最大的时候都要站在各楼梯的拐弯处。

汶川地震时,他在出差,而学校的2000多名学生,上百名教师,仅用1分36秒全部冲到操场,无一伤亡。

现实意义:

四.08贵州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故:

任:

曾:

过:

23.翻译“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个句子。

(3分)

答:

24、填空:

文中的划线句属于论据。

作者从个人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的方略,最终提出了“”的中心论点。

(4分)

材料链接:

2008年,伟大的祖国遭受了雪凝、“藏独”、地震等接踵而至的突难。

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堆兴邦”。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历经沦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衬,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注】邦:

国家。

25、请结合短文简析:

多难为何能兴邦?

(3分)

答:

22、故:

所以任:

责任、使命曾:

通“增”,增加过:

犯错误(4分)

23、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

(3分)

24.事实成才治国生于优患,死于安乐(4分)

25、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脸。

当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

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凸显出来。

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象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和繁荣。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言之有理即可)(3分)

五.(07丽水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

(1)饿其体肤。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8、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3分)

16、(4分)

(1)选拔

(2)这(3)通“横”,堵塞(4)指在国外(各1分)

17、(4分)

(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2)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每句2分)

18、(3分)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六.(07盐城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14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

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

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选自《齐东野语》)

注:

①血指:

伤指②刳(kū)取:

割取③郭索:

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

死亡

10、解释句子的加点词(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4)悉可俯拾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12、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分)

甲文的主要观点:

;乙文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13、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

(1)明白、知晓;

(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11、

(1)一个必然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12、甲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

趋炎附势者没有没好下场。

13、卒章显志。

 七、(06河南市)古诗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

(共10分)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

  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

“女忘稽之耻邪?

”(终灭吴)

  (节选自《史记》)

  注:

①句践:

即勾践。

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

②焦思:

焦虑思考。

③胆:

即胆囊,胆汁极苦。

  

  1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

  

(2)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0.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分)

  

  21.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

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4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2-23题。

(共4分)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2.诗歌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2分)

  

  2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2分)

    18.

(1)奋起,指有所作为(1分)

(2)经常(1分)(共2分)

  19.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1分,“苦”字解释正确1分。

共2分)

  20.

(1)内有法家拂士

(2)外有敌国外患(一点1分。

共2分)

  21.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一点1分。

共2分)(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2分)(共4分)

  22.断肠人在天涯(1分)感到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意思对即可。

1分)(共2分)

  23.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答出“乐景写哀情”或“对比”或“衬托”1分,答出“孤独凄凉”或“对家乡亲人的思念”1分。

共2分)

八。

(07攀枝花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

使……受苦

9、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B、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于D、而

曹操比于袁绍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

1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1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

四、古诗文填空(请从五个小题中任意选四个小题作答)(8分,每空1分)

14、《论语》中阐明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

,。

15、《岳阳楼记》中表明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16、《泊秦淮》:

,夜泊秦淮近酒家。

,隔江犹唱《后庭花》。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雪景的千古名句是:

,。

18、《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一、选择题,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8

9

10

A

D

C

三、总分9分,每小题3分,关键词语译漏译错一处扣1分。

11、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少。

(或:

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有人帮助他。

12、用天下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

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13、(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大臣和能够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在的忧患,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四、总分8分,每空1分,每空错一字该空就不得分。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烟笼寒水月笼沙商女不知亡国恨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九.(06攀枝花非课改)

  阅读《〈孟子〉二章》,完成8-10小题(6分,每小题2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

区域、地域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

通“叛”背叛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被选拔,被起用

  D、必先苦其心志苦:

使……受苦

  9、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环而攻之而不胜

  A、以B、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杜少府之任蜀州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C、于D、而

  曹操比于袁绍择其善者而从之

  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答案:

8A9D10C

十.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第10—12题。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高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

______________

(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__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饿其体肤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拂乱其所为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第②段,说出就“国”而言,“死于安乐”中的“安乐”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10.答案:

(1)起,指被任用

(2)犯错误(或:

犯过失)

11.答案:

(1)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或:

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

(2)使他做事不顺。

(或:

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

/所行不顺,使他的经历总是不顺畅如意)

12.答案:

无法家拂士,无敌国外患。

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