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5.55KB ,
资源ID:1001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01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1、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 数一数教学内容:课本P2-3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数一数”活动,直观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知道计数单位“十万”和“万”的十进关系,感受大数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计数器上拨数、数数的过程,认识“万位”与“十万位”的位置关系,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位值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要的生活情景中,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教学难点:理解十万与计数单位“十万”意义上的区别,体会一万和十万究竟有多大。教学辅助

2、材料:电脑课件、计数器。教学程序:一、复习:1、万以内的计数单位: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计数单位,谁来说一说有哪些?(指名回答)2、数数:一个一个地数,从109数到210,十个十个数,从1020数到1110,二、师生探究学案内容解决策略修改意见1说说P2页第一幅图一共有( )个小正方体,你能在计数器上拔一拔吗?1引导学生通过数数拔珠活动,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感受学习较大数实际意义。2你是用什么方法数出来的?请你试着数一数(课本拨一拨,数一数)3通过观察P2的计数器图,说说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那么:10个( )是一万 10个( )是十万 1

3、0个( )是一千 2通过复习、理解万以内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并从中展示比万大计数单位产生的过程。概括出它们之间的进率。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四、练习设计:、基础练习 P3:1 P3:2、3、4、检测练习1一万一万数,四百七十八万 。210个一万是(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3在计数器上拔出234567,说出这个数是由( )个十万、( )个( )、( )个( )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五、提高练习6个十万是( ),80万里面有( )个一万。第二课 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内容教学重点:认识“

4、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理解“满十进一”的关系。教学难点:计算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过程与方法: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体会十进位值制计数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完善对整数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构的特征,培养归纳、概括能力。教学准备:电脑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1、复习: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有哪些?第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5、是多少? 十个一万是( ),十万里面有( )个一万。二、师生探究学案内容解决策略修改意见1说说生活中的大数:老师课前布置让同学们收集生活中的大数,我们就来比一比,谁收集的多?1学生小组内交流,共同分享收集的生活中的大数,然后汇报,教师相机板出一些大数。2、边拨珠子边数数,十万十万地数,数到九十万,引导学生认识一百万,体会“满十进一”,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一千万和一亿、十亿等。2数一数,想一想,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3把下面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并说说你的发现。数级( )级( )级( )级数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个位计数单位个3通过填一填,进一步理解个级、万级、亿级包含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6、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四、练习设计:、基础练习 P5:1 P5:2、3、4、检测练习1十万十万数,四百七十万 。210个一万是( ),10个百万是( ),10个一千万是( )。3在计数器上拔出1563856,说出这个数是由( )个百万、( )个十万、( )个( )、( )个( )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五、提高练习一千万里有( )个十万100个千万是( )第三课时 人口普查(读数)教学内容:课本第6-8页的相关内容。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掌握大数的读法。2、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活

7、动,探索读数的方法,学会与人合作。3、情感与态度: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数,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受。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四、教学难点:数级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五、教具准备:十进制数位顺序表。六、教学过程:(一)、出示预习提纲,小组合作交流预习情况。(二)、师生共研:学案设计解决策略修改意见、通过看图,你从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看书,汇报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从中了解到的全国、北京、天津的人口数,有部分学生可能已经会读这些数,可以在此引入:大数的读法)、你能读出全国、北京市、天津市的人口数吗?1295330000读作:13820000读作:

8、10010000读作:小组交流读法。指名汇报读法,集体订正。、你认为在读数的时候,要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方法,强调、分级、从高位读起,每一级都按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添上这一数级的计数单位。、通过预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地方没有弄懂的?学生质疑,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相机小结。(三)、练习设计:1、基础性练习:读出下面各数30750000读作: 21660000读作:58830000读作: 169800000读作:2、检测性练习:、完成课本第8页第1、3题。、读一读,比一比3050读作: 30500000读作: 305000000000读作:3、拓展性练

9、习:用0, 0, 0, 8, 8, 8, 8这七个数组成七位数,只读一个“0”的数:( )一个“0”都不读的数:( )第四课时 人口普查(写数)教学内容:课本6-7页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的情境,借助数位顺序表,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出亿以内数和亿以上的数,体会、理解读、写数的规则。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大数的读、写方法的过程,提升归纳和概括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字背景的呈现,使学生感受大数与现实生活中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重、难点:1、亿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数中有0的写法。2、找到数级,明确每一级各个数位上必须填满数字的原理。(一个数字的

10、开头不能写0)教学准备:数位顺序表教学过程:(一)复习:读出下面各数1166读作( )38440读作( ) 2315000读作( )36981236087读作( )(二)谈话引入(三)师生共研:学案内容解决策略修改意见看一看:细读课本第6页人口普查中的第2题。想一想:写“四十七万四千”这个数时先写( )级,再写( )级,写数时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起到( )作用。写含有个级、万级、亿级的数时先写( )级,再写( )级,最后写( )级。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尝试写出这两个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评一评:引导学生说说亿以内数的写法与亿以上数的写法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学生汇报的

11、写数规则、引导学生掌握写数时应注意什么。引导学生交流,各自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交流写数的方法过程。过程要求:弄清有几级的数。从最高位写起,写出每一级上的数。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四)总结全课。(五)练一练。1、课本第7页的第1、2题。2、检测练习:写出下面各数。四千三百五十二万写作( )五千零六十万零四十写作( )四十亿零六十万零八十二写作( )二十三亿零七百万写作( )七百亿六千零三万零八十三写作( )第五课时 国土面积(大数的比较与改写)教学内容:课本第89页及练一练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的情境,经历探索多位数比较大小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化,能正确地比较

12、大小,培养迁移、类比、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位值思想。2、过程与方法: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整万、整亿的数,感受大数改写的必要性和简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比较与改写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同时培养仔细看数、读数、写数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亿以内的数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多个数大小顺序排列教学程序:1、复习:比较下列数的大小236103 23602630 78969二、师生探究:学案内容解决策略修改意见内蒙古省土地面积约(100000)平方千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660000)平方千米西藏自治区土地面积约(1220000)平方千米将上面的数据从大到小的顺

13、序排列让学生仔细看书再让学生读出各数,自己尝试把它们比较大小,最后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归纳出比较大小的方法。2、完成第九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尝试比较排列,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比较方法3、1660000=166万1400000000=14亿等号左边的数是以( )为单位等号右边的数是以( )为单位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分析来体会改写的方法。然后小组交流,最后让学生明确:数的改写前后比较,数的大小不变,计数单位变了。完成课本第九页练一练第2、3、4题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再让学生互相交流方法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四、练习设计(一)基础练习1、比较下面各数中两个

14、数的大小。67825257867 23000032000 8635086530 7896880008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1020000 200000 13500000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130000000人 10200000000 104000000000米 5300000000 (二)检测练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800808 880008 888000 800088( )。5300000000=( )亿 1080000=( )万(三)拓展练习:第9页 第5题16285681679999,“”最小能填 ( ) 45268949999,“”里最大能填

15、( )第六课时 近似数教学内容:课本P10- P1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发现近似数,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近似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程序:一、谈话直接引入新课。二、师生探索:学案内容解决策略修改意见1、请你给下列数据

16、分类,并说一说分类的依据?去年小华一家共植树15棵2000年我国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276处 某希望小学共有学生201人小明的身高约140厘米胡夫金字塔高约147米南京长江大桥约6800米 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倾听别人的方法。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第二类数的?引导学生认识精确数和近似数。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分类,试图说出第二分类数的特点。3、(1)说一说课本第10页上面一段话中的各个数据分别是什么数。(2)请你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你见到的或读到的一些近似数。讨论,交流,汇报4、求近似数用什么方法?试完成P10的“填一填,说一说”探讨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引导学生

17、用其方法解决问题5、求近似数要注意什么?归纳总结三、质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四、练习设计(一)、基础练习:P11第1、2题(二)、检测练习:1、下面的数据是近似数的打,不是的近似数的打。(1)学校操场面积约1800平方米 ( )(2)小明文具盒里有6支笔。 ( ) (3)学校教学楼有24个教室。( )(4)小红家与学校的距离约300米。 ( )2、课本11页第3、4题。(三)拓展练习:1、 将下列各式各样改写成以万位单位的数。16737700人 1982500吨2、 一个班学生人数约40人,那么这个班的学生最多有_人,最少有_人。3、 你还知道求近似值的

18、其它方法吗?第七课时 从结绳计数说起教学内容:课本12-13页的相关内容。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进一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位值思想。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交流活动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了解自然数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自然数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教学难点:通过了解计数方法的演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位值思想。教学准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入学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在和数字打交道,那这些简洁明了的数字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云数字的世界里

19、巡游吧。2、师生共同探究:学案内容解决策略修改意见1、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呢?你能通过阅读课本12页三个数学史料,把相关内容告诉教师和同学吗?学生自主阅读课本12页的内容,并在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所得,教师适时补充从网上搜集的相关内容。2、从这些史料中我们了解了各种计数方法,最广泛应用的进位制呢?指名回答,进一步体会位值思想。3、什么是自然数?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多少?关于自然数,你知道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自主阅读后,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的发现,明确自然数是连续的,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大一。3、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四、练习设计(一)、基础练习:P13第1、2题。(二)、检测练习:课本13页练一练的第3、4题。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