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14.28KB ,
资源ID:100277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0277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中图版选修6.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中图版选修6.docx

1、高中地理 第三章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章末整合提升学案 中图版选修6章末整合提升教材P41思考1有变快的趋势。2人口的增长对各种生物资源的需求量增大,获取这些资源的速度大大加快,当超过了它们的更新速度时导致物种的灭绝;人口的增长对耕地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在扩大耕地面积时造成生态破坏,导致物种的灭绝;人口的增长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在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导致物种的灭绝。教材P43思考1湿地可以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可以维持生态平衡。2与森林和海洋相比,湿地可以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补充地下水等。教材P44思考1水面逐渐缩小。2围湖造田,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

2、失加剧,淤积河道和湖泊等。教材P46思考主要采取了预警监督、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和监测预报相结合的治理措施。教材P46复习题世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湿地减少等。这些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人口少,人类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对环境的影响弱,因此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洪涝和干旱等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则主要是由于人口压力过大,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略(根据学生实际居住地的情况完成该题)。教材P50思考一是导致土地荒漠化,土壤肥力下降;二是农牧交错带植被破坏严重,

3、大风刮起的扬尘随西北风南下进入华北平原,污染首都北京及华北各大城市的环境。教材P55复习题过度农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其他人类活动,如工矿交通建设、城建、旅游开发等。(1)荒漠化防治的措施:合理控制人口数量;生态恢复与建设,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加强草场建设;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开发新能源。(2)本小题为开放性题目,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计本地区的“生态经济环境”相互协调的经济发展方式。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据此回答12题。1森林破坏的原因有()乱砍滥伐 抚育更新 林地开荒、开矿 酸雨过度樵采和大规模放牧 合理采

4、伐A BC D2“穷了山区,害了平原”这句话从反面说明森林具有的环境效益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C吸烟滞尘,净化空气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解析:第1题,抚育更新与合理采伐是保护森林的措施。第2题,森林破坏对山区会造成生态恶化、土壤侵蚀,不利于经济发展,由于水土流失会使平原地区泥沙淤积、加剧旱涝灾害,因此,这句话突出的是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答案:1.D2.A3下列治理土地退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解析:选A。东北平原应停止开

5、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合成。4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 BC D解析:选C。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及地理事物的轮廓,可以判断A地处于宁夏平原,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比较旺盛,发展农业长期引用黄河水灌溉,易引起土壤盐碱化。5我国在黄河三角洲发现大面积的野生大豆种群,国家有关部门下令大力保护。保护野生大豆种群的主要原因是()A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从中获取人类有用的生物基因B野生大豆是上等的饲料

6、,经济价值很高C野生大豆的水土保持作用比其他植被强D野生大豆是常见的美化绿化植被解析:选A。保护野生大豆,主要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从中找到人类需要改进现有大豆品种的基因,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6冀东南堡油田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境内(曹妃甸港区),为我国近年来最大的油气勘探发现之一。在冀东南堡油田开发的过程中,最容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地面沉降和海岸侵蚀B海水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C赤潮暴发和河口海水倒灌D酸雨现象和光化学烟雾解析:选B。在石油的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石油的泄漏会造成海水污染,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荒漠化已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每年

7、因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人民币。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8下列地区与所对应的荒漠化问题,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解析:第7题,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普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

8、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且后者为主要原因;三江平原过度垦殖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湿地破坏。第8题,可逐项分析如下:A项江南丘陵典型红壤分布区,植被破坏后易形成寸草不生的类似荒漠的“红色沙漠”景观B项喀斯特地区石质山地,植被破坏后,岩石裸露,石漠化突出C项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严重,沙漠化普遍D项黄淮海地区若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蒸发强烈,易出现次生盐渍化答案:7.D8.C读我国某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与危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910题。9图中所示的环境问题是()A荒漠化 B臭氧层空洞C水土流失 D全球变暖10图示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 B塔里木盆地C东北

9、平原 D长江三角洲解析:由该环境问题的形成条件可以推知该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在我国最严重的地区就是黄土高原。答案:9.C10.A2017年2月2日是第21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我们的未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采取各种活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湿地。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图中不是湿地的是()12下列能体现出湿地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是()A为人类提供鱼类、食物等B保护生物物种,维持生态平衡C储存碳元素,降低CO2浓度D形成沿海天然屏障,减少海水侵入解析:第11题,图A为河流湿地景观,图B为城市湖泊湿地景观,图C为沼泽湿地景观,图D为草原景观。第12题

10、,湿地储存碳元素,可降低CO2浓度,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其他三项都为湿地的功能,但没有体现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答案:11.D12.C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和干塘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据此完成1315题。13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是因为()A增加土层腐殖质,有利于植物生长B降低风速,减少沙丘面风沙的吹蚀C有利于保持水分,有利于植物成活D麦草这一类原料丰富,成本低廉14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C土壤酸化 D地面

11、沉降15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A利用铁路交通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大力发展灌溉农业C扩大麦草方格沙障的范围,对沙漠进行大规模改造D利用独特的景观和文化发展旅游业解析:第13题,麦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麦草方格沙障一来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再来可以截留水分,如雨水,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第14题,图中绿洲有黄河穿过,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种植业过程中如果过度引水灌溉,最有可能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第15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此区域发展建材工业远离人口稠密地区

12、,远离消费市场,不合适;此区域大力引黄灌溉容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麦草方格沙障固沙成本高,费工大,但对于保护交通干线非常有效;该区域利用独特的沙漠景观和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是可行的。答案:13.B14.A15.D读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完成1617题。16该生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 D生物多样性减少17为了避免该生态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北地区愈演愈烈,下列做法可取的是()A大面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B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C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解析:第16题,我国西北各省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

13、旱,加上长期以来人类的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等,土地荒漠化严重。第17题,防止土地荒漠化切实可行的措施是保护现有植被,严禁乱砍滥伐。答案:16.A17.B云南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种和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构成中,滇西北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地区有全球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据此完成1819题。18滇西北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不便 B地势高C气候类型多样 D人类活动少19目前,云南野生稻资源正日益枯竭,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 B滑坡、泥石流的

14、破坏C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D当地人的大量采集解析:第18题,滇西北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因而生物资源丰富。第19题,云南野生稻资源的枯竭,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致。答案:18.C19.C20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内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农业发达、盆地地形B横断山区由于地势高,人口稀少,因而没有生态环境问题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大兴安岭西侧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们过垦、过伐、过牧造成的解析:选D。四川盆地因重工业发达而酸雨严重,横断山区虽然人口稀少,仍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西北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15、。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环境服务。对一个国家来说,森林数量不仅仅代表所处的生态环境,同时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截止2015年12月底,我国森林总面积已达到2.08亿公顷,森林蓄积总量近1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到205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将稳定在26%以上,森林蓄积达到230亿立方米以上。据有关专家分析,森林覆盖率达到30%,将产生很强的环境服务功能。(1)概括森林的生态功能。(2分)(2)总结导致森林破坏的主要人类活动。(2分)(3)中国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可减轻哪些生态危机?(3分)解析:第(1)题,可从

16、已往所学知识中直接获取答案。第(2)题,强调森林破坏的人为原因,可从滥伐、开荒、开矿、放牧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第(3)题,中国森林覆盖率增加可减轻的生态危机可从森林破坏产生的生态失调和环境恶化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1)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吸烟滞尘、净化空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美化环境、减弱噪声、为大量森林动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2)乱砍滥伐、采育脱节、毁林开荒、人为引发的森林火灾等。(3)可减轻气候恶化、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频发、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森林动物失去栖息地、生物物种锐减、生态平衡破坏、风沙侵袭、沙漠侵吞等生态危机。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

17、题。(8分)野鸭湖湿地被誉为北京的观鸟胜地,面积达3 939公顷。但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缺水严重,植被退化,湖区污染等原因,野鸭湖湿地一度鸟迹罕至。1997年在此地建成北京市首个湿地自然保护区。2005年以来,随着引妫水河水入湿地和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实施,湿地重现了多样化植物群落。如今,每年至少十万只候鸟在这里繁衍栖息,鸟类种类从233种增加到了295种,野鸭湖湿地成了鸟类天堂。(1)简述野鸭湖湿地的主要生态效益。(4分)(2)野鸭湖湿地从鸟迹罕至到鸟类天堂,采取的主要治理和保护措施有哪些?(4分)解析:第(1)题,湿地主要生态效益是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18、第(2)题,该地采取了引水恢复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等措施。答案:(1)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2)引水恢复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等。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荒漠化是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红色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等。其中,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的土地退化现象;红色荒漠化主要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红壤分布区的土地荒漠化现象。下图是我国土地荒漠化地区分布示意图。(1)说出甲、乙两地土地荒漠化相同的自然原因。(3分)(2)指出造成甲

19、、丙两地土地荒漠化外力作用的差异。(2分)(3)说明乙地荒漠化带来的环境影响。(3分)(4)简述甲、乙、丙三地土地荒漠化治理的相同措施。(4分)解析:第(1)题,注意甲、乙两地都位于我国的南方丘陵地区,这里地势起伏大,多暴雨,土层浅薄,植被破坏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第(2)题,甲地主要是流水侵蚀,丙地位于干旱地区,主要为风力作用。第(3)题,乙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流泥沙淤积,洪涝灾害加剧,土壤肥力降低。第(4)题,各地荒漠化的成因虽各不相同,但是提高人口素质、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等却是治理荒漠化共同的有效措施。答案:(1)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层浅薄

20、。(2)甲地:流水侵蚀作用。丙地:风力侵蚀和堆积作用。(3)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泥沙淤积加重,洪涝威胁加大;生态环境恶化。(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植树种草,恢复植被;发展农业技术;因地制宜地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24阅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图中信息说明,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简述它们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2)发展生态农业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应采取_、_、_等措施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3分)(3)开发和建设活动也是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21、之一。写出两个导致这些问题的开发和建设活动类型。(2分)(4)为尽量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在设计和建设高速公路的过程中,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其主要反映的是与土地退化有关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它们都是人类不当的活动导致植被破坏造成的。第(2)题,鼓励生态农业发展的措施包括政策、农村住区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三个角度。第(3)题,“开发”指资源开发,“建设”指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第(4)题,高速公路的修建,尤其是就地取土,不仅在沿线两侧留下许多深坑,而且破坏植被,将对公路本身及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分析对策时可按照“对症下药”的思路归纳。答案:(1)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导致植被破坏。(2)加强政策引导加强农村住区建设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植被(3)矿产资源开采、铁路建设、公路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4)尽量减少耕地损失,注意对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与生态敏感区的保护,采取生态恢复、生态治理等技术措施,改善高速公路的生态环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