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27.62KB ,
资源ID:1007320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0732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蒙氏教育科学教案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蒙氏教育科学教案资料.docx

1、蒙氏教育科学教案资料活动 1A1A.问题:物质的三种形态各是什么?B.所需材料:1.黑板2.粉笔3.固态、液态和气态的材料(见图)C.步骤:1.制表说明物质的三种形态。2.简略描述物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3.让学生按物质的形态将各种材料分类。4.根据形态将其他东西归类,直到你确定学生已掌握物质形态的区别。D.结果:学生在扩展表格的过程中学会分辨三种物质形成的区别。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物质的每一个形态都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很容易辨别区分。固体有一定的形状,液体具有其所占用器皿的形状,气体可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加热过程中,物质的形态可以从固态向气态、气态向液态转化。冷却过程中,转化方向

2、相反。干冰(二氧化碳)在室温下直接从固态转变为气态,这叫做“升华”。F.课堂讨论思考题:1.固体、液体和气体还有什么其他区别?2.冰块是液体还是固体?3.我们能改变物质的形态吗?即我们能把固体变为液体,或是把液体转变为气体吗?4.如何把水从液态转化为固态?5.如何把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6.为什么自行车轮胎里需要空气?7.空气里有水吗?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往纸袋或塑料袋里吹气,并将之封口。研究空气的特性例如其体积、重量、热度等。2.把一根吸管插入玻璃杯的水中,往里吹气,发生了什么现象?3.研究二氧化碳的特性。为什么在饮料中使用它?4.列举我们利用压缩空气的方法。5.学习活动8A3,“飞

3、机如何利用机翼起飞?”6.学习活动1B18,“空气中有多少氧气?”7.把一个灌满水的气球和硬质海绵扔向地面。讨论它们落地时形状的区别。H.词汇积累:1)固体 2)液体 3)气体 4)蒸汽 5)氧气 6)容器 7)膨胀 8)收缩活动 1A2A.问题:什么是原子、分子?B.所需材料:1.泡沫塑料球 7.铜2.水彩 8.水3.细铁丝 9.盐4.铁 10.小苏打5.锌 6.能表现原子的电子、质子和中子的参考资料C.步骤:1.简略说明物质的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2.定义并描述原子和分子的概念。3.用草图或模型表示铁、铜、锌等原子。4.用草图或模型表示水、盐、小苏打、氧气、氮气等的分子。5.让学生对

4、手掌吹气并描述其感受。告诉他们这样能感受到分子运动。6.用参考材料作指导,让每一个学生各做一个不同的可动的原子模型。a.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球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电子可用红色,质子用蓝色,中子用桔色)。b.按图所示,可把质子和中子安置在内部的小环中。可用任意的联接方法:例如在塑料球上打孔,用带子捆系起来。这个小圆环表示串在一起的质子和中子的原子核。c.用铁丝做一更大的环,把“电子”联接其上,它们分布均匀,且其数目等于质子数。d.往“电子环”上联接“原子核环”。e.把这个可动模型贴在天花板或教室里的高处。D.结果:1.学生向手吹气时,他们在移动空气分子。2.通过实际动手和可动模型的演示,学生将了解

5、原子的结构。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原子是分子的基本组成物。2.分子是原子的聚合体。3.共有112种已知元素,92种存在于自然界,其余的已在试验室合成。4.原子和分子都非常小,我们肉眼看不到它们。5.100万个原子与句尾的句号大小相近。6.无论是在固态、液态还是气态,分子总是处于运动中。7.物质可细分的最小且仍保留物质特性的粒子叫分子。F.课堂讨论思考题:1.如果分子是静止不动的,晾在外面的衣服会干吗?2.任何物质都由分子组成吗?3.如果分子都是运动的,为什么固体不会消散或消失?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学习1A1,“物质的三种形态各是什么?”2.学习1A4,“物质可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

6、一种形态吗?”3.学习1A16,“物质最细小的部分是什么?”H.词汇积累:1)原子 2)分子 3)元素 4)电子5)质子 6)中子 7)轨道 8)蒸发活动1A3A.问题:什么是元素、化合物、混合物?B.所需材料:1.玻璃杯 8.沙子2.纸片 9.盐3.回形针 10.糖4.勺子 11.钢锉5.水 12.铜币6.弹子 13.放大镜7.图钉 14.有关周期表的参考材料C.步骤:1.术语定义:a.元素由原子构成的基本组合物质、原子是电子、质子和中子组成。b.化合物由确定化学比例的原子组成的分子构成的基本组合物质。c.混合物两种以上万分不按确定比例的混合,各组成部分保持其本身特性。2.辨别“所需材料”中

7、的各种物质属于元素、化合物还是混合物。3.用放大镜观察沙子。所有的沙粒都一样吗?4.用放大镜观察食糖粒。所有的糖粒都一样吗?5.把回形针、纸片、弹子和图钉都放进装有半杯水的玻璃杯中。6.用力搅拌。它们的形态改变了吗?D.结果:1.沙粒的形状各不相同。2.糖粒的形状大致相同。3.玻璃杯中的所有物质保持其原有特性。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在家庭中能找到的常见元素来源于铜、锌、铅、铁制的产品。2.家庭中能找到的常见化合物有盐、小苏打、氨水、水等。3.家庭中能找到的普通混合物有肥皂水、除垢剂、颜料、汤、色拉酱、牛奶等。F.课堂讨论思考题:1.混合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2.混合和溶解的区别?3.你

8、能列举多少种混合物?4.空气是混合物还是化合物?G.进一步探讨有关思路:1.让学生将元素周期表中前10种元素列表,表示出其原子数、质量、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和外层电子数的不同。2.讨论海水中所能找到的元素.化合物、混合物。3.列举家庭中能找到的10种化合物。4.列举家庭中能找到的10种混合物。5.列举家庭中能找到的5种元素。6.学习1A2,“什么是原子、分子?”7.学习1A9,“什么是化学变化?”8.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9.学习1A11,“什么是溶液?”H.词汇积累:1)元素 2)化合物 3)混合物 4)铁5)铜 6)沙子 7)糖 8)弹子活动1A4A.问题:物质能从一种形态转

9、变为另一种形态吗?B.所需材料:1.热源2.带柄平底锅3.几块冰块4.温度计(最高温度范围超过212,即100)C.步骤:1.把冰块放入平底锅内。2.记录平底锅内冰块的温度。3.缓慢加热平底锅。4.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时间间隔检查温度。5.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示数。6.继续加热。7.在水分蒸发成蒸汽的过程中,按均匀时间间隔检查温度,直到大部分水变成蒸汽。(小心施行此步骤,蒸汽可能会烫伤你的手)8.记录此时温度。D.结果:1.开始时,装冰的平底锅的温度约为32,即0。2.加热时冰块融化。融化过程中温度几乎不变。3.再加热时,水将转化为蒸汽。4.水转化为蒸汽时的温度约为212,即10

10、00。5.在普通教室环境下测试,不可能测得精确的温度值。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热量可加快物质的分子运动并使它们距离更远。足够的热可使固体转化为液体。液体再转化为气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融点和沸点。融点是固体开始向液体转化时的温度。沸点是液体开始向气体转化时的温度。有些物质会直接从固化转化为气体,这叫做“升华”。这些都是物理变化。参看1A9和1A10中有关物理和化学变化的内容。物质的形态转变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灭火器就是利用将燃烧的气体转化为不燃烧的液体或固体而设计成的。冰是固体。滑冰者在固体表面滑不了冰。之所以能“滑”是因为在冰刀或滚子的作用下冰转化成了水。F.课堂讨论思考题:1.任何物质都

11、可以以三态存在吗(固态、液态和气态)?2.加热或降温是物质改变形态的原因吗?3.除了水之外,你还能说出哪种物质,可以以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可以在教室里放置卫生球来观察。它们在室温下可从固态转化为气态。2.物质的转化是可逆的。蒸汽可在冷的物体上冷凝,再加冰块和精盐即可冻结。做此试验时可记录温度。3.将你所知能存在于两态以上的物质列表: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或固态和气态。4.学习露水、雾、雪的形成过程。5.学习1A1,“物质的三种形态各是什么?”6.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H.词汇积累:1)升华 2)物理的 3)化学的 4)转变 5)分子 6)融化 7)

12、沸腾 8)蒸汽 9)温度 10)冰块活动1A5A.问题:气体可以转化为液体吗?液体转化为气体呢?气体转化为固体呢?什么是冷凝?什么是露水?B.所需材料:1.水 7.热源2.碎冰 8.带柄平底锅3.精盐 9.玻璃片4.纸巾 10.手套(用来拿热材料和玻片用)5.玻璃罐6.试管C.步骤一:1.往玻璃罐中加碎冰。2.往冰中混合大量精盐。3.把装有水的试管竖直放在冰中。4.用纸巾或其他隔热物质将玻璃杯包裹。步骤二:1.往平底锅里注些水。2.加热至水沸腾。3.戴手套,小心把玻璃片放在沸水上方。4.将玻璃片流出的水收集在杯子里。5.水凉后,品尝它。它的味道“纯正”吗?从化学成分上说,它确实是纯正的。D.结

13、果:1.几分钟后,试管中的水气冻结。(步骤一)2.水滴冷凝,聚集在冰凉的玻璃片上,流入玻璃杯。(步骤二)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试管周围的冰会冷却水。冰中的盐可使水的温度降低到冰点以下。当水温降到冰点时(0即32),水就会结冰(变成冰)。包裹物可避免外界热量加热冰和盐的混合物。注意:最好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冰箱里的“霜”是最佳的不含矿物质的水的来源。一片冰凉的玻璃片或是一个凉盖子,放在沸水上空几英寸处,足以冷却沸水产生的蒸汽,使之冷凝,即通过降低气体温度使水从气态转化为液态。2.当小水滴聚集形成大水滴时,可以说它们已经冷凝成水。当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在凉表面如植物、车辆、水泥地上冷凝时,就

14、形成了“露水”。F.课堂讨论思考题:1.这一原则可以应用于家制冰淇淋否?2.为什么要用隔热物质包裹玻璃罐?3.是什么使物质变热或变冷的?4.“露点”是什么意思?5.冷凝过程中有压力作用吗?6.用这一技术可以将盐水转化为纯净水吗?步骤二中已经表明了一种方法。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把一块布打湿,挂在外面晾干。2.在学校用冰箱制备一些冰块,或是让学生在家中自制一些。3.煮沸一些水。加入几汤匙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停止沸腾)4.学习1A6,“物质的最小部分是什么?”5.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H.词汇积累:1)液体 2)固体 3)冷凝 4)露珠5)粉碎的 6)调味的 7)蒸发 8)

15、沸腾活动 1A6A.问题:所有固体的融点都一样吗?B.所需材料:1.玻璃水杯2.双层蒸锅或小煎锅3.热源4.立方体形状的冰块5.温度计(烹调用的)6.黄油7.蜡8.糖9.其他测试材料C.步骤:1.把冰块放入玻璃杯中,记录其融化时的温度。2.把水倒掉。3.加热时,让学生带上手套作安全保护,防止可能的飞溅物质。4.把黄油放入双层蒸锅或煎锅里。5.加热容器至黄油融化。6.让一名学生记录黄油融化时的温度。7.用其他测试材料继续这些步骤。8.将试验中测过的各材料的融点列表或画图表示。D.结果:各种材料的融化温度各不相同。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不同的材料在融化前需要不同的热量。2.测量融点温度时需仔

16、细小心。每一种试验都应进行数次以保证其精确度。3.融点可用来帮助辨别各种物质。4.在工业上利用融化过程来分离和提纯物质。F.课堂讨论思考题:1.铁有融点吗?2.干冰会融化吗?3.你知道有哪些固体物质不能融化吗?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讨论雪融化时的温度。2.讨论巧克力融化时的温度。3.学习化石燃料提炼过程中的“分馏法”。4.不同的固体融点不同,不同的液体在不同的温度下蒸发。科学家利用这些物理特性上的不同来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成部分,这就是“分馏法”。H.词汇积累:1)飞溅 2)物理的 3)改变 4)沸点5)融点 6)温度计 7)温度 8)辨别活动 1A7A.问题:所有液体的沸点都相同吗?

17、B.所需材料1.大玻璃罐或烧杯2.轻便电炉(不要有明火的)3.水4.试管或小玻璃容器5.按摩酒精6.温度计7.手套C.步骤:1.戴手套作安全保护。2.烧一些开水。3.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4.往玻璃罐或烧杯中倒几英寸的水。5.往试管或小玻璃容器中加些酒精,并把试管或小玻璃容器放在烧杯中。6.给这两个容器加热(须确保酒精蒸汽不会遇到明火)。7.记录酒精沸腾时的温度。D.结果:这两种液体的沸点不同。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210)。按摩酒精的沸点与之不同,因为它是混合物。通常按摩酒精大概在78(173)左右沸腾。2.各种物质都有其自己的沸点。3.各种物质都有其自

18、己的融点。4.科学家利用这些数据帮助辨别不同的物质。5.蒸发与沸腾是有区别的。蒸发是液体分子向空气的移动,沸腾则是物质从液态向气态的形态转变。6.因为各种物质都有其自身的融点和沸点,我们利用这些特点,可以通过加热或冷却的方法来分离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这种过程叫“分馏法”。F.课堂讨论思考题:1.所有物质都可以转变为气态吗?2.如果在一个容器里混合水和酒精,再加热,这个试验会有什么现象。3.汽油是通过“分馏法”得来的吗?G.进一步的有关思路:1.确定其他液体的沸点。2.作试验以牛奶的沸点与水是否相同。3.往两个玻璃罐里各加半罐水,给其中一只盖上盖子。在太阳底下放几天。检查结果,研究蒸发现象。4.

19、学习“真空瓶”(热水瓶)的原理。5.学习1A1,“物质的三种形态是什么?”6.学习1A6,“所有的固体融点都相同吗?”H.词汇积累:1)蒸馏 2)分馏的 3)沸点 4)混合物5)酒精 6)罐子 7)试管活动 1A8A.问题:物质是如何化合的?B.所需材料:1.硫粉 2.铁锉屑 3.两个试管4.磁铁 5.盘子 6.带环夹的支架7.纸巾 8.锤子 9.轻便电炉或煤气灯10.护目镜C.步骤:1.将硫粉和铁屑放在一个试管中。2.摇动试管,摇匀这两种元素。3.把它们倒在一个盘子里。4.用磁铁把铁屑和硫粉分离。5.在第二个试管中加入硫粉和铁屑,硫粉的量为铁屑的两倍。6.在轻便电炉或煤气灯上加热试管。(只有

20、老师或在老师监督下的高年级学生才能做这一步骤)7.自然冷却试管。8.用纸巾包住试管。9.用锤子轻轻敲碎试管。10.利用磁铁,试着分离铁屑和硫粉。D.结果:1.第一个试管中的铁屑和硫粉的混合物,可用磁铁吸引铁屑,以分离混合物。2.第二个试管中混合的铁屑和硫粉,在加热时颜色发生变化。磁铁不能再用来分离铁屑和硫粉了。它们发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硫化铁。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混合是把两种以上物质放在一起,同时保留其各自特性的过程。化合是通过化学变化使两种以上元素结合,各元素本身失去其原有特性。2.溶解是一种特殊的混合形式。一般包括可溶的固体物。盐水就是这种混合得很好的实例。一种液体与另一种液体混合

21、也是溶解,这是一种“物理变化”。往咖啡里加奶也是这种物理变化的例子。两种液体的也可是化学变化的结果。酸和碱的混合就发生此种“化合”。F.课堂讨论思考题:1.你怎么知道是发生了化学变化?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有什么区别?3.为什么磁铁吸不动磁化铁?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注意观察家庭食谱中的混合物。2.研究矿石中的化合物。3.学习1A9,“什么是化学变化?”4.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H.词汇积累:1)物质 2)化合 3)元素 4)化合物5)混合物 6)矿石 7)磁铁 8)硫粉9)锉屑活动 1A9A.问题:什么是化学变化?B.所需材料:1.热源(煤气灯、斯特诺灯或酒精灯)2.汤匙

22、 3.糖块4.钳子或衣夹 5.护目镜C.步骤:1.用钳子或衣夹夹持汤匙(安全起见)。2.把糖块放入汤匙中。3.把汤匙放在火焰上。4.注意糖块上发生的变化。D.结果:糖块先变成深棕色,再变为黑色。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热量使糖块发生化学变化。糖分子被分解,并失去原糖分子中的氢和氧。勺子里剩下黑色物质主要是碳。化学变化一定需要热量。当金属生锈变色时,就发生了化学变化。削皮后的苹果出现棕色是化学变化的结果。蜡烛燃烧时,也发生着化学变化。任何时候都有化学变化发生。我们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化学反应工厂,当我们进食、呼吸、喝水时,身体消化、呼吸、神经和肌肉系统都在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F.课堂讨论思考题:

23、1.对于其他物质,譬如盐或沙子,加热时会发生化学变化吗?2.与其他物质如冰块的融化相比,糖块的如何发生的?3.你能说出多少种化学变化?4.汽车发动机里的汽油燃烧时,发生化学变化了吗?5.烤面包时有化学变化发生吗?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说出一些涉及热量的化学变化。2.老师通过加热分离氧化汞中的水银。3.观察铁锈,讨论这是否是一种化学变化。(可通过把钢丝绒放在水、漂白剂和醋的溶液中获得铁锈)4.说明烹调中酵母的作用,描述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酵母是一种真菌,以糖分为食,产生酒精(乙醇)和二氧化碳。酒精会挥发掉,二氧化碳可使面团发酵,最后持续产生的热量会结束酵母的作用。5.学习1A8,“

24、物质是如何化合的?”6.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H.词汇积累:1)分子 2)分解 3)脱水 4)汤匙 5)衣夹6)化学的 7)糖 8)热量 9)物质活动 1A10A.问题:什么是物理变化?B.所需材料:1.玻璃水杯 2.纸帕 3.茶匙4.量杯 5.糖 6.干净的沙子7.铁屑 8.磁铁 9.水C.步骤:1.在纸帕上混合两勺糖和两勺沙子。2.在量杯中装半杯水。3.把糖和沙子的混合物倒入水中,搅动几秒钟。4.让混合物沉淀,至溶液澄清。5.把溶液中的液体倒入玻璃杯中。6.品尝一下玻璃杯中的溶液。7.混合铁屑和沙子。8.利用磁铁分离铁屑。9.讨论其他的物理变化的例子。譬如:a.给自行车轮胎打气

25、。b.打开电灯。c.割草。d.削铅笔。e.在试卷上书写答案。f.在黑板上画图。D.结果:1.对于沙子和糖的混合物来说,沙子不会在溶液中溶解,搅动停止后沙子将沉在杯底。2.糖粒将溶解于溶液中,且将保持糖的特性我,所以水是甜的。3.铁屑被磁铁吸出。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把溶液倒入平底锅内,低热缓慢蒸发水分,可重新获得糖粒,(参看1A11,“什么是溶解?”)糖粒晶体将在锅底形成。2.物理变化不会改变物质的基本物理性质,但可能会改变其形状、状态等。3.混合是不改变其组成物质的特性的组合。F.课堂讨论思考题:1.如何分离铁屑和沙子的混合物。2.如何分离高尔夫球和网球的混合物?3.空气是混合物吗?G

26、.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把溶液放在一旁,让水或溶剂自然蒸发。2.讨论课堂里能找到的物理变化的实例:a.教室的升温和降温现象b.用钢笔书写c.向垃圾桶里扔废纸3.学习1A8,“物理是如何化合的?”4.学习1A9,“什么是化学变化?”5.学习1A11,“什么是溶液?”H.词汇积累:1)溶剂 2)溶质 3)蒸发 4)铁5)锉屑 6)糖 7)沙子 8)磁铁活动 1A11A.问题:什么是溶液?B.所需材料:1.玻璃杯 2.温水 3.茶匙4.糖 5.量杯C.步骤:1.用量杯往玻璃杯中倒温水,倒满但注意不要溢出。2.用茶匙勺糖。3.缓慢小心地把糖加入水中。4.等待糖完全溶解。5.往水中缓慢小心地加入第二

27、勺糖。6.在水杯的容量和水温允许的情况下,可加入第三勺糖。7.向班级学生提问:“这些糖上哪儿去了?为什么水没有溢出来?”D.结果:1.第一勺糖溶解很快。2.第二勺糖也会溶解,但需要稍长时间。3.一般来说,第三勺糖会使水溢出。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溶液是一种液体溶化另一种可溶物质的过程。2.固体分子紧紧地集中在一起。3.液体分子间距较大,留下“空穴”或“空隙”。4.气体分子互不相连,可以向任意能去的位置扩散。5.在本活动中,糖粒分子将找到这些“空穴”或“空隙”,不会占用额外空间。6.当这些“空穴”或“空隙”被填满时,水间再也溶不下更多糖粒了,所以所需空间增大,水会溢出。7.水温越高,“空穴

28、”或“空隙”越大,能加入的糖粒就越多。8.只要固体与液体均匀而且固体不出现沉淀,固体就是已溶解在此溶液中了。最后的溶液是原有液体加上已溶的混合物。这就是我们所了解的溶液。不同温度下,溶液都只溶解一定量的可溶固体。9.在家中、学校、周围邻里间,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接触到很多溶液。在家里,洗衣衣液、洗发水、饮料、药液、漂白剂、巧克力牛奶和一些色拉酱都是溶液。F.课堂讨论思考题:1.“饱和溶液”冷却后,会有什么现象发生?2.空气里有水吗?水里有空气吗?3.溶液是混合物吗?G.进一步探讨的有关思路:1.研究家庭中能找到的溶液。2.研究为什么有的溶液较稠或较稀(黏性)?3.学习1A2,“什么是原子、分子?

29、”4.学习1A4,“物质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吗?”5.学习1A10,“什么是物理变化?”H.词汇积累:1)溶液 2)可溶物 3)溶质 4)溶解5)分子 6)移动 7)茶匙 8)糖活动 1A12A.问题:什么物质是酸性的?什么物质是碱性的?B.所需材料:1.三只玻璃水杯 2.红色石蕊试纸3.蓝色石蕊试纸 4.氨水或小苏打5.醋 6.盐 7.水C.步骤:1.往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制得一杯盐水溶液。2.把一片红色石蕊试纸和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浸入此溶液中。3.往第二杯水中加一些醋(1/4茶匙)。4.把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浸入此溶液中。5.往第三杯水中加入约1/4茶匙的小苏打或氨水。6.把一片红色石蕊试纸浸在此溶液中。7.把一片红色石蕊试纸浸在醋中。8.把一片蓝色石蕊试纸浸在苏打水或氨水中。D.结果:1.盐水溶液中的红色和蓝色石蕊试纸不变色。2.醋溶液中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3.氨水或苏打水溶液中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4.参看“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中的其他试验结果。E.基本事实和补充资料:1.离子是失去或是获得最外层电子的原子或分子。2.溶液中一般有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或是有氢离子,此溶液就是酸性的。若有氢氧根离子,此溶液就是含碱的(碱性)。3.石蕊试纸在碱性的溶液中变蓝,在酸性溶液中变红。我们可以说酸使蓝色石蕊变红,碱使红色石蕊变蓝。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