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27 ,大小:10.40MB ,
资源ID:1009331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0933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暖新标准解读.ppt)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暖新标准解读.ppt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解读,邓有源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住房城乡建设部前不久正式批准的新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编号为JGJ 142-2012),定于2013年6月1日起实施,原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 142-2004同时废止。该标准名称由“地面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变更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体现出近年来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该标准目录为:1、总则;2、术语;3、设计;4、材料;5、施工;6、试运行、调试及竣工验收;7运行及维护及附录。其中第3.2.2、3.8.1、3.9.3、4.5.1、4.5.2、5.1.6、5.1.9、5.5.

2、2、5.5.7、6.1.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与“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相配套发行的原国家建筑标准图集“低温热水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03K404进行重新编制,现为“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施工安装”、“辐射供冷末端施工安装”两本新标准图集己与近日报审。,一、规程的编制背景和适用范围,近年来辐射供暖供冷技术发展很快,已不再局限于地面辐射供暖形式,顶棚、墙面辐射供暖供冷系统及新型的辐射供暖供冷方式在国内都已得到应用。因此新行业标准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的确立是一个必然。该标准是在编制组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实践经验、吸收近年来有关科研成果、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3、础上修订而出。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增加了辐射供冷有关规定,并将标准名称改为“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增加了绝热层采用发泡水泥、预制沟槽保温板的地面供暖、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毛细管网供暖供冷、电热膜供暖的有关规定;增加了辐射面有效供热(冷)量及其反向传热量的测试方法;对各章节技术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可以说,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的确立,加快了地暖行业升级、转型的脚步,为辐射供暖供冷领域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标准依据,对整个行业、产业的健康、良性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二、章节变化,第1、2、3、4章变化不大,第5、6、7章在原标准基础上有所调整。第5章原标准与现标准调整对比,第6章原标准与

4、现标准调整对比,第7章新增加的内容 运行及调试,三、供暖地面的分类及其构造,3.1分类和构造层1、分类1)根据热媒和加热元件分类,本规程分为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和发热电缆、电热膜辐射地面供暖系统两大类。2)根椐现场施工或预制的程度、本规程分类示意如下:,2、基本构造层,3.2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俗称湿法施工)泡沫塑料(挤塑板)绝热层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敷设在绝热层上,需填充混凝土,再铺设地面面层。敷设热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地面供暖形式。,泡沫塑料绝热层-豆石混凝土填充层,发泡水泥绝热层 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敷设在绝热层上,需填充水泥沙浆,再铺设地面面层。敷设热水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地面供暖形式。,发泡水泥绝热

5、层-水泥沙浆填充层,3.2.2 发泡水泥分类 发泡水泥绝热层,现场浇筑工艺流程,物理发泡工艺与化学发泡工艺,宜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应分别按以下顺序实施:,物理发泡施工设备,3.2.3 豆石混凝土填充层与水泥沙浆填充层比较表1: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暖地面填充层材料和厚度,表2:混凝土填充层与水泥沙浆填充层材料,3.3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俗称干法施工)定义:预制沟槽保温板在工厂预制,并具有固定间距和尺寸,将加热管或发热电缆敷设在带预制沟槽保温板的沟槽中,加热管或发热电缆与保温板沟槽尺寸吻合且上皮持平。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范围20mm45mm,制成板块,现场拼装。保温板材料可选用泡沫塑料板、挤塑板、P

6、E塑料等。特点:1、不需要填充混凝土可直接辅设面层的地面供暖方式。,干法施工之一(发热电缆),干法施工之二(加热管),干法施工之三(加热管),干法施工之四(带木龙骨),干法施工之五(均热层上辅加热管),干法施工之六(均热层上辅发热电缆),干法施工之七(电热膜供暖),干法施工之八(均热层上辅加热管、发热电缆),3.4判别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俗称干法施工),问题一:以上有四种称之为“预制沟槽保温板”,按定义区分哪一种为预制沟槽保温板?其它应称之为“地暖模块”。,3.5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供暖(湿法辅装)铺设石材或瓷砖时,预制沟槽保温板上应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砂浆找平层和粘接层,与石材或瓷

7、砖粘接。,干法施工之九(湿法辅装),干法施工之十(湿法辅装),特别注意:保温板不带金属(均热层)导热层:用于地砖、石材面层的热水地面供暖系统,不宜用于发热电缆。保温板带金属(均热层)导热层:保温板上铺设有与加热管或发热电缆外径尺寸相同沟槽的金属导热层,用于木地板面层,宜用于发热电缆。金属(均热层)导热层选材要求:预制沟槽保温板均热层材料常用铝箔和铝板,均热层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应小于237W/m.K。发热电缆铺设地砖、石材等面层时,均热层应采用喷涂有机聚合物的,具有耐砂浆性的防腐材料。,表3 铝箔厚度对地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3.6预制轻薄供暖板地面供暖(俗称干法施工),定义:预制轻薄供暖板由保温基

8、板,支撑龙骨、加热盘管、粘接胶、铝箔和二次分水器、集水器等组成,并在工厂制作的一体化薄板,供暖板成品厚度小于或等于13 mm,保温基板,内镶嵌的加热管外经小于或等于8 mm。保温板材料可选用泡沫塑料板、挤塑板等。,预制轻薄供暖板(二级分配器),预制轻薄供暖板(供暖板平面图),预制轻薄供暖板(二级分配器大样图),3.7预制沟槽保温板、预制轻薄供暖板的面层做法,直接铺木地板面层(干法施工)俗称直接铺设(粘接)在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上。,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 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辅设不同位置保温板厚度有所不同),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辅设不同位置保温板厚度有

9、所不同,参照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标准层),预制轻薄供暖板厚度(标准层面,层木地板),地砖、石材面层做法(俗称湿法施工)预制沟槽保温板和预制轻薄供暖板上,铺设厚度不小于30mm的水泥砂浆和粘接层,与地砖、石材面层粘接。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加金属网,网格间距不应大于100mm,金属直径不应小于1.0mm。,预制沟槽保温板厚度(标准层,面层地砖),3.6预制沟槽保温板和预制轻薄供暖板设置绝热层时的做法,底层土壤上部的绝热层:应采用防潮层,宜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直接与室外空气接触的楼板及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地板,绝热层宜设在楼板下,绝热材料宜采用发泡水泥绝热层。,3.7 承载能力,原国

10、家行业标准:如地面荷载大于20kN/m2时,应会同结构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现国家行业标准:3.2.10 当地面荷载大于供暖地面的承载能力时,应会同土建设计人员采取加固措施。供暖地面变形的最薄弱环节为绝热材料,使其发生变形的荷载为使用中的局部荷载。绝热材料上如铺设有钢丝网的找平层、填充层、将起到保护绝热层均压,减少局部荷载的作用。,总结:1.混凝土填充层优于预制沟槽保温板和预制轻薄供暖板;2.发泡水泥绝热层优于泡沫塑料板绝热层;3.带木龙骨预制轻薄供暖板优于预制沟槽保温板;4.预制型采用瓷砖面层优于地板面层。,结论:即使最易发生变形的供暖地面构造形式,一般民用建筑均可满足,当用于荷载很大的场合

11、时,应选择能力较高的构造形式,必要时应进行试验确定是否进行加固。,四、采暖热负荷计算,4.1 房间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辐射供暖室内设计温度可降低2;辐射供冷室内设计温度可提高0.51.5。全面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热负荷与冷负荷计算时,局部辐射供暖供冷系统的热负荷与冷负荷按全面辐射供暖供冷的热负荷与冷负荷乘以表3的计算系数。表3:局部辐射供热负荷计算系数,间歇供暖附加和户间传热采用集中分户热计量或分户独立热源的辐射供暖系统,应考虑间歇运行和户间传热等因素。对房间基本热负荷考虑一定的间歇供暖负荷修正。表4:住宅间歇供暖热负荷修正系数,4.2 地面散热量和系统供热量计算表5:辐射供暖表面平均温度(

12、),4.3辐射供冷和系统供冷量计算 辐射供冷计算辐射供冷地面向上有效供冷量应根据地面构造、供冷管敷设间距、供回水温度、室内空气温度等通过计算确定。房间所需单位地面面积向上的有效供热(冷)量应按下式计算:,辐射供冷系统供水温度应保证供冷表面温度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12。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5,且不应小于2。辐射供冷时,辐射体的表面平均温度宜符合表6的规定。表6:辐射供冷表面平均温度(),4.4 辐射面供冷量计算依椐 辐射供冷地面向上有效供冷量根据地面构造、供冷管敷设间距、供回水温度、室内空气温度等不同,按辐射供冷计算公式计算。表5为采用混凝土填充式辐射供冷地面时,某工况下计算得到的地面向上有效供冷

13、量。表5 地面向上有效供冷量(W/m2),4.5热媒供热量、发热电缆供电功率,热媒供热量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10,且不宜小于5。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毛细管网辐射系统供暖时,供水温度宜满足表7的规定,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6。表7:毛细管网供水温度(),发热电缆地面辐射供暖方式时,应符合以下规定:当铺设间距等于50mm,且发热电缆连续供热时,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宜大于17W/m;当铺设间距大于50mm时,发热电缆线功率不宜大于20W/m。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必须采取散热措施,且发热电缆的线功率不应大于10W/m

14、,且功率密度不宜大于80 W/m。电热膜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均匀分布的过热保护装置,且电热膜功率密度不宜大于200 W/m。,4.6几点规定热水系统单位面积向上的有效散热量和向下层房间的热损失。PE-X管单位地面面积的向上有效供热量和向下传热(W/m2)(面层为水泥、石材或陶瓷热阻R=0.02(m2K/W),应注意房间热损失计算,4.7 制沟槽保温板,热水供暖地面单位面积散热量,PE-X管单位地面面积的向上的有效散热量和向下传热损失。(地砖石材类面层、加热管公称外径12mm),注:1.数椐来源参照北京市地方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范;2.制沟槽保温板散热量应根据产品样品确定。,五、输配系统,在

15、3.5.1条中:户内系统的热媒温度、压力或资用压差等参数与热源不匹配时,应根据需要采取设置换热器或混水装置等措施。换热器或混水装置宜接近终端用户。直接供暖系统,间接供暖系统,二通阀混水供暖系统,三通阀混水供暖系统,四通阀混水供暖系统,耦合罐混水供暖系统,六、温控与热计量,6.1新建住宅热水辐射供暖系统应设置分户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总体控制:分水器或集水器总管上设置一个自动控制阀,控制整个用户或区域的室内空气温度。,分户热计量和室温调控装置,分环路控制:分器或集水器处,分路设置自动控制阀,控制各房间或区域的室内空气温度。自动控制阀也可内置于集水器中。,气候补偿的自动控制 6.2 辐射供暖系统供

16、水温度应能实现气候补偿的自动控制;辐射供暖系统供水温度宜能实现气候补偿的自动控制。,温控器设置及选型应符合以下规定:室温型温控器应设置在空气流通且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位置上。当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面温度的场合应采用双温型温控器。电热辐射供暖系统仅负担一部分供暖负荷和做为值班供暖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开放大空间的房间温控器应布置在所对应回路的附近;当无法布置在所对应的回路。附近时,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替代室内温度控制。地温型温控器的传感器不应被家具,地毯等覆盖或遮挡,宜布置在人员经常停留的位置,且在加热部件之间。浴室、带沐浴设备的卫生间、游泳池等潮湿区域,温控器的防护等级和设置位置应符合电

17、气设计标准的相关要求。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用地温型温控器。温控器的控制器设置高度宜距地面1.4m,或与照明开关在同一水平线上。,辐射供冷系统应设置防止辐射面结露的控制装置,并应符合以下规定:住宅建筑宜采用分室多点控制,在温湿度最不利的房间及变化最大的房间分别设置;公共建筑宜考虑分区控制方式。控制装置可采用露点传感器直接探测露点的方法,也可采用温湿度传感器探测并计算出露点的方法,通过切断冷媒供应或控制供水温度防止辐射面结露。采用露点探测方法时,埋设点应尽量设在最易结露的位置,传感器可固定在冷水管表面,也可埋设在辐射体表面。采用温湿度探测方法时,安装位置不宜靠近门窗等结露风险较大的区域。,辐射供

18、冷系统,露点传感器,壁挂炉辐射供暖系统宜采用混水装置,并宜采用室内温控、循环水泵及壁挂炉联动的整体控制方式。,壁挂炉辐射供暖系统宜采用混水装置(四通混水),七、材料,辐射供暖供冷工程中如采用的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外,增加新的绝热材料,选择性更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材主要技术指标,预制沟槽保温板保温板总厚度如下要求,预制沟槽保温板保温板总厚度,发泡水泥绝热层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1 水泥宜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当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泥抗压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2 发泡水泥绝热层的技术参数应符合下面规定。发泡水泥绝热层物理学性能,加热管材 规程对塑料加

19、热管的选择相对于旧版本的对比增加及删除内容 管材选择时,如常用全塑管材有PE-X、PE-RT、PB外,增加了PE-RT 型、PB-R管材;铝塑复合管(搭接焊和对接焊两种形式);保留无缝铜管;PP-R管由于所需管壁较厚不易弯曲,地面供暖的加热管不宜采用,删除。,加热管材质和壁厚选择步骤:一、根据工程使用性质、运行水温、应根据工程环境综合考虑,并以工程长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为依据,根据全塑管的抗蠕变能力的强弱、许用环应力的大小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参见表C.1.2-1,选择确定使用条件等级。使用条件分级不是硬性规定,是按特定地区气候条件和典型使用条件计算所得的推荐性标准,选择时应加以分析。,表C

20、.1.2-1 塑料管使用条件级别,铝塑复合管的选择 铝塑复合管是由聚乙烯材料和铝材两种杨氏模量相差很大的材料组成的多层管,在承受内压时,厚度方向的管环应力分布是不等值的,因此不能用S 值来选用管材或确定管材的壁厚。内外塑料层和铝管层的最小壁厚取决于管径,壁厚和管径为固定尺寸关系,只能根据长期工作温度和允许工作压力选择不同类别的铝塑管,无法考虑各种使用温度的累计作用。铝塑复合管根据铝管焊接方法不同,分为搭接焊和对接焊两种形式。铝塑复合管长期工作温度和允许工作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无缝铜管的选择 无缝铜管选择应满足系统工作压力。管径小于22mm时,宜选用软态铜管;管径为22mm或28mm时,应选用

21、半硬态铜管。无缝铜管的公称外径、壁厚与偏差,应符合表C.3.2的要求。表C.3.2 铜管公称外径、壁厚与偏差(mm),八、施工,强调:8.1发热电缆间有搭接时,严禁电缆通电。8.2加热(供冷)部件敷设区域,严禁穿凿、穿孔或进行射钉作业。8.3发热电缆出厂后严禁剪裁和拼接,有外伤或破损的发热电缆严禁敷设。8.4发热电缆的热线部分严禁进入冷线预留管。,主要内容1、一般规定施工安装前应具备下列条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已批准,采用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文件齐全,并已完成技术交底;料进场检验已合格,满足安装要求;施工现场具有供水或供电条件,有储放材料的临时设施;土建专业已完成墙面粉刷(不含面层),

22、外窗、外门已安装完毕,并已将地面清理干净;卫生间应做完闭水试验并经过验收;相关电气预埋等工程已完成。工结束后应绘制竣工图,并应准确标注加热(供冷)部件敷设位置及地温传感器埋设地点。,施工方案及材料、设备检查 塑料和铝塑复合管管材及管件进场,应对管材壁厚等外观指标进行现场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检验项目、指标及测试方法应按附录G进行。表G.0.1 塑料管材管件的工地复试、有见证检验指标及测试方法,热(供冷)管应按照设计图纸标定的管间距和走向敷设,加热(供冷)管应保持平直,管间距的安装误差不应大于10mm。加热(供冷)管敷设前,应对照施工图纸核定加热(供冷)管的选型、管径、壁厚,并应检查加热(

23、供冷)管外观质量,管内部不得有杂质。加热(供冷)管安装间断或完毕时,敞口处应随时封堵。加热(供冷)管切割,应采用专用工具;切口应平整,断口面应垂直管轴线。,塑料管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8倍,复合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道外径的6倍,铜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道外径的5倍管。加热(供冷)管的最大弯曲半径不得大于加热管外径的11倍。,每个环路加热(供冷)管总长度与设计图纸误差不应大于8。加热(供冷)管应设固定装置。可采用下列方法之一固定:混凝土填充式供暖地面加热(供冷)管:用固定卡将加热(供冷)管直接固定在发泡水泥绝热层或泡沫塑料类绝热层(包括设有复合面层的绝热板)上;用扎带将加热(供冷)管固定在泡

24、沫塑料类绝热层上的钢丝网格上;直接将加热(供冷)管卡在泡沫塑料类绝热层表面的专用管架或管卡上,加热(供冷)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供冷)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 m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m0.3m,加热盘管平面图一(标准做法),加热盘管平面图二(做法不正确),加热(供冷)管或预制轻薄供暖板的输配管穿墙时应设硬质套管,输配管穿墙时做法(标准图),输配管穿墙时做法一(实物),输配管穿墙时做法二(实物),在分水器、集水器附近以及其它局部加热(供冷)管排列比较密集的部位,当管间距小于100mm时,加热(供冷)管外部应采取设置柔性套管等措施。,分水器、集水器局部加热

25、(供冷)管排列密集做法,局部加热(供冷)管密集做法(实物),加热(供冷)管或预制轻薄供暖板的输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加热(供冷)管或输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下部阀门接口之间的明装管段,外部应加装塑料套管或波纹管套管。套管应高出装饰面150mm200 mm。,输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一(不正确),输配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二(不正确),加热(供冷)管的环路布置不宜穿越填充层内的伸缩缝。必需穿越时,伸缩缝处应设长度不小于200mm的柔性套管。,伸缩缝处柔性套管(标准图),伸缩缝处柔性套管(实物),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供冷)管之前

26、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集水器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300 mm。,分水器、集水器安装(标准图),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实物),分水器、集水器安装(实物),在安装加热(供冷)管的同时或在填充层施工前,应由供暖供冷系统安装单位按下列要求设置填充层伸缩缝:当地面面积超过30m2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应小于8mm。伸缩缝宜采用高发泡聚乙烯泡沫塑料板,或预设木板条待填充层施工完毕后取出,缝槽内满填弹性膨胀膏。伸缩缝宜从绝热层的上边缘作到填充层的上边缘。伸缩缝应有效固定,泡沫塑料板也可在铺设辐射面绝热层时挤入绝热层中

27、。,伸缩缝设置位置(标准图),伸缩缝设置位置(实物),侧面绝热层做法(实物),采用混凝土填充式地面供暖时,发热电缆下应铺设金属网,并应符合下列要求:金属网应铺设在填充层中间。除填充层在铺设金属网和发热电缆的前后分层施工外,金属网网眼不应大于100mm100mm,金属直径不应小于1mm。应每隔300mm的距离,将发热电缆固定在金属网上。传统施工工艺会导致:破坏保温层和反射层,热损耗增大。发热电缆直接接触绝热层,极有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发热电缆镶嵌入绝热层引起局部过热,导致烧毁发热电缆的隐患。,发热电缆传统施工工艺,金属网应铺设在填充层中间,其优点:与传统地暖钢丝网铺装方法相同,将钢丝网铺装好之后

28、在钢丝网突起部位横向铺装发热电缆,用尼龙扎带扎紧。通过波纹钢丝网固定发热电缆,使发热电缆架空于保温层,使发热电缆与保温层分离,实现填充层对发热电缆最大面积的包裹。达到散热快,消除发热电缆镶嵌入保温层引起局部过热烧毁发热电缆的隐患,从而更有效的保护和延长发热电缆的使用寿命。同时混凝土浇筑层与钢丝网形成一个整体,既防止混凝土龟裂,又增加混凝土结构层的强度,增强地面载荷能力。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且不应小于0.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且不渗不漏。,注:预试验时,系统充满净水,排净空气,用压力泵将压力增至试验压力,在其后30mimn内重复该工作,

29、间隔为10min,再做两次,将压力升至试验压力,再经过30mimn后,试验压力不得减少60kPa以上。主试验时,主试验应在预试验做完后立即开始,在预试验压力下,稳压2h,观察其压力降,若压降不大于20kPa,则认为合格。,以木地板作为饰面层时,木材应经过干燥处理,且应在填充层和找平层内含水率小于10后,才能进行地板施工。瓷砖、大理石、花岗岩面层施工时,在伸缩缝处宜采用干贴。采用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时,面层可按下列方法施工:木地板装饰面层可直接铺设在预制沟槽保温板或预制轻薄供暖板上,木地板配带的EPE垫层应铺设在保温板或供暖板之下,不得铺设在加热部件之上。采用带木龙骨的预制轻薄供暖板时,木地板应与木龙骨垂直铺设。,卫生间应做两层隔离层,卫生间过门处应设置止水墙,在止水墙内侧应配合土建专业作防水。加热(供冷)管穿止水墙处应采取隔离措施。,谢谢,2012.12.1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