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101.28KB ,
资源ID:101060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1060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七课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七课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docx

1、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七课 亲情之爱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家庭含义、家庭功能、家庭的确立能力目标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家的内涵教学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关于“春运”的图片他们在路上要经历什么,他们的方向指向哪里? 2.通过图片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思考家对我们意味着什么。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生命的居所1.“家”是什么我家在北京市西城区(这里的“家”指

2、的是住址)那座房子就是我家(这里的“家”指的是住所、建筑物)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怀容纳天地(这里的“家”指的是国家)初一(5)班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班集体)(1)这些句子中,“家”分别指什么呢?(2)展开想象: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表达心目中的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填写并说明理由。例如,家是一盏明灯,可以照亮夜行人晚归的路程;是一个温馨的港湾,可以遮挡人生中不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教师讲述:地域、住所、一群人、吃饭的地方的地方等,虽然与家庭有关,但都只是家庭的某一个侧面,而不是家庭的实质。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小明的家庭设计意图:通过小

3、明家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家的功能的多样化,为理解家的意味提供支撑。今年暑假,小明过得非常充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已按时完成了,虽然碰到过几道难题,但在妈妈的帮助下,也顺利地解决了。在家里,早上跟爸爸一起打羽毛球,晚上,偶尔与爸爸下几盘中国象棋。小明的爸爸是个会计师,收入很高,长大了小明也想当一名会计师。上个星期的双休日,全家一起去普陀岛玩了两天。后来又去奶奶家住了几天,正好赶上叔叔的小孩满月,于是欢天喜地地喝了喜酒。暑假快结束了,小明打算和同学一起分享他的快乐。(1)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家庭的关系?你们家庭的关系有哪些呢?(2)思考:家庭有哪些功能呢?教师小结: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正是因为家庭具有

4、的生育、经济、情感交流、赡养、扶养和抚养等方面的功能,所以,“家”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意义和重要价值。3.阅读感悟(教材P73)(1)交流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读完后的感受。提示:有房子不等于有家;醉汉虽然有豪宅,但是没有亲人,感受不到亲人的温暖,所以他说没有家;亲人在家就在教师总结: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更是我们心灵的港湾,是亲人、亲情的代名词,这是家最大的特点,一个没有亲情、没有爱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目标导学二:中国人的“家”1.中国的春运(教材P73)(1)再次出示春运图片。(2)教师提问:你有过春运的经历吗?有什么感受?在中国人的心中,“家”的意味是什么?提示:体现了中国人的乡

5、愁和对家人的思念;体现了中国人团圆的观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体现了孝亲敬长之情教师总结:在中华文化中,家有着深厚的意味、丰富的内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2.“家”的解读(教材P73)出示资料:“家”字是会意字,它的外部像房子的形状,中间的部分像“豕”形,“豕”就是猪。上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打猎捕食的偶然性很大,生活没有保障。因此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备食,以防饥荒,房子里有猪就成了家的标志。猪也是很早被驯化的动物之一,在古人看来,光有栖身之处还不算真正有家,还要加上猪才行。有猪的家,即有一些财富可以满足家人的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

6、才算富足安定。这就是古人造“家”这个字的现实依据。3.“家规”“家训”的收集与分享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译文:这句话意思很明了。一天孔子站在庭院里,他的儿子孔鲤“趋而过庭”,就是小步快走。在上级面前、在长辈面前你走路要“趋”,低着头,很快地这样走过去, 这叫“趋”。那么孔鲤看见父亲孔子站在庭院里面,于是低着头“趋”,孔子说”站住,学诗了吗?“没有。”不学诗何以言“不学诗怎么会说话?又一天,孔子又站在庭院里,孔鲤又“趋而过庭”,孔子说,“站住,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何以立“不学礼怎么做人?赏析:这个故事就叫做“过庭语”,也叫“庭训”。后来根据这个故事,父亲对儿子的教

7、育在古代就叫“庭训”。学诗和学礼,讲的是读书和做事,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两个问题。教师总结: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规、家训是它的承载形式。4.播放视频红色连:红色家风代代传5.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材料一:春秋时期,有个叫颍考叔的小官去见郑庄公。郑庄公赏赐他饭食,他把肉片放在一边舍不得吃。庄公很奇怪,颍考叔说:“我的母亲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肉食,请允许我拿回家孝敬我的母亲。”庄公听后十分感动。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1)这两则材料

8、说明了什么?提示: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教师总结: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内涵。论语学而中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孝亲敬长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同学们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履行法定义务。三、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习了家的内涵、家庭关系及中华传统家庭文化的作用。人生旅途,不管我们在哪里,最终会回到那个属于我们的温暖的家,让爱常驻你我他的家。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话体验等多种形式,图片、音视频等多种手段,关注学生的观念认识、

9、情感体验和践行反思,注重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2课时爱在家人间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亲情对自己的意义;理解亲人之间爱的碰撞;掌握应对爱的碰撞的方法能力目标用体验法感受亲情的存在;讲述生活中爱的碰撞的具体事例,掌握和父母沟通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亲人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体味亲情;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味亲情教学难点:沟通传递爱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表达了

10、慈母什么样的情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又表达了孩儿什么样的情感?(2)播放视频我对妈妈的情感变化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体味亲情1.割舍不断的情感资料:里约奥运赛场上的亲情如影:画面一:2016年8月10日,美国选手克丽斯廷阿姆斯特朗(左)在夺得里约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冠军后和儿子相拥而泣。画面二:克丽斯廷(左)和儿子一起展示金牌。画面三:8月14日,家人在安慰刚刚输掉比赛的阿根廷队女排球员阿科斯塔(左)。画面四:8月15日,意大利选手维维亚尼在夺得场地自行车男子全能赛冠军后喜极而泣奔向看台与家人庆祝。(1)看到了奥运赛场上“亲情如影”,关于“亲情之爱”,你有什么样的感悟?提

11、示:亲情之爱表现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生命之爱、关心之爱、影响之爱、分担之爱、分享之爱、陪伴见证之爱奥运赛场夺冠后,在亲人面前,有人掩饰不住无尽的喜悦,有人纵情泪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2)翻翻自己和家人的照片,选择你最喜欢的几张,说说你的感受。2.亲情碰撞(教材P77)设计意图:通过亲情碰撞活动,让学生了解爱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亲情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体会亲情的存在。(1)共同完成:要求学生在课外与家人按要求共同完成“亲情三碰”活动形式并进行记录。(2)展示分享:学生在课堂上对记录结果进行展示与分享。教师总结: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

12、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3.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教材P78)设计意图:选用生活中真实的小故事,关照再婚家庭中的亲情之爱。旨在让学生懂得,由于亲人的离开或新成员的出现,我们家庭关系也会发生变化。(1)除了“妈妈的味道”外,你认为“爸爸的味道”是什么?“爷爷奶奶的味道”呢?(2)他们的味道相同吗?这些味道属于什么“爱”?(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总结: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庭结构会改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目标导学二:爱的碰撞1.爱的碰撞电视剧家有儿女(1)播放视频家有儿女(片段)。(2)刘星的烦恼是什么?他的妈妈有烦恼吗

13、?(3)为什么他们之间会产生矛盾冲突?(4)刘星跑出家,嚷着跟妈妈绝交;妈妈不让画画,自己偏要画画这些行为,都是什么心理造成的?你赞成刘星的这种做法吗?为什么?(5)假如你是刘星的朋友,正好碰上刘星跑出家,你会怎么做?(6)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成长烦恼”?教师归纳:我们与父母的年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相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这往往导致两代人产生分歧、产生代沟。同时,我们与父母的冲突,往往源于父母对我们的高期待、严要求。我们对父母的思想观念、管教方法、严格要求,常常产生反感,即产生逆反心理。与父母发生冲突,如果以强硬的态度顶撞,以粗暴的举止

14、反抗,或者对他们不理不睬、冷淡相对,甚至采用极端的办法来处理,都是错误的,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教师讲述: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要求实验者把未来7天所预料的烦恼事情写下来,投入“烦恼箱”,每个人核对“烦恼箱”的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九成的烦恼都没有发生。他们把剩下的一成烦恼仍然留在“烦恼箱”里,过了三周,再拿出来核对,结果发现,那些烦恼已经不成为烦恼了。结论:一般人的忧虑40%属于过去,50%属于未来,只有10%属于现在。92%的忧虑没有发生,剩下的8%是你可以轻易应付的。2.产生碰撞的原因、影响和化解方法(1)结合下面的情境,填写内容。1)放学回到家,父母常说的一句话:_ 2)告诉父母自己

15、受到表扬时,父母通常会说:_3)说起和好朋友发生矛盾时,父母通常的态度和语言:_4)感冒发烧时,父母的表现:_5)考试“考砸”了,父母一般会这么说:_6)周末想和同学去看电影,父母的态度:_(2)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关注的问题关注的重点交流的方式采取的态度父母我(3)根据表格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并与同学交流。教师总结: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亲子冲突有时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

16、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目标导学三:沟通传递爱1.亲子沟通设计意图:通过表演和互换角色,练习与父母沟通和交流的方法。(1)模拟表演:让有所准备的“演员”上台表演。(2)大家评议:既评议“演员”表现,又评议不同表现反映的沟通技能水平。通过讨论,将自己获得的与父母沟通的有效方法和切身体验与同学分享。教师总结:爱是需要呵护的。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反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3)漫画父母偷看孩子日记,被发现。(4)如何与父母就这件事进行有效沟通?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要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我们进入青春期后,

17、自主意识增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我们要学会和父母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传递爱。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在于让学生懂得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冲突与碰撞是正常现象,要学会与父母沟通来化解矛盾,懂得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教师在讲授本节课的内容时,要从激发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角度,努力帮助学生在实践层面解决实际问题,这样课堂才能有活力,引起学生的共鸣。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3课时让家更美好1教学分析【教学

18、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现代家庭的特征和现代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掌握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矛盾与冲突,构建和谐家庭的途径和方法能力目标运用创建和谐家庭的方法和技能,提高代际间的交流和互动的能力;传承中华家庭文化传统美德,增强孝亲敬长的行动力;提高与家人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营造和谐家庭氛围的重要性,增强构建和谐家庭的责任意识,树立家庭主人翁责任感,树立共建共享家庭美德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谐家庭我出力教学难点:如何做家庭小小“黏合剂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导入新课。2.现代家庭有哪些特点?你的家庭呢?为什么说“家和”才能“万事兴”?二、新课讲授目标

19、导学一:现代家庭面面观1.调查与交流(1)学生结合自身实际,独立完成家庭调查表(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调查结果。教师归纳:(1)新的生活方式形成;(2)通信方式越来越快捷方便;(3)生活方式越来越科学;(4)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5)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更加重视心理健康;(6)家庭变得越来越小;(7)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8)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等等。目标导学二:和谐家庭我出力1.制作、传递与分享“家庭美德快递卡”活动步骤:(1)制作“家庭美德快递卡”。分小组讨论、设计、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家庭美德快递卡”。其内容包括:你认为

20、与家人相处最重要的一种品德。一个关于这种品德的家庭小故事。这个故事给自己的启示。小组成员签名。(2)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小组成员将卡片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组的同学,传递美德。(3)小组成员分享、总结。小组成员分享制作、传递“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收获和感受。教师总结:作为家庭中的小小一员,我们不仅要传承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等家庭美德,还要在行动中为构建和谐家庭出一份力。2.小小调解员家庭成员之间化解矛盾和冲突的方法(1)展示三个图片情境:妈妈和奶奶吵架、爸爸和妈妈冷战、爷爷成了空巢老人)(2)当家庭成员发生这些矛盾或冲突时,你怎么办?教师讲述: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我们可以充当小小“黏合剂”

21、。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3)作为小小“黏合剂”,你完成最出色的一次任务是什么?给同学们分享一下。(4)学生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同学们相互学习。(教师及时点赞)教师总结:有效交流和沟通,可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家庭中的问题,才能让亲情更浓,让家庭更和睦,让家更美好!三、课堂总结让家更美好不仅是父母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感恩家人、孝敬长辈,努力地让我们的家变得更美好!心动不如行动,让家更美好就让我们从孝亲敬长开始吧!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如图片情境体验、“家庭美德快递卡”的活动体验等,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同时,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和谐家庭的话题,增强设问的针对性、选择性和趣味性。以上是本节课的亮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