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0.65KB ,
资源ID:101630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1630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企业自主创新概念演变与本质.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企业自主创新概念演变与本质.docx

1、企业自主创新概念演变与本质企业自主创新:概念演变与本质 摘要技术创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一种方式,就其本质而言是一致的,但是企业的自主创新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技术创新上,它要更多地引发出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自主创新除应满足其适用前提外。包舍在创新理论下的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流程创新、组织创新、生产创新、商业及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都可以在自主创新中得以体现。 关键词创新;自主创新;概念 中图分类号F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09)10-0009-03 一、自主创新概念的产生及演变 1,“拿来创新”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如何尽快提高国家实力,缩短

2、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成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创新”一词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国家鼓励企业通过创新来注入新的活力,增加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以促进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面对日渐活跃的市场和发展机遇,对照我国薄弱的工业基础和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学习西方已有先进技术,实行“拿来主义”、走技术引进之路成为一条快速发展的捷径。加之日韩等国在二战后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经济发展模式迅速崛起,也为我国走这条道路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于是,我国在80年代掀起了建国后的第四次技术引进的高潮。 然而,在1981年到1990年这10年中,据有关部门的抽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

3、220个大型引进项目中,达到原设计能力80以上的引进项目仅占40,对引进项目作局部改进创新的仅占10,国内配套程度达80以上的仅占21(陈建军,1992),理论界和实践界都感到在逐渐陷入“引进一落后一再引进一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傅家骥,1994)。究其原因可以发现,企业由于受到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不充分等现实环境因素的影响,使早期的技术引进没有太大的市场压力,由此也缺乏追求顶尖技术的动力,对技术的渴望程度不高,从而导致了重引进、轻吸收,对引进技术的再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中国当时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下,能够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优秀管理方法的企业已经可以取得竞争优势,这就

4、决定了中国企业此时的创新实质上就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简单引进,也就是第一个阶段“拿来创新”阶段。 2,创新与创造思辨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及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企业经过市场的不断历练以及越来越多外资企业的进入使竞争变得更加激烈,简单的“拿来创新”已经不足以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人们逐渐认识到,只有通过将外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内化为企业自身能力,才能真正提高我国企业参与竞争的实力,要求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取得竞争优势便成为了一种自然的选择。这便进入了第二个演变阶段。然而,此时的中国企业尚不具备自主创新的能力,虽然有一批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企业率先在实践中感到了在竞争中必

5、须保持技术领先的迫切性,开始探索性的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对大多数企业来说,创新还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望。为鼓励企业创新,理论界展开了创新与创造关系的思辨,认为创新是“能够产生新结果的一切社会活动”,而创造是构建性的创新活动,创造是创新,但创新不一定都是创造。创新区别于创造,不需要是构建性的革新;而又区别于模仿,在于其新颖性,必须有别于已有事物,具有现有事物不具备的特征。对于企业而言,创新既不意味着白手起家,也不代表拿来主义,这便将创新定位于低于创造的一种企业行为,对企业创新行为给出了具体的操作性定义。 3,模仿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在创新区别于创造的概念下,人们

6、对企业创新的期望值显著降低,将企业能够改进和提升竞争状况的所有行为均视为创新,尤其是对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模仿和学习也视为创新行为。于是,中国企业的创新进入到模仿创新阶段。有学者认为模仿创新战略较为符合我国的现实,相比于率先创新战略,更应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创新战略的优先选择,因此提倡在积极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率先创新的同时,还应努力促进我国广大企业开展对国际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积极支持我国技术落后企业开展对国内先进技术的模仿创新。从历史上看,技术创新一经出现,就在社会上产生巨大的示范作用,那些未获得潜在的超常规的利润的企业,便纷纷分享其利,从而形成巨大的跟踪模仿高潮,

7、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模仿创新与独创相比更具有“后发优势”,是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明智选择。 4,时空条件限制的创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受拿来创新和模仿创新的惯性思维引导,许多企业倾向性地认为只要在自身所在区域能够获得领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都是创新。这实质上是一种区分时空条件的创新,即企业获得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只是在某一时间某个具体区域的“先进”。而不是行业“先进”。这种区分时空条件限制的理解导致了对创新的歪曲应用。如有些企业将创新的出发点定位在企业内部现状而非整体行业现状,以这种界定推演下去,便产生了只要是在企业原有技术上有所进步就叫自主创新这样的错误认识,而这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改进行

8、为。或者,一个地区的企业实施了在本地区范围内以往没有做过的经济行为,而不论该经济行为是否在其他地区已经存在,便将此行为作为一种自主创新行为,这样的认识直接降低了创新的层次,把创新行为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容易导致技术的重复开发或将实质是模仿的行为误认为创新,即对自主创新的理解逐渐趋近于技术改进和模仿,而偏离创新的本质。 5,自主创新阶段。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不断加剧,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弱、关键技术依赖国外的窘境日益突出,国家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我国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部分行业已经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个别行业接近或达到世界领

9、先水平,开始具备了自主创新的基本条件,部分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已经开始自主创新。为了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发,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提出了建设创新国家的总体目标。至此,自主创新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其新的内涵,进入了第五个演变阶段。规划纲要中还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以上对自主创新概念演变过程的回顾是基于我国经济实践及企业发展过程对自主创新的认识

10、不断深入的结果,每一个阶段都有其时代性和历史性的一面,都顺应了当时的环境要求而又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展演变,虽然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道路,但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并摸索出了适合我国特殊经济背景的创新之路。 二、自主创新的概念本质 我们认为,从企业角度来讲,自主创新是企业运用多方资源通过自身的努力,产生能显著提高企业竞争力,并具有领先水平的竞争行为。同时,自主创新的适用前提是,企业在某创新点上达到或者接近(全球)行业先进水平。 在早期的理论研究中,自主创新是作为技术创新的一部分而存在的,是为了纠正及强调应该重视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而把“创新”一词单独提出来放在重要的位置,而“

11、自主”一词也更加针对于技术的“外来”而言,因为创新的基础是外来引进的技术,故“自主”二字便强调了这个阶段的内部性。因此,自主创新一词在产生之日更多地被关注于技术创新领域,由于是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后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阶段,所以当时引入这样一个概念所要强调的更多的是解决外来技术与企业内部状况的结合,提高引进技术的转化率的问题,而没有过多地考虑创新一词的内涵与要求。 在自主创新一词中,创新是主体,自主是强调,是区别于非自主的创新而言。说到创新,不得不提起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创新是指企业家对于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J.A.Schumpeter,1912),其对创新的五种情况的表述是:1、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

12、产品的某个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主要是工艺);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控制某种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某种新的工业组织(建立起垄断或打破垄断)。这五种情况可以归为三个大类:一是技术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已有产品的改造、新生产方式的采用等;二是市场创新,包括新供应来源的获得、新原材料的应用、扩大原有市场份额和开拓新的市场;三是组织创新,包括变革原有组织形式,建立新的经营组织。虽然有学者指出,“我国经济学界研究的技术创新实际上就是熊彼特定义的创新,即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产品创新、工业创新、设备创新、材料创新、生产组织与管理创新以及市场营销创新”。但后来的研究并没有按照

13、这样的解释发展下去,自主创新中的创新应不仅指技术方面的创新,其创新理论并不等于技术创新理论。因此,笔者认为需要更多地从创新的角度去理解自主创新,更多地从创新本质去认识自主创新的内在要求,才能更准确地指导企业的自主创新实践。 三、自主创新的内涵 于是,立足在对自主创新实践的深入认识及本质理解上,笔者对于自主创新的内涵有以下两个主要观点。 1,自主创新的前提应是企业在其创新点上达到或接近(全球)行业先进水平。从熊彼特对创新的五种情况的表述中也可以看到,其中都强调了“新”字,可见创新本来就应区别于现有事物,应具有原本事物所没有的特征。这里谈到的就是创新的起点问题,即创新需要站在一定的平台之上,需要有

14、高度。从比较与创新相关的几个概念:创造、改进、模仿等的角度而言,创造是指构建性创新,创造一定是创新,但创新不一定是创造,对应在自主创新的三种方式中可以是原始创新。而改进和模仿不一定会产生新的事物或导致新现象的出现,其可以改进企业现状,提高企业相对竞争力,但对整体行业或者科技进步的影响甚微,对应在自主创新的三种方式中可以是消化吸收再创新,也可以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多次模仿的方式产生创新。规划纲要中对于自主创新的方式的界定也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原始创新作为自主创新的第一要义,其要求“在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基本的前提是企业已经具备行业领先水平;集成创新的成果是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15、因此也是集成那些行业领先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而进行的创造性工作;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对象是“先进技术”,故基本前提也是引进消化吸收行业领先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之后的再创新。这些都对企业的自主创新提出了层次上的要求,即创新需要在(全球)行业先进的基础上进行。 从企业个体的竞争决策的角度而言,创新一词本质上就包含着一种在先进状态下的危机感。在先进基础上的创新,这是创新的前提。也就是说,创新是高手竞技的出路,而不是庸者的武器。对于没有到达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而言,企业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需要很难承受由于创新带来的机会成本选择问题以及相应的风险,从而应选择跟随战略,进行技术引进、改造、模仿将更有利于企业迅速发展

16、。但当企业发展到达一定程度时,竞争力遇到瓶颈,创新就成为了新的竞争力的来源。当企业具有了这样的创新能力,在选择何种方式去创新时就需要根据企业内部情况及外部竞争环境进行博弈。从市场整体及经济发展的角度而言,自主创新也有其适用的前提。易余胤(2005)等人运用演化博弈理论证实了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自主创新。他们建立了企业自主创新投资的演化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r企业自主创新行为、模仿创新行为与市场结构的演化规律后发现,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市场中将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自主创新,其余的企业模仿创新,并逐步演化为稳定的结构状态,并可根据对具体的情况例如创新的风险大小、创新成本以及模仿成本高低等等分析多大比例的

17、企业自主创新才不至于造成过度投资、浪费资源,同时又能保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由此可见,在适合企业现状及市场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对于创新一词应该更加理性客观地对待。 其次,企业自主创新的前提不一定是指企业的整体实力,而是该企业是否在某一方面接近或达到行业先进的水平。就如“指挥家”舟舟(胡一舟)、盲人歌手杨光(杨晓光)虽然不是整体实力最强,但是其在某一方面的天才也能让他们有所成就。 2,自主创新的外延应该更加广泛。笔者所定义的企业自主创新是具有十分广泛的外延性的,这是对熊彼特的创新概念的回归,重新把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概念回归到创新概念的本质。前文提到,熊彼特的创新概念涵盖了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

18、创新三个方面,不单单局限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创新概念。在熊彼特之后,西方学者对创新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一般认为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和文化创新五个方面,并在后来的创新理论研究中逐渐形成两大独立分支:一是以技术变革、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理论;二是以制度变革、制度形成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理论。但以上的研究都在经济学的领域内,直到在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将创新概念引入管理领域,并进一步发展成为管理创新理论,主要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范式,主要包括企业领导者管理思想和方式的创新、战略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等。可见,创新理论从始至终的发展都不是狭隘的,都包含着广阔的内涵和外延。因此,自主创新应该具有更加广泛的外延性,应该从更加全面的角度来审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