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02.12KB ,
资源ID:10175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175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docx

1、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练习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有大量的文献表明,在中世纪的西欧,一旦领主违反惯例,同样会受到庄园法庭的惩罚,一些庄园法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利于领主的裁判。这说明( )A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维护领主的利益 B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C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 D佃户一直受到领主的剥削压迫2地当交通要冲,扼黑海出海口,人烟稠密,商旅辐辏,更是一座极其富庶繁华的大都市,曾被誉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该城市是A开罗 B罗马 C亚历山大里亚 D君

2、士坦丁堡316世纪,伊凡四世将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此举A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B打击了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C使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D标志着基辅罗斯臣属于金帐汗国4观察下面图示。对此法律文献的理解正确的是A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B它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C它由沙皇伊凡四世所颁布 D它维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5罗马帝国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为了巩固统治,罗马统治者和法学家制定了A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 B维护公

3、民政治权利的法律C调整平民贵族关系的法律 D强化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6依据如图知识卡所列内容,判断该国是A查理曼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罗马帝国 D拜占庭帝国7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 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 D市民以暴力方式反抗贵族81113世纪,伦敦、巴黎、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等城市兴起。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包括促使西欧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推动封建制度在西欧推广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基础 促使西欧大学的兴起A B C D9如果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或未按

4、规定缴纳足额的租税等,有权力处罚这些侵犯领主利益行为的机构是A国家法院 B庄园法庭 C元老院 D公民大会10中世纪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形式是A货币地租 B实物地租 C劳役地租 D庄园法庭11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分别是A3世纪,日耳曼人开始渗入罗马帝国B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C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D6世纪罗马民法大全编订并颁布12中世纪欧洲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国王只能同国王的贵族封臣直接发生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国王可以在贵族的领地内直接向人民征税贵族领主在自己的领地内有相对大的独立性国王可以任意向他的受封贵族

5、征税A B C D13下列关于俄罗斯兴起的说法错误的是( )A深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B基辅罗斯曾被蒙古征服C以莫斯科为中心建立起统一国家 D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14欧洲中世纪后期在教会神学的笼罩下产生了大学的世俗教育。出现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A教会势力的减弱 B城市经济的复兴C传统教育的崛起 D更好地传播神学15中古时期的欧洲城市居民争取自治权常用的手段是( )A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B呼吁改革C通过法律解决 D委曲求全16中古时期的欧洲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下列对于这一制度表述有误的是( )A封臣忠诚封君,封君保护封臣 B封臣为封君提供兵役C封君与封臣之间等级关系严格 D封臣土地扩张到一

6、定规模可为封君17房龙人类的故事中这样描述庄园:“中世纪的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买某种物品的情形,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由此,可以判断中世纪庄园经济的特征是A商品经济发达B基本自给自足C严格禁止竞争D自耕农为主体18他在位期间通过多次对外战争,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这里的“他”是( )A查士丁尼 B屋大维 C恺撒 D伯里克利19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为经济上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政治权利的获得。这里的“政治权利”是指( )A土地所有权 B投票选举权 C城市自治权 D自由贸易权20下列关于中古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

7、的是( )欧洲社会的稳定商业贸易的发展耕地面积的增加国王统一事业的发展A B C D21下图是英国庄园示意图,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土地 D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22从9世纪开始,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里的居民不包括( )A领主 B农民 C农奴 D商人2311世纪时,西欧封建制度已经普遍存在。这一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宗法制度 B土地封赐 C武力征服 D爵位封赐二、材料分析题24拜占庭帝国由古代罗马帝国分裂而成,它延续千年,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

8、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经由君士坦丁堡往来于欧亚大陆各地区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毛织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材料二 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483-565年)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还编纂了罗马帝国的法典。查士丁尼宣称:“我们将重建过去的一切,尽管其价值现已降低到

9、最低限度我们要重视罗马人的名誉,确保过去的一切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回到我们生活中来。材料三 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20万,战船300艘,配备10万攻城重炮,一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当土耳其人兵临城下时,君士坦丁堡城内兵力甚少。拜占庭人与主耳其大决战,激战了53个昼夜,5月29日被攻陷(1)根据材料一,归纳拜占庭帝国的繁盛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繁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3)从拜占庭帝国1000余年的兴衰过程中,你能得到什么感悟?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经年累代的研究业已表明,中世纪社会仍在持续发生变化,

10、而且变化甚大,乃至公元1300年的欧洲已大大不同于公元600年的欧洲了。史学家们现在认识到中世纪欧洲具有巨大的创造力,约在公元1500年左右,中世纪时代临近结束时,欧洲的技术和政治、经济的结构,已在世界上所有文明当中占有决定性的优势。美霍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公元1300年的欧洲比之于公元600年时的欧洲有哪些方面的“大大不同”? 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一旦领主违反惯例,同样会受到庄园法庭的惩罚”以及“庄园法庭甚至作出完全不利于领主的裁判”可知,庄园法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领主的特权,B正确;题干描述的是庄园法庭有时候会做出不利于领主的裁判,A与题干描述相反,排除;题干描述的内容是庄园法庭和领主

11、利益之间的冲突,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出领主可以凭借庄园法庭奴役佃户,C排除;D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2D【详解】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帝国东部逐渐演变为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故D符合题意;开罗横跨尼罗河、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西部,亚历山大里亚位于尼罗河口以西,与“扼黑海出海口”不符,故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B【详解】16世纪初,建立起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国家,故A不符合题意;1547年,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故B符合题意;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

12、亚两洲的庞大帝国,故C不符合题意;13世纪中期,被蒙古征服,成为金帐汗国的臣属,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D【详解】民法大全是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颁布,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维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故D符合题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是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故A不符合题意;民法大全是罗马帝国颁布的,故B不符合题意;沙皇伊凡四世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位沙皇,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5A【详解】材料强调罗马帝国经济发展、贸易往来与立法的关系,罗马法为保障商业发展而设立,故A符合题意;材料的时间为罗马帝国时期,法律由公民法调整为万民法,从保障罗马公民的权利发展为保护

13、帝国各族人民的权利,故B不符合题意;调整贵族和平民关系的法律为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与法律的关系,而强化奴隶制度是强调制度与法律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D【详解】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诞生于公元395年,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君士坦丁堡,是在希腊古城拜占庭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保存了大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遗存。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故排除C,D符合题意;查理曼帝国是中世纪西欧早期的封建帝国,法兰克王国是公元481年到843年由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故AB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7C【详解】由材料“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说明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故C符合题意;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是封君封臣制,封君封臣制的基础是封土制。8世纪后,封君封臣制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故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比较国家税收来源的比重,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市民以和平方式反抗贵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为基本谋生手段。一 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自治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而促使西欧封建制

15、度逐步瓦解,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基础,导致封建制度在西欧的衰落,故错误,符合题意;那时,西欧城市兴办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故符合题意。故正确组合是,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9B【详解】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故排除A,B符合题意;元老院是古罗马的政权机关,公民大会是古希腊城邦的最高权力机关,故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

16、定时间的劳役。庄园中的自由农民,也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可见中世纪早期西欧庄园的主要剥削形式是劳役地租,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11C【解析】【详解】5世纪,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故排除AB,C符合题意;6世纪,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时,编订的罗马民法大全,剔除了法律中那些矛盾和过时的内容,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C【详解】在中古时期欧洲的封君封臣制度,封臣即附庸,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领主为封主,而跟自己封主的封主却没有臣属关系。在这一制度下,国王只能同国王的贵族封臣直接发生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而贵族领主在自己

17、领地内有较大自主权,可以掌握大量效忠于自己的势力,正确,C正确;封君封臣制度下,国王不能直接干预贵族领地内事务,错误,排除A、B;中“任意”,错误,排除D。13D【详解】到17世纪末,俄罗斯已经将疆界推进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而不是地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D符合题意;A、B、C与俄罗斯兴起的史实相符,不符合题意,排除。14B【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的:中世纪欧洲、根本原因,即可解题。中世纪的欧洲的城市经济有所发展,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世俗的力量。其他的说法并不是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一般是经济方面的。故B正确。考点: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发展【详解】15A

18、【详解】中古时期,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A正确;中古欧洲封建政治势力和教会势力强大,呼吁改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以及委曲求全均不是市民获得自治权的常用手段,排除B、C、D。16D【详解】西欧封建制度主要是与封土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靠扩张,D符合题意;在封君封臣制度下,封君和封臣之间存在权利义务关系,即封臣忠诚封君,封君保护封臣,同时封臣为封君提供兵役,两者之间存在严格的等级关系,A、B、C不符合题意,排除。17B【解析】【详解】结合材料“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知庄园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故B正确;材料“少有出现必须付钱购

19、买某种物品的情形”说明庄园内商品经济不发达,故A错误;材料未体现竞争,故C错误;自耕农拥有自己的土地,与材料“骑士同时也是拥有田产的乡绅”不符,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中世纪庄园经济特征,结合材料“他们的庄园里能够生产供他和他的家人的一切物品”可知庄园的生产自给自足。18A【详解】6世纪查士丁尼在位时,拜占庭一度扩张,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使拜占庭帝国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A正确;屋大维、凯撒是古罗马君主,伯里克利是古雅典执政官,三者均与拜占庭成为帝国无关,排除B、C、D。19C【详解】中古西欧城市中的市民阶层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获

20、得城市自治权,这即是题干中所说的“政治权利”,C正确;城市居民从事的是商业和手工业,而非农业,排除A;投票选举权是近代代议制下的权利,排除B;自由贸易权属于经济权利,排除D。20C【详解】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故正确,C正确;是城市发展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排除A、B、D。21D【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农民份地是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自耕自收,是佃户主要的经济来源,D正确;庄园内领主直接经营的是直领地,排除A;土地收入归领主所有,排除B;佃户要为领主提供劳役服务,义务耕种领主的“直领地”排除C。

21、22D【详解】庄园是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主要居民成分是领主、农民、农奴,其中不包括商人,D符合题意;领主、农民、农奴属于庄园居民,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3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为封臣。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B正确;西欧封建制度下的封君封臣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排除A;武力征服不是西欧封建制度确立的基础,排除C;爵位封赐是建立在封土基础之上的,排除D。24(1)表现:商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因素: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

22、间的有利位置,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2)长年的对外军事扩张,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游牧部族的冲击;内部矛盾;封闭保守的心态;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3)由拜占庭帝国灭亡可知,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详解】(1)表现:根据材料“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经由君士坦丁堡往来于欧亚大陆各地区的货物非常多”可知,拜占庭帝国商业兴旺,手工业发达。因素:根据材料“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可知,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2)原因:根据材料“落后、保守的查

23、士丁尼(483-565年)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可知,长年的对外军事扩张,严重消耗了拜占庭的资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受到游牧部族的冲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统治时期,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根据材料“落后、保守的查士丁尼”可知,封闭保守的心态;根据材料“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20万,战船300艘,配备10万攻城重炮,一举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可知,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最终导致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3)感悟: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从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最后拓展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能让一个民族国家立于

24、不败之地。25政治:强大的王权代替封建等级制度;出现自治城市与领主斗争。宗教:基督教会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兴起。文化:世俗文化尤其是大学的兴起挑战神学占主导的传统教会势力。【详解】不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的欧洲在政治方面,已经出现了强大的王权代替封建等级制;这一时期随着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出现了自治城市与领主斗争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的欧洲在宗教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基督教会在西欧社会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的欧洲在经济方面显著特征是这一时期的商品经济活跃,城市兴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世纪的欧洲与公元600年的欧洲相比,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化的发展表现在世俗文化兴起,尤其是大学的兴起,不断挑战神学占主导的传统教会势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