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298.93KB ,
资源ID:101952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1952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基于DEA的中信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DEA的中信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ocx

1、毕业设计论文基于DEA的中信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南京邮电大学毕 业 论 文题 目基于DEA的中信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研究专 业工商管理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指导单位管理学院日期: 2015 年 3 月 17 日至 2015 年 6 月 07 日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摘要 绩效评价一直以来

2、都是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商业银行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来自国际和国内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今天,商业银行必须得构建适合自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构建了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择中信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四大国有银行和三大股份制商业银行作为参照银行,根据八家银行2014年的年度报告获得本研究所需的原始数据。然后运用 DEAP2.1 软件,测算这八家商业银行在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三方面的效率值,通过对输出数据的分析来评价中信银行的绩效水平,并提出相关建议。关键词:中信银行;绩效评价;数据包络分

3、析(DEA)ABSTRACTPerformance Evaluation has always been the core issue for every enterprise, and the commercial banks are no exception, especially when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competitive pressure from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is increasing. Commercia

4、l banks have to build their own index system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review of previous studies, I use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and build the index system fo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 choose the CITIC Bank for the study, while four state-owned banks and three joint-stock co

5、mmercial banks as reference banks. The raw data obtained in this study required from eight Bank Annual Report of 2014. By using DEAP2.1 software, we estimate the eight commercial banks efficiency values on operating capacity, profitability capacity and development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6、 of the output data, I try to evaluate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of CITIC Bank and make several recommendations.Keywords: CHINA CITIC BANK;Performance evaluation;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第一章 导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在世界经济融合的国际背景下,以及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外资银行的深入和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国内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面临着极大的竞争压力,而这一切都

7、迫使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改善经营水平。因此,商业银行亟需对自身的经营状况有着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发现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最终实现商业银行持续长久的发展。经过对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研究,可以知道增强绩效评价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这具有普遍的现实需求。1.1.2研究意义在我国,金融资产的很大一部分是商业银行资产,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与商业银行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显著的联系。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适合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考评体系, 对包括中信银行在内的八家商业银行2014年的经营绩效进行考评,以期望通过和其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以及其他三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8、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的对比,分析中信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中信银行进行针对性指导,希望能够改善其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本文研究的具体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理论意义:本文基于DEA方法构建了适合于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上同时为商业银行绩效的测评提供理论根据和新的思路。(2)实践意义:本文通过测算八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方面的效率值,对商业银行的绩效情况进行了银行之间的比较分析,有利于中信银行清晰的认识到自身经营管理现状,分析和其他七家商业银行绩效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自身优势所在,从而改善其在经营过程中的要素投入量,这

9、将有利于中信银行资源配置水平得到改善,进而改善绩效水平。1.2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1.2.1 研究内容各商业银行亟需一种适合自身的绩效考评体系,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文献综述,总结绩效评价的各种方法和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对中信银行的财务状况和管理水平进行研究,决定运用针对商业银行比较合理的绩效考评方法DEA,对其经营绩效进行考评。然后根据数据处理结果进行分析,试图发现中信银行经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对其提适当建议。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将提出有关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相关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同时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国内

10、外研究理论综述。对绩效的定义,绩效评价的方法的进行研究,同时对国内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绩效考评的近期研究进行述评。第三章是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选择DEA测评方法,然后对该方法进行简介。接着,在研究商业银行关于绩效评价动因的基础之上,参照其他学者对于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总体思路,构建本文关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是中信银行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对中信银行简要介绍后,结合其他七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根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P2.1 软件对收集的所有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接着对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银行间绩效差

11、异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中信银行的经营绩效提出针对性建议。第五章是总结和展望。1.2.2 本文结构安排动因分析文献综述指标体系设计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绩效改进意见分析绩效差异原因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 图1-1 本文结构图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理论综述 2.1绩效评价的定义绩效(Performance)是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输出,是业绩与效率的综合。业绩即企业的外部效率,一方面是经营者通过有效经营实现经营目标,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需求程度的满足程度的度量;效率反映的是企业内部的运营水平,即企业将生产要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转换成最终产品的能力。业绩和效率两者互补, 高水平的内部效率是外部效率获

12、得的基本保障,同时外部绩效作也是内部效率提高的前提。但是并非外部效率一直都反映着内部效率,它们还受到其他前提条件的影响。评价是指根据具体的环境,在明确的目标下测评研究对象的一些属性,然后将其转变成主观效用的这样一种行为,即确定研究对象价值的过程。系统评价指根据预先设定的系统目标,评价各系统设计的方案能够满足主体的需求程度,以及该种方案消耗的资源,对二者进行比较(主要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然后选择出最优方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实施可行)的过程。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绩效水平科学测量与评价的程序、方式、方法的总称。主要是通过管理层对银行内部各部门,各员工进行绩效考评,同时也

13、会兼顾银行外部人员的评论,以此综合考虑银行的绩效水平。2.2绩效评价的方法2.2.1单一指标绩效评价法(一)单一会计指标法这种方法在评价企业绩效时只是采用某一个会计指标,最频繁运用的会计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ROE)、资产收益率(ROA)和每股收益等。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它集中体现了每个企业投入自有资本来获取净收益的能力 ,是评价企业资本经营效益的核心指标;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值;每股收益又称作每股利润,是净利润和股本的比值。这三个常用指标可以轻易从个企业的年度报告中获得,并且计算处理起来非常简单,但这仅是对企业某一方面的绩效评价,因此该方法不能全面评价和衡量企业

14、的经营绩效。(二) 托宾Q值法托宾Q值由企业的市场价值除以资产重置成本得到,其中企业的市场价值是企业股票的市场价值与企业负债之差。托宾Q值法并不是采用企业的会计账面价值,而是采用企业的市场价值来对企业价值测评,因此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将来的市场价值。通常来说, Q值大于1表示公司的经营绩效良好;Q值小于1则表示经营绩效欠佳。一些学者认为托宾Q值考虑了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 如公司的所有权、商誉与专利权等。因此他们认为托宾Q值法优于财务指标法。但就我国的金融市场而言,股市的不成熟导致对企业的市场价值和重置成本的衡量偏差较大。因此, 托宾Q值法并不适合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三) 经济增加值

15、(EVA)经济增加值(EVA)是由美国学者斯图尔特提出,并由美国著名的思腾思特咨询公司注册并实施的一套财务管理系统、决策机制及激励报酬制度,它是建立在经济增加值(EVA)理念基础之上的。经济增加值(EVA)是在扣除所有成本后的剩余收入,即在税后经营利润的基础上还要减去债务以及股本成本。其中,当经济增加值(EVA)大于零时说明企业创造了价值和财富;经济增加值(EVA) 小于零时说明企业不仅未创造价值,反而还损失应得的收益;经济增加值(EVA) 等于零说明企业收益只是补偿了投入要素的使用成本。实际上,经济增加值(EVA)的实质就是企业的“经济利润”,即投资者用同样资本投资其他项目所能获得的最高回报

16、与经济增加值(EVA)之间的比较。若将EVA 作为企业评价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管理人员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其在经营决策中的主要行为标准。在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发现, 经济增加值(EVA)方法在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业绩方面更加具有优势,因为它是从股东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价值。经济增加值(EVA)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会计利润,而体现的是经济利润,即会计利润减去资产所有者投入的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之后企业最终可以获得的利润。相对于单一会计指标和托宾Q值,EVA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评价指标。但是经济增加值(EVA)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为了更加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绩效,在测评前必须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一定

17、的调整,但工作量较大,同时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繁琐。根据以上简述可以看出,单一指标绩效评价法操作起来相对比较简单,目前我国不少学者也采用这种方法对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尤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经济增加值(EVA)法。但是在衡量企业的经营绩效时仅仅依据单一指标将不可避免会缺乏全面性,从而不能完整的反映企业绩效水平。2.2.2多重指标衡量法(一)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通过分析企业中的主要财务比率之间存在的联系,以此来综合分析企业经营的财务状况,从而使管理者详尽清晰的了解企业营运、盈利和发展方面的状况。在杜邦分析法中,经营者通过股权收益率获取企业运营的主要信息。股权收益率主四个

18、要素的共同的影响,即资产收益率、权益乘数、资产利用率和银行利润率。杜邦分析法可以分别反映出这四个因素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相对于单一的财务指标对经营绩效评价的单一性,杜邦分析法能够同时对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及资产管理有着全面的考察,所以可以说杜邦分析法是一种比较全面的绩效评价方法。(二)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处理具有多个复杂因素的经济、管理和技术方面问题的一种方法。它首先是将要处理的复杂问题进行分解,这样就得到了多个组成要素,然后将这些组成要素继续分解,并将再次分解后得到的要素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依次排列起来,接着确定各层次中所有要素的相对重要性,这是通过两两相互比较的方法获得

19、的,最后进行综合评估,来确定所有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顺序。(三)360 度绩效评估方法(360-degree feedback)360 度绩效评估方法也称作全视角考评或多个考评者考评,它是考评者(企业所有员工和客户)对被考评者进行 360 度的全视角考评,然后通过一定的反馈程序,让被考评者知道本人的考评结果,促使其改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从而促进工作绩效的提升。(四)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是数学、经济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的相互交叉研究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绩效评价方法。在1978年,由美国学者ACharnes 和 WWC

20、ooper 于提出。它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于判断具有相同类型的多投入、多产出的决策单元(DMU)是否是技术有效的。它的优点在于它只需将企业绩效指标按照输入、输出的性质划分,就能对各个评价客体(即决策单元DMU)进行评价,得出有效前沿面。并可对未达到 DEA 有效的决策单元(DMU)进行投影,从而可以知道各个决策单元(DMU)的改进方向和改进空间,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五)模糊综合评判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1965 年LAZadeh 教授在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发现了一门新的学科模糊数学(Fuzzy)。模糊综合评判正是建立在模糊数学的基础上,通

21、过对测评因素、权重系数、判断标准、模糊关系确立、模糊关系合成运算,最后将模糊的测评对象相对清晰化。由于在整个测评过程中,测评人是逐步了解测评对象的,这对解决测评过程中测评因素和测评标准模糊性两方面的问题有很大作用,它减少了测评人的主观臆断,提升了测评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定性的综合测评中往往存在较多的模糊性,因而这种方法较适合处理素质型测评问题。(六)平衡计分卡(BSC)平衡计分卡(BSC)是由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在20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种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系统, 是关于企业经营绩效相对新颖的一种测评方法。平衡计分卡不仅仅考虑单纯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而且加入一定

22、的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平衡计分卡是首先将企业的战略目标用一些可以测量的指标表达出来,这样管理层和企业员工都可以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企业的发展战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实现该发展战略。换句话说,这种测评方法把企业的战略清晰化为一套全方位的运作目标和绩效指标。2.3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的研究2.3.1国外的研究 Farrell (1957)1首先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DEA), 在基础上Charnes(1978) 2和其他学者将其发展成为了一种线性规划法。许多学者利用DEA方法对银行的经营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与其总资产规模成正比,同时由于兼并重组导致小银行数目不断的减少,这

23、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哈佛大学教授卡普兰(1992)3和诺顿研究院执行长诺顿提出了平衡计分卡体系。这一方法主要立足于四个方面-客户、企业财务、企业内部运营、学习和成长,与一些传统的单纯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评价方法不同,这一体系也同时注重非财务绩效评价指标。该体系一方面提升了企业财务收益和内部流程效率,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外部顾客满意度和企业创新能力。近些年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新兴的考评体系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Hotelling(1993) 4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进行变量降维处理,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这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多项指标转化为几类相关性较小的因子,以便于进行某个对象的影

24、响因素分析。之后,基于这种方法的因子分析法在利用其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对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拓展。SerpilCanbas (2004)等年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土耳其的40多家商业银行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系统,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实践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George E. Halkos等(2004) 5根据1997一1999年希腊银行的数据,运用骆驼体系考察银行机构的经营状况,该体系主要从五个方面(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性和流动性)来综合评价银行的经营情况。1991年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这五项基础上又增加了一项新的评价指标市场敏感度。2.3.2国

25、内的研究我国学术界自20 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探讨和研究银行业的绩效考核问题,近五年以来我国学者主要运用经济增加值、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对商业银行进行绩效评价。韩明,谢赤(2008)6从纯理论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绩效测评相关内容,他们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绩效评价的发展历程,然后通过对工、农、中、建等国内商业银行的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我国现在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评价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后来学者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评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纪勰华(2008)7提出,EVA 可以通过对未来现金流的测算,既能降低信贷风险,又能综合反映企业未来实际盈利能力与还本付息能力;刁节文(200

26、8)8通过研究得出结论,EVA 使商业银行克服了风险控制方面一直存在的“速度情结”与“规模冲动”,转变了过去以规模扩张,资产增长为衡量标准的评估方式,统一了利润指标与风险指标,使商业银行在追求实现业务发展的同时注意到对经营风险的控制;岳岚和丁明(2012)9认为,根据国际公认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EVA 只有经过对会计科目(银行提取的各项准备,营业外收入,递延税项,所得税)的必要调整,才有可能消除种种弊端,使 EVA 计算结果更接近于实际经济价值。田剑(2008) 10研究了基于DEA方法的银行网点服务绩效评价,具体的对中国银行的三个服务网点进行了服务绩效的评价,并指出网点运营的不足之处,提

27、出改进建议,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左晓慧,户国栋(2010) 11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 与传统方法不同,他们将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所反映出来的信息进行了综合,同时为了更加有效的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测评,他们还从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等角度着手进行综合评价;于兆河等(2013)12使用DEA从投入和产出方面选取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绩效评价体系。同时选取14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测算了这14家上市银行2011年的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得出商业银行的相对效率水平和主要的影响因素。孟娟(2007) 13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分析,认为将平衡计分卡和作

28、业成本管理结合起来是成功解决运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关键。两者的结合运用是对平衡计分卡应用的创新,能加强成本管理和战略目标的联系,促进促进战略的实施;薛玉明(2009) 14提出银行建立平衡计分卡的关键问题在于将部门的战略和任务转换为评估指标,在银行内部就战略目标达成一致;刘蕾(2010) 15认为平衡计分卡可以帮助中国中小商业银行走出发展的瓶颈,但是,中小商业银行不能过于依赖于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构建属于自身的评价体系,如果只是单纯生搬硬套该体系,并不能实现有效测评的目的。除了以上三种主要方法外,我国学者还从其他角度着手研究,如:赵桂芹、高奉玉、胡皓南(2011)1

29、6采用 2007-2011 年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数据并利用杜邦分析法综合分析现阶段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主要盈利模式,并提出盈利模式的改善方向;姜凡(2012)17分析了杜邦分析法应用于我国银行绩效评价的可行性;陆琳(2013)18基于 SPSS19.0 软件基于因子分析法,结合我国所有上市银行 2013 年的 12 项财务指标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因子分析得分,对所有上市银行的经营绩效水平进行了排名,这不仅有利于上市银行更好的了解自身经营状况,还有利于投资者对上市银行发展趋势的了解,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投资选择。第三章 银行经营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简介3.1 评价方法的选择通过对上文文献综述的归纳

30、,可以将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其中一类是财务指标评价法,如单一会计指标法、托宾Q值、EVA和杜邦分析法等;另一类是效率评价法,其中效率评价法又分为参数分析法(如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非参数分析法(如DEA)。财务指标分析法经常被公司利益相关者使用,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财务数据容易获得,而且评价标准统一、评价目标清晰。但存在如下几个主要缺点,第一,由于评价指标为财务统计结果而会导致一定的滞后性;第二,财务指标仅仅是对银行经营效率的短期反应,对银行长期经营效率作用有限;第三,财务指标无法反映银行经营上的风险,这可能导致管理者因对风险认识不足而做出不正确的决策。效率评价法将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31、分为投入和产出两个过程,通过投入和产出与生产前沿函数进行对比,进而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评价。效率评价法包括参数分析法和非参数分析法。其中,参数分析法要求严格明确投入和产出两者的关系,并根据计量经济学估计出生产边界,然而正是由于该方法必须提前估算出生产边界并赋予特定函数形式,因此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局限性;而非参数法可同时处理多元投入和多元产出而不必设定函数关系,而且它对效率前沿的结构设定很少,不必赋予特定函数形式,而只需要每个个体与最佳个体比较即可。研究表明,非参数法计算得出的经验效率可提供与真实效率一致的估计量19。数据包络分析(DEA)就是一种非参数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有较强的处理多投入、多产出

32、数据的能力,根据投入产出数据,不仅不需对无效率分布提前假设,而且不需要设置权重,即可运用数学规划方法计算得出有效生产前沿面,排除了主观因素干扰,是一种纯技术方法。通过对这些效率指标的分析,不但可以对效率做出评估,也会揭示数据中涵盖管理信息,给出建议。根据以上的对比分析,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量八家银行的经营绩效的效率值。3.2 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概述 1957年,Farell提出了相对效率理论,在此基础上,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 A,Cooper. W. W(1978)发现了一种新的效率评价方法数据包络分析(DEA)。最初该效率评价方法仅包括规模报酬不变模型(CCR模型),模型通过线性规划的方式求出效率最优面和每个DMU的效率,根据DMU与有效生产前沿之间的距离来评断其技术效率的高低;1984年, Charnes等人考虑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将技术效率(TE)分解为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