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4.80KB ,
资源ID:102033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2033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四上第三单元教案 精品.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四上第三单元教案 精品.docx

1、四年级语文教案苏教版语文四上第三单元教案 精品小镇的早晨教学目的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小镇的早晨多美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学习由分到总的叙述方法。3 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水乡小镇的意境美,增强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文章从三个方面描写小镇的早晨。 难点是掌握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有句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美好的,早晨的时 光更要珍惜。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读课题小镇

2、的早晨 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教师小结:这篇文章写了小镇早晨的哪些景色和特点呢? 二、自学课文 1、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 (1)、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想一想:(出示幻灯) 课文写了小镇的早晨是( )的、( )的、( )的。 2、检查反馈:指名说,齐读。 3、你喜欢小镇早晨的什么特点,请你读一读吧! 指名读,喜欢这一特点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请同学一起读。 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不错,现在,让我们坐上小船出发,来到江南的蚕乡小镇,去感受一下,小镇的早晨是怎么醒来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小镇的早晨是怎么醒来的?(是木船悠闲的摇橹声唤醒的 2、在细细地读读这段话

3、,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你还有哪里不懂的? 3、汇报学习情况: (1) 我明白了“河道纵横”的意思:用手势比一比。 (2) 我明白了城市的早晨是汽车短促的喇叭声惊醒的。是说- 你能模仿这种声音吗?老师请男同学来当汽车司机,发出的喇叭声。悠闲的摇橹声吗?这样的喇叭声短促吗?那应该是怎样的?又短又快,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是“短促”。 你能模仿悠闲的摇橹声吗?老师请女同学来当船夫发出悠闲的摇橹声。给人感觉悠闲吗?听了这种声音心情是很舒服,很愉快的,这种舒服与愉快能从脸上表现出来吗? (自由自在,轻轻地,很自然。) (3) 听了这两种声音,你认为课文中“惊醒” 与“唤醒”这两个词能互相换一换吗?形成了对比。

4、说得好极了。那短促的喇叭声,在夜里一响,人们会一下子被吓醒的,那悠闲的摇橹声飘进你的梦乡。你会慢慢被叫醒的。 4、指导朗读。 5、小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指名朗读课文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划出。 (2)、写了哪些景物,用圈出。 板书 2、检查自学情况。 这段话是围绕“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来写的。这句话在这段中是什么句?这样的段式叫什么段式? 3、小组讨论:同学们,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一句?按照单元的提示,细细地读读,你明白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在与同学讨论交流一番。 4、学习反馈,体会情境。 你最喜欢哪句话,这句话主要写什么。你学懂了什么?或有什

5、么感受? A 淡淡的霞光下,宽宽的河面闪烁着片片银鳞;河水净的得透明,犹如一 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 (1) 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2) 你从哪些词看出恬静的美?你为什么选这些词? 抓住“净、透明、带子、淡淡的、碧绿”结合插图来理解恬静。 (3) 指导朗读。指名读,看图读,背读,齐读。 B 两座拱形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小镇两头,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 (1)、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小舟在河上飘。) (2)你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朗读。指名读,学生评。背读,。 多静的石桥,多轻巧的小舟,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读得多静啊!想把它记住吗? C 沿街

6、的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 (1)这句话主要写了什么? (2)哪些词看出船很多?(停、各式各样、一只紧挨着一只) (3)看图:读这句话。 在这么的小船中,最醒目的是什么船?(乌篷船) 一些油光发亮的物品乌篷船,翘起尖尖的船头,显得格外醒目。 指名说,你们觉得乌篷船怎么样? 油光发亮写出颜色,翘起尖尖的船头写出了形状(非常有趣)。你喜欢这些乌篷船吗?你能读读吗? 朗读指导,指名读,看图读,背读,齐读 (4) 这么多的船,怎么会给人恬静的感觉呢?好好读读想想,哪个词写出了小船也是静的?(停) 三、小结。 1、同学们刚才游览了小镇的早晨,淡淡的霞光,净得透明的小河,有趣而悠闲的乌篷

7、船,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现在,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向大家介绍这恬静的小镇。 2、播放音乐,齐读。多恬静的小镇,多美的小镇,想把这样美的景色记在心中吗?试着背一背。指名背,试背。 3、小结学法。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用这个方法学习三四这两个总分段式。它们是如何紧张与热闹的? 四、布置作业。 板书 : 小镇的早晨 霞光 (淡淡的) 小河(静静) 石拱桥(遥遥相对) 恬静 小船(轻轻 悄悄)课后反思: 9九寨沟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3、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4、 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

8、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教学重难点: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 绍给大家。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读生字词 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

9、分节读课文 三、范读讨论: 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4、给课文分段:四、学习第一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童话世界”。4、齐读。五、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齐读第一段。1、 导入: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请你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

10、它的美。2、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3、再读读,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能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吗?4、学生自学。5、全班交流。品析词句,理解“宛如、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等词语。感受雪峰时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耸,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的景象;感受湖泊时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看图联想那道道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三、学习第四

11、自然段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在这里,你可能有幸结识哪些珍稀动物?1、请你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2、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给大家介绍一下。3、学生谈感受,读句子,互相交流。4、小结: 作者在介绍这四种动物的语句间用上了四个“也许”,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5、有感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四、学习第五自然段1、齐读第五自然段。2、联系上下文,找出描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的语句再读一读。3、默读课文,思考: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交流小结:五、总结全文,欣赏歌曲板

12、书设计: 位置名字来历 9、九寨沟自然风光珍禽异兽 人间仙境10、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2、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3、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释题导入: 1、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2、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

13、、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学习生字。2、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第二课时一、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2、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

14、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自读自悟 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有感情朗读 6、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

15、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二、拓展迁移 1、同学们,今天我大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2、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

16、,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 a、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b、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 11、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中、难点: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17、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

18、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

19、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板书设计: 11 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习作三 习作要求:按照书信的格式给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写一封信,把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告诉他们。写好后,自己把信寄出去。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 谈话引入:同学们,最近我们收到了一些同学的来信,信中讲述了你们对近一段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电话学习、收看空中课堂等学习方式的感受和体会,有的同学还通过这封信表达了你们对战斗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的敬意,

20、对学校提供的这些学习条件的感谢,对老师的关心、惦念等,这些都让老师们很感动。我们感到,同学们确实在不断成长、成熟,学习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发现,有些同学对于书信的书写格式和要求还不够清楚,今天我们就对“如何写书信”进行一次辅导。书信是常用的一种应用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一般书信,就是我们平常经常用的亲友之间联系工作,商量事情,交流情感,询问生活情况的书信;另一类是专用书信,例如介绍信,证明信,表扬信,感谢信,慰问信,贺信等。今天我们只讲一般书信的写法。二、 学习例文。从这封信我们可以看出,书信由称呼、正文、祝语、署名、日期五部分组成。 1、对方的姓名称呼:写在第一行顶格处。 为了表示

21、对收信人的尊敬和亲热,可以在称呼前加上“敬爱的、亲爱的”等词语。称呼后面加冒号,表示请你注意下面我有话要说。 2、正文:这是信的主要部分。凡是要说的话,要谈的事都写在这部分里。正文从第二行空两个格写起,下一行再顶格写。如果要写的事情很多,可以分段写,每段的起行都要空两个格。一般是先写问候的话,这封信中先向奶奶问好,再问叔叔婶婶好。然后写要说的事。如果是回信,要提一下已经收到对方的来信,然后再写自己要回答和告诉对方的内容。 3、祝语:一般是写表示敬意、祝愿、勉励的话。如:“此致敬礼”、“祝你进步”等。习惯上是把“此致”“祝你”紧接着正文写,“敬礼”“进步”等再另起一行顶格写。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

22、写“此致”“祝你”,下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 4、署名和日期:写在结尾下一行靠右处。如果是写给自己亲属的信,只写名字,不必写姓,前面还可以加上自己的称呼,如“孙女”“学生”等。在署名的后边或下方写上写信的日期。 写信要求书写端正,这不仅为了达到写信的目的,也是对收信人礼貌的表现。 这里说一个顺口溜,帮你记住书信的格式: 称呼一定顶格写, 问候话语别忘记。 信的正文分段写, 另起一行写祝语。 名字写在右下方, 紧接一行写日期。 信写完了,还要写信封。 第一行的方格里写收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与方格一些距离开始写收信人的地址。地址要写具体。中间一行写收信人的姓名。下边靠右写寄信人的地址和姓名

23、,在最后一行写上寄信人地址的邮政编码。 第二课时一、 学生习作。二、 互相交流。三、 誊写。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教学目的: 让学生学会真诚地用恰到好处的语句赞美别人,从而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作示范,引入赞美 师:同学们今天真精神,一双双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眼神里写满了对老师的尊敬与对知识的渴求;一个个小胸挺得直直的,像春日里一株株迎风而长的小树苗。从你们的神情中老师看得出来,你们是积极向上的,你们的集体是优秀的。作为你们的老师,共同成长的朋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感到自豪!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眼神更亮,小胸更直,更透出一股自信来。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老师对我们的行为习

24、惯进行了赞美。 二、交流格言,感知赞美 师:(板书:赞美)说得真好。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一个关于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故事。1921年卡耐基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了一位执行长,人们感到非常困惑。当记者采访时,卡耐基意味深长地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确实,赞美就如同是拂面而来的春风,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碰撞,是需要精心呵护的鲜花。德国诗人歌德就曾有这样一句名言:“最真诚的慷慨就是赞美。”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关于赞美的格言。现在,大家就来交流一下,感受赞美的魅力。 生拿出材料进行交流。 三、情境互动,学习赞美 1、师:赞美别人,仿佛用一支火把照亮别人的心田,也

25、照亮了自己的心田。那么,如何对别人进行真诚的、恰如其分地赞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赞美。(在“赞美”前板书“学会”两字) 2、创设情境 师:老师先想和大家一起表演个节目。(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围裙、盘子、可口的菜)谁愿意做我的儿子或女儿? 师:现在,表演开始。如果你回到家,看到劳累的妈妈已经烧好了几盘可口的菜,你会怎么对妈妈说?(教师表演将烧好的菜端上桌,并不停地用袖子拭汗,用手捶背) 先后请三位学生上台表演,演后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教师适时引导:赞美别人时要注意分寸,恰到好处,言语要真诚,不说奉承话。同时,也要伴有真诚的神态举止,这样别人才能接受。除此以外,也应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年龄、不同

26、的场合等正确使用赞美语。 3、情境练习一 师: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同学也是值得大家赞美的。课前,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了我们班上同学的作文本。大家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赞美的?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赞美他们。(学生讨论、交流) 师:老师现在是一名记者,我想采访一下被赞美的同学。听了同学对你的赞美,有什么感受吗? 3、情境练习二 放本班同学大扫除的录像,看完后选镜头中的一位同学来赞一赞,看看谁最会赞美别人。 四、联系生活,运用赞美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去赞美。比如,园丁、警察;再比如,陌生人给小孩让座、同学捡起地上的垃圾等等。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象刚才老师表演妈妈

27、一样,把当时的情景再现,在情景中去赞美别人。 生讨论练习后,每一个小组进行交流。 四、 全课总结,升华赞美 开天辟地学习目标:1、认识“竭、液”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混沌、冉冉上升、慢慢下沉”等13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 搜集神话故事,尤其是中外有关创世纪的神话故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二、初读感

28、知识记生字。a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b同座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读通课文。 a自由练读课文。 b同座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此环节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创设了民主、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又利用学生的互助互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 三、研读交流。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a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b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c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以上环节的教学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盘古的伟大及他所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想象思维、理解能力,更锻炼学生以自已的感情来指导朗读。)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