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6.33KB ,
资源ID:102262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2262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振中答年轻人读书十问.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振中答年轻人读书十问.docx

1、南振中答年轻人读书十问南振中答年轻人读书十问_ 把“阅读”培养成为一种爱好 关于年轻人读书问题的对话 (2008年4月16日)主讲人:南振中 总编室、驻社纪检组、机关党委联合主办总编辑读书时间系列讲座活动,邀请我同年轻同志谈谈读书问题。为了做到有的放矢,我请讲座的组织者帮我了解以下问题: -据报道,美国人读书兴趣下降;日本人正日益远离读书。新华社的年轻人读书兴趣如何,促使自己读书的动力是什么? -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心得,积累了哪些经验? -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矛盾,有什么困惑? -有无网上阅读习惯,网络时代在吸收知识的渠道和阅读方式等方面应该作何调整? -还有哪些希望

2、在座谈会上得到回答的问题? 我本来希望讲座组织者向我提供10份调查材料,可是,提出这一要求的当天,他们就送给我27份回收的调查问卷。我仔细阅读了这些材料,年轻朋友们的进取心态和热诚期待令我感动。我不打算采用逻辑推理三段论的方式:一上来引用古今中外劝学名言,阐述读书的重要性;接着介绍若干种读书的方法;最后以持之以恒、必有好处收尾。我准备针对大家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困惑,以及年轻同志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作力所能及的回应。这不是讲座,而是一次面对面的集体谈心,也可以说是围绕读书问题的坦诚对话。 我回答10个问题: 一、国内部一位同志谈到我国识字者图书阅读率下降;驻社纪检组和外事局的几位同志提出,

3、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保持对读书的兴趣至关重要。可见,培养读书兴趣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一个关注点。我愿意首先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读书兴趣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郑州大学学习时培养起来的。当时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生活艰苦、思想多元,对于红与专的关系存在着一些糊涂认识,主要偏差是对知识分子重视不够、对专业学习和研究重视不够,甚至谈专色变。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1962年3月,周恩来、陈毅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戏剧创作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陈毅同志对与会的知识分子说:你们是人民的科学家,社会主义的科学家,无产阶级的科学家,是革命的知识分子。陈毅说:科学家是我们的国宝!真正有几个能替我们解决问题的人,一个抵几百个

4、!不重视专业学习,我们国家的科学文化就将永远落后。陈毅同志的讲话激起全场60多次掌声。 这个讲话传到郑州大学,师生欢欣鼓舞。学校教务处把北京大学中文系500种阅读书目印发给全校师生。图书馆延长开馆时间;开架阅览室向学生开放。浓厚的教学和科研氛围,良好的阅读环境,为我们开启了知识之门。我主动放弃了对100分的追求,把考试目标调整为80分。在放松的状态下,阅读不再是一种负担。除了上课,白天我到开架阅览室读书,晚上把从图书馆借来的图书带到宿舍阅读,星期日到河南省图书馆摘抄有关资料,广泛涉猎中外名著。中文系举办师生阅读成果展,把我的读书笔记征集为展品;高教部一位副部长到郑州大学搞专题调研,了解学生课外

5、阅读情况,教务处通知我在座谈会上代表中文系学生发言。从大学毕业到现在,44年过去了,我的读书爱好未改、阅读兴趣未减,这是聊以自慰的一件事。 把阅读培养成一种个人爱好,是克服阅读疲劳症的有效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喜欢爬山,有的喜欢打球,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跑步。这几项活动体力消耗很大,不能说不苦、不累。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运动1小时,游泳将消耗360卡路里,打羽毛球将消耗456卡路里,跑步将消耗900卡路里,爬山消耗的热量会更多。一些参加运动的人常常累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可很少有人抱怨苦和累,就是因为运动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种爱好,快乐感受已经融入苦和累之中。从喜爱运动的同志身上

6、,我受到启示,悟出了一个道理:没有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会觉得枯燥乏味,有了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会觉得兴味盎然;没有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会觉得又苦又累,有了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会感到轻松愉快;没有读书爱好,读起书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了读书爱好,读书融入自己的生活,就容易做到手不释卷。有志于通过阅读开阔视野、提升能力、陶冶情操的年轻人,不妨从培养自己的阅读爱好做起。二、浙江分社和总社外事局的一些同志提出,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大家做事都得考虑付出和产出,怎样才能使读书对自己的工作有较大帮助? 读书的推动力主要有两个:一是兴趣;二是需求。这里说的需求,包括工作需求、生活需求、信息需求、审美需求、休闲需求、心

7、理需求。我想联系自己23年前经历的一件小事,谈谈工作需求对读书的推动作用。 1985年初,我从山东分社调到总社工作,担任总编辑室副总编辑,10个月之后,又担任总编辑室总编辑。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而我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理论水平和审阅稿件的能力远远没有跟上。我对摄影报道很不熟悉,对技术问题非常陌生,对国际问题知之甚少。1985年4月,我开始独立值班发稿。一天夜里,国际部一位同志收到一篇关于美国问题的稿子,由于涉及的问题比较敏感,需要找值班副总编辑商量。当时,总编辑室有两位副总编辑对国际问题比较熟悉,这位同志想把稿件送给这两位副总编辑中的一位。他先打了个电话到总编辑室值班室,问晚上哪一位副总编辑值

8、班。当秘书告诉他我在值班时,这位同志说:那就算了吧! 那就算了吧!这5个字简单明了、含义深刻。据我了解,国际部的这位同志是研究美国问题的专家,关于美国问题的敏感稿件,连他都觉得拿不准,而我原本是山沟沟里出来的一个农村记者,对美国问题连一知半解的水平也没有达到,仅凭少得可怜的知识储备,怎么能对稿件作出准确判断呢?即使这位同志当天晚上真的把稿件送到我的手里,我也处理不了,还得请教熟悉情况的老同志。那就算了吧!这句话蕴含着对我的了解、理解、体谅、期待与鞭策,决不能误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独立值班发稿后遇到的这件事,使我受到很大震动,它使我明白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绝不会因为职务

9、的提升和岗位的变动而自动提高。如果不下功夫刻苦学习,不想方设法尽快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造诣,就很难取得审发稿件和组织指挥报道的发言权,就会成为徒有虚名的业务领导干部。 为了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我抓住自己的薄弱环节,首先从学习国际知识入手。我请解放军分社的同志帮我从部队测绘部门找来一个很大的地球仪,放在写字台的一角,经常转动、查看。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了重大事件,我都让值班秘书把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资料借来,仔细阅读。外事局安排我会见外宾,会见前几小时,我从国际部资料室借来几大本资料,尽量熟悉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情况,我把这种学习方法叫作突击充电。我还向熟悉某一国家和地区情况的编辑、

10、记者请教,对一些重大国际问题进行专题思考。对于摄影报道也是如此。我借阅过不少资料照片,阅读了许多摄影理论著作,刻苦研究摄影工作规律。从1986年开始,我陆续撰写了新闻摄影理论研究和新闻摄影改革电视的冲击和报纸总编辑的慧眼新闻照片的思想内涵捕捉改革大潮的精彩瞬间把正在发生的事件摄入镜头摄影形象:一个值得精心研究的重要课题等摄影理论文章。持续不断的学习和思考,对弥补我的知识缺陷起到了促进作用。 提高造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一段时间里,某一方面的知识缺陷刚刚得到弥补,新的知识缺陷又会暴露出来,这可以说是工作需求对读书的可持续推动。进入新世纪之后,面对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明显感到自己的知识缺陷越

11、来越多,破解难题的能力同党、国家和人民的要求不相适应。如果不及时破解报道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就会进入一个平台期,事业发展将会受到很大影响。要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刻苦读书,吸收新知识,拓展新视野。2004年,为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我阅读了增长的极限。这本书的作者写道:一个人的眼界局限于太小的领域,是令人扫兴而且危险的。一个人全力以赴,力求解决某些刻不容缓的局部问题,结果却发现他的努力在更大范围内发生的事件面前失败了。这段话使我懂得了打破眼界局限的特殊重要性。长期以来,一谈到经济发展,我们的眼睛就会盯住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减。读了B模式这本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的、发展规律、发展道路

12、、发展原则、发展方法、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发展方针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了新的理解,有了一种豁然开朗之感。2005年,为了研究新华社在展示国家形象方面肩负的责任,我阅读了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和交流学;2006年五一节之前,为了组织长假与休闲学专题报道,我阅读了与休闲学和闲暇学有关的论著。据营销总平台反馈的信息,不少用户认为新华社长假与休闲学专栏策划独到,让人耳目一新,引领了休闲学新闻报道的新潮流。 工作需求推动读书、读书提升工作水准,这就是工作与读书的辩证关系。三、总经理室一位同志提出,想知道哪本书对我的触动最大、产生的影响最大? 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书是不同的。就新闻业务而言,对我

13、帮助最大的一本书是我们的经验。 1964年8月,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当记者。报到后的第二天,社长林麟同志找我谈话,要我先跟着文教组老记者学习采访。林麟同志还送给我一本书,就是我们的经验。拿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连夜翻阅,其中文教记者的活动一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文教记者的活动讲了一个假设的故事:一天,有两家报纸的两个文教记者,一同到科学俱乐部去玩。那里有几个科学家在聊天。有一个科学家在闲谈中随便提到说,他最近去桑乾河流域,在那里发现了一块泥盆纪的石头,是加工过的。第二天,其中一家报纸以通栏标题刊载了一条消息,说是中国猿人并不是人类最早的祖先,报纸还刊登了在桑乾河发现的泥盆纪石块的

14、照片。这条消息是到科学俱乐部去的两个文教记者中的一个写的。另一个文教记者,因为缺乏关于地质学的知识,不了解泥盆纪是什么意思,认为拣到一块石头是非常普通的一件事,喝了杯茶,就先回去休息了。 原来,泥盆纪比发现中国猿人头骨的地层的地质年代要早3亿2000多万年。对石块进行加工,只有人类才能做到。那位写消息的记者把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思考,推知世界上有比中国猿人更早的人类存在。于是,这条震动世界的消息被他采访到了。 这个假设的故事并不是事实。它就像寓言一样,假托故事,阐明哲理。作者写道:知识,对于文教记者有何等的意义,从这个假设故事中可以看出一二。文教报道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几乎包含了人类已经知道的从远古

15、到现代、从地球到宇宙的一切知识。文教记者总是不断地在他陌生的知识领域中跋涉,因而需要拥有十分丰富的广泛的知识。我暗下决心:既然走上了记者之路,就要刻苦学习从远古到现代、从地球到宇宙的各种知识。 44年过去了,我们的经验至今仍存放在我的案头。它时时提醒和激励着我,使我在吸收知识的途程中不敢稍有懈怠。四、国际部几位同志提出,工作忙,杂事多,应该怎样安排读书计划,怎样根据自己的研究选题确定阅读重点? 上个世纪70年代我曾经制定过读书计划。不能说这种计划没有用处,但在实践过程中我渐渐意识到读书计划必须以人生规划为指导。年轻同志最好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规划来影响和带动自己的读书计划。 1985年1月1日,我

16、即将离开工作和生活了20余年的山东分社,奉调到总社工作。在当天的日记中,我把自己的一生大体划分为三个20年:第一个20年是学习和积累知识的20年;第二个20年是在分社记者岗位上锻炼成长的20年;第三个20年理应是为党和人民作出贡献的20年。在日记的结尾,我写了这样几句话: 下个世纪的2004年,是我人生第三个20年的截止期。到了那个时候,我只希望能有资格说一句:无愧于党的培养和人民的重托! 如果说在山东分社的20年,主要是围绕采访和写作安排读书计划的话,那么,到总社工作的20多年,我主要是围绕如何为党和人民多作贡献这一人生目标安排读书计划的。 举两个例子: 一是关于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及三

17、贴近原则的学习和研究。 我对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的关注,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总编辑岗位上,为了履行职责,我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我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新闻工作的理论宝库中有一个基本观点,就是报刊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1849年12月15日,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o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写道: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还明确指出,报刊生活在人民当中,它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1842年年底,莱茵报发表了该报驻摩

18、塞尔记者写的两篇关于当地农民生活状况的通讯。莱茵省总督指责作者诽谤政府。1843年1月,马克思便以摩塞尔记者的名义,发表了摩塞尔记者的辩护。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 1990年2月,新华社召开国内工作会议,穆青同志让我讲一讲全社的新闻报道问题。针对形式主义和无效宣传问题,我把讲话题目确定为密切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在这篇讲话中,我着重阐述了3个观点:一是让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阐明我们党的宗旨,使群众意识到我们现

19、阶段实行的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都同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二是有些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之间联系得不那么紧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人民群众心里想什么缺乏深透的了解。党的新闻工作者要注意研究群众的情绪,反映群众的合理要求和愿望,通过正确的新闻报道,有效地引导群众前进。三是可读、可信、可亲不单是个表现技巧问题,首先是个群众观念问题。新闻工作者应该时刻想着自己的服务对象,满腔热情地探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需要说明的是,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1990年新华社关于三贴近问题的具体表述。党的十六大之后,贴近实际放到贴近生活、贴近

20、群众之前。除了排列顺序之外,新华社18年前所强调的,基本符合近几年中央倡导的三贴近原则。在对新闻报道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以及三贴近原则的探索过程中,新华社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二是关于两个舆论场的学习和研究。 我对人民群众口头舆论场的关注始于1997年。当时,党的十五大即将召开,国内外热点增多,人民群众对一些重大问题议论纷纷,舆论引导的难度明显增大。在那段时间里,我集中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舆论的有关论述。1842年12月28日,莱比锡总汇报在普鲁士境内遭到查禁,马克思为此写了7篇文章,抗议普鲁士专制政府对进步报纸的迫害。在好报刊和坏报刊一文中,马克思写道:究竟什么样的报刊才是真正的报刊?谁

21、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谁在表达社会舆论,谁在歪曲社会舆论呢?因此,谁应该受到国家的信任呢?马克思关于表达社会舆论和歪曲社会舆论的论述给了我很大启发。从这两个命题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表达社会舆论而不歪曲社会舆论,是新闻媒体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前提和基础。 与此同时,我还阅读了一些外国哲学家的著作。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说:无论哪个时代,公共舆论总是一支巨大的力量。公共舆论又值得重视,又不值一顾。不值一顾的是它的具体意识和具体表达,值得重视的是在那具体表达中只是隐隐约约地映现着的本质基础。公共舆论中有一切种类的错误和真理,找出其中的真理乃是伟大人物的事。这几段论述,使我

22、对公众舆论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有了比较全面的理解。 经过学习和思考,在1998年1月8日召开的新华社工作会议上,我以增强新闻报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为题讲了话。我谈到,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老百姓从自身的感受出发,他们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一些共同的领域、共同的问题,在口口相授之中形成民间的口头舆论场,那些相对集中的社会话题,就成为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老百姓的触角遍布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热点话题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及的广泛性。而且,人们总是在刻意捕捉各个领域刚刚出现的、关系他们自身利害的问题和重要的社会事件,这就使热点话题

23、具有敏锐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往往会成为社会生活的风向标。 我还谈到,民间口头舆论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往往缺少完整性、条理性和深刻性,有时还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与其说他们反映的是事实,不如说他们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的强烈愿望。有鉴于此,我们对热点话题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充分利用人民群众对社会新出现的问题的敏锐反应,及时了解舆情;对民间的口头舆论要进行分析和选择,对正确的舆论要给予支持,对模糊的认识要给予解释和疏导,对影响社会稳定的错误传闻要设法予以澄清。 上面谈到的,反映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对两个舆论场的学习、思考和探索过程。从那时到现在,我就两个舆论场的问题继续探索,进一步认识到两个舆论场相互脱

24、节的危险性。我发现新闻媒体有时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包括对网络论坛和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有意或者无意营造的社会舆论了解得不够及时,反应也比较迟钝。在许多时候,人民群众对某一社会问题已经议论纷纷,可是我们的媒体却很少谈及;或者虽然作了报道,但与人民群众对事件关心的程度、关注的角度以及对信息总量的需求相差甚远。这种反差的存在,使得在某些时候、在某些问题上,两个舆论场互不衔接、互不交融。对人民群众的正确舆论,主流媒体没有及时给予肯定性的报道;对一些模糊认识,主流媒体没有及时给予解释和疏导;对一段时间出现的影响社会稳定的错讹流言、传闻,主流媒体没有及时予以澄清。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和网上舆情听而不闻视而

25、不见,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麻痹症和新闻麻痹症。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揭示了一条规律:对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基本情绪了解得越多,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大,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强;对人民群众的情绪了解得越少,两个舆论场重叠的部分越小,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越弱。如果两个舆论场根本不能重叠,主流媒体就有丧失舆论影响力的危险。 令人欣慰的是,2003年非典之后,我国社会各界对人民群众的口头舆论,包括网上舆论和手机舆论越来越重视。我关于两个舆论场的论述,也被一些研究学者引用。在关于两个舆论场的探索过程中,新华社也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使我对读书生活有了一种感悟:

26、积极的人生规划可以主宰、影响和带动自己的读书计划,使得阅读有了一条清晰的主线。围绕这条主线读书,计划性、针对性、实效性都比较强,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利、对工作有利、对社会有利。五、办公厅和国内部一些同志提出,工作紧张,可用于读书的时间有限,无法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品。特别是一些专业书籍,中断一段时间之后,很难续上,他们询问读书时间是怎么挤出来的? 读书时间的分配因人而异,我想围绕新闻工作者支配时间的特点和规律谈一点意见。 新闻工作者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群体之一,大家一年到头紧张地工作,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但是,这并不足以说明新闻工作者就没有时间读书。外出采访难免要等车、等船;在办公室,每天也会有一些长

27、短不一的缝隙时间。如果把这几分钟、几十分钟的缝隙时间积攒起来,加以利用,就会挤出许多可供读书的宝贵时间。 新闻工作者的时间有3个特点:一是不完整性。编辑、记者的时间大都被一个接着一个的采访、编稿任务切割得支离破碎,很难像专家、教授那样,一连几个月专心致志地研究一个课题。二是不均衡性。有时编辑、记者可供支配的时间多一点,有时可供支配的时间少一点,不仅年与年不同、月与月不同,就是一天和一天之间,可供支配时间的长度也大不一样。三是不规律性。编辑、记者的时间没有一定的周期和规律,呈现出很不规则的状况。鉴于上述特点,编辑、记者必须善于把零碎的缝隙时间转化为比较完整的时间,从而达到系统学习某一门学科的目的

28、。我把这种支配时间的方法叫做化零为整和零存整取。 以阅读列宁选集为例。列宁选集第卷858页,第2卷1005页,第3卷933页,第4卷765页,4卷合计3561页。由于采访报道任务繁重,要在短期内读完这4大本书,的确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读书同时间的矛盾,1973年元旦我拟定了一个总体学习计划:按照每小时平均10页的阅读速度,将列宁选集1-4卷通读一遍需要356个小时。如果每天挤出1小时,不到一年就可以把列宁选集1-4卷通读一遍。有了这个总体规划,零碎时间就像珍珠一样被串了起来。实践的结果是只用了6个月,就把列宁选集通读了一遍。 忙人要想挤出时间读书,既要注意自觉支配,又要注意强制支配。一些在学术

29、上较有成就的人,自觉支配时间的观念很强。1903年,数学家科尔证明2的67次方减去1是个合数,解开了200年来一直被人当作质数的谜团。别人问他解决这个问题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说: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这些杰出人才安排时间主要靠自觉。 但是根据我的体验,在许多时候,人的自觉性是有限的。劳累了一整天,夜晚还要加班加点,回到家,腰酸腿疼,我也非常想斜靠在沙发上,拿着遥控器,频频换台。读书与其说是靠自觉,不如说是靠自我加压。 1981年,我在中央党校新闻班学习。党校藏书较多,是读书的好地方。为了在有限时间里多读一些书,我给自己施加了一点压力:把全学期的150天划分为50个单元,3天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

30、要阅读两本书。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或者书比较厚,3天读不完两本,可以与上、下两个单元合并计算,即9天必须阅读6本书,完不成任务就早起床、晚睡觉。为了确保阅读质量,我还给自己规定了记卡片的任务:每天记卡片不少于10张,完不成任务也是早起床、晚睡觉。党校给每个学员发了1本电影票,为了防止电影诱惑,我把所有的电影票都退掉了,让自己想看电影也看不成。吃过早饭,只要不上课,我就钻进党校图书馆的专业阅览室,阅读与新闻学有关的书籍。自我加压强制支配的结果是:半年时间阅读了104本与新闻学有关的书籍,记下了4000多张新闻学资料卡片。 这次强制支配时间的实践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有一种潜在的爆发力。在平常

31、的日子里,这种爆发力容易被自己忽视,一旦外界给了自己一种压力,或者自己给了自己一种无法改变、无法撤回的压力,这种潜在的能力就会爆发出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效。许多年轻朋友问我:你工作那么繁忙,哪有时间读书,哪有时间撰写文章?如果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自我加压。六、外事局一位同志提出,能否提供一些对年轻人成长有所帮助的书单?还有的同志希望领导定期推荐新书及必读书的书目。 我赞成有关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向年轻朋友推荐新书。近几年,新华社图书馆在网上提供馆藏新书目录,这种做法很好,希望大家注意浏览。2007年,在读书活动中,新华社党组成员及各部门、各单位负责同志向全社同志推荐了一批书目,年轻同志可有选择地阅读。借此机会,我想把清华大学编写传播学必读书目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清华大学从新闻与传播系学生应有的知识结构出发,把专精与博通结合起来,推荐了400种图书。这个书目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新闻专业类,选取图书120种,其中必读书40种、选读书80种;第二部分是百科博通类,选取图书280种,其中必读书40种、选读书80种、参考书160种。书目的内容涉及新闻、哲学、美学、法学、文学、艺术、科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未来学、中外历史文化、当代国际社会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