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81.72KB ,
资源ID:102611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2611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新圣泉谷养生旅游度假区可研报告修订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新圣泉谷养生旅游度假区可研报告修订版.docx

1、大新圣泉谷养生旅游度假区可研报告修订版大新圣泉谷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地址大新圣泉谷,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谨汤村,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界于北纬21402250,东经1064510700。圣泉谷距离著名的德天瀑布景区约30公里,明仕田园景区约6公里,距崇左市约58公里。1.1.2项目定位大新圣泉谷养生旅游度假区是以养生为主题,养生文化与山水田园风光、格布主题文化、休闲娱乐、生态露营、文化探奇等紧密结合,观光走出健康,泉水泡出健康,住宿睡出健康,饮食吃出健康,娱乐玩出健康,将其建成养生天堂,亚健康康复胜地,成为大新养生旅游度假

2、的一张名片。1.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1项目建设占地面积 2项目总投资 万元 3项目基础建设期年4项目回收期年5项目投资回报率%1.1.4业主单位1.1.5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广西旅游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崇左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广西汽车旅游营地发展规划(2007年)1.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1.2.1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愉快、长寿”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养生休闲旅游开始在国际范围

3、内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大城市居民,尤其是“都市白领”,多数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且人数还在呈现上升趋势。这就要求人们在物质生活已经提升到较高水平之后,必须更多地考虑生活的质量和身心的健康。在这种形式下,以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康复保健、养生文化体验等为目的的休闲养生度假游将成为热点和潮流,蕴含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本项目景区位于大新县境内,紧邻明仕田园风光、德天瀑布等著名旅游景区,山奇水秀、绿植满地、风光旖旎、气候宜人,乃避暑驱寒之胜地,适宜在开展汽车旅游营地项目建设的同时打造成养生休闲度假区。在旅游趋势发展的大背景下,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特殊的区位条件,深化并提升景区的定位,联合明仕田

4、园风光,串联硕龙德天瀑布,共同形成区域型旅游黄金带,实现大新县“旅游强县”的建设。1.2.2项目必要性(1)项目景区建设,是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实施的需要作为旅游大市大县,崇左市及大新县均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快速发展地方旅游经济,将旅游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项目景区作为地方旅游产业体系的配套环节,其建设正是响应政府号召,以行动支持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实施。(2)项目景区建设,是大新县打造“强县富民”的需要依托丰富而有特色的旅游资源,大新县正在积极打造“旅游强县”,借以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带动相关产业经济发展,从而快速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实现理想的“强县富民”目标。项

5、目景区作为一项旅游建设项目,具备相关产业带动系数大的特性,同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解决当地居民就业问题,有效增加当地居民生活收入,加快促进大新县“强县富民”目标的实现。(3)项目景区建设,支撑旅游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需要大新县“十二五”规划明确将旅游业发展成支柱性产业。项目景区为大新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元素,配套德天大瀑布旅游基地的建设,支持大新县域自驾车营地的发展,提升大新县整体旅游形象,促进大新县旅游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支撑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4)项目景区建设,丰富精品旅游路线的需要在过去的“十一五”旅游业规划以及今后的“十二五”旅游业规划中,都明确要求丰富区域性精品旅游路线

6、,满足不同旅客的旅游线路需求。项目景区建设将成为崇左市旅游资源整合的一部分,是一个新旅游节点,起到丰富区域性精品旅游线路的作用,满足更多游客的探奇需求,甚至成为崇左市、大新县的一个重要旅游品牌。第二章 项目建设条件2.1地理交通及区位项目所在的崇左市与南宁毗邻,北部与百色相连,东南部与防城港市交接,西部和南部与越南民主共和国接壤,具有沿边、沿高速、沿铁路、邻首府的优势,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境内主要干道有南友高速公路、322国道、大新至崇左二级公路、崇左至钦州、靖西、水口等高速公路,上通百色,下达防城港上思,甚至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湘桂铁路大动脉横穿而过,未来崇左直达首

7、府南宁仅需26分钟,直达凭祥、走进东盟仅需28分钟。景区位于崇左市大新县堪圩乡谨汤村,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界于北纬21402250,东经1064510700。景区峡谷长1.5公里,位于明仕田园景区上游6公里处,距离著名的德天瀑布景区约30公里,距离崇左市约58公里,距离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区200公里。同时,毗邻越南民主共和国,国界线长40.4公里。项目景区整体旅游区位优势明显。2.2自然条件地质地貌:项目景区地质构造古老,地层属泥盆系中泥盆统,岩性以石灰岩占优势,页岩、砂岩次之,第四纪红土层为地表盖层。地貌为典型的南亚热带岩溶地貌,属岩溶槽谷地貌,谷深山高,有与世隔绝之感,外宽内窄,有曲径通幽之意

8、。流水溶蚀,河流冲蚀形成生态湿地。气候条件:项目景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温润多雨,年均日照时数为1579小时,无霜期341天,全年平均气温21.3,最冷月是1月,月均12.8。最热月是7月,月均温27.7。本地区无冬季,夏与春秋各占一半,是适宜避寒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1362毫米,其中68月是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50%左右。水文资源:项目景区内沿山谷穿流一条小溪,其由圣泉谷地下河涌出,与东侧山脉泉水汇集而成,河道曲直不定,水流时缓时急,溪流清凉碧透,无污染源,水质较好,富含矿物质。溪流中游建分水坝,引东干渠沿东侧山脉至下游村庄供灌溉生活用水,干渠水流平缓,流量较大。植被状况:项目景

9、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植被情况属石灰岩常绿季雨林类型。石灰岩常绿季雨林为广西南部岩溶山地代表植被类型。优势树种由椴树科、山竹子科、大戟科、漆树科、橄榄科、番荔枝科、桑科、棕榈科等种类组成。主要树种有木棉、桂木等属的种类。自然生态环境总体良好,植物种类丰富,气候条件舒适,湿地景观保存完好。林木茂密、河水跌水、石岸玲珑、清水鱼游、气氛幽秘,冬暖夏凉,适宜养生休闲度假、自然观光旅游的避寒暑的风景胜地。2.3政策支持旅游产业具有“无烟工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称,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备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崇左市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旅游业

10、已成为崇左市服务业的龙头。“建设旅游崇左”已成为崇左市发展的基本政策。2010年,崇左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意见、自治区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区的决定的要求,出台了关于文化旅游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战略高度上要求充分利用崇左旅游产业的资源禀赋,加快旅游业的发展。2011年,崇左进一步修改完善崇左市“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崇左市“五个100公里旅游线”发展规划,明确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支柱产业,为实现崇左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打下坚实基础,构建崇左市大旅游发展格局。第三章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与分析 3.1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大新圣泉谷景区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条件,尤其

11、是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文景观和生物景观在大新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垄断性。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对圣泉谷旅游资源进行归类和汇总如下:表3-1 圣泉谷旅游资源归类和汇总表旅游资源类型主要旅游资源名称主类亚类基本类型A地文景观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B谷地型旅游地玉泉涧、梧桐涧、石门涧、群龟涧、大寿石涧、小寿石涧、花山涧、滴石涧;AC地质地貌过程遗迹ACA凸峰格布山;ACC峰丛板约峰丛ACE奇特与象形山石象鼻山、佛主面壁、驼峰山、狮子峰、卧象石、大佛石、鹰石、老人石、鳖儿石、蛤蟆石、熊石、鳄鱼石、摇晃石、罩子石、弥勒佛、坐观音、雄师滚

12、绣球石、磨盘石等;ACG峡谷段落板约峡谷ACL岩石洞与岩穴王母洞、朝阳洞;B水域风光BA河段BAA观光游憩河段圣泉河;BAB暗河河段格布暗河BC瀑布BCB跌水 狮观跌水、水坝跌水BD泉BDA冷泉八个冷泉口C生物景观CA树木CAA林地板约峡林地;CAB从树枧树丛、岛中树丛、龙眼林;CAC独树水翁树、枧树;CB草原与草地CBA草地 多个天然大草坪CD野生动物栖息地CDA 水生动物栖息地泉海;CDB 陆地动物栖息地黑叶猴、猕猴;D天象景观DB天气与气候现象DBB避暑气候地山地避暑区;DBE物候景观四季田园F建筑与设施FA综合人文地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格布崇拜祭祀点FD居住地与社区FDA传统与土乡建筑青

13、砖石瓦房FG水工建筑FGC运河与渠道段落中越友谊渠、跃进水坝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A菜品饮食山野菜、民俗饮食;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珍珠鸭、金玉米、椿菜、豆腐等;GAC水产品与制品青竹鱼、箭鱼GAD中草药材及制品根部山草药H人文活动HC民间习俗HCB庙会与民间集会建街节HD现代节庆HAD文化节花山骆越文化节圣泉谷旅游资源涵盖了国标中的7大主类,15大亚类,及26个基本类型。从总量上分析,圣泉谷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各类型旅游资源形成良好的组合开发条件;从类型上看,资源以自然型为主,人文型资源相对较少,主要表现为越进渠、越进水坝,其他则为民间习俗和节庆等。3.2旅游资源评价(1)“山、水、林

14、、坪”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别具特色的景观画廊圣泉谷本身的峡谷特色,加上溪河、泉水、密林、天然草坪、长渠等的衬托,相互辉映,构成了景区旅游资源的总体框架,尤其是区内的诸多奇峰异树和象形石,如唐僧峰、猪八戒山、神象石、大佛石、鹰石、老人石、鳖儿石、蛤蟆石、熊石、鳄鱼石、摇晃石、弥勒佛、磨盘石等,姿态千奇,惟妙惟肖,巧夺天工,为整个崇左不可多得的自然旅游资源。(2)文化崇拜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功能齐备 格布山作为堪圩镇的镇镇之宝,成为当地村民的膜拜圣地。格布山形似男性生殖器,突兀群山之中,山下泉水涌动,神秘与灵气兼具。为所有朝圣者都带来了好运,是圣泉谷最具神秘和文化内涵的区域之一,将成为圣泉谷文化崇拜旅

15、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3)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潺潺的流水,宁静茂密的山林、平坦柔软的大型草坪、及临近边关和首府的优越地理区位,加上两旁石峰连绵,构成了景区良好的小气候环境。区内植被资源类型丰富,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营造出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特别适合开发以“健康、生态”为主题的康体疗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4)与周边区域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强,有利于产品组合开发圣泉谷在明仕田园上游,紧依明仕田园民俗村、明仕田园景区,山林水涧,田园美景,山、水、田相依,特色突出。圣泉谷距离德天瀑布景区、宁明花山景区等知名景区距离近,且在资源上“瀑、山、峡、谷、田”特色互补,有利于实行产品整合开发,实现资源

16、、市场、信息等旅游服务平台共享,实现边关旅游的区域协调开发。(5)空间范围大,旅游环境承载力强从大新至雷平进入堪圩乡的二级公路之后,一路喀斯特地貌风光和秀丽的田园风光引人入胜。形态各异的峰丛和山峰,和天空、大地形成了一副天然的大型水墨山水画,可以达到人在画中游的境界。进入圣泉谷之后,就是小家碧玉,俨然另外一种风情。因此,圣泉谷的旅游活动并不局限于圣泉谷之内,旅游活动开展具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环境容量大,旅游承载力强,适合开发各类型旅游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3.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1)社会配套条件良好崇左自2003年撤地建市后,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很快,加入北部湾“42”之后,更

17、将借助北部湾和边境城市的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景区所在地大新,已成为崇左市政府重点规划发展的一个县份,大新县更是一个旅游强县,资源大县。十年来的旅游发展带动了大新县各项社会配套设施的完善。如此优越的社会配套条件为景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为景区的继续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的帮助。(2)具有较好的开发基础景区自然生态保持完好,天然草坪、旅游布道,及周边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为景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为景区景点开发、路线组织、主题定位、文化挖掘等提供了重要的依据。(3)客源环境好,市场潜力大整体而言,景区客源市场环境好,发展潜力大。微观上,主要依托南宁及崇左市民这一现实市场、以及分流的德天瀑

18、布客源;中观上,依托北部湾城市群客源市场和珠三角客源市场,主要为景区的传统客源市场;宏观拓展方面,包括长三角和东南亚客源市场,构成了景区发展的总体市场格局。3.4存在问题(1)周边竞争激烈虽然圣泉谷景区自身优势明显,但在大新县这样一个旅游项目辈出之处,所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小。在距离圣泉谷6公里的地方就是明仕壮族民居博物馆和明仕田园风景区,在从雷平往硕龙的延边公路一带,还陆陆续续有一些项目在开发。因此,众多的旅游景点虽可以形成一个旅游带,相辅相成,但对游客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圣泉谷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以主题化、差异化,个性化突出在市场上赢得地位。(2)新景区知名度小由于圣泉谷是一个名不见

19、经传的一个小峡谷,小村庄,根本谈不上知名度。在圣泉谷市场推广的初期,知名度小、影响力小是其最大的阻碍,因此如何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圣泉谷景区的知名度,是圣泉谷当前的重要任务。(3)色彩单一,类型不够丰富,绿化建设任务较重圣泉谷最大的特色在于自然生态环境好,植被保护的好,满眼的绿让人惬意,但同时,色彩的单一又是圣泉谷的一个遗憾。因此,在这样的喀斯特地貌中,如何利用原生态的植物,营造多样的和谐色彩,营造多层次的植被,是圣泉谷在建设过程中的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4)人文资源缺乏圣泉谷主要以自然风光见长,人文古迹和文化遗留的痕迹很少,缺乏一定的人文资源。但缺乏文化的景区是缺乏灵魂的景区,因此,如何在

20、特定的主题背景下,打造出圣泉谷的文化内涵,是圣泉谷在规划设计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任务。3.5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圣泉谷景区的资源优势决定了其适合发展养生旅游度假,因此其规划主线应围绕养生来展开。圣泉谷养生旅游度假区开发运营的基本思路是:以高品位养生旅游度假区为战略目标;以山水资源为养生平台;以养生旅游度假为主题;以生态旅游文化为品牌;以中高端白领、养生群体为主要目标市场;以旅游观光为启动点;以自驾车营地和生态露营为人气引爆点;以养生度假区为效益支点、开发重点。第四章 客源市场分析4.1国内旅游消费趋势随着收入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文化品味提升,传统的观光旅游已无法满足国内旅游爱好者的需求,休闲度假旅

21、游正在逐渐兴起。据统计,在旅游消费构成上,我国休闲度假占整个旅游的比重仅为20%左右,远低于旅游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重,未进入真正的“休闲时代”,但休闲经济已具备了相当规模,且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旅游第一大国。中国人通过消费享受休闲的时代正在到来,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国内游客旅游消费趋势有如下一些特征:(1)旅游意识逐渐增强从世界旅游发展规律来看,当人们在拥有满足生存需要的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后,就会考虑旅游消费,观光旅游便应运而生。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外出旅游的意识逐渐增强,旅游消费支出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外出旅游已

22、成为释放压力、调节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每逢节假日,结伴出游,阖家度假,蔚然成风。(2)旅游需求多元化、特色化不同人群的旅游动机是不同的,包括观光、休闲、度假、健身、求知、娱乐、猎奇、探险、寻根、考察、商务、实现自我等诸多方面。旅游业必须更加注重多元化、特色化和硬软件的配套发展,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不同旅游需求。(3)旅游消费多层次化目前国内大众旅游市场的消费指向基本还是“多景点+低团费”模式的产品。随着外出旅游的普及与游客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成熟,旅游消费将呼唤更多更高的消费需求,尤其是土生土长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因为游客的体验已经不仅是到森林度假区呼吸新鲜空气,或者去

23、温泉度假区洗温泉浴,而是更加追求度假地的文化氛围和内涵。 (4)旅游消费能级高进入新世纪,休闲度假旅游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的高收入人群中逐渐兴起,并且该旅游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这决定了休闲度假旅游者的消费能级的增高,且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其在目的地停留的时间比较长,会产生重复消费。珠江三角洲流行一个新观念:“穷人观光,富人度假”。(5)出游方式的多样化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普及,以及受西方旅游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旅游群体不再局限于传统观光旅游的组团出行,更偏好于自助式旅游或半自助式旅游(仅通过旅行社安排机票、酒店)。在自助式旅游(尤其是自驾车旅游)中,旅游者自定旅游路线,自选

24、交通方式,自选住宿档次,这已成为游客旅游的一种新时尚。4.2广西旅游市场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广西重点打造了以桂林旅游为龙头,建立了桂林、南宁两大旅游集散中心,着力建设了大桂林、北部湾、红水河流域3大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了桂林山水、长寿养生、北部湾滨海休闲、刘三姐民族民俗文化4大旅游品牌,桂林山水文化体验游、中越边关探秘游、北部湾休闲度假跨国游、广西少数民族风情游、世界长寿之乡休闲养生游、桂东祈福感恩游6大精品旅游线路产品体系。这些旅游产品主题特色鲜明、规模大、档次高,市场竞争力强,推动广西旅游业由单一观光型逐步向多元化综合型转变。与此同时,“十一五”期间,广西启动了桂林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

25、验区、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北海涠洲岛旅游区和桂台(贺州)客家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建设,并以此为载体和工作重点,大力推进广西旅游强省的建设。根据日前颁发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规划提出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强区,到2015年,力争旅游总收入2500亿元,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提升。(1)广西国内旅游市场发展态势 “十一五”时期,广西国内游客累计达到5.15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到2783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99.7%、156.4%,年均增幅分别达16.7%、26.4%,比“十五”高6.1、12.6个百分点,是广西国内旅游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其中, 2010年

26、广西接待国内游客人数达1407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2%;国内旅游收入898.1亿元,增长36.7%。(2)广西国际旅游市场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广西入境旅游者累计达到1033.94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达到213.8亿元,分别比“十五”时期增长78.9%、116.0%,年均增幅分别为11.3%、16.2%,比“十五”高8.0、12.6个百分点。2011年一季度,广西入境旅游市场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入境旅游人数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区接待入境旅游者49.83万人次,同比增长18.6%;人均停留天数为1.69天,同比增加0.01天。据最新中国入境游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广西接待入境游

27、客132.67万人次,位列全国第十,如图4-1所示。图4-1 2011年上半年全国接待入境游客人数前十位图4.3崇左市旅游市场分析(1)旅游资源崇左市旅游资源丰富,有闻名天下的凭祥友谊关、亚洲最大跨国瀑布德天瀑布、宁明千年花山岩画、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著名景点。同时,又有以花山文化、红色文化、灰姑娘文化、边关历史文化和上龙文化为重点的壮族特色文化。近年来,崇左市还充分利用“边”的优势,以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借台、借人、借道,掀起打造边境旅游、跨国旅游高潮。相继推出了“中越边关探秘游”、“中越跨国胡志明足迹之旅”,并和越南的多家旅行社合作,联合打造多条旅游精品线路,推动边境旅

28、游不断发展。(2)旅游市场现状“十一五”期间,崇左市旅游业迅猛发展,在接待旅客人数、旅游创收及增长速度方面均创历史新高。具体数据详见下表4-1。表4-1 2005至2010年崇左市每年旅游接待人数及旅游总收入表年份旅游接待人数(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2005281.39.752006331.6711.382007372.1514.12008422.0517.182009488.2124.912010604.532.76(3)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据崇左市“十二五”旅游业规划,崇左政府将积极打造“崇左天下美”品牌,大力构建崇左大旅游发展格局,把旅游业培育成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支柱产业,并将崇左市建

29、设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各国旅游目的地和新兴旅游城市。其中,重点打造以德天瀑布为龙头的山水生态游品牌,以宁明花山岩画、凭祥友谊关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品牌,以红八军起义纪念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品牌,以边境风情特色为代表的边境旅游、跨境旅游品牌。同时,依托国务院提出设立中越国际旅游合作区的大好时机,启动德天景区购物一条街、友谊关合作区(浦寨新清)先行点建设,争取开通凭祥中越(浦寨新清)一日游线路,并加大德天瀑布、友谊关景区的边贸旅游、边境民俗旅游开发力度。以上规划建设,将快速提升崇左市旅游品牌效应,为实现崇左市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跨越打下坚实基础。(4)大新县旅游市场大新县为广西八个陆路边境县之一,

30、与越南山水相连,边境线长44.5公里。大新县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为广西旅游大县,曾荣获“广西优秀旅游县”称号。其境内的德天瀑布景区连续多年获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十佳旅游景区”、 “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2005年最受欢迎的景区(点)”、“广西十个最好玩的地方”等称号,并被列为“广西六大精品旅游线路”、“南国边关风情游” 龙头景区等。大新县已成为广西重点推进建设的旅游县,德天跨国大瀑布旅游区被列为广西重点推进建设的八大旅游区、六大旅游品牌和广西十大旅游精品之一,是“广西南国边关风情游”精品旅游线上的龙头品牌。2010年5月,大新县在由国际旅游营销协会主办的“2010国际旅游城市

31、论坛”中获评“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县”称号。 “十一五”期间,大新县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6万人次,为“十五”期间接待游客总量的3倍;旅游综合收入21亿元,为“十五”时期旅游收入总量的6倍。其中,2010年,大新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53.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23%;旅游综合收入8.3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大新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有效拉动了当地的交通、金融、通信、餐饮、住宿、娱乐和商贸流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全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据大新县 “十二五”纲要(草案),到2015年,大新县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28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13亿元以上,相当于同期全县GDP的12%以上。直接旅游就业人数约3000人,间接旅游就业人数约10000人。综上所述,大新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依托丰富的优质旅游资源,多渠道塑造地方旅游品牌整体形象,力推由“旅游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