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27.69KB ,
资源ID:104026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402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2 《老子》五章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2 《老子》五章含答案.docx

1、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2 老子五章含答案2019-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教学案:第二单元 经典原文2老子五章(含答案)对应学生用书P8老子(约前580年前500年之后),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始祖,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学礼于老子。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东汉时期,成都人王阜撰老子圣母碑,把老子和道合而为一

2、,视老子为化生天地的神灵。成为了道教创世说的雏形。而在汉桓帝时,汉桓帝更是亲自祭祀老子,把老子作为仙道之祖。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道教尊其为“太上老君”,老子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中的道德天尊。老子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例如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 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主要著作道德经,也直接称老子。享有“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中国哲学之父”的美誉。老子一书,代表了当时中国哲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其写作基础及背景,主要有三点:第一,老子静思好

3、学,为他打下了渊博的知识基础。老子自幼聪颖,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他的学识远近闻名。第二,超脱的环境和明智的境界为他提供了记录和评议时事的条件。老子生于春秋战国末期,经历了时事的严酷动乱与变迁,他作为周朝的守藏史,身在朝廷,洞察时弊,凭借超然的环境,远见卓识的才能,卓尔不群的境界,旷古之智与气魄,关爱民生和关切世事的胸襟,提出了治国安民的一系列主张。第三,共同的志向成就了彪炳千秋的著作道德经。函谷关守关关令尹喜,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他早闻老子大名,他的远大志向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

4、,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称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主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展示了他的辩证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

5、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课本中所选的老子五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内核和精华。老子五章体现了老子的宇宙观、价值观和政治观。他认为天地万物皆源自“道”,“道”有自己运行的规律,要求人们顺应自然。同时他还提出治国方针“无为而治”,使民心淳朴,天下大治。但又主张社会回复到“结绳记事”“小国寡民”的原始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思想。老子的思想中最光辉的一面还在于提出了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哲学。章次内容第一章本章提出老子的最高哲学概念道。旨在说明:“道”

6、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第二章老子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变化的,强调人要去创建,去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对于人类努力所得的成果,不必擅自据为己有,即“功成而弗居”第十九章老子阐述的治国主张。首先讲应抛弃智慧、聪明、仁义、学问,会有利于人民。然后从正面主张“见素抱朴”第七十八章从生活经验出发,引申出弱能胜强、柔能克刚的道理,本质上强调“圣人”应遵循的治国之道,即“受国之垢”“受国不祥”第八十章描述理想中的社会状态,即“小国寡民”(一章)(二章)(十九章)(七十八章)(八十章) 对应学生用书P10诵读第一、二章,完成以下各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道可道,非常

7、道(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言说)(古今异义词,不是永恒不变的)(2)常有,欲以观其徼(边界)(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丑)(通“矣”)(4)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因此)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名可名,非常名。译文:可以被命名的名称,就不是永恒的名称。句式:判断句,属于否定判断句。以“非”为判断标志。(2)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从道理中探求更深一层次的道理,这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句式:判断句,没有判断标志,从句意可以推知。(3)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译文:(圣人)使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却不以恩泽在己,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句式:省略句,省略主语“圣人”。3

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意是什么?你怎样理解老子中的“道”?明确“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已成为老子的代表名句。老子的思想也以此为出发点,因此他的“道”的含义也非常广泛。可以说出的道理,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道理了,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道”又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的事物又都遵循着“道”的规律。不管多么玄妙的道理,其本质是一样的,从“道”上来探究更深一层的道理。老子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影响。4怎样理解第二章中老子的思想?明确这一章的前半部分,着重论述了辩证法思想,指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失去了对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老子

9、用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的相互关系说明: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这一章的后半部分,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是运用辩证法思想指导社会生活。他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自然,依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作为,而不主观地强作妄为,以有功自居。他所说的“圣人”,是指有智慧、懂得自然规律、品格高尚的理想人物。有时也指理想的统治者。诵读第十九章、七十八章和八十章,完成以下各题。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绝圣弃智,民利百倍(弃绝,废弃)(通达,聪明)(2)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把作为)(原则)(3)少私寡欲(形容词作动

10、词,减少)(4)故令有所属(依从)(5)其无以易之(没有用来的)(改变)(6)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耻辱)(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合称则代指国家)(7)虽有甲兵,无所陈之(陈列,引申为“使用”)(8)使民重死而不远徙(意动用法,以为重,看重)(9)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甘)(使美)(使安)(使乐)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天下莫柔弱于水。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句,“于水”这一介词短语作“柔弱”的状语,应放在“柔弱”前。(2)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译文:而攻克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它。句式: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

11、前置,“之”为宾语,代水。(3)其无以易之。译文:没有什么可以改变它柔弱的本性。句式:固定句式句,无以:没有用来的。7老子第十九章中提出了怎样的改造社会的主张?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明确(1)老子主张摒弃知识、智慧、仁义等道德规范。因为“智慧”等往往成了人们雕饰言行乃至弄虚作假以博取功名富贵的手段;同时,在老子看来,对百姓“仁”也不必要,因为“仁”必然会干涉百姓的生活。(2)在位者自己的贪欲引来了盗贼。“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实际上是强调“无欲”,治国者无欲,不积聚奇巧器物,百姓见不着,就不会产生“欲”了,盗窃等事情就不会发生了。(3)老子以为智巧谋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人们只有改变占有

12、的观念,摆脱贪欲的困扰,无为无执,顺应自然,这样才能恬然安适。老子的主张显然是片面的。时代要前进,社会要发展,人类聪明才智总要提高,这是主流。当然,聪明才智在某些人物身上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从自私自利到智慧犯罪,但这绝不是知识、智慧本身的罪过。老子关心并希望社会稳定,希望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有积极作用,但作为给社会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8老子第七十八章,以“水”为喻,阐述了“以柔克刚”的思想,结合实际说说“以柔克刚”的意义。明确(1)韬光养晦,“守雌”“贵柔”“知足”,这样就能持久而有韧性,保全自己并转化劣势。(2)后发制人、骄兵必败、哀兵必胜、胯下之辱、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大勇若

13、怯、能屈能伸等。(3)清醒冷静的理智态度,是一种中国式智慧。9你是如何看待老子在第八十章中表达的“小国寡民”思想的?明确(1)有积极的方面。老子主张“小国寡民”的出发点在于追求淳朴的民风。他向往一种美好的境界:没有军队和战争,没有贵族和国王,社会有条有理,大家都平等自由。这种思想显然有着积极的因素。(2)有消极的方面。要求社会退回“结绳记事”的原始状态,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要求人们“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显然是荒唐可笑的。这种思想反映了没落贵族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经济发展洪流和新生事物面前消极退缩的心情。 对应学生用书P101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14、是()A道可道,非常道道:言说,说出B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万物的极限C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文:文章D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垢:耻辱解析:文:法则。答案:C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不同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不同,和也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助词,的;代词,代“水”;均为介词,表比较,比。答案:D3下列加点词语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道可道,非常道C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D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解析:B项,非常:古义为“不是永恒的”,今义为“特殊的、十分”。答案:B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小国寡民 B使民重

15、死而不远徙C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D甘其食,美其服解析:A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小;B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D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美。答案:C5默写下列名句名篇。(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_,_。(2)_,_,功成而弗居。(3)_,_;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_。答案:(1)常有欲以观其徼(2)生而不有为而不恃(3)绝圣弃智民利百倍(4)民至老死不相往来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译文:_(2)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译文:_(3)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译文:_答

16、案:(1)以“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以“有”来命名万物之母。(2)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不刻意去做,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3)国家小,人口少,拥有各种各样的器具而不使用,使百姓对死亡看得很重而不愿迁移。二、阅读提升(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

17、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十九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能表现老子“无为而治”观点的一项是()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A B C D解析:体现了老子“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思想,说明怎样表现绝弃圣智、仁义、巧利。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C8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

18、一项是()A老子在第二章中,阐述了有无、难易、高下、音声、前后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B老子认为是圣贤、智慧、仁义、技巧、利益等造成了社会的混乱,理想社会应该“绝”“弃”掉这些东西。C老子还认为,人生的忧患来自对仁义道德的学习,一个人只有“绝学”,才可以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幸福。D“小国寡民”“安居乐俗”“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老子面对当时社会的保守得出的深刻认识。解析:D项,理解分析错误,这是老子的理想社会,不是对当时社会的保守的认识。答案:D9老子第八十章里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答:_参考答案:这一章,老子提出了复古式的“小国寡民”的构想,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

19、。在这样的寡民小国里,没有强取和暴力,没有狡诈和欺骗,民风淳朴敦厚,生活恬淡安定,即使是望得见邻近的国家,甚至听得到邻国的鸡鸣狗吠之声,人们从出生到老死也不互相往来。10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答:_参考答案:“无为”的思想,本来就是一种“悖论”: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而故意去思虑,去知识,去情欲,去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去“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是最大的“不自然”。道家的思想,对过去国人生活的萎靡不振,实应负一定的责任。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害心,脱除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

20、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保养自己的精力,不胡乱地消耗,实在可以拯救社会的弊端。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干涉,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实在是有它的重要意义。(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八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

21、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四十五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七十七章)(选自老子)1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几:接近B夫唯不争,故无尤 尤:尤其C强为之名曰大 强:勉强D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弊:衰败解析:B项的“尤”的意思是“怨恨”,“怨天尤人”的“尤”即为此义。答案:B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

22、A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B项,“故”都是连词,表因果关系。C项,“为”,动词,作为,当做;判断词,是。D项,“其”,代词,它的。答案:C1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准确表现老子与世无争思想的一项是()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有物混成,失天地生天法道,道法自然清静为天下正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A BC D解析:是阐述“道”的特点的,排除这三句即可。答案:C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认为,最高的境界就是身处下位,这样内心才能像水那样有容纳百川的深广与浩大,也才是接近“道”。B关于“道”是什么,老子认为,它先于天地而生,却不容易为之命名,它超越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C老子认

23、为,太圆满的看起来就好像不完满的,太过正直的,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看起来好像是迂拙。D关于“天之道”,老子用弯弓作比喻,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解析:D项,“这也是人之道的特点”,说法错误,原文说“人之道,则不然”。答案:D参考译文: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善于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在众人都厌恶的低下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行事像水那样善于自处安于卑下,心地像水那样有容纳百川的深沉宽广浩大,与人相处像水那样亲近仁爱,言语像(潮)水那样准则有信,为政像水那样有条有理持平正衡,办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无所不能,行为像水那样随着动荡

24、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伺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正是因为不与人争,所以不会招致怨恨。(八章)浑然一体的道,先于天地而存在。道清虚寂静,广阔无边,没有形象声色可寻,永远看不见、摸不着。超越于一切万物之外,悄然自立,不动声色,不因外界的变化、生灭而变化、生灭。它无所不在,永远无穷,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实在很难用一般世间的语言文字来形容),姑且叫它做“道”,或者勉强叫“大”(因为它实在无量无边)。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无穷无尽的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是最主要,而人的

25、价值占了其中之一。人取法大地,大地则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依归它本身运行。(二十五章)最完善的事物和行为(看起来)好像有缺憾,使它的效用却不会破败;最圆满的事物和行为(看起来)好像是不完满的,但它的效用却是无穷竭的。太过正直,往往好像枉屈;真正的技巧是不设不施,至妙无机,所以好像迂拙;真正的雄辩是实事求是,唯恐虚妄,所以好像口笨的样子。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中和是天下的正道。(四十五章)天地运行的道理,不就好像弯弓一般吗?弓体太高太弯的时候,就把它调低,太低时就调高。弦太长了,则剪去;弦太短了,则加以增补。天地运行的道理,是取多余的去补给不足的。人类则刚好相反,很多人的行为是夺取弱小不足的资源,去供养已经强大的(人)享用。有谁能把多余的资源供施给不足的百姓呢?只有得道的人做得到!所以圣人做成了什么(事)也不会把它作为(侵占财物的)的依恃(而是把它们施与需要的人),办事成功而不自居,不愿意故意凸显自己的贤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