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3.66KB ,
资源ID:104320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4320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法制史练习题2.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法制史练习题2.docx

1、中国法制史练习题2第一章 夏、商、周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天讨天罚 2、五刑 3、汤刑4、炮烙 5、颠越不恭 7、脯 8、兄终弟及 二、简答题1、简述夏代天讨、天罚的神权政治律观。2、简述商代的的罪名玉刑罚。3、简述奴隶制五刑。4、简述中国古代的法律起源的特点。三、分析题 请说明下面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 1、“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尚书.甘誓2、“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已疑众,行伪而坚,学非而博,顺非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十巫以疑众,杀。”礼记.王制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1、试述商代的神权政治法律思想

2、。2、试述中国古代刑、法、律字的演变及含义。第二章 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五听 2、五过 3、三刺 4、七出三不去 5、六礼6、吕刑 7、刑罚世轻世重 8、九刑 9、五礼 10、乞鞠 11、质剂、傅别二、简答题 1、 简述西周时期实行的同姓不婚原则。2、简述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度。3、简述西周时期的法律形式。4、简述西周时期的法律知道思想。三、分析题 请说明下面这些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穿透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1、殷因于夏礼,其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其损益可知也。论语2、五罚不服,正于五过。3、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

3、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三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庙4、悼与耄,虽有死罪不加刑焉。礼记.5、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有厥罪小,乃不可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时乃不可杀。尚书.康诰6、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7、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可。诗经8、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9、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资额哦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 1、试述西周时期的“礼”。2、试述西周时期的婚姻制度。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铸刑书 2、竹刑 3、铸刑鼎 4、法经 5、六禁 6、商鞅变法二、简

4、答题1、 试述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的历史意义。2、简述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主要法律观点。三、分析题请说明下面这些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穿透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虽忠宦孝子,有过必以其数断。商君书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 1、试述法经的时代、作者、篇目及历史地位。 2、试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四章 秦代的法律制度一、 名词解释1、封诊式 2、廷行事 3、书 4、公室告 5、云梦秦简 6、非公室告二、 简答题1、 简述秦代的主要法律形式。2、 简述秦朝的劳役。3、 简述秦朝的审判制度。4、 简述我国古代

5、检查制度的远远及在秦朝的发展。三、 分析题 请说明下面这些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穿透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四、 论述题语深度思考题1、 思考对秦代法律如何进行历史评价。2、 试述秦朝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第五章 汉代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 : 1、录囚 2、九章律3、秋冬行刑4、春秋决狱5、诣阙上书6、覆案7、先请8、亲属相隐二、简答题:1、汉代恤刑原则的内容与实质是什么?2、简述汉代的监察制度3、简述亲亲得相首匿原则4、汉代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三、分析题:1、“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诛。”盐铁论刑德2、“博迁廷尉,典决疑当

6、谳,平天下狱。”“廷尉梁相与丞相长史、御史中丞及五二千石杂治东平王云狱。”汉书3、“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汉书宣帝纪4、请说明下面这几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景帝时期著令:“年八十以上,八岁以下,及孕者未乳、师、侏儒,当鞠系者,颂系之。”宣帝时期也下诏:“自今以来,诸年八十以上,非诬告、杀伤人,它皆勿坐。”东汉光武帝时期再下诏令:“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上,及妇女从坐,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汉平帝时期还规定:“天下女徒已论,归家,顾山钱月三百。”5、请说

7、明下面两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令郎中有罪耐以上,请之”。汉书平帝纪记载:“公、列侯嗣子有罪,耐以上先请。”6、汉文帝诏书云:“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联德之薄,而教不明与!吾甚自愧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试简要分析这断话的含义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其产生的重大影响。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1、试述文景时期刑罚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2、试述春秋决狱。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八议2、官当3、重罪十条4、北齐律二、简答题:1、 简述服制定罪2、 开皇律的十恶制度与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有何不同?3、 简述三国

8、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世族特权的法律化4、 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诉讼制度的发展5、 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典体例的革新三、分析题:1、请说明 下面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角 度加以评析。“南北朝诸律,北优于南,而北朝尤以齐律为最”程树德九朝律考北齐律考序2、北魏律法例规定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每等抵三年徒刑。官品从第五品起一阶当刑二年;免官者,三年后照原官阶降一级叙用。试说明这段话的含义并作简要分析。3、北魏孝文帝诏令:“皇族贵戚及士民之家,不惟士族,不与非类婚偶违者以背制论。”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并说明其中所包含的制度。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 简述魏晋律学的发展及对后世传

9、统法律发展的影响。第七章、隋唐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六赃2、唐六典3、三司推事4、永徽律疏5、恶逆6、换推7、加役流二、简答题:1、开皇律对封建法制有何贡献?2、简述唐律十二篇及其主要内容3、简要说明唐律中关于“化外人”犯罪的规定三、分析题:1、请对下列文字进行简要分析“诸化外人同类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唐律疏议名例2、“诸同居,若大功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兄,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若犯谋逆以上罪,不用此律。”唐律疏议名例3、唐高祖提出:“立法务求宽简,取便于时”,唐太宗指出:“国家法令,唯须简约,不可一罪作数种条”简要分析这两句话的含义。4、唐律户

10、婚律中规定“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虽无许婚之书,但受聘财亦是。若更许他人者,杖一百;已成者,徒一年半女追归前夫,前夫不取,还聘财,后夫如法。”简要分析这段话的含义。5、“奏画已讫,应行刑者,皆三复奏讫,然始下决不待复奏报下而决者,流两千里;限未满而行刑者,徒一年。”永徽律疏6、旧唐书刑法志中说到“自汉迄隋,事有损益,而罕能折中。隋文帝参用周齐旧政,以定律令,除苛惨之法,务在宽平。”这句话指的是历史哪一律令的制定及颁布?简要说明这一律令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7、唐律疏议中规定“伉俪之道,义期同穴,一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妻无七出及义绝之状,不合出之。七出者,依令:一无子,二

11、淫佚,三不事舅姑,四口舌,五盗窃,六炻忌,七恶疾。三不去者,谓一经持舅姑之丧,二娶时贱后贵,三有所受无所归。而出之者,杖一百。并追还合若感情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不坐。”说明这是唐律中的什么制度并作简要分析。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简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地位。第八章 宋辽金元时期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编敕2、提点刑讼司3、审刑院4、凌迟刑5、户绝与继承6、禁榷7、剌配刑二、简答题1、简述宋刑统的编纂及特点2、简述宋代行政机构的设置三、分析题1、神宗变法时宣布“律不足以周事情,凡律所不载者,一断以敕之 地位及编敕活动。2、文献通考中说到“流罪得免远徙,徒罪得免疫年,笞杖得减决

12、数”,这是评价的什么制度,请作简要分析。四、唐六典刑部规定:“开元二十五年敕自今以后,有犯死刑,除十恶死罪,造伪头首、劫杀、故杀、谋杀外,宣令中书门下与法官等祥所犯轻罪,具状闻奏。”宋太祖诏令:“自今诸州大辟,录案闻奏,付刑部复视之。”隋书刑法志规定:“开皇十五年制:死罪者,三奏而后决。”唐太宗时期规定:“凡决死刑,虽令则杀,乃三复奏。”以上材料规定的是何种制度,分析评价该制度。五 通过下面两段对烧埋银的规定,分析元代对损害赔偿的规定“诸杀人者死,仍于家属征烧埋银五十两给苦主。”“蒙古人因争及乘醉殴死汉人者,断罚出征,并全征烧埋银。”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论述宋代民事法规的发展。第九章 明代的

13、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通政史司2、奸党罪3、厂卫4、廷杖5、田底权和田面权6、大审7、廷议制度二、简答题1、 简述明大诰的主要内容及结构特点2、 明律与唐律比较,何为“重其锁重,轻其所轻”3、 简述明代的科田法三、 分析题1、 通过分析“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明史职官制),说明明朝的御史检查制度。2、通过以下几段话,分析明朝的官盐专卖制度。“凡贩私茶者,同私盐法同罪。-大明律“不拘斤数,连知情歇家牙保,俱发遣眼瘴地面充军。”-问刑条例“凡私煎矾货者同私盐法同罪”-大明律3、分析下面的话:“天下重罪逮京师者,收系(锦衣卫)狱中使断治”“令宦官访辑谋逆大奸,与锦衣卫均权势。”“(西厂)以太监汪直

14、领之所领缇骑倍东厂,势远出卫上“是数者,杀人至惨,而不丽于法。踵接行之手,良可叹也”四、论述题与深度分析题简论大明律的制定过程与影响。第一十章 清朝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大清会典2、京查3、发遣4、刑名幕友5、会谳6、求审二、简答题 1、简述清朝主要法典的制定与特点 2、简述清朝刑罚制度的变化。 3、简要说明清朝会审制度的发展。三、 分析题1、 通过分析“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说明清朝的会典。 2、 通过以下几段话,分析清朝的民事经济立法。“若雇工人殴家长,即使无伤,亦应杖一百,徒三年,已伤者,不问轻重,处杖一百,流三千里。”-大清明律刑律斗殴“凡土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

15、工商皆其末也。”-清世宗实录卷五十七“凡客商匿税不纳课程者,笞五十,货物一半入关入门不吊印者,同匿税法。” -大清律例户例课程3、 通过以下几句话,分析清朝的中央司法机关。“持天下之平者,(刑)部也,执法纠正者(督察)院也,办理冤枉者(大理)寺也。”“清则外省刑案,统由刑部核复。不会法者、院、寺无由过问,应会法者,亦由刑部审理,而部权特重。”四、论述题与深度分析题试论清朝的律、例关系。 第十一章 清末法律制度的变化一、名词解释1、 谘议局与资政院2、 钦定大清商律3、 大清民绿草案4、 领事裁判权5、 公事公廨二、 简答题1、 简述大清新刑律所确立的刑罚体系。2、 简述清末司法机关的变化。 3

16、、简析钦定宪法大纲三、 分析题,1、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分析清末钦定宪法大纲的实质。“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事一系,永永尊截。”“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钦定宪法大纲“立法、行政、司法则皆总揽于统治大权,故一言以蔽之,宪法者所以巩固君权,皆以保护臣民者也。”-宪法钦定大纲四、 分析下面一段话,对清末的商事立法进行分析。“通商惠工,位古今经国之要政,急 应加意讲求,著派载振、袁世凯、伍廷芳,先定商律,作为则例。”编辑商律门类繁伙,实非克期所能告成而目前之要图,莫如筹办各项公司,力祛向日涣散之弊,庶商务日有起色,不致坐失利权。”五、 论述题与深度分析题1、 论述清末修律的特点及影响。2、论述清

17、末变法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纲二、 简答题1、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社会改革方面法令的主要内容。2、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于审判公开和司法独立原则的规定。三、论述题与深度分析题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历史意义。第十三章 中国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天坛宪章2.贿选宪法二简答题1.简述“袁记约法”的实质2.简述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司法机构三论述题及深度思考题试述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立宪活动及宪法文件第十四章 中国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六法全书2.五五宪章二简答题1.中华明国刑法(“新刑法”)的特点2.

18、中华民国民法的特点3.简述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普通法院诉讼审判制度三分析题1948年的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规定:“总统在动员勘乱时期,为避免国家或人民遭受紧急危难,或应付财政经济上重大变故,得经行政院会议之决议,为紧急处分。”还规定:“动员勘乱时期,总统,副总统的连选连任,不受宪法第四十七条连任一次之限制。” 根据该规定分析说明动员勘乱时期临时条款与1947年中华民国宪法之关系。四论述题与深度分析题论民国时期的宪法活动与主要的宪法文件 第十五章 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一名词解释1.五四指示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3马锡五审判方式二简答题1.简述中国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19、及意义。2.简述中国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的内容3.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刑罚制度的变化。三分析题1.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对于汉奸分子,除绝对坚决不愿意悔改者,不问其过去行为如何,一律实行宽大政策,争取感化转变,给以政治上之出路,不得加以杀害,侮辱,强迫自首或强迫其写悔改书。对于一切阴谋破环边区分子,如叛徒分子,反共分子等,其处置办法仿此。” 试结合该规定,评价抗战时期刑事立法原则的发展变化及意义。2.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一则案例如下: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华池县居民封彦贵,有个女儿乳名叫封捧儿。在女儿三岁时,由其父包办,与张金才次子张柏订了婚。到1941年封彦贵为从女儿身上多捞聘金,一面以“婚姻自由”

20、,与张家解除婚约,一面却以法币2400元暗中许给他村张某 之子为妻。此时被张金才告发后,由华池县司法处撤销了后一婚约。1943年二月,封捧儿偶遇张柏,表示愿意与其结婚。但其父却在同年三月,以法币8000元将其许给庆阳财主为妻。封捧儿暗中告知张家。张金才纠集20多人,夜奔封家抢亲。封彦贵告到县司法处。裁判员以抢亲罪判处张金才徒刑6个月,并宣布张柏与封捧儿婚姻无效。宣判之后,原,被告双方都不满意。附近群众也不满意。适逢马锡五到华池巡视工作,封捧儿便向马专员口头上诉。 马锡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后,判决如下:(1)张柏与封捧儿双方皆同意结婚,按婚姻自主性原则,其婚姻准予有效。(2)张金才等黑夜抢亲,有

21、碍社会治安,因而判处有期徒刑,其他符合者给予严厉批评。(3)封彦贵以女儿为财物,多次高价出卖,违反婚姻法规,处以劳役,以示警戒。这是马锡五审理的典型案例。试结合该案例,分析评判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本特点。四论述题及深度思考题 论抗日战争时期边区的人民调解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综合测试题(一)一、 名词解释1、八议、官当 2、质剂 3、会审公廨二、简答题 1、简述夏代的法制指导思想。 2、简述法经的意义。三、分析题 请说明下面这些话的基本含义,并从中国穿透法律文化的角度加以评析。 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娶妻如之何,非媒不可。诗经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 试论述西周时期的法制指导思想。综合测试题(二)

22、一 名词解释:1、九章律2、“八议”3、“贿选宪法”二、简答题: 1、简述“亲亲得相首匿”的含义2、简述西周时期婚姻的“六礼”三、分析题:请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下面两段话“以国朝之成法,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缘饰以文,附会汉法。” “泰和律本于唐,其宗旨平允,世祖禁之,蒙、汉畛域甚。”四、论述题与深度思考题试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过程、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综合测试题(三)一、 名词解释1、西汉时期的“令”2、“九卿圆审”3、“充军刑”二、简答题1、简述大清律例的主要特点。2、简述天坛宪章的内容。三、分析题唐律疏义断狱规定:“诸断罪皆需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诸制赦断罪,临时处分,不为永格者,不得引为后比。若辄引,致罪有出入 者,以故失论。”试就此予以分析。四、论述题与深度分析题简述清末修律的背景、内容、特点及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