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51.81KB ,
资源ID:104726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4726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品质部培训教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品质部培训教材.docx

1、品质部培训教材品 管 部 培 训 教 材第一章品质管理基础知识内容概要一、品质管理发展史二、专业术语讲解三、印刷厂不良缺陷汇总四、品质意识及成本五、品质日常管理方法及分析方法六、品质基础知识讲解 一、品质管理发展史1、工业时代以前的质量管理-是操作者凭经验来把关产品的管理;2、工业时代的质量管理:、领班的品质管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20世纪初)、统计品质管理-1924年美国休哈特理出;1930年道奇和罗明提出、全面品质管理-戴明和朱兰提出3、经济一体化时代的质量管理-品质管理的国际化:即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导入。二、专业术语讲解.质量: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QC:来料品质控制

2、(Inconning quality control)IPQC:制程品质控制(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QC: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OQC:成品入库品质检验QA:品质保证(Quality Assurance)QE:品质工程(Quality Engineering).合格: 指满足要求; 不合格:指未满足要求.缺陷:指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生的不合格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的不合格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造成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7.纠正和预防的区别:预防是为了防止发生;纠正是为了防止

3、再发生.8.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9.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10.让步接受: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11.AQL:品质接受水平,分为两级:一般水平;特殊水平.抽样:指在送检批中抽取一定数量的过程;抽样目的:要跟据样品的质量情况推断该批产品质量的好坏。批量:指批中所含单位数量,共通常用IV表示。CR:(Crlitical)指致命缺陷Maj:(Major)批严重缺陷Min:(Minor)指轻微缺陷露白漏白:印刷用纸多为白色,印刷或制版时,该连接的色不密合,露出白纸底色。 打白:挂网时代的照相制版工艺。为补救上网图片深色位感光不

4、足,可移开原稿闪光一次或放一张纸补点曝光,或直接使用 flash 灯,闪动白光,以增加原稿的深位网,使影像柔化。 爆肥:暴食当然会肥,菲林银粒感多了光也会扩大地盘。手工套版更在感光片加隔透明厚胶片来曝光加肥。 补漏白 (Colortrapping) :分色制版时有意使颜色交接位扩张爆肥,减少套印不准的影响。 实地:指没有网点的色块面积,通常指满版。 反白:文字或线条用阴纹来印刷,露出的是纸白。 撞网:不是渔民工艺。调幅网分色工艺,网点角度分配出错,每一网角距离小于25,龟纹就开始明显。 飞网:镜头制版的挂网工艺,正常曝光后取下挂网,补充短暂曝光增加反差。 狗牙:狗的牙齿是凹凸交错的。图片像素不

5、足,放大后边沿就出现狗牙状。 玫花点:像花鹿般的网纹。差的叫席纹,更差的是龟纹。 齐头:版面排位的指令,以字首作基准线。延伸到拼版、装订,指以版头位为基准。 散尾:文字排版的一种。只求字距统一,不求行末文字齐整。 蒙片:不是迷魂药。是手工分色时的遮掩片,可用菲林晒制或红胶片割制,可作退地或修色之用。 蓝版:不是打篮球,也不是 RGB 的 B( 蓝色 ) ,而是 CMYK 的 C( 青 ) 版。 印刷鬼影:来历不明的印纹或暗影。多因旧型印刷机引起。 迭色 (Inktrapping) :不同印色层迭,每一色层之迭印比率。 打觔斗:学孙悟空的拿手好戏。底面印刷车有自动翻纸装置,咬纸口印面,反咬纸尾印

6、底,一气呵成。 自反:指一种节约印版的印刷方法。让纸张先印完一面,干后把纸左右反转及底面反转,称为底面自反版,而纸尾当牙口底面反转,称为牙口反版尾。是印版不变,再印纸张背面的工艺。 飞墨:印刷机转速快而墨身稠度不够,离心力使墨液飞溅。 墨线:在印版上画一条规线,使刚好印在纸张规位,可一目了然监控针位。 浮污:印版亲水不力,变成亲油,当然起薄薄的油污,问题多在水斗水的酸碱度不对。 起炮:炮,滚筒俗称。橡皮滚筒离开压印滚筒的动作。 夹炮:太多纸张夹在压印滚筒和橡皮滚筒间,安全感应使印刷机停止转动。 哪渣:不应印到纸张上的墨污,问题也出在水墨平衡。 打掣:印刷机停止转动,原因多为进纸不顺或双张进纸触

7、发安全装置。 针位:不是打针的位置。印张的挡规边位。纸张有长短,印刷套色及裁切需有针位来对齐。 连晒:节约菲林的连续晒版工艺。用套准十字移动曝光。 过底:印刷事故的术语。指墨层太厚来不及干燥,污染了压在上面的纸张背面。 车头 ( 上声 ) :菲律宾称司机为车头。印刷的车头不是机长,而是指印刷转速数。 石数:石印时代对印刷数量的称谓。纸张压印一次色称一石。 打稿:不是与稿有仇,而是通过打样机预先印刷一个正式印刷时的样稿。 飞达:不是快递,是印刷机喂纸的传送装置。 飞边:飞,裁切、去掉之意。飞边指切除出血边位,乃装订术语。 切斜:变形,裁切歪了,直角变菱角书,多由纸闸压力不均或纸栅不正引致。 磨光

8、:以砑光滚筒处理印张,表面会光滑,此为加工表面处理工艺。 反手折:日本折书机的折纸。 32 版折法第 4 折须反折。 正版:不是指软件。书版首码所在版面叫正版,次码所在版面称反版,正反版称一组、一帖或一框。 纸闸:不是关纸的门,是切纸的机器。 骑马钉:书本装订的一种方法,动作如跨上马背。薄本书 (6 帖以下 ) 套好后,跨放在铁架上,以穿压铁线钉。 猪肠卷:折书贴的一种方法,动作如卷肠粉,用 3 个上梭 2 个下梭可折 32 版。 风琴折:折书贴的一种方法。书折折完拉开如屏风。 反封面:手工装订上封面的一种方法,先上封底边胶定好位,后上书脊封面边胶,再做一个反封面的动作。 笃头布:精装书脊上下

9、各一段连结皮壳的布条。起牢固美观的作用。 排版 高调:受光多的图片位当然光亮雪白,日本分色风格喜欢高光位无网点,以拉长图片层次。 重影(ghosting ):在印刷品上同一色网点,线条或文字出现的双重轮廓。 背面粘脏(set-off ):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油墨,粘在另一印张的背面,造成蹭脏。 透印(print through ):印在纸张上的图文由背面可见。 印版滚筒(plate cylinder): 印刷机上圆柱形的印版或其支承体。 压印滚筒(impression cylinder):印刷机上圆柱形的压印体。 橡皮布滚筒(blanket cylinder):间接印刷中将印版图文的油墨转移到承

10、印物上的转印滚筒,其表面包裹橡皮布。 印版(printing plate):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通常划分为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四类。 复制版(duplicate plate):按照原有印版复制成的第二块或若干同样印版。 包衬 (cylinder-packing):印刷机压印体上或印版下的包覆物。 印刷过程(printing process):印刷机的印刷过程包括给纸、印刷和收纸的全过程。 印刷速度(printing speed):计算印刷机生产能力的一项主要指标。 a.单张纸印刷机以每小时的印刷次数为计算单位 (印次/小时); b.卷筒纸印刷机以印刷滚筒每小时的转数为计算单

11、位 (转/小时)。 龟纹(moir):照几何学原理有规则地分布的点或线相叠时产生的斑纹。沿用到制版工艺中,它形容加网时如果误用了网屏角度,就会在底片上出现龟纹。 拓印(inscription rubbing):以湿纸紧覆在碑文或金石文物上,用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的一种复制方法。 胶印(offset lithography):印版上的图文先印在中间载体(橡皮布滚筒)上,再转印到承印物上的间接印刷方式。 无水胶印(waterless offset printing):在平版上用斥墨的硅橡胶层作为印版空白部分,不需要润版,用特制油墨印刷的一种平印方式。 小胶印(small offset printin

12、g):用A2以下的纸张在小型胶印机上进行小批量施印的印刷方式。 预涂感光平版(presensitized plate):预先涂覆感光层的、可随时用于晒版的平印版,简称“PS版”。 润版(dampening):平印版在着墨前为了保持空白部分斥墨性能,用润湿液将版面润湿。 水墨平衡(ink-water balance):在平印印刷过程中油墨和润湿液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 润湿液(fountain solution):在印刷过程前用来润湿印版的水溶液。 酒精湿润(alcohol dampening):在胶印润湿液中添加酒精、异丙醇或其他醇类,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润湿印版。 胶印机 offset p

13、rinting press 按照间接印刷原理,印版通过橡皮布转印滚筒将图文转印在承印物上进行印刷的平版印刷机。 橡皮布 blanket 胶印机上转印滚筒的包覆物;包衬的组成部分。 滚压 rolling 胶印机橡皮滚筒和印版滚筒或压印滚筒间在压力下相对滚动。 输纸装置 sheet feeder 胶印机中将所要印刷的纸张从纸堆上输送到定位机构的装置。 收纸装置 delivery unit 印刷机上收集印张的机构。 输墨装置 inking unit 胶印机的组成部分,在每一印刷过程之前调节和传递油墨并将油墨均匀地涂布到印版上。 着墨辊 form inking roller 印刷机中将油墨涂布到印版上

14、的辊。 墨斗辊 ink fountain roller 从墨斗中输出油墨的辊。 匀墨辊 ink distributing roller 传递和碾匀油墨的辊。 串墨辊 ink vibrator 轴向串动的匀墨辊。 润湿装置 dampening system 平版印刷机组成部分,用于输送和调节润湿液的机构。 着水辊 form dampening roller 平版印刷机中将润湿液涂布到印版上的辊。 水斗辊 water fountain foller 从水斗输出润湿液的辊。 串水辊 dampening vibrator 轴向串动的传水辊。 套色顺序 color sequence 在多色印刷中,按一定

15、的颜色顺序将分色版依次套印在承印物上的颜色顺序。 条痕 streaks 出现在网纹平面上与滚筒轴向平行的条状印痕,属胶印印品故障。 规矩部件 guide 是纸张定位机构,保证纸张在进入印刷装置前相对印版有一个正确的位置。 糊版 filling in 由于印版图文部分溢墨,造成承印物上的印迹不清晰,属胶印印品故障。 掉版 image weakening 平印版的图文细微调子变浅,网点和线条面积减小,甚至失去亲墨性。 脏版 scumming 因印版润湿不良,造成空白部分着墨。 纸张分离机构 sheet seperation system 将堆纸台上的纸张逐张分离,有规律地送到输纸板的机构。 输纸装

16、置 sheet conveying device 将分离后的纸张平稳,准确地输送到定位机构的装置。 输纸板 feed board 飞达与传纸滚筒间用于纸张传输的光滑金属板。 前规 front guide 确定纸张在走纸方向上前后位置的规矩。 侧规 side guide 确定纸张与走纸方向垂直位置的规矩。 递纸装置 transfer device 把纸张准确地传递给印刷装置的机构。 供纸装置 roll stand 安装,连续供给及更换卷筒纸的装置。 张力控制装置 tension control device 控制纸带张力的装置。 送纸装置 carrier roller 牵引和传送纸带的装置。 正

17、位装置 abjusting device 调整纸带使之具有正确位置的装置。 印刷装置 printing device 将印版上图文的油墨转移到纸张上的装置。 印版支承体 printing plate carrier, printing forme support 是支承和固定印版的部件。 版台 bed plate, forme-bed 平台形的印版支承体。 印版滚筒 forme cylinder 圆柱形的印版支承体。 转印滚筒 offset cylinder 印刷装置中将印版上图文的油墨转印到纸张上的中间滚筒。 传纸滚筒 transfer roller (cylinder) 在印刷装置过程中起

18、传送、交接纸张作用的滚筒。 翻转滚筒 tumble cylinder 在印刷过程中翻转纸张的滚筒。出血:任何超过裁切线或进入书槽的图象。出血必须确实超过所预高的线,以使在修整裁切或装订时允许有微量 的对版不准? C M Y K: 青、品红、黄、黑-四种印刷颜色。 四色印刷:(four-color printing) 用减色法三原色颜色)黄、品红、青)及黑色进行印刷,如果作用橙、栗色 入以褐黄色油墨进行印刷,不应将其称“四色印刷”而应称作“专色印 刷”或“点色印刷”? 胶印机 offset printing press:按照间接印刷原理,印版通过橡皮布转印滚筒将图文转印在承印物上进行印刷的平版印

19、刷机。 DTP(Desktop Publishing System)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将图象、文字输入到计算机中,利用计算机进行图象的处理与加工、图形的绘制,然后将图形、图象、文字拼合成整页版面,利用激光照排机将此电子版面输出,成为晒版原版。 CTP(Computer To 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 印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可由原稿直接制版,而且实现了计算机出版系统与印刷机直接接口,从原稿到印刷一步完成。 图象制版 image reproduction: 用手工、照明、电子等制版方法复制图象原稿的总称。 网目调 halftone,screen tone: 用网点大小表现的画面阶调。 阳

20、图 positive image: 在黑白和彩色复制中,色调和灰调与被复制对象相一致的图象。 阴图 negative image: 在黑白和彩色复制中,色调和灰调与被复制对象相反的图象。 分色 color separation: 把彩色原稿分解成为各单色版的过程。 计算机照相排版系统 computerized phototypesetting system: 由字符及排版指令输入装置、校改装置、校样输出装置、控制装置及照排主机等组成的成套排版设备。 拼版 make-up: 将文字、图表等依照设计要求拼组成版。 晒版 printing down: 用接触曝光的方法把阴图或阳图底片的信息转移到印版

21、或其他感光材料上的过程。 预涂感光平版 presensitized plate: 预先涂覆感光层的,可随时进行晒版的平印版,简称“PS”版。 印后加工 post-press finishing: 使印刷品获得所要求的形状和使用性能的生产工序,例如装订。 晒版原版 block copy: 用于晒版的图文底片。 开本 format: 把一张全开纸裁切成面积相等的若干小张,叫多少开数装订成本,即为多少开本。 色令 color ream: 平版印刷计量单位。以对开纸1000张印一色为一色令。 印张 impression: 一本书刊所用纸张数量的计量单位。以单张对开纸印刷两面为一个印张。 规矩 gaug

22、e: 单张纸胶印机的纸张定位部件。 前规 front lay: 使纸张在叼口边缘准确定位的挡纸部件。 侧规 side mark: 使纸张侧边缘准确定位的部件。 叼口 feed edge: 单张纸印刷时,在印版和纸张等承印物前端留出的白边。 套印 bring into register: 两色以上印刷时,各分色版图文能达到和保持位置准确的套合。 规矩线 register line: 设置在印版边缘的十字线和角线,系校版和检验套准的依据。 套印不准 register difference: 在套色印刷过程中,印迹重叠的误差。 色标 color batch: 用实地和(或)网目调色块表示的基本色及其

23、混合色的标准;制版印刷时也可作为各分色版的标记。 实地 solid: 印版上未加网的,全部均匀受墨的平面。 紫外线干燥 UV curing: 承印物上的紫外线油墨或亮光油通过紫外线照射,迅速聚合固化。 润版 dampening: 平印版在着墨前为了保持空白部分斥墨性能,用润湿液将版面润湿。 条痕 streaks: 出现在网纹平面上与滚筒轴向平行的条状印痕,属胶印印品故障。 糊版 filling in: 由于印版图文部分溢墨,造成承印物上的印迹不清晰,属胶印印品故障。 掉版 image weakening: 平印版的图文细微调子变浅,网点和线条面积减小,甚至失去亲墨性。 脏版 scumming:

24、 因印版润湿不良,造成空白部分着墨。 堆墨 build-up: 油墨和其他物质沉积在墨辊或橡皮布上,形成浮雕状的沉积物,影响油墨 和印迹转移。 脱墨 rubbing off: 金属墨辊受润湿液浸蚀发生氧化而排斥油墨的现象。 油墨乳化 ink emulsification: (1)、印刷过程中油墨吸收润湿液的现象。 (2)、由于油墨中吸收润湿液过多而造成的印刷故障。 拉毛 ink picks: 印刷过程中,因油墨太粘或纸张表面强度差,导致纸张纤维、填料或涂料从纸张表面脱落或被拉掉。 粘脏 set-off: 印在承印物上的印刷油墨,粘在另一印张的背面,造成蹭脏。 透印 print through:

25、 印在纸张上的图文由背面可见。酒精润湿 Alcohol dampening: 在胶印润湿液中添加酒精、异丙醇或其他醇类,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有利于润湿印版。 四色胶印 four-color offset printing: 用黄、品红、青和墨四种分色版经油墨叠印后可得到与原稿色彩基本相同的一种胶印方式.色谱 color atlas: 用标准黄、青、品红、黑油墨,按不同网点百分比叠印成各种色彩的色块的总和。 三、印刷厂不良品缺陷汇总(一)来料1. 原纸:(1)尺寸不符:来料纸张尺寸与采购单尺寸不符。(2)克度不符:来料纸张克度与采购单克度不符。(3)纸张颜色偏差:纸张涂布颜色与样偏差明显。(4)涂

26、布不平:涂布凹凸不平。(5)涂布不良:涂布表面很光会导致上墨不良。(6)上墨不良:纸张涂布表面与油墨起排斥导致上黑不良。(7)发黄:纸张存放时间长了或受潮后就会变黄。(8)纸湿:纸张在仓储或运输过程中被雨水淋湿或受潮导致。(9)纸纹错:纸纹与采购单不符。(10)纸张黑点:纸张在造纸前的纸浆池里或的制造过程中有脏点导致。(11)纸张水份超标:纸张所含的水份与标准不符。(12)油点:因在造纸过程中造纸机飞的机油在纸面上的。(13)耐折度:在反复折叠后,出现爆色现象。2. 坑纸:(1)尺寸不符:尺寸与采购单尺寸不符。(2)型号不符:型号与采购单型号不符。(3)边压不符:边压与样不符。(4)耐破不符:

27、耐破与样不符。(5)开胶:面纸与纸蕊开胶。(6)烂:坑纸破烂。(7)坑纹不符:坑纹与样和采购单不符。(8)坑纸有硬物:坑纸里有硬的胶块或其它的硬的填充物。(9)坑纸水份超标:坑纸所含的水份与标准不符。3. 胶片:(1)胶片刮痕:胶片在生产或包装运输过程中与其它物体磨擦的痕迹。(2)刮花:胶片在生产或包装运输过程中被其它物体擦花的。(3)沙眼:胶片在生产过程中有硬的沙子或其它沙尘掉进了热胶片上导致。(4)透明度:胶片生产过程中胶片原料或机器原因导致。(5)黑点:胶片在生产过程中有黑色的沙尘或其它黑色东西掉进了热胶里所导致。(6)水波纹:胶片在生产过程中热胶料不良导致。(7)尺寸不符:尺寸与样稿或

28、采购单不一致。(8)厚度不符:厚度与样稿或采购单不一致。(二)印刷工序:(1)内容错:印件与内容稿不符。(2)纸纹错:纸张纸纹与样稿不符。(3)用错纸:印件纸张与工作单和样稿所要求的不符。(4)不够啤位:印件不够位置给啤机啤,啤盒要不就是啤到字、要不就是不够位啤。(5)用错油墨:印刷所用的油墨品牌和型号与工作单不符。(6)不够裱纸位:是够啤位不够裱纸时的所需的位置。(7)色差:色差就是印件与色稿颜色不一致。(8)墨屎:墨屎是因油墨干后的墨皮或是纸张掉下的纸屑,所以有些厂还叫墨皮(台湾厂)。(9)水干:是因水轴上水不均该上水的地方没有上水导致,所以有些厂还叫干水(台湾厂)。(10)水大: 是因水

29、轴上水不均不该上水的地方上了水导致。(11)墨杠:是因墨轴松动导致。(12)烂胶布:胶布破烂导致。(13)凹胶布:是因胶布表面凹陷导致。(14)烂版: 是因PS版表面图案或文字涂层掉或烂导致。(15)字崩:是因以前的手工拼版晒版时消版或冲版还是在晒的过程中把图案或文字的一部份冲晒掉导致。(16)套印不正:印刷过程中因套版时未套准或拼版套准时未导致,还有就是在出菲林时分色没有套准也会导致套准。(17)鬼影:由于水墨不平衡而导致鬼影。(18)重影: 橡皮布未装紧或滚筒传动轮间隙过大导致重影。(19)过底:印刷品的油墨未干透或叠压的产品太高而导致印刷品上的图案/文字粘印在上面一张纸的底面。(20)飞

30、墨:在印刷过程中墨辊上的油墨飞溅到印刷品的表面而导致飞墨。(21)透印:因纸张薄且吸收性又强,在印刷时油墨的加压渗透纸张的另一面而导致透印。(22)水墨不平:印刷时机长未控制好水辘和油辘的平衡而导致。(23)颜色不饱满:印件的颜色没有色稿的颜色鲜艳饱和。(24)脏版:在晒版时由于菲林和晒版机未擦洗干净,导致晒出的版上有脏点和脏线。(25)糊版:在印刷过程中锌版上墨时没有足够的润版液来保护而导致糊版。(26)拉规不准:在印刷过程中拉规装置在拉纸时没有拉到位而导致。(27)堆墨:由于油墨的质量差里面有颗粒状,在印刷时堆积在墨辊或印版/胶布上,使油墨传递困难而导致堆墨。(28)上黑不良:纸张涂布不平

31、或纸张质量差导致上墨不良。(29)粘花:在印刷时喷粉太少或纸张叠压太高而导致。(30)拼错版:在拼版时拼版员工作不认真或工单错误而导致。(31)掉纸毛:在切纸时刀不利有毛边,导致印刷时有掉纸毛现象。(32)掉纸屑:纸张涂布层不好而导致掉纸屑。(33)压力不够:在印刷时机长未调节好压力而导致压力不够。(34)变色:在印刷过程中纸张/人为/机器/材料导致变色。(35)滴油:在印刷过程中机器的油滴在印件上而导致滴油。(36)滴水:在印刷过程中水辘的水滴在印件上而导致滴水。(37)起泡:在印刷时纸张通过压力和油墨的粘度而导致起泡。(三)上光工序:1.上光过油不到位:生产时印刷品在传输帯上后面一张纸压到前面一张纸大的一部分.漏过油:在生产时机器过双张,或机长在开机时未仔细查看工单.压痕:是在过油时机器的油棍或纸张上面粘有杂质.擦花:在员工松纸时或纸张与机器摩擦而导致擦花。油辘痕:是在生产时过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