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265.91KB ,
资源ID:10565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565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精品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投影出示教材第82页的图。(1)学生试着说出每幅图中的信息,并了解像14%、65.5%、120%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百分数?展示学生搜集的含有百分数的句子:例如:河北省今年的棉花产量是去年的125%。春运期间北京站的列车正点发车率达到98.7%。我国用占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2)说一说下面百分数的具体含义。2.学习百分数的读、写法。(1)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2)写法指导:先写分子,再写“%”。老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几个百分数作示范。百分之九十写作:90%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百分之一百零八点

2、五写作:108.5%(3)读法指导:先读“%”(读作:百分之),再读分子。50%读作:百分之五十7.5%读作:百分之七点五100% 读作:百分之一百(4)老师强调:在读、写百分数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写法:百分号的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避免与百分号前面的数字混淆。读法:不读成“一百分之几”,而读成“百分之几”。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八的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1.读出下面各百分数。1%6%43%0.5%100%245.6%2.写出下面各百分数。百分之三百分之七十二百分之五十六点三百分之一百四十百分之三百百分之九十九1.一条路,修好了85%,这句话中,()是单位“1”,()是()的8

3、5%。2.在一瓶饮料瓶上标有“100%果汁”,这句话中百分数的含义是()。课堂作业新设计1.百分之一百分之六百分之四十三百分之零点五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二百四十五点六2. 3%72%56.3%140%300%99%思维训练1.一条路修好的路这条路2. 这瓶饮料中全部是果汁教材习题教材第83页“做一做”1. 1%28%0.5%2. 百分之十七百分之四十五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一百四十百分之零点六百分之七点五百分之三十三点三百分之一百二十一点七百分之三百3. 百分数是表示两个数(或量)的比,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可以表示两个数(或量)的比,还可以表示具体数量,表示具体数量时,可以带单位名称。练习十

4、八1.百分之八十六百分之十四百分之六十三点二百分之三十六点八百分之六十点二百分之三十六点四百分之三点四2.(1)50%(2)29%(3)90%10%3.略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指的是两个数的比,因此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需要注意:一是任何一个百分数都不能带单位名称;二是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母是100的分数也不能用百分数表示。1.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百分数,会读百分数,有些学生知道一些百分数的具体意义。2.学生在自主理解百分数意义时,最容易借助已有的分数知识,也用等分单位“1”的方法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此时老师要

5、明确指出:等分单位“1”是分数意义,今天学习的百分数要用另一种方法来理解它的意义。3.大部分学生对新知识了解得不错,但对于用语言表达百分数的含义的题目,学生出现许多种不同的答案,需要统一说明。对于一些比较灵活的题目,学生还是把握不准。4.部分老师利用自己的教具贯穿整节课,可能使教材的主题图和例子的学习没有充足的时间在本节课内完成,但如果不讲解,让学生自己领会,可能效果不够明显。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在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

6、的写法。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1.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探究欲望。大多数的学生知道类似“50%”这样的数是百分数,或多或少地在生活中接触过百分数,少部分学生已经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但大部分学生只知其名,不知其意义,学生对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更是不清楚。鉴于此,老师可将教材设计意图稍微改变,不用常规的方法创设情境,而是通过师生的交流,呈现一些含有百分数的数据,在交流中说出自己对这些

7、百分数的认识,进而揭示百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的掌握。2.强调本节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在本课的设计中,应力求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设计,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学习热情很高涨,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使他们能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索中,学生的思维在老师提供信息、同学交流的撞击和引导下得以活跃,师生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研讨气氛中。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教材第84、第

8、85页的内容及练习十八的第415题。1.使学生学会百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3.通过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理解并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实物投影。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并说一说是怎样化的。0.451.20.367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三十二点六百分之一百五十百分之六百3.把下面各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多少?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如果把它们缩小到原来的3.670.521.2610.74.把下面的分数

9、改写成百分数。小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转化为百分数,只要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就可以了。老师:在生产生活中,进行统计和比较时,经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所以我们应当很好地掌握它们之间互化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1.学习把小数化百分数。(1)出示例1。找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已知条件:每个人投篮的总次数和分别投中的次数;所求问题:求他们的命中率,并比较他们谁的命中率高)命中率指的什么?(命中率指的是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百分之几)列式计算:35=0.6,460.667。(2)小组讨论:怎样把这些小数化成百分数?老师引导

10、学生得出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要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这个分数改写成百分数。(3)尝试把0.6化成百分数。 (5)把中间转化的过程用方框圈起来,如下:说明:方框中的部分是表示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过程。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如果不看这个过程,怎样很快地把小数直接化成百分数呢?(6)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即可。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时,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添上百分号,又(2)把中间转化的过程用方框圈起来,如下:向学生说明:方框中的部分是表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过程。请同学们认

11、真观察一下,如果不看这个过程,怎样很快地把百分数直接化成小数呢?(3)引导学生归纳出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使学生明白:当把百分数的百分号去掉时,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然后把它的小数点向(4)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5页“做一做”。全班交流、汇报,讨论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老师强调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要补0占位。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八的第415题。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0.09=0.025=4.2=0.37=0.463=3.478=2.把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或整数。32%=35%=1%=105%=1.5

12、%=10.5%=0.6%=332%=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有错,并把错的改正过来。(1)3.2%=32()改正:(2)2=200%() 改正:(3)0.8%=80() 改正:(4)0.008=80%() 改正:4.计算,并把所得的商化成百分数。27.693912.211.51. 9%2.5%420%37%46.3%347.8%2. 0.320.350.011.050.0150.1050.0063.323.(1)0.032(2)(3)0.008(4)0.8%4. 0.71=71%8.14=814%教材第85页做一做小数:0.050.20.420.580.750.95为百分数时,比较得更快。13.

13、(1)12002500=48%(2)13002500=52%14. 80052%=416(人)75054%=405(人)416-405=11(人)城关一中男生多,多11人。15. 6915%391+69=460(人)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1)可以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它写成百分数。(2)可以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加上百分号。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1)可以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然后把分数化成小数。(2)可以先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1.学生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和百分数的意义。2.这节课的

14、内容难度不大,教学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自主发现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上。3.练习方法的多样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起来倍感轻松。4.部分学生在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出现不知向左移还是向右移动小数点的情况,有时还漏添百分号。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教学的。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小数来进行的,而求百分率又要把算出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了基础。学生以前学过小数与分数的互化,因此,学习本课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会很困难。在学习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复习小数与分数互化的知识和百分数的意义十分必要。百分数和小数

15、的互化,教材没有先给出互化的方法,而是直接提出:“百分数和小数怎么互化呢?”让学生自己探索,再通过“做一做”,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互化的规律,从而找出快捷的互化方法。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总结、理解掌握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从而使其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1.通过谈话,使学生感受到不同形式的数之间的联系,激发起学生研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的兴趣;同时勾起学生对百分数与分数联系的回忆,为学生联系已有的数概念探索例题中的小数化成百分数打下基础。2.肯定各种互化方法,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把小数改写成百分数,有些学生把小数改写成分母为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这需要借助分数的意义理解,并不需要去否

16、定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的方法,它在某种特殊时候显得更为简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使其充分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是很有必要的。教学时要避免为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增加学生理解的难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教材第89页的内容。1.在学生学习了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方法,能够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2.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比较、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能够正确地列式计算

17、。1.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用什么方法?2.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关键是什么?(找应用题中的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哪个量是标准量,哪个量就作除数)3.口答。(只列式不计算)(1)5是4的百分之几?4是5的百分之几?(2)甲数是60,乙数是30,甲数比乙数多多少?甲数比乙数多百分之几?(3)甲数是48,乙数是64,甲数比乙数少多少?甲数比乙数少百分之几?4.揭示课题。出示复习题: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通过读题,在这道题中,哪个量是标准量?你是从哪句话中找出来的?应怎样列式?如果将这道题的问题变

18、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应该怎样解答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继续研究的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1.出示例3。(1)学生默读题。(2)例3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异同?(条件相同,问题不同)问题不同在哪儿?老师说明复习题求的是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例3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百分之几。(3)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4)启发学生想“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哪个量是单位“1”?板书:多造的原计划的(单位“1”)(5)讨论,列式计算。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造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4-12)12=21

19、20.167=16.7%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16.7%。“14-12”求的是什么?为什么不除以14呢?(6)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引导学生思考:把原计划造林看作百分之百,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116.7%,两个百分数之差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学生列式,老师板书:14121.167=116.7%116.7%-100%=16.7%老师说明: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2.拓展。将例3中的问题改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1)提问:根据问题分析,哪两个量在比较?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解答时,先求什么?

20、再求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和实际造林数比较,要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必须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才能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2)学生列式,老师板书:14如果有学生列式为1414-1214也是允许的。(3)观察比较。将例3的第一种列式及改变问题后的第一种列式进行比较。不同点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除数不一样?学生讨论,再次强调两题中比的对象不同,单位“1”就会发生变化,解答这种题时,仍要注意找准单位“1”。1.分析数量关系。(1)求今年小麦的产量是去年的百分之几,是把()看作单位“1”,是()和()比,所以用()()。(2)求今年小麦的产

21、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是把()看作单位“1”,是()和()比,所以用()2.看线段图填空。(1)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列式: 列式:(3)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3.操场上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4.一辆自行车原价是312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168元。降低了百分之几?甲校学生人数比乙校多25%,乙校学生人数比甲校少百分之几?1.(1)去年小麦的产量今年小麦的产量去年小麦的产量今年小麦的产量去年小麦的产量(2)去年小麦的产量今年比去年增产的量去年小麦的产量今年小麦比去年增产的量去年小麦的产量2.(1)37.538(2)66.7(5-

22、3)3(3)40(5-3)53. (25-20)25=20%4. 1683120.538=53.8%25%(100%+25%)=20%教材第89页“做一做”(10-9)10=10%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实质上也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即两个数的差量占另一个数(即单位“1”的量)的百分之几。用A表示一个数,B表示另一个数。求A比B多百分之几:1. (A-B)B2. AB-1求B比A少百分之几:A 2. 1-BA注意:找准单位“1”,用单位“1”的量作除数。1.画线段图是一种很直观的方法,但是有部分学生不习惯使用。2.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学生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课堂氛

23、围比较活跃。3.小组合作,自主探索活动的时间较难把握,教学时前松后紧,注意调控好教学活动的节奏。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学生可以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解百分数应用题的能力。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1.注重学生的认知起点,设计有层次性、开放性的练习。学生能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4、,建构系统的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学会发现未知的问题,自主探索解决。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2.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大胆地处理教材,力求多元化地处理已知的信息,将学习内容化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具体。3.编题改题,系统内化。这一教学过程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理解”“消化”,并形成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培养学生迁移推理能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练习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18题。1.熟练分析和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

25、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正确、熟练地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集体交流。1.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2题。(1)指名读题。(2)什么是“增加到”?什么是“增加了”?(3)求藏羚羊的数量比1999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就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哪两个量相比?增加的数量1999年的数量(4)列式计算。(5)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92页练习十九的第6题。(1)学生先读题,然后试做。(2)分析问题。锯成的最大的正方体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体积是多少?锯成的最大的正方体的体积比原来长方体的体积减小了多少?怎样求?集体订正。3.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92、第93页练习十九的第1、第3、第4、第5、第7题。1.操场上有男生50人,女生40人。(1)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2)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