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2.49KB ,
资源ID:105890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589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信息化教学大赛.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信息化教学大赛.docx

1、信息化教学大赛关于举办2014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选拔赛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各高职高专院校: 为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我厅决定举办2014年全省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比赛时间和地点1.比赛时间:2014年5月中下旬(见“辽宁省职业教育效率平台”和“辽宁技能大赛网”晚网上通知)2.比赛地点:待定.二、比赛项目1.中职组。(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设语文类课程组、公共艺术课程组、石油化工类专业组、公共管理与服务类专业组、医药卫生类专业组。(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不限课程和专

2、业类。(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设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建筑桁架模型设计两个教学内容组。2.高职组。(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设语文类课程组、文化教育大类专业组、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专业组、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组、轻纺食品大类专业组。(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不限课程和专业类。(3)网络课程比赛。不限课程和专业类。三、赛项要求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本赛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

3、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参赛者应拥有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本赛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遵循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规律和教学要求,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2)所选的教

4、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的学习或者技能点的训练,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3)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本赛项考察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针对给定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设备操作的能力。(1)参赛教师应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整合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展示操作效果。(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

5、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4.网络课程比赛。本赛项考察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管理过程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1)参赛作品应满足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参赛者应拥有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

6、,成员不超过5人。四、比赛内容1.中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内容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和公共艺术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厅20132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参赛作品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应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教职成20098号)的教学要求,参照相关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版本不限)进行制作和设计。2.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参赛教学内容限定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中的“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

7、试”有关内容,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力学基础中的“建筑桁架模型设计”有关内容。3.高职组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参赛作品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教学内容的,可参加语文类课程组比赛。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4.高职组网络课程比赛。参赛作品教学内容不限学科和专业,可以是公共基础课程,也可以是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参赛作品为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且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五、比赛办法各市、各高职高专院校必需要进

8、行选拔比赛。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此项目赛前完成教学设计。参赛教师决赛时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换场3分钟。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不超过45分钟的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光盘)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保证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剪辑(视频技术要求,以教育部文件公布赛项方案为准)。3.信息化实训教学。此项目采取现场比赛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换场3分钟。4.网络课程。此项目采取网络评审的方

9、式进行,参赛者在报名时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由组委会组织专家网络评审。六、举办单位1.主办单位:辽宁省教育厅2.承办单位: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七、奖项设置各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总数的20%、三等奖占总数的30%、优秀奖若干。八、参赛办法及要求1中职:以各市教育局(不含大连)为单位组织代表队报名参赛,高职以院校为单位报名参赛。参赛名额:中职:(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市限报6名(组)选手(沈阳市限报10名(组)选手);(2)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各市限报2名(组)选手(项目不能重复)。(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各市每项限报2名(组

10、)选手(项目不能重复)。高职:(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各校限报3名(组)选手(项目不能重复)。(2)信息化课堂教学展示比赛,每校限报1名(组)选手。(3)网络课程比赛,每校限报1个。2参赛教师应是职业学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3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4参赛软件应在Windows系统下或IE浏览器下能直接运行,光盘须查杀病毒,以免影响比赛。5参加现场决赛的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大赛只提供备用计算机,如有特殊需要,请提前与会务组联系。6 .参加辽宁省信息建设项目和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11、含骨干校)的职业院校,必需保证有至少2个项目参加比赛。九、资料报送要求1.本届大赛的报名工作以代表队为单位统一在辽宁技能大赛 网()和电子表格方式进行。2.请各代表队于2014年5月10日前,完成网上报名工作。3.各单位在比赛报到时,报送相关参赛材料。具体为:教案5份、说课稿5份,课堂教学项目还要报视频光盘一份。3.参赛材料请用档案袋单独分装,档案袋封面要粘贴一份填好后的“单项报名表”(见附件3)。比赛的纸质材料中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材料须用A4纸打印,纵向左侧装订。附件:1.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内容 2.2014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评分指标3.2014年全省职业院校信息化

12、教学大赛参赛报名表辽宁省教育厅 二一四年一月十五日 附件1:2014年辽宁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内容一、教学内容内容A: “数声光实用型竞赛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1.抢答器的结构与电路原理;2.抢答器的装配与电路调试;3.抢答器的典型电路故障分析、检测与维修。内容B:土木水利类专业基础课程土木工程力学基础中的“建筑桁架模型设计”有关内容。1.力学知识;2.桁架设计;3.模型搭设;4.模型承载测试。三、比赛现场提供的设备及软件清单1.内容A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故障抢答器8个注12抢答器套件1套注23数字万用表1只UT58D4指针式万用表1只MF475通用示波器1台YB4

13、3306直流稳压源1台YB1731A 7电子电路维修通用工具1套注1:现场提供的抢答器只在功能板区域设置一个故障点,设置的故障类型有:供电故障、控制电路故障、编码电路故障、锁存电路故障、译码驱动电路故障、显示电路故障、声响电路故障和元器件损坏等。参赛教师进入赛场后,可自主从8个故障抢答器中抽取1个,一经抽取不得更换。注2:抢答器元器件清单序号部件名称设备符号参数数量1电阻R1R910k92电阻R1015k13电阻R11、R1251024电阻R1368k15电阻R141k16电容C1100uF17电容C2、C30.01uF28三极管VS901319集成电路IC174LS148110集成电路IC2

14、74LS279111集成电路IC374LS48112集成电路IC4NE555113数码管IC5LG5011AH 0.56114扬声器B8115抢答按键开关S0S78.5无自锁816控制按键开关S88.5带自锁117IC插座 16P318IC插座 8P12.内容B序号设备名称数量备注1测试支座2个跨度不小600mm承受压力100KG2挂钩1个35KG砝码5个410KG砝码5个520mm30mm500mm木条8根材质:松木610mm15mm500mm木条20根材质:松木716mm自攻螺丝钉50个825mm自攻螺丝钉50个930mm自攻螺丝钉50个1016mm铁钉50个1125mm铁钉50个1238

15、mm铁钉50个13图钉50个14塑料绳团1个15双面胶带1卷宽10mm 16透明胶带2卷宽10mm 17固体胶棒1个18充电式手电钻套装1套19充电式手持往复锯套装1套20尖嘴钳 (6寸)1只21木柄圆头锤1只22三角尺1套23钢直尺1个243米钢卷尺1个25木工量角器1个26切割工具刀1只27木工手锯1个28剪刀1个29木工铅笔1只30马克笔套装1套31荧光笔套装1套32木工砂纸2张3312#钉书机1只注:现场模型承载测试中,模型跨度不小于600mm,跨中承载测试,承载20KG以上。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评分指标1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设计思路40学情分析准确,

16、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清晰、合理;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得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教学过程30教案规范、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教学组织得当、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数字化,传输方式网络化;图、文、音、视、动画等素材运用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教学效果15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维度实施教学评价,指标合理,方法得当。特色创新15立意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巧妙;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性。2.信息化课堂教学展示比赛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教学设计30教学目标设定具体、明确、表述准确,

17、体现先进教学理念,要素完整、可测可评;目标设定符合专业(或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内容正确,与课程总体目标、单元教学任务一致;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教学重点、难点确定准确。教学设计科学、合理,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所选文档、图片、音频、视频、PPT、动画及必要的教学软件正确、合理,应用规范、效果好,对教学内容支撑作用强;教学策略得当、高效,体现做中学、做中教,以学生为中心,理实一体化等教学理念;教学活动设计灵活、完整、有效,信息技术运用合理。教学过程40教案规范,课堂组织灵活、有序,教学互动热烈、关注度高;注意教学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注重启发式、案例式、活动式、游戏式等有效教学手段运用

18、;板书精炼、艺术,文字规范、正确,表述画龙点睛;信息化设施设备使用正确、规范、熟练。主讲教师仪表端庄大方,语言标准、规范、生动、准确、亲和力强,肢体语言丰富、合理;效果评价15教学效益、教学效果明显;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具有创新点。特色创新153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设计思路30学情分析准确,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清晰、合理;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和数字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得当;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重难点问题或者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作用突出,体现“做中教、做中学” 。教学过程30教案规范、完整、突出信息化教学特点;教学组织得当、有效;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数字化,传输方式网络化;图、文、音、

19、视、动画等素材运用合理;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现场操作25现场教学设计讲解和设备操作结合恰当;设施、设备使用规范熟练,演示效果好;展示良好的职业技能和操作规范。特色创新15教学设计立意新颖,具有想象力和个性表现力;适用于实际教学,有推广性。4网络课程比赛评比指标分值评比要素课程设计思路35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要求,课程内容设计详实,充分考虑学生、教师等不同主体的教学需求;提供“教、学、做”一体化的网络课程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教案、演示课件、实验实训指导、重点难点指导、习题、参考资料、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录像等,表现形式多样。内容呈现30课程

20、平台导航清晰,设计合理,便于检索;栏目设置科学;界面布局合理、美观,体现课程特色;文本、图形、音频、视频等材料符合技术规范,质量高,能自适应显示终端分辨率,无语法错误,无排版格式错误;链接设置明显、准确,没有无效链接。使用效果20学习过程体现师生交互与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在线完成练习、作业和综合测验,客观题能实现自动批改;并有统计显示交互内容。有专门的疑难解答版块,有足够的学生参与,学生的提问能得到及时的回答,更新频率较高。特色创新15能够根据课程特点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如工学结合、双语教学、课程论坛、服务社区等,能体现资源共建和学习者对资源贡献的评价。体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原创性资源比例较高。附件3:2014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报名表 市 联系人 电话: 姓名性别年龄职称职务单位电子邮箱参赛项目专业名称课程名称参赛内容教材版本手机创作说明(包括创作思路与作品特色等)作者排序作者姓名学校名称任教课程作品安装运行说明说明是否保证您所报送的作品无任何版权异议或纠纷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或出版是 否 签字: 年 月 日推荐意见 年 月 日( 加盖公章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