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49.02KB ,
资源ID:1066099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6609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比较文学.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比较文学.docx

1、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概论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答案要点: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 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

2、中的某些环节。(要求举例说明)以上要点得6分,举例得4分。2.举例简要说明中西戏剧结构上的不同。答案要点: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即多采用线状结构(要求举例说明)西方戏剧多采用网状结构,即便是脉络很简单的事件也可以构成网状的矛盾冲突。(要求举例说明)上述两点每点5分(要点2分,举例说明得3分)。3.举例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技巧渗透现象。答案要点: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在中外文艺活动中是较多见的。在西方艺术中,一种艺术技巧向另一种艺术渗透,如绘画进入诗歌,叙事进入音乐等更是常见。美国的艾肯就是成功的利用了音乐的象征和技巧的

3、小说家和诗人。艾肯在他的诗中“让我们听见这种缥缈飞逝的心灵的音乐的全部协奏”。众所周知,T?S?艾略特更是在他的诗中,自觉地、积极地引进了音乐的技巧。海伦?加德纳认为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诗四个四重奏由四首诗组成,每一首诗都分成五个部分,可以看成是“都有自己结构的五个乐章”。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10分)四、论述题(共25分)为什么说比较文学能在不同文化的关系中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试举例论述说明。答案要点: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中吸取

4、营养,谋求新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比较文学的“互补”功能。(3分)具体的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在与“他者”(指他种文化的文学)的对比中,更清楚地了解并突出自身的特点。两种文化相遇,也就是进入了同一文化场,两者便都与原来不同而进入了新的性质,两者之间必然会发生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有时是明显的对比,有时是潜在的参照关系。(要求举例说明。共6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其次,“互补”是指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但决不是把对方变成自己一样,也不是把自己变成和对方一样。(要求举例说明。共6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再次,“互补”还表现为以原来存在于一种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或“误读”)另一种文化的文本,因

5、而获得对该文本全新的诠释和理解。(要求举例说明。共5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最后,“互补”还包括一种文化的文本在进入另一种文化之后得到了新的生长和发展。(要求举例说明。共5分,其中举例说明得3分) 以上几方面的“互补”显然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比较文学概论每讲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共九讲) 一、填空题1. 比较文学是一种文学研究,它研究 的 的各种现象以及其间的各种关系。2.研究一国之内的 、 和 被称为国别文学研究.3.总体文学研究超越国家、民族、语言界限的那些 、 、 和 。4.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 以达进一步的共识。5.比较文学除研究文学间的种种现象之外,还研究 等诸多方面的联系

6、,这就是文学的 。6.文化发展是通过 和 两种作用来进行的。7.文化转型是指在某一特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 ,同时又进行急邃的 。820世纪后半叶,人类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在 以外, 也得到蓬勃发展。9.如果没有不同文化间的 、 ,我们的文化就会变成一片文化沙漠。10.比较文学在与他种文学的交往中,以 、 、 、 为己任,是沟通各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时期2.互证3.横向开拓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5.文化转型的原因四、论述题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

7、识。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存在于不同文化中 不同文学之间 2. 文学理论 文学批评 文学史3. 文学运动 文学题材 文体和技巧 4. 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或不同的应合5. 文学与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跨学科研究 6. 认同 离异7. 危机和断裂 重组和更新 8. 逻辑学范式 现象学范式 9. 和而不同 多元并存 10. 互为主观 互为语境 互相参照 互相照亮二、名词解释1、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文化发展明显产生危机和断裂,同时又进行急遽的重组与更新。如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魏晋六朝和五四时期。2、互证:是以不同文学为例证,寻求对某些共同问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应和,以达到进

8、一步的共识。3、横向开拓:横向开拓是一种文化外求,外求的方向大致有三:一是外求于他种文化;二是外求于同一文化地区的边缘文化;三是外求于他种学科。三、简答题1、什么是逻辑学范式? 教材第13页2、什么是现象学范式? 教材第13页3、文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层次指的是什么? 教材第5页4、简述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 教材第15页5、文化转型的原因 教材第12页四、论述题谈谈对人类文化的多元发展的认识。答题要点:1、文化差异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现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人类文化的多样性。2经济和科技的全球化为多元文化在各地区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但同时也蕴涵着以强势文化覆盖弱势文化,削弱多元文化的可

9、能遏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割据主义危机的关健之一就在于沟通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民,能过对话使他们能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以致互相欣赏。 3、文化多元发展会遇到种种阻碍和挫折,前景也并非乐观。 4、文学是可以沟通人的灵魂的,它是沟通不同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比较文学首先通过文学途径,以沟通不同文化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体验形式为已任。 5、在广阔的空间里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解不同文化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展开不同文化的对话,缓解文化霸权主义与文化割据主义的对立,彰显本民族的文化,发展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第二讲 练习题一、填空题1.比较文学是在 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以“比较文学”直接命名的第一本书出身新西

10、兰奥克兰大英国文学教授 之手。这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第一部专著。2.戴克斯特最重要的贡献是 。3. 是第一个全面阐述法国学派观点的人。他的 对比较文学的历史到方法成果作了系统论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 的观点。4.比较全面论述比较文学历史、方法、成果的著作是 。5.20世纪40年代, 合著的文学理论一书,把对作品的 等外在因素的研究称为 ,而把对 本身,包括 、 、 、 等形式结构的研究称为 ,而“内在研究”才是文学研究的重点。6.“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中国正式出现于 。7.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 的巨著 和 、 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8.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奠定最初基础的主要人物是 。9.

11、 对法国学派提出批评、认为他们对比较文学定义的解释比较狭隘。10.管锥篇最大特色是 。二、简答题1.简述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梵?第根的观点。2.关于比较文学定义有哪三种,其差异何在?3.如何看待“学派”的问题?4.中国比较文学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基础是什么?三、分析题1.美国学派的出现对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有何影响?2.分析钱钟书的管锥篇的价值?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19世纪末 波斯奈特 2. 使比较文学成为大学的一门学科 3.比较文学论 法国学派 4. 梵?蒂根著比较文学论 5. 韦勒克 沃伦 作者生平、社会背景 作品 形象 隐喻 象征 文体 6. 20年代末30年代初7. 钱钟书 管锥篇 诗可以怨

12、 通感 8. 朱光潜 钱钟书9. 韦勤克 10. 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时间、地域、学科)打通全部文艺领域。二、简答题1.简述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梵?第根的观点。 教材第30-31页2.关于比较文学定义有哪三种,其差异何在? 教材第44-45页3.如何看待“学派”的问题? 教材第47页三、分析题分析钱钟书的管锥篇的价值?答题要点: 1、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是以钱钟书的巨著管锥篇和诗可以怨、通感等文章的发表为标志的。 2、管锥篇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坚信“人文科学的各个对象彼此系连,交互渗透,不但跨越国界,衔接时代,而且贯串着不同的学科。” 3、管锥篇总结了许多文艺共同规律,但没有一条是从纯粹抽象、推理得出而

13、脱离了艺术实践的。 4、管锥篇突破了各种学术界限,打通了全部文艺领域,以寻求共同的“文心”和“诗心”,此外,关于各个时代各地域之间文学的实际联系,这本巨著也给予了一定的注意。5、管锥篇很多篇幅进行了以西方文艺理论阐明中国文艺现象和以中国文艺理论阐发西方作品的双向阐发研究。6、总结(教材第60-61页)第三讲 练习题,一、填空题1. 是研究比较文学的重要原则。2.“和”的主要精神是协调 。3.素材指的是 ,往往是触发作者思考的 。素材不同,但它所体现的题旨却往往有 的方面。4.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 ,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 。5.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 ,那么,主题则更与作家 联系在一

14、起。6.昭君和番的故事题材遍及多种体裁,主题几经变化。真正是这一传统题材所展示的主题发生根本改变的是五四时期 。7.意象是 ,是赋有某种 的具体形象。8.原型是一种更为 的研究,一般是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 、 、 、 等等。9.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 。10.原型批评理论的重要人物有 。二、简答题1.谈谈对“和而不同”原则的理解。2.从具体作品为例,谈谈主题研究中由种种“不同”出发,达成“和”的。3.具体谈文学中某一主题和题材的流变。4.谈谈弗莱的原型批判说。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和而不同 2. 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3. 原始材料 实际生活现象、人物、传

15、闻、轶事 共同 4. 鲁迅的药 歌德的浮士德 5. 客观的素材 主观思想 6. 郭沫若的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之一的王昭君 7. 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 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8. 宏观 题材、题旨、主题、意象 9. 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10. 弗莱、莱格和莱维?施特劳斯 二、名词解释1、主题:是作家以特定的思想立场、人生态度、审美情趣对生活事件加以倾向性的介入之后产生的一种高度判断。它深藏在作品内部,要经过思索和解读才能浮现出来。主题有时由一个题旨构成,如鲁迅的药;有时由几个或更多的题旨构成,如歌德的浮士德。如果说题旨更依赖于客观的素材,那么,主题则更是与作家的主观思想联系在一起。

16、2、意象:意象就是当人在以审美理想观照事物时意识中所呈现的形象,也就是“意中之象”。它是具有某种特殊文化意蕴、文学意味的物象。它存在多种层次,其中最主要的是文化意象和个人意象。3、原型:原型是一种更为宏观的研究,一般指在世界文学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基本现象,包括题材、题旨、主题、意象等等。原型批评就是对这些重复的现象作世界性的综合的宏观分析。 二、简答题1.谈谈对“和而不同”原则的理解。 教材第70-71页2.谈谈中外作品具有共同主题的现象。 教材第79页3.具体谈文学中某一主题和题材的流变。 教材第80-88页4.谈谈弗莱的原型批评说。 教材第93-94页第四讲 练习题一、填空题1.由于文学欣赏

17、过程有着很强的 、 和 ,因而对一部伟大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诠释就往往很不相同。2.所谓“期待视野”就是作者在“ ”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 。3. 是比较文学研究最早出现的科目。4. ,这就是影响的全过程。5.阅读小说而获得美感,不是通过“感知”,而是通过“ ” 。6.在接受理论看来, 的相互联系,正是研究内在的文学性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7.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 ,它从更多方面发掘了作品的魅力。8.目前我国比较文学研究中最常见的接受和影响模式是 。二、名词解释1.接受屏幕2.影响研究3.反射三、简答题1.谈谈对影响过程的理解2.什么是接受理论?3.接受和影响的关系如何?4.例说明接受和影响的

18、多种模式。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 主观性 创造性 广阔的想象余地 2. 接受屏幕 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 3 各国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相影响 3. 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 4. 呈象 5. 研究文学作品之间 7. “误读”也是一种“接受方式” 8. X作家和Y作家,或者X作家在Y国二、名词解释1.接受屏幕:当作品各作者相接触,首先遭遇的就是读者的“接受屏幕”。每一个读者都是生活在一个纵的文化历史发展与横的文化接触面构成的坐标之中,正是这一坐标构成了他独特的,由文化修养、知识水平、欣赏水平以及个人经历等所构成的“接受屏幕”,这一屏幕决定了作品在他心目中哪些可以被接受而发生共鸣,哪些可以激发

19、他的想象力而加以再创造,哪些被排除在外。2.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研究类型,法国学者为这一研究类型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了重要贡献。他们研究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材料,丰富了人类文学遗产,填补了研究空白。但是法国学者主要研究欧洲各国文学的联系,研究范围比较狭窄,研究的重心放在资料的发掘、考证上,对文学的内部规律和审美特征的研究重视不够,给这种研究带来明显的不足和局限。三、简答题1.谈谈对影响过程的理解。 教材第106-109页2.什么是接受理论? 教材第109页3.谈谈正影响和负影响。 教材第112-114页4.举例说明接受和影响的多种模式 。教材第116-

20、118页第五讲 练习题一、填空题1.新批评派认为作品的意义只能摒除 的参与客观地从 来分析。2.诠释学是 。3. 这就是“双向阐释”。4.逻辑学认知方式, ;互动认知 ,客体并无与主体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5. 为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6.心理学分析方法不仅重视对于 的分析,而且还注重对于掩盖在表面文本深处的 的发掘。7.“推末以至本”是说: ,这就是“探本以求末”,所以,这是一个难解的悖论。8.从双向诠释的认知方式看,历史可以解构为“ ”和“ ”两个层面:前者指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后者是当代所叙述和诠释的历史。二、名词解释1.诠释学2.结构主义3.互动认知三、简答题1.简

21、述诠释的五种方式。2.谈谈对“过渡诠释”的理解3.“双向阐释”在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意义?4.翻译在比较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作者和读者 作品本身 2是对意义进行探讨的学问 3从自我的观点来阐述他者,再从他者的观点来阐述自我 4.认同主体世界与客体世界的分离 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两分 5.跨文化文学研究 6.潜意识 潜文本7.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从最末尾、最表面、最细微的地方入手,寻根问底,找到最根本的东西,而这个最末尾、最表面、最细微的东西,又必须放在一个整体的语境中,才能穷尽其意义 8“事件的历史” “叙述的历史” 二、名词解释1.诠释学:诠释是理解并解释一件事,一句

22、话或一个字,对其意义进探讨。对意义进行探讨是一门学问,在西方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叫“诠释学”或者“阐释学”。2.结构主义:即把一个作品放在很多作品当中,撇开具体现象,找出其本质联系来寻找意义。结构主义的源头可以上溯到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1935年,布拉格学派提出“结构主义”一词。50年代在法国兴起,60年代广泛流行于欧美许多国家,在60年代,结构主义远远超过了文学理论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3.互动认知:认为主体和客体并非截然然两分,客体并无与主体认识完全无关的、自身的确定性。主体和客体都是在相互的认知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重新建构自身,共同进入新的认知阶段。这种认知方

23、式研究的空间是一个不断因主体的理智、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化的而变化的、开放的、动态的空间。三、简答题1.简述诠释的五种方式。 教材第120-121页2.谈谈对“过渡诠释”的理解 教材第122-123页3.“双向阐释”在中西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教材第126-127页4.翻译在比较文学学科中的地位如何? 答题要点:(1) 翻译的最基本的定义是将一种语言的作品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创造性劳动。(2) 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问题,要充分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文化底蕴,必须考虑语言需符合接受国的文化习惯。(3) 从更高的意义看,翻译可视为原作生命的延续。翻译使原作产生了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交流的可能,使作

24、品置于新的现实之中,同时译者的创造性也使原作得到新的滋润。不仅如此,随着不同时代新的译作的出现,原作的生命不断得到延伸,从而青春常在。第六讲 练习题一、填空题1.从诗歌的历史传统来看,西方最早的诗篇是 ,而中国诗歌的传统是以 为主。2.从社会文化背景来看,影响西方文学发展的三大外在因素,是 、 和 。尤其是 和 ,它使西方诗歌的题材及主题中有一个高踞其上或蕴藏其内的,或明或暗的主宰宇宙的 。中国文化则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3.中国古典小说可分成 ,文言小说早熟于白话小说。4.欧洲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中世纪欧洲出现了一种流行的文学形式 ,13世纪以后,逐渐发展成为故事小说。5. 正是中西小说的共同特征。6.从整体结构看,中国古典小说结构布局的目的,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