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28.61KB ,
资源ID:10664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664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党报与都市报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党报与都市报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docx

1、党报与都市报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比较研究党报与都市报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比较研究以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对“420雅安地震”报道为例摘要这是一个突发事件频发的时代,特别是突发性灾难事件,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严重影响着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国家的稳定。因此,越来越多各界人士对突发性灾难事件及其关注,特别是新闻媒体,面对灾难事件的报道,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和都市报,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除了履行传递信息的职责外,还承担着沟通媒体、政府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对突发事件报道,成功的报道能够赢得受众的信任,促进抗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塑造良好的媒体和

2、政府形象;而如果报道失败就对媒体和政府产生极大地负面影响,不利于抗灾工作的顺利进行。面对“420雅安地震”这样的重大灾难事件,党报和都市报作为不同性质的报纸,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二者在报道时各有哪些特色,有着怎样的媒介表现和传播策略,本文将以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为研究对象,作一比较和分析,探究二者的差异,进而得出党报与都市报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差异。关键词:党报 都市报 突发性灾难事件 雅安地震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420雅安地震”是“512汶川地震”后,又一次给四川人民造成巨大破坏和损失的突发性自然灾害事件,造成150多万人受灾,196人死亡,21人失踪,11470人受伤,受灾面积达到了

3、12500平方公里。面对破坏力如此严重的自然灾害,作为四川省当地的党报和都市报,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不仅及时报道量人员死亡、受伤和失踪的准确数字,而且对救灾中碰到的困难和缺乏的东西都做了详细的报道,这样的报道,起到了积极的凝聚人心的作用。同时,对于团结一切力量抗震救灾、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塑造良好的媒体形象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党报与都市报表现出了很强的专业性,而这报道也各具特色,各自的记者不顾危险、深入灾区、一线采访报道的敬业精神,赢得了国内外媒体和其他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肯定。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对于媒体来说,是一个媒体的责任,对受众的负责,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积极地报道突发事件的信

4、息,可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去应对灾难。灾难发生后,媒体的公信力将会受到影响,媒体如果不能准确的、及时有效报道突发事件,就会失去公信力,损害到媒体自身的形象。以前我国媒体对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这将不利于政府和媒体良好形象的塑造,所幸在后来,我国对突发事件报道做出了改变,媒体及时、公开、全面、透明的报道,使我们的媒体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面对灾难发辉了有效的舆论引导。本文选取了四川当地两份具有代表性的报纸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对雅安地震后10天的报道为研究样本,通过对两份报纸在地震后十天的报道的统计分析,探究两份不同性质的报纸,对雅安地震报道各自的特色以及二者的差异,经过比较之后发现它们存

5、在哪些问题,并提出对策。比较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这两份不同性质的报纸,对雅安地震的报道,可以探究我国党报和都市报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起到凝聚人心,感召和激励的作用,同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塑造政府形象和媒体公信力的作用。(二)研究目的突发性灾难事件是给人类及整个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事件,由于其具备独特的新闻价值,如突发性、破坏性、负面性、多面性、反常性、震撼性等,影响广泛而且巨大,因此成为各大新闻媒体报道的对象。党报和都市报作为不同性质的媒体,在面对重大突发性灾难时,各自有着不同的职责。那么党报与都市报在报道突发性灾难事件的过程中,各自有哪些特色,又存在着那些不足?本文选取四川地区的四川日报和华西都

6、市报4月21日到4月30日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这份报纸的数据分析和个案研究,描述党报与都市报对“420雅安地震”的报道特征,以及党报与都市报在突发性灾难事件报道中各自的媒介表现和灾难新闻的传播策略。二、选题核心概念界定(1)突发性事件: 突发事件(Emergency Events),国际范围内一般都称“危机事件”,关于“突发事件”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有多种概括。各自的侧重点不一样,但都是从突发事件特点的一个或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概括。 国务院发布的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标注)(2006)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标注)(2007)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

7、成重大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根据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突发事件可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杨国仁、张耕夫认为:“所谓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标注) 徐学江认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正因其突发性,重大突发事件总是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标注) 贺文发认为:所谓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的, 出乎人们意料之中的事件,或者即便对事件的发生能有所预料,但整个事件的

8、发展过程乃至最终结果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样的事件又会对公众的生活、生产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一般而言,突发事件都是负面事件,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换言之,是新闻媒介报道与追逐的热点事件。(标注) 徐和建认为:所谓公共突发事件就是打乱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秩序,社会关注,影响深远。并且难以照章办事,难以按常规处理的事件。(标注) 突发事件有以下几个特点:1,、突发性,这是突发事件最显著的特点,它在人们毫无预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瞬间造成重大伤亡或者影响;2、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去制止、改变事件的发生;3、社会危害性,突发事件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后果,造成重大损失;4、易受社

9、会关注,成为社会热点,突发事件与人的切身利益有关,因此人们会关注事件的进度和后果;5、负面性,事故发生的本身对政府有杀伤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损害政府的形象。国务院新闻办前主任赵启正说过,“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置做的不好,往往是对我们伤害最重的,它可以轻而易举的把我们的政府形象毁到极点,把我们平时做的大量正面宣传一笔勾销。这经常让我们这些搞外宣的同志痛心疾首。”(2)突发性事件报道:突发事件属于危机,其新闻信息多为负面信息,因此,突发事件报道多为负面信息的传播。“负面报道”这一表述外延较广,突发事件的报道属于其中的一类,而“危机传播”更贴近突发事件报道的内涵,国内外学者对“危机传播”的概念界

10、定如下:美国学者费姆 邦茨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标注)中国学者廖为建等更为直接地指出,“在深具传播学知识的学者看来,危机传播不过是人类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对其理解和研究均可运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传播过程中的传播效果、媒介、受中等变量。(标注)从危机事件产生发展的基本过程看,危机传播主要呈现4个方面的主要特征,突发性、聚合性、迅捷性和牵连性。综上,突发事件本质上属于危机事件传播范畴。危机传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危机传播本身的意义,而是危机传播应对意义,即在实际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运用传播媒介,更好地进行危机信

11、息的传播,如何积极运用各种传播策略,进行突发事件的报道,转“危”为“机”。“420雅安地震”的报道即属于突发事件的报道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1)研究范围 1、内容范围:本文以四川当地的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选取四川日报的要闻版、地震特别报道专版和华西都市报的要闻版、地震特别报道专版、特刊与专题版作为研究样本。 2、时间范围:雅安地震发生后第二天,即4月21日4月30日,10天的报道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再加以具体分析。(2)研究方法对地震这样的重大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能够很好地体现纸媒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因此抽取地震之后10天的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作为研究样

12、本。1,、统计分析法:将样本报纸在这10天期间对雅安地震的报道做一统计,把这两份报纸对地震报道的新闻总量和专版总量、头版报道内容、报道立场、评论、消息来源、新闻图片的数量和反映内容做一统计。2、内容分析法:所谓内容分析法,就是一种对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是专门用于描述和检验传播渠道中传输的讯息的内容及表现手段,是对传播内容的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研究。把整理出来的文本,从报道角度、报道立场、报道侧重点、原创性和对舆论引导作用,这些方面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深入分析。 3、比较法:将统计出来的每组数据通过比较,分析二者存在哪些方面的差异,进而分析出作为不同性

13、质的两份报纸,在雅安地震发生后,做出了怎样的媒介反应,报道的风格存在着怎样的不同,它们各自的特色分别是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改进。 4、文献法:这一方法贯穿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主要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国内外有关党报与都市报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研究的论文、专著、期刊杂志等,并根据研究的问题,对所搜集的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而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版印象,有助于观察和探究以及全面的了解所研究的事物。四、四川日报与华西都市报对“420雅安地震”报道的多维比较(1)新闻报道量比较“420雅安地震”发生后,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很快介入其中,对地震做了大

14、量的报导,并在4月21日之后的十天做了有关地震消息的特别报道。在地震发生后的10天内,四川日报做了534条新闻报道,85版地震特别报道专版。华西都市报做了513条新闻报道,88版地震特别报道专版。对这场中国人民遭遇的巨大灾难做了详细的报道。 报纸名称报道总量专版总量四川日报53485华西都市报51388表一 报道总量和专版总量统计数据表从两份报纸对地震报道的新闻总量和专版总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四川日报在地震发生后十天内的的新闻报道总量要略多于华西都市报的报道总量,因为党报要在及时报道灾情信息的同时,也要报道党和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的报道,需要二者兼顾。而都市报更多的报道灾情、灾民和救灾。在专版报道

15、上,二者都做了有关地震的特别报道,数量相差的不多。4月21日,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四川日报和华西都市报都把重点聚焦在对灾情和救人的报道上,让受众及时了解雅安的受灾情况,以及现场救灾救人的情况,基本上扫清灾难信息的盲区。如四川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就是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第二版头条一切为了生命,特别报道8个版,都是以抢救生命和现场报道为主要报道。华西都市报头版,整版是一张地震现场救人图片,和一个特别醒目的大标题庐山7级地震,第二版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 一刻不能停 一个不能漏,特别报道13个版,都以现场报道和救人为主。国外媒体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五大对策之一就是:“在灾难报道中专业化的媒体,均着力发掘

16、新闻素材,以敏锐的触角,从不同角度入手,力争多侧面地为受众呈现出一个全景式的灾难现场。”在这次雅安地震报道中,两份报纸的报道基本涵盖了现场灾情、各界人士救人救灾、评论分析等方面,使受众及时了解灾难的最新消息。(2)报道内容比较从报道的内容可以看出媒体的性质和定位,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媒体的倾向和立场,报道内容和报道倾向是一份报纸价值观的主要体现。1、头版报道的角度,两份报纸10天头版报道的具体内溶统计,具体内容见表二。日期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4月21日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 李克强乘直升飞机进入震中灾区看灾情指导救灾王东明魏宏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庐山7

17、级地震 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乘直升飞机进入震中灾区看灾情指导救灾4月22日李克强到华西医院看望地震危害伤员地震宝宝 伴希望而生 雅安天全人民医院已出生11名“地震宝宝”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打电话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不等不靠 抗灾自救4月24日中共中央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进一步全面部署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常委全体起立为遇难同胞默哀4月25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安排进一步做好四川芦山抗震救灾工作 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王东明在雅安名山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魏宏走进庐山县城安置点倾听意见建议坚强复课4月26日习近平就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

18、害防范作出重要指示 加强监测预警 确保受灾群众的安全安置省政府决定4月27日为全省哀悼日彻查次生灾害温暖正能量 点亮新未来4月27日李克强总理再次就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哀悼逝者安息 生者坚强4月28日全国各地举行哀悼活动,王东明魏宏等领导参加 深切哀悼“420”路上强烈地震遇难同胞全国各地举行哀悼活动,王东明魏宏等领导参加深切哀悼“420”路上强烈地震遇难同胞4月29日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 抗震救灾转入过渡安置阶段着手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 王东明主持会议讲话 魏宏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 抗震救灾转入过渡安置阶段着手启动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工作 王东

19、明主持会议讲话 魏宏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新二环亮了4月30日魏宏在雅安支持召开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 始终把群众安置工作放在第一位灾区1500名检测员专盯地质隐患 紧急转移38户居民表2 头版报道内容统计表表二是两份报纸地震后10天的头版标题,从标题的信息内容可以看出,党报与都市报在灾难发生后,新闻报道承担的责任不同。作为党报的四川日报在报道中,都是国家领导人和地方领导人 查看灾情和指挥救灾的报道放在头版。可以看出党报在灾难发生后,除了报道确切的灾难信息外,更多的要报道党和政府领导人对受灾地区的人民,做的及时有效的指挥和领导,传达党和政府一系列的重要举措,以安定人心,稳定社会;而作为更贴近市民生活的都

20、市报华西都市报,更多得是报道现场灾情信息和救灾情况,以满足受众对灾区信息的需求。相比之下,四川日报的头版所提供的信息覆盖面更广一些,而华西都市报的头版多采用现场大图加上醒目的标题,显得更具有吸引力和震撼力。2、报道立场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数量比例数量比例正面立场41277.15%22243.27%中立立场12122.66%29056.54%负面立场10.19%10.19%总计534100%513100%表3 报道立场统计表四川日报的报道绝大多数是正面报道,有一些中立性报道和一篇负面报道;华西都市报的报道内容,立场相对多元,中立立场相对较多,正面立场其次,负面报道一篇。四川日报有77.15%的报道

21、表现出正面倾向,以不同的题材和角度,肯定和赞扬党和政府对抗震救灾的正确领导,突显出“人”在灾难斗争中的精神力量。有一些报道看是是客观的叙述事实,然而其对引语的运用却暗示了报道的立场。四川日报有22.66%的报道属于中立立场,主要内容是对灾情的客观性概述,除此之外在仅有一篇文本具有负面批评倾向的报道。华西都市报的大多数报道也表现出正面倾向,比例是43,27%,中立立场的报道占到了56.54%,这部分报道大多涉及到灾情和灾民的情况。具有负面倾向的报道有也只有一篇。可以看出,四川日报作为党报更多的是对党和政府的正面宣传报道为主;而华西都市报大多以中立报道为主,报道灾情、灾民等,让受众了解更多的灾难信

22、息。3、报道的倾向新闻报道的倾向性是指显现或隐藏在新闻报道中的新闻工作者本人或新闻机构本身的观点和态度。“新闻媒介的报道,或单个或总和的倾向性,就形成了新闻舆论的倾向与指向。它可能反映了公众的倾向,但事实与倾向一经新闻媒介的报道,便会产生强化、放大、引导、驱动作用,会反过来极大地影响公众的议题、判断、印象、观感、思考、好恶等等,从而形成更大的舆论力量。”因此报道的倾向既是媒体价值观的主要表现,也是影响舆论的关键因素。表5 两份报纸报道内容数量和比例统计表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数量比例数量比例灾情264.87%122.34%灾民7914.79%9718.91%救援18234.08%11221.83%

23、政府14426.97%10620.66%社会6812.73%13325.93%释疑91.69%173.31%其他264.87%367.02%总计534100%513100%表4 报道内容数量与比例表从表三的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地方党报,四川日报倾向于时效性和宣传性,其报道的重点落在对灾情的具体介绍上、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四川省内各级党和政府,对抗震救灾工作所做出的指导和采取的举措、武警官兵和各界人士的抗震救灾事迹。解释性新闻,详细介绍了此次地震的破坏力、地震发生的具体为止。而“作为党报的补充”的华西都市报为了“适合市场口味,反应大众心声”,更多的对“灾难中的人”做了大量报道,凸显出很浓的人文关怀主义

24、,提升了灾难报道的新闻价值和感染力 四川日报充分发挥党报的职能,报道内容中,有关党和政府组织抗灾、救灾的报道所占的比例较高,积极传播正能量,这样的报道可以很好地起到阻止谣言流传,稳定人心和社会的作用。而华西都市报在报道中,更多的是对灾民的报道,这样可以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了解到,灾民目前生活的具体情况,让市民详细的了解灾民们目前的生活状况。4、原创性 画斜线本报消息新华社评论其他无消息来源总计四川日报4054196910534华西都市报372378879513表5 消息来源数量统计表画斜线本报消息新华社评论其他无消息来源总计四川日报75.84%7.68%1.69%12.92%1.88%100%华西

25、都市报72.51%7.21%1.56%16.96%1.76%100% 表6 消息来源比例表 原创性报道是衡量一家报纸对新闻资源开发程度如何的指标,从消息来源比例扇形图,可以看出这10天新闻,来自本报记者的采访报道在两份报纸的报道中都占到了绝对性的比例,达到了70%以上,这反映出了,这两份报纸对灾难性报道资源的开发能力都很强,也体现出了二者反应机制比较完善。还有7%的消息来源于新华社的报道,这部分内容大多是传达中央领导对此次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导和指示显示出中央对受灾群众的重视和关怀。也有一小部分新闻,消息来源不明确,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在灾难性的报道中极为重要,在这样急迫的时期,媒体在传递真实

26、信息时细节不可忽视,要让受众确切的知道消息的来源,供受众辨别,这样可以更好的梳理媒体的公信力。 5、评论对舆论的引导地震作为一种重大的自然灾害,影响力大、影响范围广,对于四川省的公众而言,由于灾难的突发性、不确定性、紧迫性和信息的不充分性,还有公众对灾情信息的迫切需求性,很容易引发群众焦虑。如果媒体不及时、详细的报道灾难信息,做好积极的舆论引导,就会有可能产生各种谣言,引发失控行为,影响政府和媒体的形象,而且不利于灾难救援工作。评论性文章在灾难报道中发挥着有效引导舆论的作用,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媒体起到最主要的作用是教育和引导民众。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评论标题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战胜地

27、震灾害为了生命 奋力攻坚自强不息 战胜灾难危难之中 挺直脊梁严防次生灾害 全力打好硬仗“生命工程”责任如山 “以防为先”重在落实逝者安息 生者图强更加科学有力的抗震救灾 全力抓好群众安置工作请让出生 命的通道不等不靠 抗灾自救高效有序 救灾有力廉洁救灾 阳光重建温暖正能量 点亮新未来黄金72小时希望仍存救助不停志愿精神,与灾难共成长评论数量97表7 评论数量统计表 雅安地震发生后,两份报纸都发表了评论性文章,四川日报从4月21日到4月28日,总共发表9篇评论,华西都市报从4月22日到4月26日,总共发表了7篇评论性文章。两份报纸的评论文章,从版面选择看华西都市报都放在头版显著位置,读者能够一眼

28、看到,足以看出华西都市报对评论性文章重要性的重视,同时也可以看出在舆论引导上的重视;而四川日报的评论文章头版4篇、第二版4篇、第三版1篇,也将评论文章安排在重要版面,突出对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从数量上看,四川日报要多于华西都市报,作为党报需要在灾难面前,替党和政府发出强有力的声音,积极引导人们抵抗灾难,突显党和政府对抗灾赈灾做出的努力以及对灾区人民的重视和关怀;从内容上看,四川日报选用宏大的标题内容,读上去很有力量感,突显党和政府在灾难面前的力量,能够极大地激发人们积极抗灾救灾的信心,如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战胜地震灾害为了生命 奋力攻坚自强不息 战胜灾难危难之中 挺直脊梁严防次生灾害

29、 全力打好硬仗“生命工程”责任如山 “以防为先”重在落实逝者安息 生者图强;而华西都市报的评论文章读上去更温和一点,人文感情色彩比较浓烈,体现出贴近市民,关怀灾区的特色,如请让出生命的通道不等不靠 抗灾自救温暖正能量 点亮新未来。 6、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人文主义又称人本主义、人道主义,源于欧洲14世纪。人文主义被认为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一切以人为中心。人文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更是人衡量事物的尺度,体现了公民个体一时的觉醒。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以人为本是重要的立足点和落脚点,灾难事件传播中要关注的永远是守在民众的命运。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来

30、做报道,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和媒体形象。四川日报刊登的图片中,有李克强总理深入灾区,视察灾区现场以及现场指导救灾的图片,到医院看望地震为重伤员的图片,女医生在灾区抱着地震受伤宝宝的图片等,武警官兵奋力现场救灾图片;华西都市报也刊登了李克强总理现场视察指挥救灾图片,地震灾区婴儿诞生图片,市民为受灾伤员主动让路图片,以“爱,点燃希望”为主题的灾区孩子的帐篷生活图片人们为灾区人民祈祷图片等,这些图片感染力很强,表现出来浓浓的人文关怀色彩。四川日报刊发的文章,现在第一任务是救人一切为了生命有组织在身旁,不怕生命在这里中转生命接力在这里进行生命至上群众安稳 我们才能安心,从标题到内容,都充分展示了这样的主题:抗争救灾要以人为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第一任务抢救生命,党和政府关注灾区一切。华西都市报发表的文章,有光,芦山第一夜亮着第一顿晚餐:同“粥”共济宝贝,睁开眼睛就是晴天市民同心,为生命让路地震宝宝 伴希望而生肩膀,搭起转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