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198.65KB ,
资源ID:1068804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6880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长白山一高高三总练习专项1综合技能测试带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长白山一高高三总练习专项1综合技能测试带解析.docx

1、吉林长白山一高高三总练习专项1综合技能测试带解析2019吉林长白山一高高三总练习专项(1)综合技能测试(带解析)注意事项:认真阅读理解,结合历年的真题,总结经验,查找不足!重在审题,多思考,多理解!本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综合题),总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季节性积雪融化完毕日期等值线及水系分布。读图回答13题。1、图中四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的是()A、 B、C、 D、2、等值线在地明显向北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2、B、海陆位置C、地形 D、洋流3、四地中,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是()A、 B、C、 D、下图是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45题。4、图示河段的流向是()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5、假设测得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判断a、b两点间山坡的土地利用方式应为()(tan150.268tan250.466tan350.700)坡度0151525253535土地利用方式农田梯田、经济林地林、牧用地封山育林区A.农田 B、梯田、经济林地C、林、牧用地 D、封山育林区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67题。6、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

3、团圆 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 D、望双星,鹊桥相会7、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长 B、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长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长 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长于昼长下图斜线部分表示7月7日,非斜线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回答89题。8、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都相同B、三点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9、此时与北京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

4、)A、1/2 B、2/3C、1/4 D、3/4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1011题。10、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大值B、地正午日影朝南C、地比地的自转角速度大D、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11、图中地所在经线的经度是()A、90W B、45EC、90E D、135E读下图,外圆为晨昏线圈,中心点O为太阳直射点,N为北极点,A点的地理坐标为(6634N,0),据此回答1214题。12、O点的地理坐标为()A、0,0 B、2326N,180C、2326N,0 D、0,18013、以下相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E点和F点可能在赤道上 B、E点和F点可能在回归线上C、O

5、点此时昼长夜短 D、AEB为晨线14、图示时期,以下现象不可信的是()A、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潘帕斯草原牧草生长茂盛C、珠江口海水盐度为一年中最低时期D、开普敦温和多雨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它能较好地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提供重要参考。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15、“立春”即气温上升,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正午太阳高度渐大、日地距离渐近 B、日地距离渐近、地球自转加快C、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白昼时间渐长、地球自转加快16、李明同学经

6、过几年的观测发现,“清明”前后,每年的气温、降水、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等情况并不完全一致。这说明()A、大气环流不稳定B、地球公转周期不断变化C、二十四节气对当地不适用D、二十四节气不能正确反映季节等的变化中国某一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在阳光初露海面时,刚好通过P地,此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北京时间为9:00整,判断1718题。17、日出时,P点的地方时为()A、6时20分 B、9时C、6时40分 D、6时18、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时刚好()A、顺风顺流 B、逆风逆流C、逆风顺流 D、顺风逆流读示意图,其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MB表示晨昏线,圆圈表示纬线圈,且C点

7、所在经线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完成1920题。19、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M点以南出现极夜 B、太阳此时位于M的正北方C、弧线AM是晨线 D、该图是南极俯视图20、假设DPC为60,那么此时北京的时间可能是()A、6月1日0时 B、7月6日12时C、1月6日0时 D、12月1日12时下图中直线为经线、圆圈为纬线,该纬线穿过两块大陆的北部,纬线圈中心点处太阳高度为20,表中为当日A,B两地昼长时间,据图完成2123题。AB昼长时间14小时14小时51分21.假设在A、B两地的游客同时看到了日出,那么A地位于B地的()A、西北 B、东南C、西南 D、东北22、以下表达与图中所示信息相

8、符的是()A、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B、图示日期是在9月21日12月22日间的某一天C、图示可以表示某一时刻D、图中甲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附近23、假设图中15经线的地方时为21:00,以下表达可信的是()A、甲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 B、新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3/4C、甲地可见正午的阳光 D、甲地此刻的太阳高度为90下图中,甲为某地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沿甲图相应的点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425题。24、O地的地形是()A、山峰 B、山谷C、山脊 D、鞍部25、如果发生较大的降水,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C、西北向东南 D、西南向东北第二卷(综合

9、题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50分)26、(10分)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曾担任过中国“嫦娥工程”总指挥的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向媒体透露,“嫦娥三号”探月卫星有望在2018年前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并落月。材料二右图是正在工作的“嫦娥二号”探月卫星示意图。(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共有_级。(1分)(2)海南航天发射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发射条件最优越的发射场。这是因为海南是中国陆地_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火箭可以通过_运输。(2分)(3)月球可以提供许多能量“接力”的物质,比如_、_等,对于能源逐渐枯竭的地球来说,十分重要。(2分)(4)月球表面温度日较差可达300摄

10、氏度以上,相当于地球表面温差的十几到几十倍。请从大气作用角度分析地表昼夜温差小的原因。(2分)(5)“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分别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4秒和2017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发射升空。请说出两次卫星发射时间的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3分)27、(10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右上图为甲区域局部放大,请在图中画出河流及其主要支流。(2分)(2)该地区拟在图示M、N两地中选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哪个地点合适?简述其理由。(3分)(3)简述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2分)(

11、4)该地区拟将湖泊北部山坡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栽植经济林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利用方案进行合理划分并加以简要说明。(3分)28、(8分)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材料二下图为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1)材料二图中与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_,其原因是_。(3分)(2)结合材料一,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简要分析材料二图中地气温最高的原因。(2分)(3)分析材料一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3分)29、(10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降雪量等日数线图;读图,完成以下要求。(1)Q处年降雪量等日数线与周围地区相

12、比有何特点并分析其主要成因。(4分)(2)每年初冬或早春,图中河流Q地区以东河段极易发生凌汛,试分析原因。(3分)(3)P地大量引用河水发展农业生产,你是否赞成?结合对当地造成的影响谈谈你的看法。(3分)30、读某区域图、地形剖面与降水量关系图,回答以下问题。(12分)(1)下图为上图从甲至乙一线地形剖面图。假设下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图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_米。(1分)(2)影响甲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_。(1分)(3)试描述图中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4分)(4)简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该区域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详解答案1【

13、答案】B【解析】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趋势可知,地积雪融化完毕日期最早,为4月5日。2【答案】C【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水系分布可知,地为松嫩平原,与西侧的大兴安岭和东侧的长白山地势比较,该处地势低,热量条件较好,积雪融化完毕日期较早,故等值线向高纬弯曲。3【答案】D【解析】地处于大兴安岭西侧地区,属于非季风区,降水少,太阳能丰富。4【答案】C【解析】等高线地形图里,河流流向和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结合指向标的方向即可判断。5【答案】C【解析】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根据材料可知,a、b两点的图上水平距离为2.5厘米,根据比例尺可以算出两地的水平距离为500米,由等高线可以读出两地垂直高度为300米,那么

14、该地坡度为0.6,度数介于2535,适合作为林、牧用地。【答案】6.B7.B【解析】第6题,由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可以判断出地轴上端为北,那么可以看出A位置上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以得出A表示夏至,同理可以判断C表示冬至。根据地轴上端为北可以判断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此D表示春分,B表示秋分,所以从D向A运动的过程中,会出现“荡秋千,踏青插柳”的现象。选B。第7题,由秋分到冬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长。选B。【答案】8.C9.D【解析】第8题,地球自转角速度除极点外全球相同,而线速度那么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选C。第9题,考查日界线问题。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及

15、斜线部分为7月7日,非斜线部分为7月8日得出OD为180,OE地方时为24时;又因为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所以OD地方时为18时。北京位于180西侧,日期为7月8日,7月8日范围占全球3/4,选D。10【答案】B【解析】由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并且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可以判断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所以地正午太阳高度并不是一年中的最大值;地位于南极圈上,正午时太阳在正北,日影朝南;除极点外,地球上各地自转角速度相同;此时为12月22日,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11【答案】C【解析】图中所示的部分晨昏线为昏线的一半,其所跨经度为90,所以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90E。【答案】12.B13.B14.B【解

16、析】先把图变换为以下各图形式。从上图可以看出O点坐标为(2326N,180)。E、F点在赤道上,AEB为晨线,AFB为昏线。6月份南半球潘帕斯草原为少雨季节,草类枯黄。故第12题选B,第13题选B,第14题选B。15【答案】C【解析】立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南地区,立春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加长,导致北半球气温逐渐升高。故C项正确。16【答案】A【解析】材料中提到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文化遗产,能反映季节的变化,为人们的农事活动、衣食住行等提供重要参考,故C,D不正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年,为365日6

17、时9分10秒,该周期的变化较小,可以忽略不计,B项不正确;大气环流的不稳定,会影响当地气候的变化,气候的变化主要表达在气温和降水两要素上,而气温、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状况。故A项正确。17【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P地位于80E,与120E相差2小时40分钟,且P地位于北京以西,所以当北京时间9:00时,当地地方时为6时20分,故正确答案为A。18【答案】A【解析】结合上题分析可知,P地6时20分日出,说明该地昼短夜长,为北半球冬季,北印度洋吹东北季风,季风环流为逆时针(向西)流动。此时远洋运输船舶向西航行,所以顺风顺流。19【答案】B【解析】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P点为北极点。弧线

18、AMB的平分线为0时或12时所在经线,由于C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因此PC为180经线,M点地方时为0时。M点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A项错误;太阳位于M点的正北方向,故B项正确;图中经过AM由昼过渡到夜,因此AM为昏线,故C项错误;P为北极点,此图为北极俯视图,故D项错误。20【答案】A【解析】由于DPC为60,C点经线度数为180。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D点所在经线为120E,即120地方时为0时。由于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因此应为6月份。结合选项可知,A项正确。21【答案】B【解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该地所在的半球。据图中纬线穿过两大陆的北部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该图为北极上空俯

19、视图。纬线中心点(北极点)的太阳高度角为20,说明太阳直射20N,北半球为夏季,越向北,昼越长。A、B昼长均大于12小时,说明两地均位于北半球,B点的昼长大于A,说明B位于A点的北方,二者同时看到日出,说明二者同位于晨线上,且A点位于东方。应选B。22【答案】C【解析】此题可采用排除法解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故A选项错误;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日期应在3月21日9月23日之间,故B选项错误;根据经度和半球可推断甲地位于(120W,70N),处于北美大陆北部,位于板块内部,故D选项错误。故只有C选项正确。23【答案】C【解析】此题的解题关键是运用好15经线的地方时这一条件。由分析可知

20、,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20N,甲地位于北半球高纬地区,太阳高度角并没有达一年中最大,故A选项错误;15E地方时为21:00,那么0时经线为60E,此时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故B选项错误;甲地的纬度为70N,而此时太阳直射在(120W,20N),那么甲地此刻的太阳高度为40,故D选项错误;15E地方时为21:00,甲经度为120W,那么甲地地方时为12:00,可见正午的阳光。24【答案】B【解析】由图中各点的海拔关系可知,d0地海拔e,且低于a,b两地,故此地地形应为山谷,乙为山谷的纵剖面图,丙为山谷横剖面图,故B项正确。25【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处地势较高,d处地势较低,故水由

21、西北流向东南,故C项正确。26【答案】(1)两(1分)(2)纬度水路(海洋)(2分)(3)太阳能氦3(2分)(4)在地表,白天大气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使地表增温幅度不会太大;夜晚,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使地表降温幅度较小。(1分)(5)时间都为秋季的晚上。(1分)此时天气晴好,利于卫星发射;除天气等因素外,选择这个时间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光学仪器对卫星的跟踪观察。(言之成理即可,2分)【解析】第(1)题,图中共有两级天体系统,即卫星(人造天体)与月球构成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月球与地球构成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第(2)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在四大航天发射中心中最靠近赤道,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

22、度大,有利于节省燃料,降低火箭发射的初速度;且此处靠近海洋,便于大型火箭的运输。第(3)题,月球表面空气稀薄,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而且月球上氦3丰富,这些将会是地球能源的极好替代品。第(4)题,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达在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对地面的保温两个方面。第(5)题,秋季天气晴好,利于卫星的发射,而且晚上发射卫星便于光学仪器的跟踪。27【答案】(1)干流,支流绘图正确各1分。(2)M地(1分)地处山间盆地、集水面积大,水源充足;(1分)上游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供水稳定。(1分)(3)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夏季降水集中;过度垦殖易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湖泊淤塞、河流下游洪涝多发。(2分)(4)

23、200米以下地势平缓,可以发展种植业;(1分)200米400米的地区坡度较缓可种植经济林;(1分)400米以上的地区,坡度较陡,应该封山育林。(1分)28【答案】(1)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数值由东向西递减(1分)山脉呈南北走向,地势由东向西逐渐增高。(2分)(2)地地势最低,处于夏季西南风的背风坡,盛行下沉气流,地形比较封闭,热量不易散失。(2分)(3)降水丰富,河流流量较大;地势起伏较大,河流有较大落差;峡谷众多,利于形成较好的水库坝址。(3分)29【答案】(1)Q处年降雪量等日数线闭合,(1分)且比周围数值高;(1分)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至此受地形抬升多降水;(1分)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

24、气温低。(1分)(2)此段河流向北流,(1分)且有结冰期,(1分)初春纬度较低的南段融冰较早,初冬北段结冰较早,形成冰坝而出现汛期。(1分)(3)赞成。(1分)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缓解粮食等农产品的不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不赞成。(1分)容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2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近年来气象灾害频繁,以及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气候已成为全人类关注的一大长期热点,此题提供了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和年降雪量等日数线图,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地图的信息获取、分析的能力,以及结合地理原理进行解释的能力。考查学生对地理现象的独到的理解,

25、并能找到相关的合理论据。第(1)题,等值线的分布应从等值线的形状、数值、疏密、延伸方向等方面分析。降雪量日数主要考虑低温天气多及降水多两方面因素。第(2)题,影响凌汛的主要原因为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且有结冰期,导致下游已结冰,而长游还未结冰,从而在下游形成天然冰坝,形成独特的凌汛。第(3)题,水资源的使用,如果合理就会造福人民;利用不合理,就会造成环境破坏。30【答案】(1)500(2)地形地势(3)变化规律:由沿海向内陆随着地形的抬升,降水开始逐渐增多;(1分)当地势抬升到一定高度时,降水又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1分)原因:由于地形的抬升,气温降低,大气中的水汽逐渐饱和析出,形成降雨;(1分)当达到一定高度以后,随高度抬升,大气中的水汽减少,降水将会逐渐减少。(1分)(4)自然地理特征:该区域地形崎岖,以山地丘陵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中小河流众多,水能丰富;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为主的土壤。有利条件:气候条件优越(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生长期长),水源充足。(每点1分,答对六点即得总分值)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