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7.25KB ,
资源ID:106932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6932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61263.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61263.docx

1、孙子兵法翻译解释完整版6126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孫子兵法翻譯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譯: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人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可不細心研究和慎重考慮的。二、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譯:所以要從五方面來比較、核算,探求其事實。第一是主義,第二是時間,第三是空間,第四是精神,第五是紀律。三、道者,令民與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畏危也。譯:道的含義,就是使全國人民,意志統一,精神集中,人民和政府,才能同心協力,同生死,共患難而不怕犧牲。四、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譯

2、:為將者,必須具有才智、威信、仁愛、英勇、嚴肅等精神與性格。五、曰: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熟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譯:自問:誰的主帥,能使全體軍民意志統一與精神集中?誰的將領具有才能?誰得天時地利?誰的法令能貫徹執行?誰的軍隊強大?誰的士兵有訓練?誰得賞罰,公正嚴明?根據這些事實判斷,便能預先知道誰勝誰敗。六、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譯:分析情況,計算利害,然後部署打擊敵人之形勢;並利用其他有利的手段與權宜之處置,掌握變化,進行機動。七、兵者,詭道也。譯:兵法,是詭詐多端,千變萬化的行為。八、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譯:有能

3、力,故意顯示沒有能力,要用兵,故意顯示不用兵。九、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譯:欲攻近處,故示欲攻遠處;欲攻遠處,故示欲攻近處。十、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譯:這就是軍事家戰勝的道理,但戰爭乃千變萬化,必須靈活運用,決不可能事先傳之其秘訣的。十一、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譯:戰爭未發生以前,要有精密周詳的國防計劃,得到勝利的,是因為計劃精詳。十二、其用戰也貴勝。譯:大軍出爭作戰,以爭取勝利為第一要務。十三、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後矣!譯:如果軍隊疲憊,挫失銳氣,經濟枯竭,則鄰近敵國,便會乘機入侵;雖有智謀的主帥,也將無法結束戰爭,確保勝利了。十四、故兵聞

4、拙速,未賭巧之久也。譯:所以用兵作戰,寧可速戰速決,千萬不可過於慎重,而延誤時機。十五、故不盡知用兵之害者,則不能盡知用兵之利也。譯:所以不能徹底了解用兵危害的人,就不能完全瞭解用兵的利益。十六、故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譯:軍隊所以勇敢殺敵者,需激發其敵愾心;要想使我軍奪取敵人物資,就非重賞俘虜者方可。十七、車雜而乘之,卒善而養之,是謂勝敵而益強。譯:將敵車換上我方旗幟,加入我軍而使用之,又需善待降俘人員,這就是所謂勝敵而越強的道理。十八、故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譯:戰爭以勝利為第一要務,但不貴持久,一個懂得用兵的將帥,他掌握了民族的生命,亦是國家安危的主

5、宰。十九、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譯:戰爭的法則,以保全國力的完整為上策,如國力受到損害則較差。二十、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譯:所以最高明的戰略,是以謀略,戰勝敵人;從外交上戰勝敵人,也算好的。其次是用野戰,打敗敵人;最下策是攻擊敵人的城堡和要塞。二一、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毀人之國,而非久也。譯:善於領導戰爭的統帥,屈服敵人,用不著打戰;奪取城池,用不著攻堅;毀滅其國家,亦當速戰速決行之。二二、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譯:是則必須從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謀略等各方面,全面進行鬥爭,方可達成不勞頓兵力,

6、而獲全利的目的,這就是國家戰略。二三、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譯:若是弱小的軍隊,又要固執堅守而不能靈活運用,那就要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了。二四、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譯:國家的將帥,是國家的棟樑,將帥健全,國家必定強盛;將帥不健全,則國家必定衰弱。二五、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則軍士惑矣。譯:不瞭解軍中的政策法令,而干涉軍政,則使軍中迷惑,無所適從。二六、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則三軍疑矣。譯:不懂得軍中的權變戰法,而干涉軍事指揮,將使軍令紊亂,而使軍中產生疑難,並使軍心疑惑。二七、識眾寡之用者勝。譯:知道兵力多少用法的,勝利。二八、將能而君不御者勝。譯:將帥有指

7、揮才能,而國家元首不干涉牽制者,勝利。二九、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譯:瞭解敵人,也了解自己,可以百戰不危。三十、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譯:孫子說:從前善於指揮作戰的將領,先將自己的軍隊部署妥當,使敵人無機可乘,立於不敗之地;在等待敵人發生錯誤,暴露弱點,自可戰勝敵人。三一、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必可勝。譯:善於作戰的將領,卻能使敵無法勝我,但不言絕對可以勝敵。三二、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譯: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計知之,而不能勉強造成之。三三、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譯:使敵無法勝我,是屬於防守的事;戰勝敵人,則是屬於攻擊的事。三四、守則不足,攻則有餘。譯:防

8、守作戰,每易感兵力不足用;攻擊作戰,反常覺兵力有餘裕。三五、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譯:善於防守者,能如遁藏於九地的深淵;善於攻擊者,又能像天兵下降。三六、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譯:誠如是,則防守時,必可確保無虞,攻擊時定可大獲全勝。三七、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譯:就好像舉起秋毫,不能算有力量;看到日月,不能算是明眼;聽到雷響,不能算是聰耳。三八、古之所謂是戰者,勝於易勝者也。譯:古時所謂善於作戰的人,都是勝敵於無形,亦可說是勝的非常容易。三九、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譯:故善於作戰者之獲得勝利,既無智之名,亦無勇之功。四十、故其戰勝不

9、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譯:善戰者的戰勝敵人,所以完美無缺者,因為他既能妥為部署自己,又能捕捉敵機,已操必勝之算故也。四一、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譯:所以戰勝者,都是先造成必勝的條件,才同敵人開戰,只有失敗者,才抱著僥倖的心理,先同敵人開戰,而徒求力戰倖勝。四二、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譯:善戰的將帥,修明軍政,確保法制,才能決定勝敗之勝。四三、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譯:兵法上說:第一是判斷,第二是部署,第三是人力物力的數量,第四是比較計算,第五是戰勝敵人。四四、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若決積水於千仞之

10、谿者,形也。譯:戰爭之勝利者,通常集中一切有形無形的優勢軍力於決戰地點,若以鎰稱銖,等於四、五百倍之懸殊,敗者則恰好相反;又好像決八千公尺高谿積水的衝擊力量,敵人當然無法抗拒這種形勢了。四五、孫子曰:凡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譯:孫子說:管理眾多的部隊,如同管理少數的一樣,這是屬於編組的問題。指揮大部隊作戰,如同指揮小部隊一樣,這是屬於號令的問題。四六、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虛實是也。譯:以兵加於敵,能如以石擊卵者,是以我之實,及敵之虛也。四七、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譯:作戰的時候,都是用正兵當敵,出奇兵取勝。四八、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譯:所以善於出奇兵

11、的人,就像天地那樣變化無窮,像江河那樣奔流不竭。四九、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譯:既終而復始,像日月的循環,既死而復生,像四時的往來。五十、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譯:水從險陡的地勢流下,激流飛快,以至能沖漂石塊,是形勢所造成。五一、鷙鳥之擊,至於毀折者,節也。譯:兇猛的鷹鷙,高飛急降,能毀折其他小鳥的翅翼,是一鼓作氣的力量。五二、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張弩,節如機發。譯:所以善於作戰者,其氣勢險如張弩,敵人不能抵擋,其節奏短如機發,敵人無法避免。五三、紛紛紜紜,鬥亂,而不可亂也。譯:旌旗紛紛,人馬紜紜,在混亂的戰鬥中作戰,要使軍隊不可混亂。五四、渾渾沌沌,形圓,

12、而不可敗也。譯:戰車轉動,步騎奔馳,在渾沌不清的情形下作戰,要使我軍不為敵所乘。五五、治亂,數也;勇怯,勢也;強弱,形也。譯:數是軍隊的編組,為治亂之源;勢是破敵的藝術,為勇怯之本;形是陣地的部署,為強弱之分歧點。五六、故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實待之。譯:故善於欺騙敵人者,能立於主動的地位,使敵追隨我軍的創意,示以亂怯若之形,俾敵中我利誘,然後以治勇強的實力而等待之。五七、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任勢。譯:善戰的將領,能從戰爭的態勢上,尋求勝利,不從官兵身上苛求責任。所以將帥要能擇任幹部的長處,造成戰爭有利的態勢。五八、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

13、則止,圓則行。譯:木石的性格,放在安靜平坦的地方,就靜止,放在危險傾斜的地方,就滾動,正方形則停止,圓斜形則行動。五九、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譯:所謂善戰敵人的態勢,就像轉動圓形大石,從千丈高山上滾下來,其勢之兇猛可知矣。六十、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譯:所以善於指揮作戰者,能主動制敵,而不受制於敵人。六一、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譯:要使敵人自己肯來,必用利益去引誘他,要使敵人不敢來,必設法妨害他,叫他不敢來。六二、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飢之,安能動之。譯:敵欲休息,則設法使他疲勞;敵欲溫飽,則設法使他飢餓;敵欲安閒,則設法使他勞動。六三、出其所不

14、趨,趨其所不意。譯:向敵人不注意的地方進軍,攻擊敵人不曾意料的方面。六四、攻其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譯:攻擊之所以能奪取目標,獲得勝利,乃因我攻擊敵防守薄弱或未設防之處。六五、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譯:防守而一定能固守者,乃因我陣地險要,配備嚴密,使敵人不易攻擊或不敢來攻。六六、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譯:善於進攻的人,敵不知道如何防守;善於防守的人,敵不知如何進攻。六七、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譯:微妙到使敵人不見我軍行動,神化到叫敵人聽不出任何聲息,為此則敵人的生命,我可掌握之。六八、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譯:進攻而使敵人無法

15、抵禦者,是因為攻擊敵人空虛的地方。六九、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譯:後退而使敵無法追趕者,是因我行動迅速,敵人來不及察覺。七十、乖其所之也。譯:設疑異以欺騙敵人之意。七一、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譯:我們不想作戰時,雖畫地而守,敵人也不來攻,是因為別的方面,我們已經牽制著他的原因。七二、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譯:虛張聲勢,使敵多所防備,而我卻自匿其形,使敵難測我之虛實,則我的兵力就能夠集中,敵軍卻因備多而分離。七三、能以眾擊寡,則我之所與戰者,約矣。譯:能以優勢的兵力,攻擊少數的敵人,則與我所交戰者,就弱小易制。七四、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

16、譯:兵力不足,是被動時去防備敵人所造成的,兵力憂裕,是主動時能使敵人備己所造成的。七五、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譯:如果能判斷出將再什麼地方與時日作戰,則可遠涉千里同敵人去會戰。七六、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悉益於勝哉?譯:據我分析,越國的兵雖多,他安能取勝我無國呢?七七、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譯:所以說:勝利是可以造成的,敵人的兵,雖然眾多,可使他無法同我們戰鬥!七八、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譯:檢點策劃,以求得失與利害;偵查敵情,以了解其動靜的道理,並以局部戰鬥或威力搜索而探求其險易與虛實。七九、策之而知得失

17、之計。譯:經過推測研判,可以瞭解敵計劃的得失利害。八十、作之而知動靜之理。譯:利用偵查與搜索,可以判明敵運動或駐止的原因。八一、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譯:地形的研判,可以得知何處為生地及死地,可自由運用戰力。八二、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譯:以局部接觸或威力搜索,可獲知敵部署的強弱、虛實之處。八三、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之,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譯:看破戰機,取勝敵人,眾人只知道我軍的勝利,而無法了解我究竟運用何種戰法?八四、故其戰勝不復,而應形於無窮。譯:因為我們每次作戰,不會用同一戰法,都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變化無窮故也。八五、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

18、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譯:戰爭型態有如水,水的形態,是由高處,奔流向下,戰爭的規律,則為避實而擊虛;流水因地形而變化其方向,作戰是根據敵情而決定其制勝方法。八六、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譯:所以戰爭沒有固定的形態,也像水沒有固定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才算是用兵如神。八七、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交和而舍,莫難於軍事。譯:用兵的方法,將帥受命於國家元首,從軍隊動員,編成大軍,到達國境同敵人對陣,最困難決定的,就是作戰目標。八八、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譯:作戰目標的難於決定者,是採取間接路線與從患害中去檢討利益。八九、故迂其途,而

19、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譯:形迂遠之路,或誘敵以利,即可出其不意;故我軍行動,雖在敵後,及可得先制之利,這就是以迂為直的計策。九十、故軍爭為利,軍爭為危。譯:爭取作戰目標,是為的勝利,但亦是很危險的事情。九一、舉軍而爭利,則不及;委軍而爭利,則輜重捐。譯:攜帶全部裝備輜重去行軍作戰,則行動遲緩,影響戰鬥,可是留置輜重裝備於後方時,行動雖快,有時會失棄之。九二、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豫交。譯:凡不瞭解國際情勢者,不能運用外交。九三、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譯:不熟悉戰地山林、險要、沮澤地理形勢者,不能行軍作戰。九四、故兵以詐立,以利動,以分合為變者也。譯:作戰時

20、,欺詐所以誤敵致虛,利誘所以乘敵襲隙,再以分合應敵,極奇正之變。九五、廓地之利,懸權而動,先知迂直之計者勝,此軍爭之法也。譯:深入敵境候,更應展開戰地政務,因糧於敵,分賞部隊,再權衡輕重,訂定爾後之行動。凡是均以採用間接路線為有利,此為爭取作戰目標的最好方法。九六、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譯:金鼓旌旗是用來幫助耳目,統一大軍行動的。九七、所以變人之耳目也。譯:加強軍中通信聯絡的方法。九八、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譯:所以打擊敵軍可以挫折其士氣,打擊敵軍主帥,可以動搖其心,所以軍隊,早晨起來,朝氣銳滿,時到中午,逐漸懈怠,傍晚則多現疲乏。九九、故善用兵者,避

21、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譯:所以善用兵者,要避開敵人朝銳之氣,乘其懈惰疲憊時,再同他作戰,這是掌握軍中士氣的方法。一、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譯:軍中紀律嚴肅,方能以治待亂,將校指揮若定,始可以靜待譁,這是指揮官堅定決心與意志的要領。一一、以近待遠,以佚代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譯:知迂直之計,制敵機先,即可以佚代勞,以飽待飢,此為保養我軍戰力,打擊敵人有生力量之要訣。一二、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譯:敵人若嚴整以待我,切莫作正面無計謀的攻擊,須避其銳鋒,出奇兵擾亂,乘其變化而襲擊之。一三、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備邱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

22、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譯:所以用兵的法則,敵軍先據高地,切莫仰攻之;居高臨下時,亦不可迎戰;佯作敗走時,勿受其騙;朝氣旺盛者,不可攻之;誘我之兵,決不可取;未敗圖歸者,不可阻之;被圍之敵,不留缺口,則將作困獸之鬥,宜引誘其外出,再設法殲滅之;無所歸之窮敵,迫之,將被其反噬。以上都是選定一作戰目標時,所極應避免的。孫子兵法解釋1、始計:始,就是初的意思;計就是謀的意思。 2、校之以計:校,比校也;計,核算也。 3、而索其情:索,探求也。情,事實也。 4、道、天、地、將、法:道,是主義。天是時間。地是空間。將是精神。法是紀律。5、陰陽:是畫夜、晴雨、晦明而言。 6、寒暑:是指節令的轉換

23、與涼燠的變易而言。 7、時制:時間的限制力和機動力。 8、地者:地,就是指空間而言,包括地形與地略。 9、曲制:就是部曲之節制或是編制(組織制度)10、官道:就是百官之分或是人事(紀律賞罰) 11、主用:就是主掌軍資費用或是主計(經理財務) 12、主孰有道:主,國家的元首。誰的主帥,能使全體軍民意統一,精神集中。13、將孰有能:將,包括將帥與全體軍官而言。誰的將領具有才能。 14、天地孰得:天地,天時與地利。誰得天時與地利。 15、法令孰行:行,無阻也。誰法令能貫徹執行。16、兵眾孰強:強,指兵力與兵器。誰的軍隊強大。 17、士卒孰練:練,指技術與能力。誰的士兵有訓練。18、賞罰孰明:明,公平

24、也。誰的賞罰,公正嚴明。 19、將聽吾計:聽,接受也。 20、計利以聽:計利,計算敵我之利害也。以聽,令部屬聽從之謂。分析情況,計算利害。21、乃為之勢:然後部署打擊敵人之形勢也。 22、以佐其外:從外部以佐助也,如運用外交、行反間等。 23、廟算:廟,宗廟也。算,計畫也。廟算即等於今日之國防計畫。24、馳車千駟,革車千乘:馳車、革車,均古時軍用車輛名稱。駟,乘也,一車駕四馬。25、千里饋糧:饋,送也;即運送糧食補給之意。 26、內外之費:指出征軍,在國內、外供應等用費而言。 27、賓客之用:指外交、顧問、間諜等用費而言。 28、膠漆之財:當時軍用弓矢甲楯等兵器,多以膠漆塗之。 29、車甲之奉

25、:奉,供給之意。燠的變易而言。 30、用戰:指用兵作戰。 31、鈍兵挫銳:鈍兵,指兵器弊鈍。挫銳,指士氣挫折。言軍隊疲憊,銳氣挫失。32、攻城則力屈:攻城,攻堅也。力屈,力盡也。 33、暴師:謂出征在外,蒙犯風雨也。 34、殫貨:殫,盡也。殫貨,謂財竭也。 35、拙速:挫,即平凡實用之意,即直接了當的意思。速戰速決。民意統一,精神集中。 36、役不再籍:役,即兵役也。籍,即召集或動員的意思。僅行一次動員,以解決戰爭也。 37、糧不三載:不作第三次糧食運輸也。 38、遠輸:遠道運輸也。 39、貴賣:物價高昂也。 40、近于師:指大軍糜集地區之民眾。41、百姓財竭:物價昂貴,通貨膨脹,人民生活必因

26、難。 42、中原:指國內也。 43、甲冑矢弩,戟楯蔽櫓:均為古代戰具也。 44、丘牛革車:輜重革車也。 45、破車罷馬:指作戰馳車而言。46、當吾廿鍾:鍾,古時齊國之容器也。 47、莣稈:莣一豆箕也。稈,禾稈也。均為牛馬飼料或 48、故殺敵者,怒也:怒,敵愾心也;謂殺敵必激勵其敵愾心。 49、取敵之利者,貨也:利,戰利品也。貨,賞賜也;此句言士卒之勇於奪取戰利品者,宜有賞也。50、賞其先得:激勵士氣,使勉力奮進也。 51、卒善而養之:優待降俘人員而使用之也。 52、勝敵而益強:即轉變敵人力量,為自己力量,而愈戰愈強也。 53、司命:猶言救星也。54、謀攻:以計謀屈服敵人之意圖。55、全國為上,

27、破國次之;全,保全也。破,破損也。56、用兵之法:指國家戰略而言。57、上兵伐謀:上兵,最高之戰略也。伐,爭取或攻擊也。謀,謀略也。最高明的戰略是以謀略,戰勝敵人。58、其次伐交:交,外交或結盟也。59、其次伐兵:伐兵,指野戰而言。60、其下攻城:攻城,指要塞之攻防。61、修櫓轒轀:修,治也。櫓,大楯也。轒轀車名。62、具器械:謂準備攻城所用之一切器材。63、距闉:一即碉堡、地道等攻城時所作必要之陣地或據點等工事。64、善用兵者:指最高統帥之善用兵者而言。65、謀攻之法:就是政略或國家戰略。66、輔周則國必強:周,無缺也。67、輔隙則國必弱:隙,不全也。68、縻軍:政令不一,指揮錯亂,進退失據

28、之軍也。69、上下同欲:係言同仇敵愾,義無反顧之意。70、君不御:御,干涉也。71、百戰不殆:殆,危也。72、一勝一負:一,或也。73、亂軍引勝:自相紊亂,引敵致勝。74、軍形:軍中戰守之形也。75、善戰者:即深悉軍事戰略之將領也。76、不可勝:即自己處于不敗之地步,使敵無可勝之隙,不能取勝于我也。77、待敵之可勝:謂乘敵之敗形而勝之也。78、不可勝者,守也:言防守動作,僅可使敵不可勝我。79、可勝者,攻也:言若欲勝敵人,非採取攻擊行動不可。80、勝于易勝:勝于無形也。亦可以說,勝的非常容易。81、不忒者:忒,誤失也。82、所措必勝:措,措施,處置也。83、勝兵:指立於不敗之地而言。84、先勝

29、:指未戰而廟算勝者而言。85、度生量:乃根據地形判斷,決定作戰部署。86、量生數:為根據作戰部署所需人力物力之總數量。87、數生稱:比較敵我一切戰力之數字因素。88、地生度:指地形之遠近、廣狹、險易等而作之判斷。89、以鎰稱銖:意謂必須集中有形無形之作戰力量于敵決戰之地點也。90、千仞:形容其高深也。91、兵勢:勢,破敵之勢。92、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治,管理也。分數,編組也。93、形名是也:旌旗曰形,金鼓曰名,形名,號令也。94、奇正是也:奇正,指正面作戰與出奇制勝而言。95、碬技:碬,礪石也。96、虛實是也:虛實,以實擊虛也。97、以正合:正,與敵合戰之謂正。98、以奇勝:奇,出敵不意之

30、謂奇。99、五聲:宮、商、角、徵、羽也。100、五色:青赤黃白黑也。101、五味:酸鹹辛苦甘也。102、激水之疾:激水,積水急下也,疾,急捷貌。103、漂石:漂,浮也。104、勢也:勢,力之急而猛者。105、鷙鳥:鷹類。106、毀折:毀其骨、折其翼也。107、其節短:節,適度的調節時間與空間。108、張弩:,古之軍用強弓,弓身裝有發條機,用以發矢。109、發機:機,為弓之發條機。110、紛紛紜紜:旗幟不整貌。111、渾渾沌沌:行列不整貌。112、木石之性:其指揮部眾與敵人作戰,恰如推動木石一樣。113、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謂以迅速行動,先在戰地,完成一切戰備之意。佚,、同逸,安詳也。114、致人:支配人。115、致于人:被敵人支配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