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2.06KB ,
资源ID:107041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7041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现代文学30年题库名词解释教学文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现代文学30年题库名词解释教学文案.docx

1、现代文学30年题库名词解释教学文案现代文学30年题库-名词解释1、 新青年2、 文学研究会3、 创造社4、 学衡派5、 甲寅派6、 爱的哲学7、 新格律诗派8、 湖畔诗社9、 语丝派10、随感录作家群11、言志派散文12、民众戏剧社13、自叙传抒情小说14、零余者15、精神胜利法16、小诗体17、问题小说18、太阳社19、左联20、早期象征诗派、21、艾青式的忧郁22、中国诗歌会23、京派24、新感觉派小说25、社会剖析小说26、性灵文学27、东北作家群28、民族主义文学29、鲁迅风杂文30、文协31、七月诗派32、九叶诗派33、乡土小说34、孤岛文学35、论语派36、新歌剧37、冰心体散文3

2、8、时代新女性39、天知派新剧(进化团)40、甲寅中兴41、国剧运动42、上海戏剧协社43、爱美剧44、小剧场运动45、二元三人模式1、 新青年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也是新文化运动的起点,迁到北京后,围绕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进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人物,代表了新文学运动的思想特色,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精神,推进思想启蒙运动,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等。2、 文学研究会1921年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以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刊物作为会刊,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3、 创造社1921年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初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等人

3、,以创造、创造周报等十余种刊物作为会刊,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究文学的全与美,同时注重文学表现的时代使命,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转向提倡革命文学。4、 学衡派1922年9月,学衡杂志创刊,代表人物有梅光迪、胡先骕、吴宓,标榜“学贯中西”,其宗旨是“昌明国粹,融化新知”。5、 甲寅派1925年,章士钊复刊甲寅杂志,提倡读经救国,并反对白话取代文言,称“甲寅派”。6、 爱的哲学冰心早期作品中的主要思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其中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容融会其间。 (7

4、)7、 新格律诗派早期新月社的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在新诗趋于散文化的背景下提出创建新格律诗,主张新格律诗要在“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原则下,根据不同内容创造出不同的形式,形式要因内容而变化,随时代而发展,反对形式凝固化。8、 湖畔诗社1922年3月,在杭州成立的诗歌团体,主要成员有汪静之、潘漠华、应修人、冯雪峰,出版诗集春的歌集,其爱情诗清新自然,天真直率。 (6)9、 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园地,执着坚持思想革命,代表人物有鲁迅、周作人等,以所谓“语丝文体”发表短小犀利、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10、随感录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第四卷第四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

5、专门刊发杂文进行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7)11、言志派散文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于抗争性小品文之外又分出闲适、清涩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一脉散文,俞平伯、废名、钟敬文等人也属于这一派。 (7)12、民众戏剧社1921年9月在上海成立,其发起人是汪仲贤、陈大悲、沈雁冰、郑振铎和熊佛西,创办了戏剧月刊,这是以新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他们提倡写实的社会剧,提倡民众的戏剧,确立面向民众的方针,要创造一种高尚的通俗的戏剧。 (8)13、自叙传抒

6、情小说稍晚于问题小说出现的创作潮流,其主要作者都集中于创造社,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代表作家有郁达夫、冯沅君等。 (3)14、零余者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命运的小人物,是被损害、被压迫的弱者,同现实社会往往誓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戕也不愿意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以种种变态行为表示反抗。 (3)15、精神胜利法是鲁迅阿Q正传里阿Q的精神特征,主要表现为:闭眼睛、忘却、向弱者泄愤、自轻自贱、自欺欺人。(2)16、小诗体

7、1923年,冰心的繁星、春水发表,使小诗体引起人们的关注,小诗体是在日本短歌和俳句以及泰戈尔诗歌的影响下产生的,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予了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其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等。 (6)17、问题小说兴盛于五四运动后二三年间出现的以反应和提出人们关注的社会人生问题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小说题材创作,最具有影响的作家是冰心、王统照等。 (3)18、太阳社1928年成立于上海,成员全部是共产党员,主要有蒋光慈、钱杏邨等。出版太阳月刊,以提倡无产阶级文学为使命。19、左联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选举鲁迅、田汉、沈端先等七人为常务委员,以拓荒者、北斗等

8、杂志为主要阵地,其艺术要反对资产阶级、封建阶级、小资产阶级倾向,并援助而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1936年春解散,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9)20、早期象征诗派、20年代李金发为代表的诗派,强调表现人的内心感觉,在远距离的事务中发现诗的联系。突出暗示在诗歌艺术中的作用,重视读者在欣赏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提高了诗的表现力。 (6)21、艾青式的忧郁产生于对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的长期性、艰巨性的深刻认识与体验中。是时代情绪、民族传统、西方文化影响与艾青个人气质的一种契合。但不表示他对生活的失望与灰心,而表示了他对美好生活执着的追求与坚强的信念,给人以更加深沉的力量。 (25)2

9、2、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机关刊物是新诗歌旬刊,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人,要求诗人应站在“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立场上去把握与反映现实,提倡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16)23、京派30年代,在中国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等杂志为主要阵地,形成了一个作家群,也称为“北方作家群”。朱光潜、沈从文是他们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 (9)24、新感觉派小说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上海形成的相当完整的中国现代派,师法与日本的新感觉派和欧洲的现代派,凭借直感来反映近代资本主义化的大都市的光怪陆

10、离的生活,在小说手法体式上(心理描述、小说的叙述角度、节奏方面)有某种程度的革新,有独特的表现生活的能力,但随着这一派别的日趋欧化,其作品也越来越脱离民族色彩,而且有浓烈的感伤和色情描写倾向,最终走到末路。代表人物有穆时英、刘呐欧、施蛰存。 (14)25、社会剖析小说创作方法上依靠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从典型环境来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其成长史的写法,逐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以茅盾为首的这一类小说,近年来被称为“社会剖析小说”。(10)26、性灵文学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此后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形成一个标榜“性灵文学”的注重表现自我的

11、文学流派。一是强调对内面灵魂的封闭性的自我审视与表现,绝对排斥自我之外的国家、民族、人民、社会的关注、探索与表现;二是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自然流露,要求文艺摆脱社会的约束,追求闲适、趣味。这些主张和创作实践容易被视为是对黑暗现实的逃避,对作家社会责任的推卸。 (9)27、东北作家群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白朗等习惯上被称为“东北作家群”形成于30年代中期,其创作实际上构成了左联文学的一部分,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不屈的人民、茂草、高梁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富于

12、激情。 (14)28、民族主义文学1930年潘公展、朱应鹏、黄争波等发动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出版前锋周报、前锋月刊,提出要铲除多型的文艺意识,而统一于“民族主义”的“中心意识”,但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没有成就。 (9)29、鲁迅风杂文30年代出现一个杂文创作的繁荣期。许多左联的与进步的文学刊物都刊登左翼杂文,影响较大的有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聂绀弩,与鲁迅杂文风格相近,证明鲁迅对这一时期左翼作家杂文创作的巨大影响,这些作家杂文的风格特色是可以用“鲁迅风”加以概括的。 (18)30、文协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选举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

13、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老舍、巴金、朱自清、朱光潜、陈西莹、王平陵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主持日常工作,在全国设了数十个分会,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以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等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统一战线。 (21)31、七月诗派七月诗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等杂志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其主要有鲁藜、绿原、冀汸、阿垅等人,他们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26)32、九叶诗派

14、40年代后期,围绕在上海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杂志周围逐渐形成了“九叶”诗派。成员有辛笛、穆旦、郑敏、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他们的诗从不同侧面暴露了国统区的黑暗统治;艺术上汲取了新诗三十年发展当中各个流派的历史经验,既继承了我国新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从西方现代派诗歌中吸收了一些表现手法,进行历史的综合。 (26)33、乡土小说主要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和小城镇的生活,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台静农、许钦文等。 (3)34、孤岛文学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然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

15、动,史称“孤岛文学”。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时代。 (21)35、论语派1932年,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此后又创办人间世宇宙风,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 (18)36、新歌剧40年代解放区在群众性秧歌剧创作与演出的基础上出现的,在创造性地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同时,在歌剧音乐的戏剧性与性格化方面也作了大胆尝试。这是既区别于中国古典戏曲,又区别于西洋歌剧,是在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上广泛吸取各种营养而建立起来的,综合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为一体的音乐戏剧形式。代表作品有白毛女、赤叶河等。 (28)37、冰心体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

16、,说心中要说的话即爱的哲学,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蓄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7)38、时代新女性是茅盾笔下的形象系列,如慧女士,孙舞阳,章秋柳,梅行素,张素素等,热烈狂欢,从道德伦理观念、生活追求到性格、气质都迥异于传统东方女性崇尚享乐,厌恶灰色的平庸,追求刺激,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强悍的泼辣的个性。茅盾对她们的趋于极端、易于动摇虽有所批判,但主要着力点却在肯定她们思想、性格的反封建、叛逆方面,真实地写出了她们尽管有动摇,却可能并终于走上了革命道路。 (10)39、天知派新剧(进化团)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的“进化团”,这是一个职业

17、性的戏剧团体,他们打着“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为首要职责,也即把戏剧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事实上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40、甲寅中兴1914年早期话剧出现了所谓“甲寅中兴”。以职业化和商业性为主要特色,以演出家庭剧为主,淡化了戏剧的教化功能,突出了戏剧的娱乐性和表现性,题材倾向世俗生活。但艺术上的粗制滥造、某些演员的堕落等单纯商业性的演出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41、国剧运动1926年69月在晨报副刊上创办剧刊,提倡国剧运动。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去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的倾向,戏剧表现上赞赏象征主义

18、与表现主义艺术,进而提出要糅合东西方戏剧的特点,带有浓重的理想主义色彩。42、上海戏剧协社1921年,成立了上海戏剧协社,这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成员主要有应云卫、谷剑尘、欧阳予倩、洪深等。宣布坚持“五四”传统,强调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人生,负责社会教育的启蒙任务。43、爱美剧也即“业余戏剧”,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在这样的背景下,20年代初,素有传统的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了一个高潮,并且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44、小剧场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试验,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45、二元三人模式这是独幕剧艺术家丁西林擅长使用的戏剧结构:即将剧中人物压缩到最大限度,通常由三人构成,但不是三足鼎立,而是二元对称对峙格局,第三者起着结构性作用,或引发矛盾,或提供解决矛盾的某种契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