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753.14KB ,
资源ID:10708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708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四单级放大电路.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四单级放大电路.docx

1、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四单级放大电路报告告实 验 名称:实验四 单级放大电路实验组别:系别: 班号:实验者姓名:学 号:实 验日 期: 实验报告完成日期:指导教师意见: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三、实验仪器 7四、实验容及数据 71、搭接实验电路: 7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 8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量 104、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 12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 13五、 结果分析 15六、 实验总结 16七、思考题 16、实验目的1.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电路的方法2.学习放大电路的调试方法3.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

2、输出电阻和通频带 测量方法4.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了解设计输出器的基本性能5.了解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和负载对放大倍数的影响二、实验原理(一)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和性能1、单级低频放大器的模型:单级低频放大器能将频率从几十 Hz几百kHz的低频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是放大器中最基本的放大器, 单级低频放大器根据性能不同可分为基本放大 器和负反馈放大器。从放大器的输出端取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经过反馈网络得到反馈信号电压 (或电流) ,送回放大器的输入端称为反馈。 若反馈信号的极性与原输入信号的 极性相反,则为负反馈。根据输出端的取样信号(电压或电流)与送回输入端的连接方式(串联或

3、并 联)的不同,一般可分为四种反馈类型电压串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电压 并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 负反馈是改变放大器及其他电子系统特性的一种重要 手段。负反馈使放大器的净输入信号减小, 因此放大器的增益下降; 同时改善了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提高了增益稳定性,展宽了通频带,减小了非线性失真,以 及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负反馈对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的影响跟反馈类型有关。由于串联负反馈是在基本放大器的输入回路中串接了一个反馈电 压,因而提高了输入阻抗,而并联负反馈是在输入回路上并联了一个反馈电流, 从而降低了输入阻抗。凡是电压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压稳定的趋势,与此恒压 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减小;

4、凡是电流负反馈都有保持输出电流稳定的趋势, 与此恒流相关的是输出阻抗增大。2、单级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与基本放大器的性能比较:电路图2是分压式偏置的共射基本放大电路,它未引入交流负反馈。电路图3是在图2的基础上,去掉射极旁路电容Ce,这样就引入了电流串联负反馈。3、射极输出器的性能:射极输出器是单级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由于它的交流输出电压 Vq全部反馈回输入端,故其电压增益:输入电阻:Rf =R/r be+ (1 + B) R,式中 R =Rc/Rl输出电阻:Rf =Re/(R b/Rs)+r 呵/( 1 + B )射极输出器由于电压放大倍数 Af1,故它具有电压跟随特性,且输入电阻高,输出电

5、阻低的特点,在多级放大电路中常作为隔离器,起阻抗变换作用。(二)放大器参数及其测量方法1、 静态工作点的选择:放大器要不失真地放大信号,必须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Q。为获得最大不 失真输出电压,静态工作点应选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交流负载线中点, 若选得太高 就容易饱和失真,太低容易截止失真。若放大器对小信号放大,由于输出交流幅度很小,非线性失真不是主要问题, 故Q点不一定要选在交流负载线中点,一般前置放大器的工作点都选的低一点, 降低功耗和噪声,并提高输入阻抗。采用简单偏置的放大电路,其静态工作点将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若采用电流负反馈分压式偏置电路,具有自动稳定工作点的能力,获得广泛应用。2、 静态

6、工作点测量与调试:根据定义,静态工作点是指放大器不输入信号且输入端短路(接电路 COM 时,三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参数。静态工作点只测量三极管三级对电路 COM勺直流 电压(Vbq Veq VCq),通过换算得出静态工作点的参数。V3EC=V3G-V EQ ; VEQVQ-VeQ ; I CC=VQ / R E3、 单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Av低频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是指在输出不失真的条件下, 输出交流电压与输入交流电压的比值:Av VoVi 臥式中:FL =Rc/Rl,味 心(1 ) 26(mv);I eq (mA)4、放大倍数的测量放大倍数按定义式进行测量,即输出交流电压与输入交流电压的比

7、值。通常 采用示波器比较测量法(适用于非正弦电压)和交流电压表测量(适用于正弦电 压)。5、输入阻抗的测量放大器输入阻抗为从输入端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即: Ri=Vi / Ii ; 该电阻为动态电阻,不能用万用表测量。为避免测量输入电路中电流,改为测电 压进行换算。6、输出阻抗测量放大器输出阻抗为从输出端向放大器看进去的等效电阻,即: Ro=Vo/lo ;该电阻为动态电阻,不能用万用表测量。右输出回路不并接负载R,贝U输出测量值为:V a;右输出回路并接负载R-,则输出测量值为:VOl,贝q:F0VoVol Vo Vol 1 RLIo Vol/Rl7、放大器幅频特性放大器幅频特性是指放大

8、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在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为最大值 Av=Avm在低频段和高频段,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可忽略,使电压放大倍数下降。通常将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段 Avm的 0.707 倍时所对应的频率,称为放大器的上限频率 仆和下限频率fL,fH与fL之差称为放大器的通频带,即 f7=fH_fL。在保证输入Vi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输入信号频率(升高、下降),使输出Vo下降为中频时的0.707倍,则对应的频率即为fH fL三、实验仪器1示波器 1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1台3、 直流稳压电源 1台4、 数字万用表 1台5、 多功能电路试验箱 1台6、 交流毫伏表 1台四、实验容及数

9、据1、搭接实验电路:按电路图10在实验箱搭接实验电路(或参照连接图11)。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方可将+12V直流电源接入电路仿真:2、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按静态工作点测试方法进行测量与调试,要求 leg 1.3mA测量值填入表2表2静态工作点测量静态工作VEq (V)VBq (V)VCq (V)测量计算点测量值I cq (mAVEQ ( V)VeEQ ( V)41/2数字表(DCV1.31.92355.3171.30.62354.017SS1科“託:宝弄 *njosi :(耳01 Win CT L slujJi ffj & e切IWW QCl AATOrT 伽 1A AWT ;他加 嗣 M

10、 3X(*-O)A waUHLSnanotI卜S3zzzzwID| THMXMb卄LO5bWv-LSqHm LcmT-KM就比Ml;qyTHHXUHLScm% 6 nwiAZLLU00A1呼0!时1* 1砂9Et :盘曲 屮li (K I ;(P)l SHJ0L I -G屮I vfl 29 l ;炉(刖 viu ori ;i AW :用加i AOE -贋 Ml MlCi i山娜 ACfTn(HIIcmu3、基本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测外加输入信号从放大器 Vs端输入信号:频率f=2kHz的正弦信号,R=1k,使 Vip-p=30mV。在空载情况下,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和输出

11、波形( Vi和Vo),若输出波形失真,应适当减小输入信号。表3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测量测量(41/2数字表ACV 计算VS( mVV ( mVVOVolAAlRFO13.3810.321.72811.0720167.5103.93.373k Q3.121k Q测VsVp-p JUjO nfV 買LOiQ nr# 呃U UY k AIM 必Knmd: 4 ?fayAd)- 4&.I ruA.: j.au mwvIkQC1*IL测Vi测VoVCC12VV:I5j& V 蚣山00 niV 呻砂I耐 旳kl JVliWI: -SQ2 J 卑j: L3-3 uA RneHl: 4.77 l(

12、dO-凹肚21 9%lOOkDlTLRe5.1 kQR B_r*II-探針人Rb2 1謙口1C2TT10uc&47u方绢击氓hllMRL 5 IkQC47 w21.* %IMkQ Kef Ahb1 :51kQuccKMH1C1XFG1II B 1RI fIfcQ氓-I3JhV?4、iH-K! 144 L -S.WiiAmm iii i* mi- 1 nA Sri) WnA tM: JLDQWQIX2C1放大器上限、下限频率的测量保持输入信号Vp-p=30mV不变,当f=2kHz时,用示波器观察并测量输出电V。当频率从2kHz向高端增大时,使输出电压下降到 0.707Vol时,记下此时信号发生器

13、的频率,即为上限频率fH;同理,当频率向低端减小时,使输出电压下降到0.707Vol时,记下此时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即为下限频率 fL;测量过程应保持Vi不变和波形不失真。表4放大器上、下限频率的测量fHfLB=fH_f L364kHz242Hz122kHz仿真电路:VCC12VRC 5.1kQ5、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将Ce去掉,R改为10k,使Vip-p=300mV,重复实验3步骤表5负反馈放大器参数测量测量(41/2数字表ACV计算Vs( mVV( mVVO(V)VOl(V)AAvlRFO12.357K193.05 106.70 0.5203 0.2618 4.876 2.454 5

14、.036K QQ测Vs测Vo五、结果分析1、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1)可能是信号发生器产生的信号频率不稳定(2)实验仪器本身存在的系统误差(3) 实验中所用的电阻阻值、电容大小等存在误差。(4) 受到桌面振动的影响等。2、 处理实验数据所用的公式:(1) 计算 VEqV CEqI CQV BE(=VBqVeQ ; VCe=VCgVeQ ; I CQ=VQ / R E(2) 计算Ri所用的公式:Ii Vr 乞卫,则:Ri Vi RR R Ii Vs Vi(3) 计算 Ro所用公式:Ro V0 Vol Vo Vol V 1 RlIo Vol/ Rl Vol3、 通过对实验所得数据与用仿真软件实验

15、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实验存在一定误差,但是在一定围可以接受。六、 实验总结1、 在进行实验时,一开始发现总是无法将 VE调到1.3V,经过检查发现是将51k Q的电阻和15k Q的电阻接反了,实验时一定要细心,否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 精力。2、 而且输入信号不可无限制增大,当输入信号达到一定程度后输出信号会产生 失真。3、 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应符合VcqVBqVEq=4、 铝电解电容器接入电路时要注意区分正负极,靠近三极管的一侧均接正极。七、 思考题1、如何根据静态工作点判别电路是否在放大状态 ?由测得的数据计算UCeq若UCeq- U/2,电路处于放大状态,若 UCe约等于UE,则处在截止状态,若UCW 0.1 (PNP锗管)或0.3 (NPN硅管),则处在饱和状态 2、按实验电路10,若输入信号增大到100mV输出电压=?是否满足Vo=Av*Vi, 试说明原因。仿真电路:输出电压为2.713V,并不满足Vo=Av*Vi,通过观察波形我们发现,此时波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截止失真。因为输入信号电压过大,导致静态工作点位置太低,晶体管进入截止区工作,输 出电压的正半周被削平。这是由于晶体管的截止而引起的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