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33.52KB ,
资源ID:10815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815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 6、敝 坏,破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敝帚自珍 谦词 敝人 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使疲敝 【重点虚词】 1、以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以乱易整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 表目的,来,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表结果,用来,连词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却,连词 3、焉 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哪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何

2、,哪里 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何,哪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其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5、之 公从之 代词,此,代佚之狐的建议 (烛之武)许之代词,这件事 不患人不之知代词,他 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的 行李之往来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做全句的主语 邻之厚,(乃)君之薄也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一作主语,一作宾语,省略判断词谓语“乃”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之”无义 莲之爱 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3、 太子及宾客知此事者“者”与“之”都是定语后置标志 公子驾车之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君(到,前往)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词类活用】 晋军(于)函陵 名词作动词,驻军;同下文“秦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增强实力,削弱实力 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作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作动词,疆界。 【通假字】 今老已,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共其乏困 共通供,提供,供给 何厌之有? 厌通餍

4、,满足 秦伯说 说通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智慧,明智 【古今异义】 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认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往,到)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今义:主人) 【文言句式】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烛之武)辞曰 省略句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句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句 (晋)许君焦、瑕 省

5、略句 子亦有(何)不利焉 省略句 荆轲刺秦王 因 趁机: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趁机: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势、趁机: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沛公如厕,因招樊哙出 顺着,凭借: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沿袭、继承:蒙故业,因遗策 借助,依仗:因人之力而弊之 根据,依据:因人施教 又引导,通过:因宾客至相如门 乃 于是:乃遂私见樊於期。乃遂收樊於期之首。 才:臣乃得以报太子。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乃请荆卿曰 樊於期乃前曰。 乃为装遣荆轲。 至:乃今得闻教。 竟然:而乃以手共搏之 你的: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尔:这样 为3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成为:皆为龙虎,成五采。 替、

6、做,谋划:谁为大王为此计。 敬酒,祝: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 对,对付:君王为人不忍 认为:窃为大王不取也 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疑问语气词,呢,何辞为? 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作为,当作: 军中无以为乐。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通返 ,返回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环绕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双手托着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震惊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卒通猝,突然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高兴 秦武阳奉地图函 奉通捧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卒通猝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露出 秦武阳色变振恐 振通震 (11)乃朝服,设九宾 宾通傧,傧相

7、【古今异义】 1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痛哭流泪 今义:流鼻涕 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货币与物品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窘困无出路 今义:贫穷困难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用力掷 今义:用手提起 进兵北略地 古义:抢夺,夺取 今义:简略,有一点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古义:但是,只是 今义:看守,照顾 愿足下更虑之 古义:重新,改变 今义:时间单位,更加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露出一只手臂 今义:袒护一方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卫士 今义:中医 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原谅 今义:假托,托词 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函名作状,用匣子 又前而为歌曰 前名作动,上前 乃朝服,设九宾朝

8、服名作动,穿上朝服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迟形容词意动,认为迟 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知道,禀告 箕踞以骂曰箕名作状,像畚箕一样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动作名,信物 皆白衣冠以送之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 【重点翻译句子】 1、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3、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4、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5、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6、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7、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8、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鸿门宴 1

9、.距拒,把守:距关,毋内诸侯 2.内纳,接纳:距关,毋内诸侯 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3.要邀,邀请: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早些: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隔阂: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坐座,座位:置之坐上。 因击沛公鱼坐 8.不否,不者,若属将为所虏 【成语】 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表面上有一个堂皇的名目,实际上却另有所图。 劳苦功高: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人为刀俎,我

10、为鱼肉:比喻生杀之权掌握在他人手里,自己处于被人宰割的地位。 【古今异义词】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详细地讲述。 5.婚姻 古:儿女亲家 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讲究、计较:大礼不辞小让 3.故 故旧、交情:君

11、安与项伯有故? 因此:故听之 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且 将: 且为之奈何? 况且: 5. 胜 尽:刑人如恐不胜 禁得起:沛公不胜杯杓 6. 之 到: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7. 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 于 向, 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比:长于臣。 在:复得见将军子此。 11.间 抄小路:道芷阳间行 暗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1.名词用作动词 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不可不语(告诉,动词)。 吾得兄事(做事、

12、侍奉,动词)之。 籍(登记,动词)吏民。 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刑(处罚,动词)人如恐不胜。 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让称王,使动)。 臣活之(使活,使动)。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 交戟之卫士欲止(使止,使动)不内。 4.名词作状语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 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特殊句式】 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 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 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籍何以至此?(何以以何)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

13、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将军战(省略“于”)河北 加彘肩(省略“于其”) 【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固定句式】 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无以(无以)没有什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古代的礼节】 1、 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2、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

14、腰板。 3、 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 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 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 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 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是最隆重的礼节。【必修二】兰亭集序 一、一词多义 (一)之 (1) 动词,例:所之既倦。 (2) 代词,例:以之兴怀。 (3) 结助,例:夫人之相与。 (4) 结助,极视听之娱。 (5) 音节助词,例:暮春之初。 (一)一 (1)例:若合一契 (2)例:其致一也 (3)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例:一觞一咏 三、词类活用 (1)少长咸集: (2)映带左右: (3)齐彭殇为妄作: (4

15、)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 固知一生死为虚诞: (6)足以极视听之娱: 四、通假 (1)虽趣舍万殊 (2)亦由今之视昔 (3)或悟言一室之内 五、古今异义 【其次】 古义: 如:列坐其次 今义:然后就 【斯文】亦将有感于斯文这篇文章。如:亦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六、特殊句式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引以为流觞曲水 (3)映带左右 (4)悟言一室之内 (5)不能喻之于怀 (6)亦将有感于斯文 (7)当其欣于所遇 (8)虽无管弦之盛 【本课成语】 群贤毕至. 崇山峻岭. 放浪形骸. 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 游目骋怀 赤壁赋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举匏尊以相属 2

1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 4、杯盘狼籍 5、举匏尊以相属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正襟危坐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8、侣鱼虾而友麋鹿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凌万顷之茫然 (四)一词多义 1、望: (1)七月之望 (2)望美人兮天一方 2、歌: (1)扣舷而歌 (2)歌曰 (3)倚歌而和之 3、如: (1)纵一苇之所如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4、然: (1)其声呜呜然 (2)何为其然也 5、长: (

17、1)抱明月而长终 (2)而卒莫消长也 6、于: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月出于东山之上 (3)徘徊于斗牛之间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托遗响于悲风 7、而: (1)羽化而登仙 (2)扣舷而歌 (3)倚歌而和之 (4)正襟危坐而问之 (5)侣鱼虾而友麋鹿 (6)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 (7)耳得之而为声 8、之:(1)凌万顷之茫然 (2)扣舷而歌之 (3)倚歌而和之(4)哀吾生之须臾 9、其:(1)而不知其所止 (2)其声呜呜然 (3)何为其然也 (4)方其破荆州 (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2、徘徊于斗牛之间 3、何为其然也 4、而今安在哉 5、此非孟德

18、之困于周郎者乎 6、而又何羡乎 7、凌万顷之茫然 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9、渺渺兮予怀 三、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5、杯盘狼藉: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四、其他重点字词 (1)七月既望(2)白露横江 (3)纵一苇之所如 (4)凌万顷之茫然 (5)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6)渺渺兮予怀 (7)倚歌而和之 (8)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9)正襟危坐 (10)方其破荆州 (11)固

19、一世之雄也 (12)哀吾生之须臾 (13)知不可乎骤得 (1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15)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五、重点句子翻译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游褒禅山记 1. 长乐王回深父。 1. 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 2. 有泉侧出。 侧:从旁边 3.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深度 4.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使穷尽 5.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到达的人 6. 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7.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使尽 8.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

20、远。 险远:危险遥远的地方 9.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使错,弄错 (三)文言固定句式 1. 其孰能讥之乎? (难道吗?) 2. 何可胜道也哉! (哪里呢! 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四)文言句式: 1.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2.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3.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五)重点翻译句 1.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21、 (六)多义词 1.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良乃人,具告沛公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 2. 道 有碑仆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何可胜道也哉 策之不以其道 3. 盖 日初出大如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 文过饰非 5. 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吴广以为然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6. 其 始舍于其址。 以故其

22、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文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孰能讥之乎?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十一)游褒禅山记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一、名 “名”是个会意字,从口从夕。夕是傍晚,这时候,光线暗淡,眼睛看不清楚事物,就用口说;事物不认识,就得给事物取名字。“命名”是“名”的本义。由此引申有“名字”“名称”的意思;再引申有

23、“名声”“名望”“著名的”等意思。本文中“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的“名”用的是本义“命名”。由“命名”还可以引申出“说明”、“说出”的意思。口技“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成语“莫名其妙”,本文“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其中的“名”都是“说出、说明”的意思。 二、盖 “盖”作虚词用,属副词类。常用来表示对事物带有推测性的判断或委婉的判断,或者表示对原由的解释。因为常用在句首,起提示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所以有人叫它作句首语气词。“盖”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译为“大约”“似乎”“大概”“原来”等。本文有三个句子用了“盖”。 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原来。

24、 2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大约。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 三、所以 “所以”是文言中一种常见的凝固格式,由助词“所”和介词“以”组成,表示两种基本的意义,依介词“以”表示的不同意义而定。“以”当“用”讲时,“所以”表示“的方法”之义,墨子公输“吾知所以拒子矣”中的“所以拒子”的意思便是“抵抗你的方法”;“以”当“因”“由”讲时多,“所以”表示“的缘故”之义,本文中“此所以学者不能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所以”便是“的缘故”的意思。 四、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判断句式“者,也”,但用法

25、不同,表示的语法关系也不同。两个“者”字都是助词,第一句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在这里标明语音上的停顿,并有引出下文的作用;第二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标明停顿和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之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者”用在复合句前一分句之末,前后两分句有解析和被解析的关系。前一分句提示某种结果或现象,后一分句申述缘由,这实际上是用判断句式表因果关系。 五、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个主谓句的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三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主语是“余”,谓语是动词短语“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二层的动词短语是动宾结构,动词是“悔”,它的宾语是主谓短语“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第

26、三层,作宾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是“其”,谓语是由两个“动宾”的动词短语“随之”和“不得极夫游之乐”组成的,这两个动词短语之间有因果关系,因为“随之”,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一词多义: (1)“卒”:死。“卒葬之”。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文字。“独其为文”。、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道路。“有碑仆道”。说、讲。“何可胜道也哉”。道理。“传道受业”(师说)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5)“观”: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景象。“非常之观”。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6)“得”: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心得、收获。“往往有得”。融洽。“与公甚相得”。得到,获得。“某得八焉”。(、均王忠肃公翱事) (7)“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