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2.73KB ,
资源ID:1088810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88810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长村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长村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docx

1、长村中心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长村中心小学“创现”组织机构为了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校“创现”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决定成立“创现”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成人员如下:1、“创现”领导小组 组 长:李佳国 副 组 长:李万铭 邓秀娥 邓响华 周世州 组 员:李建中 谭 骁 谭敏强 汤金兰 刘香玉 张梦丽 陈剑萍 二、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组 长:邓秀娥 副组长: 谭骁(兼电教中心主任) 成 员:李万铭 谭敏强 汤金兰 刘香玉(数学教研组长) 张梦丽(语文教研组长) 陈剑萍(信息骨干教师 ) 长村中心小学 2013年6月22日 长村中心小学“创

2、现”技术中心 为了加快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带动学校的全面大发展,学校决定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技术中心,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邓秀娥 副组长: 谭骁(兼电教中心主任) 成 员:李万铭 谭敏强 汤金兰 刘香玉(数学教研组长) 张梦丽(语文教研组长) 陈剑萍(信息骨干教师 ) 长村中心小学 2013年6月22日长村中心小学创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实施方案为推动我校“创现”工作的顺利实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装备规模、远程教育工作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以适应学校在现代教育装备、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管理和快速发展,特制

3、定长村乡中心小学“创现”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校、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一、成立长村乡中心小学“创现”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佳国 副 组 长:李万铭 邓秀娥 邓响华 周世州 组 员:李建中 谭 骁 谭敏强 李 欢 刘香玉 张梦丽 陈剑萍 二、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 组 长:邓秀娥 副组长: 谭骁(兼电教中心主任) 成 员:李万铭 谭敏强 李 欢 刘香玉(数学教研组长) 张梦丽(语文教研组长) 陈剑萍(信息骨

4、干教师 ) 二、组织机构1、成立五岭乡沙坪小学“创现”工作领导小组顾 问:廖小瑜组 长:段月华副组长:蒋小全、廖海斌、肖祥兵成 员:肖小斌、侯细县、肖丽萍2、成立五岭乡沙坪小学“创现”工作小组组 长:肖祥兵成 员:肖小斌、侯细县、肖丽萍、黄桂香、张偶香“创现”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校教务处,由肖祥兵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信息化工作和学校“创现”的具体工作。三、工作目标积极营造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积极推进学校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应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1、加强学校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建设,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2、组建教

5、育城域网,实现全县宽带网络“校校通”;3、加强学校校园网络建设,实现宽带网络“班班通”和多媒体“班班通”;4、建成一个功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5、建设好学校的电子备课室;6、加强学校教学网络资源建设,在充分利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和“堂堂网”在线课堂资源的基础上开发学校资源库;7、通过加强教师培训,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实现师生学习空间“人人通”。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成立学校“创现”工作领导小组,职责是全面统筹、协调、指挥、决策“创现”工作,督促解决“创现”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 (二)广泛宣传,全员发动一是召开全校“创现”

6、工作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创现”工作。二是及时了解宣传各地开展“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建设”的动态和经验。(三)突出重点,强势推进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准确把握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创建标准,加快学校宽带网络和多媒体“班班通”和电子备课室的建设。2.加强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教师定期培训、校本培训和进修制度,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质。3.强化制度,加强应用监督。积极建立健全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管理与应用的制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化设备的应用效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应用信息

7、化设备进行教育进行,在下载别人优质资源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资源上传到“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和宜章县基础教育网络中心。教师要带动学生在湖南省基础教育资源网上建立自己的空间,与其他师生分享、交流教与学的经验与快乐。4.建立台账,完善资料。严格按照“创现”迎检标准收集和整理资料,并分门别类装档成盒。 长村乡小学2013年6月20日荔园小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实施方案上一篇: 荔园小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信息实验学校发展规划下一篇:无 开展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建设,是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项带有深刻影响力和创新意识的工作,对推动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面

8、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有效依托实验学校建设这一平台,开展教育信息化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因此,为更好的以此带动学校的全面大发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数字化环境建设,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开展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通过实验,主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1. 探索校本资源建设的新模式,提高现代教育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 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教师成长档案袋、博客群、网络备课等三方面着手,探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模式。3. 大力推进新课

9、程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手段。4. 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利用“空中课堂”开发出一大批优秀的网络教材,提高学习资源的利用率。5. 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先进理念,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6. 建设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校管理体系,提高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形成反映时代内涵、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发展特色。二、主要任务及实施步骤1、建立组织结构学校以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要求为准则,健全机构,完善制度,认真落实实验工作,为推进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波多里奇卓越绩效准则

10、为指导,加强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安全性与保密性,保证信息知识收集和传递的畅通。(1)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学校按照上级的要求,已成立了“荔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主管实验的开展,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协同负责实施。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明确领导小组成员的职责,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我校的实验工作能够顺利进行。(2)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小组学校已成立了以信息科组全体教师、各学科组组长、骨干教师等共同参与的实验小组。实行层级负责制,明确分工,层层落实。信息科组分成四大功能组:常规电教组、教学

11、培训组、资源开发组、网络管理组,负责开发、研究、培训、维护等工作。今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小组,将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制定本学科的实验计划,确定实验目标和实验人员,认真完成每一阶段的实验目标。2建立各项有关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制度为了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建设的健康、稳步、快速发展,保障电教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学校已制订了一整套电教工作职责及相关管理制度,各室均有管理细则,并定期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有布置有落实。学校建立的管理制度主要有: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多媒体教室管理制度、荔园小学网络安全责任制度、信息中心管理制度等,明确了信息化管理各个环节,各个岗

12、位的职责。在以后的实验阶段,我们将继续完善建立各项有关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制度,将制度要求落到实处,使学校的信息化工作能够以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的状态发展,为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积极开展师资培训,建设一支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学校将选派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和区级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聘请专家到学校举办专题讲座。结合本校实际,深入开展基于校本的培训活动。打造一支具有现代化教育思想和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队伍,培养一批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建设、课程整合等方面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特长的专家型教师。(1)建立培训制度:为了让老师们普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

13、度,由校长室统筹,抓教学的副校长直接领导,教导处负责管理,分期、分批、分层次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自培模式:职前与职后培训相结合,重点培养和普遍提高相结合。(2)培训范围:为了增强教师教育现代化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学校要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程。学校利用全校教职工大会,中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培训会等形式,定时间、定内容、定专题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3)培训方式:今后将定期邀请有关学者到我校举办信息教育技术专题讲座,促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认识水平;并由校内电脑教师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观摩

14、优秀教师的多媒体录像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选送骨干教师外出深造,鼓励教师参加由政府人事部门组织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考核。(4)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包括电教设备使用培训、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WORD文字编辑系统、数据库、WINDOWS操作、课件设计培训、Flash动画制作、网页制作、课堂教学中任何运用现代教育的技术手段、网络运用等。4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益我校是较早一批建立校园网的学校,在信息化网络建设方面我校也走在前面,信息化应用涵盖到学校行政管理、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学习评价等多个方面。使这些教学环境更有利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的整合,更有利于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自主性、协作性、

15、交互性学习和个别化学习。在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抓好一下几方面的工作。(1)优化学校行政管理。我校办公平台分个人办公、信息发布、协同办公、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和系统管理六个模块,具备发布通知、公告、周工作安排,设备报修、设备采购、人事管理、校内论坛、教学资源管理等功能。在日常办公中,体现了网络的方便和快捷,作为学校办公的有力支撑。学校要督促教师们养成了每天查阅办公平台的习惯,不断提高办公效率,优化的学校的行政管理。(2)优化学校学籍管理。学籍管理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我校采用深圳市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对学籍进行管理,改变了原来的手工卡片档案的方式,极大的提高了办事效率,该系统

16、具有日常班级管理和学籍管理两大模块,其中班级管理包括班级设置、分班,学籍管理包括在校生档案、转入、转出、插班、升级、毕业、复学等功能,满足了对于学籍管理的所有要求。学校教务处要继续做好学籍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准确迅速地完成学籍管理。(3)优化学校教学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优化了教学活动。我校教学应用平台丰富,可以满足教师教学活动和日常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在备课方面,我们有教学共享资源库,老师们备课只需要作一个个性化的整合,不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中大花时间。对于每学期的计划总结,老师们也都养成了上传归档的习惯,这为教学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下一步,学校要督促教师在日常工作,坚持使用电子

17、成长记录袋,通过成长记录袋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4)优化学校学习评价。教学中涉及到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就显得更为重要。学校现已有的互动教育平台,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表现,通过平台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家校互动平台使用的监管,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完美的结合,发挥了很好的作用。5、以课题带动信息化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校独立承担了广东省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评价策略研究的课题工作。目前,国内外对面向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尚处于探讨阶段,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是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

18、,人们尚未开发出广泛认同、简便高效的标准和评价方法。在十五期间,学校开展了三个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分别是“worldlinks项目”(中央电教馆与美国word links 组织二期合作项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研究的具体选题)、“小学语文、英语跨越式发展研究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子课题)、整体推进课题(国家“十五”重点课题)。这些课题的开展对于我校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课题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本次申请的广东省电教馆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进度安排与任务分工1、以课题为抓手,全面推进信息技术的大发展课题是对于教育教学工

19、作的引领,结合我校实际,我校申请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评价策略研究,通过这一课题,探索新时代下的教师发展和教师的评价的方法和策略,为此,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强调,并召开信息技术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会议,通过会议明确了下阶段要开展的工作,现制定具体计划如下: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7月9月)l 筹备课题组,精选课题组成员,选定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方案和组织交流、研究和论证。l 研制课题研究计划,明确课题研究人员,并对各自承担职责进行分工,落实到各成员,开展基础性的研究工作。l 组织进行开题工作,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两次以上的专题培训。第二阶段 计划阶段(2009年9

20、月12月)l 将课题组分为三个小课题组,每个校区负责一个小课题,分别实施电子档案袋、博客群、网络备课的运用研究。l 运用前段时间我校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方面取得成果,做好继续研究和推广工作。l 组织课题实验教师的进行专题培训学习,收集研究国内外有关的前沿理论和科研成果,反复研讨、学习、为本课题提供论点。l 各小课题组,做出研究实施方案。l 对各小课题组的方案进评估,请专家到校对课题进行指导。第三阶段 试验阶段(2010年1月-2012年1月)l 利用电子档案袋、博客群、网络备课,从教师专业化理论发展,教师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教师心理

21、素质等方面考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l 调查研究、追踪带规律性的现象。l 完成中期报告。l 实验教师每人写一篇有一定水平的实验总结,学校要对教师的总结进行评定。第四阶段 总结阶段(2012年1月6月)l 完成实验报告,交给有关专家、领导审查鉴定,邀请有关部门对实验进行评估验收。l 发布与推广优秀研究成果,将学校在信息技术运用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区、市、省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校特色资源共享平台要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课程改革,设计、编制一些有特色的教学资源(素材、课件和案例等),构建科学、适用的教学资源体系。同时发挥学校优势,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

22、享。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1月)建立学校网上备课系统,搭建好平台,细化功能,按学科按学期按章节,保证每节课都有资源。资源的种类也力求全面丰富,满足教师的备课需要,同时减轻教师备课负担。第二阶段 上传资源(2009年12月2010年7月)通过课件制作比赛、荔园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等形式鼓励老师们积极制作课件,上传资源。同时,对参赛课件进行评比打分,鼓励制作精品课件。第三阶段 完善丰富资源(2010年9月2012年1月)丰富资源,做精资源库,力求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精品资源库。3、开展网络教研,营造学校教研氛围通过博客群等形式开展网络教研,以教研促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建立

23、自己的博客,参与博客讨论,组织网上的备课、评课等活动,通过网络这种媒介,促进教学思想的迸发,同时形成网上教研的氛围。在学校常规活动中,如:荔园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骨干教师开放月等结合网络教研同时开展,在提高教研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0月)搭建博客平台,进行用户注册,完善教师分组等工作。第二阶段 建立个人博客(2009年10月2010年7月)建立个人博客,让教师参与到博客建设中来,养成撰写日志的习惯,善于使用博客发布自己的教育心得、教学反思等日志,同时通过访问教育同行的日志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第三阶段 通过博客开展教研(2010年9月2

24、012年1月)开展网络教研,探索网络教研新模式。4、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促教师专业发展无数的名师的成长历程告诉我们,要想成为名师平时的积累和反思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学校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来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留下足迹,为教师的日后发展做好准备,同时养成教师进行反思的习惯。允许教师选择评价的资料,建立基于自己教学和专业发展的档案袋,强调教师对评价信息的自主选择,鼓励教师寻求支持自己工作、表明自己成功的资料,帮助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其最终目标是帮助教师重新设计课程及在观察与反思的基础上认识自己的教学方法。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12月)通过网络建立教师成长档案, 让教师了解成长档案的重要性。第二阶段 上传和完善(2009年12月2010年12月)上传资源,同时结合学校的工作,养成从上到下运用档案袋上传资源的意识。第三阶段 评价(2010年12月2012年1月)建立了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而不进行评价,这项活动就失去了激励教师不断进取的作用;若评价不科学同样会伤害教师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成长记录袋应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体现主体评价为主,学生、同事、家长、领导、专家多方参与的评价理念,评价可采用考核、考试、调查、座谈 、听课、走访等多种方式进行。 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2009年10月14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