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456.63KB ,
资源ID:1092948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092948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80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80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docx

1、180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吉林省鑫一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180混凝土生产线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二O一一年二月第十一章、经济效益评价算 39第一、生产成本成分析 39第二、盈利预测 41第三、经济效益分析 41第四、项目的敏感性分析 42第一章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第一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本项目为混凝土搅拌站项目。一、商品混凝土简介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Ready Mixed Concrete),最早出现于欧洲,到20世纪70年代,世界商品混凝土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其在混凝土总产量中一经占有绝对优势。商品混凝土的产生可以说是混凝土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混凝土工业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

2、。目前,商品混凝土在国外已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商品混凝土是水泥作用下的衍生产品,在目前城市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场搅拌混凝土,大量的砂石、水泥等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所产生的粉尘、污水、噪音等严重污染城市环境。而商品混凝土利用其先进的设备、合理的工艺、稳定的制造技术,既能保证混凝土产品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也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从而较好的保护环境。因此,商品混凝土与普通现场搅拌混凝土相比,具有节约原材料、混凝土质量稳定可靠、提高水泥散装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污染等优点。其应用范围广泛,可用于高层建筑、重型厂房、桥梁、码头、高架公路、仓储等土木工程。高强度混凝土、高性

3、能混凝土、自充填混凝土及特殊混凝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国内外的实践表明,采用商品混凝土一般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以上,节约水泥10%15%,降低工程成本5%左右。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粉尘污染,实现文明施工。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商品混凝土应用量已达到混凝土总量的60%80%。二、项目发起缘由我国较早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上海、常州等地开始建立,此后,每年以约15%的幅度递增。北京、上海、广州、大连、厦门等大城市,商品混凝土使用量比较大,占这些城市混凝土使用量的60%80%左右,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另一方面,在我国中西部,有的省

4、市还没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有的省市即使有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但数量很少、产量很低。无论是从数量上讲,还是从质量上讲,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都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就全国来看,目前水泥年产量已超过14亿吨。按保守的估计,有7.5亿吨水泥用于生产混凝土;以每立方米混凝土400公斤水泥计,则混凝土产量达19.74 亿立方米。实际上,我国2009年商品混凝土的产量预计为4亿万立方米,仅占混凝土总量的21.3% 左右。而发达国家商品混凝土已达到其混凝土总量的60%,因此我国发展混凝土具有极大的市场空间。第二节 项目发展概况一、国内混凝土搅拌站现状混凝土搅拌站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9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

5、大量使用的为欧洲进口设备,随着国产技术的成熟以及生产制造能力的加强,国产设备逐渐取代了进口设备,目前,除特大型的搅拌站外,国产设备在国内占据统治地位。二、项目发展的主要因素1、政策因素(1)国家在100个大中城市实行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使各大中城市建立相当数量的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成为必然;(2)国家大力推广应用散装水泥以及各城市对施工环境(限制粉尘、噪音等污染)的要求,迫使单机搅拌混凝土逐渐减少,代之以混凝土搅拌站生产高品质混凝土。2、市场因素(1)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能源、道路、桥梁、建筑工程等发展的需求,为加速推广商品混凝土及散装水泥和粉煤灰、附加剂等利用技术,发展大、中型的混凝土搅

6、拌站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80年代和90年代初进口的搅拌站现已面临着大量的更新换代;(3)建筑施工工艺的改善以及建筑结构体系的改变,促进了搅拌站的需求。(4)建设工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和种类要求越来越高,搅拌单机搅拌的混凝土已难以满足施工要求。第三节 投资的必要性根据我们的调研,自2003年10月16日由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共同颁发的商政发200334号文件禁止现场自拌混凝土令颁布后,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各项工程的推进,长春市区域混凝土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基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国家将逐步用商品混凝土替代自拌混凝土,而且长春市附近许多市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将陆续开工建

7、设,城区黑色路面改建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展。可以肯定的说,开发商品混凝土长春市地区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第二章 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第一节 我国商品混凝土市场潜力巨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国原材料、能源、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才能实现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协调发展。按照循环经济理论,发展散装水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必要要求,“限制包装,发展散装”是各个国家既定的重要产业政策,在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重要文件21世纪议程中明确提出:“劝阻使用和消费在其使用期间会产生环境污染的建筑材料和产品”,据此,我国人大将“提高水泥散装率

8、、发展商品混凝土”确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1年远景规划的发展要求。国务院及有关部委也已多次发文,提出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具体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把发展散装水泥纳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到2010年,我国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应力争达到混凝土生产总量的30%,其中大中城市要达到50%以上;直辖市、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应积极发展商品混凝土,从2003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其它城市2005年12月31日起,禁止在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国家发展商品混凝土政策力度的加大,对我国商品混凝土发展的提速必然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的发

9、展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讲,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商品混凝土市场潜力巨大,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要做的事还很多,可谓任重而道远。第二节 使用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使用商品混凝土除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外,其综合经济效益也是极其显著的。一、经济效益1、节约原材料。据测算和分析表明,应用商品混凝土可节约水泥8%,砂石12%左右;2、建筑施工单位用工降低40%,劳动生产率提高3-4倍;3、促进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大大提高设备利用率;4、提高混凝土质量,延长工程使用寿命。二、社会效益1、可节省砂石及现场中间储料的堆放场地租用费和现场临时水电及设施费用、节约水泥包装袋费用等;2、加

10、快施工进度,提前发挥投资效果;3、促进水泥工业和混凝土新技术发展及其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三、环境效益1、使用商品混凝土不需要在现场堆放材料及中转材料,避免了城市的脏、乱、差现象;2、使用商品混凝土从根本上消除噪声、粉尘、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市民工作、居住环境。第三节 我国目前的混凝土行业政策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商品混凝土在全国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搅拌站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混凝土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部分产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进口混凝土搅拌站的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强,称量精度高,投资少

11、,搅拌质量好,能实现多仓号,多配合比,不间断地连续生产以及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大,智能化程度不高和环保性能不高等缺点。因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混凝土行业政策。一、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砂浆)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今年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上海等127个中心城市在三年内,分期分批在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北京,天津等10个城市已于2007年9月1日率先启动这项措施。禁止在城市施工现场搅拌砂浆是商务

12、部等有关部门继2004年在部分城市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后的又一新举措,据初步测算,该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将带动中国水泥散装率提高8至10个百分点,并有效的带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二、节能环保温家宝总理2007年做出重要指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指出了建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包括生产和使用两个环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建筑企业责无旁贷。降低使用能耗,商品混凝土行业必将有所作为。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政策支持第一节 区域经济状况一、长春市简介 长春是吉林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心,全

13、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行政区划:辖9区3市1县,面积20220平方公里,人口699万长春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吉林省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29-33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全年无霜期183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长春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起来的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全国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长春的工业门类已达到142个,现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33家,地区生产总值2240多亿元。近年来,长春市委、市政府以振兴长春老工业基地为主线,坚持改革开放和工业立市方略,

14、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外资和民营经济迅速成长壮大;城市发展空间和产业布局得到拓展优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等产业初具规模,已成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软环境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改善。长春经济和社会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长春经济和社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此同时,长春先后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的称号,连续两年进入全国百强城市前十名,并跻身国内十大最具竞争力城市行列。长春市的经济发展和机遇 五大优势 1.区位条件优越。长春大工业区呈

15、半月型环抱市区,是长春西部门户、西北部交通枢纽核心、对外交通通道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城市功能外溢、产业转移的首要承载区域。在三环内用地延展长度占到整个三环的近1/2,三环内集中了目前中心城区1/3的土地供应量,三环外占据了城市发展空间的1/4象限。 2.经济实力雄厚。2010年,目前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600户,比2005年增加800多户,产值达到5750.8亿元,年均增长27.3%。2010年,长春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5750.8亿元,同比增长28.3%,同比净增长首次超过千亿,达到1289亿元。 3.产业条件坚实。早在2006年,长春属地汽车产能就已达100万辆,是世界上继底特律、

16、丰田等之后跻身于汽车产能超百万辆的国际汽车产能 . 据悉,2010年吉林省工业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超过5000家、总资产超过1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元、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4.组织机制完善。长春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现有产业集群的开发建设,积累了组织机制、土地整理、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建设、后期管理服务等一整套规范化运作程序和成功的建设经验;探索出了政府投入为主体、金融贷款为辅助、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资体系。第二节 项目开发的政策条件吉林省近年来大力加强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的推广工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和通知,其中,吉林省政府曾于2003年8月以政府令的形式,公布施行本省发展散装水泥管理

17、办法。吉林市政府也于2003年9月发布长春市预拌混凝土管理规定,自2004年12月1日起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吉林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吉林省建设厅、吉林省公安厅、吉林省交通厅、吉林省地方税务局04年出台了关于印发吉林省加快发展预拌混凝土管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长春市建设局08发布了关于加快预拌混凝土搅拌站建设的意见,长春市建设局、长春市经济贸易委员会、长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春市环境保护局也下达了2008年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指导性计划的通知,为提高水泥散装率,发展预拌混凝土,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确定2011年预拌混凝土指导性计划为900万立方,争取达到1000万立方。 第四章 工厂技术方案第一节

18、 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本项目选用的三一混凝土搅拌站是目前国内技术领先的大型混凝土搅拌设备,具有高起点、高可靠性、高配置、高性能的特点,对于各种配合比的混凝土均能达到良好的搅拌效果。计量性能精确,粗、精计量控制,落差自动补偿,精度极高,骨料(砂石)通过配料站的称量系统称够分量后,通过上料皮带机,输送至搅拌机上部的待料斗中暂存,同时水泥、水、添加剂也由各自的称量系统称够自己的分量,物料全部称好后,按一定的工艺顺序,投放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成品混凝土放出到搅拌运输车输送至工地使用。三一搅拌主机利用了流体力学与摩擦学科研成果研制,两搅拌臂间呈60度分布,搅拌臂及搅拌叶片成流线形,这种

19、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实现混料的轴向、交错和循环流动,拌和效果好,效率高。它由传动装置、轴端密封、缸体及衬板组件、润滑装置、上盖及布水管装置、卸料系统和搅拌装置这几个部分组成的。控制系统由工业控制计算机PLC及各种外围设备组成。系统配置了研祥系列工业控制计算机、西门子PLC 、OKI打印机、进口德国知名品牌-金钟默勒低压电气元件、梅特勒-托利多称重传感器及称重终端,确保系统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混凝土搅拌站电气控制系统由电子计量系统、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信号输入系统、动力驱动系统、动态模拟监控、数据管理及电视监控等部分组成,系统采用集散控制形式,四季恒温的电脑控制操作室,机电一体化的模块式组合

20、配置,可实现C30-C90各种级配性能的混凝土全自动生产。独创的大容量双座连体设计,绿色环保,全封闭环保型上料,大大减少了粉尘和噪音对环境的污染。人性化的工业设计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设计中将人机工程与美学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处处以人为本,结构布局合理,符合用户个性化要求,采用成型一体化而成,并具有各项防护功能,因而该项目设计合理,结构新颖,工艺完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第二节 本项目的工艺路线本项目的主要原料有沙泥、石子、水泥等,采用陆路运输,外购石子和黄砂暂存于堆场,通过皮带输送至中间储仓,然后通过二级皮带输送到搅拌楼,散装水泥和粉煤灰通过密闭罐车气泵输送到各自储仓后按配合比加入搅拌楼,同

21、时加入混有外加剂的水搅拌,搅拌完成后稀稠的商品混凝土从搅拌楼底部出料口卸入混凝土搅拌车运至工地等使用单位。主要工艺路线见下图混凝土搅拌站规划图:根据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混凝土搅拌站场地200米X400米X60米,总面积52000平方米左右。混凝土搅拌站鸟瞰图:第五章 环境保护第一节 建设地区环境现状本项目建设地地处某某市市工业开发区内,厂区附近无环境敏感区。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环保规定,本项目工业粉尘排放浓度执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的类标准。第二节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本项目为混凝土生产线,整个工艺系统由熟

22、料输送及储存、混合材料储存及配料、成品输送等车间组成。这些环节部分有粉尘污染,搅拌环节有噪声污染。这些因素均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粉尘污染。一、粉尘的污染源本项目粉尘的污染源主要有:熟料、混合料及辅料的输送、储存与配料,水泥搅拌、输送与储存等。二、噪声污染源本项目噪声的来源主要有:搅拌主机、各类排风机、风机、空压机等,其噪声大都超过100dB(A).三、废水污染源本项目生产中废水仅为含有少量机械油污且水温稍有升高的冷却水。实验室会产生少量的酸碱水,经中和池中和沉淀后排入厂区排水系统。厂区生活污水包括厕所、食堂、办公室等外排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厂区污水系统。第三节

23、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一、本项目采用的环保标准1、水泥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定(JLJ11-97)2、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96)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5、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6、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GB12348-96)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二、本项目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96)中的二级标准。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组织排放标准见下表:水泥生产项目生产设备大气

24、污染物排放限量表 生产设备名称污染物回转窑烘干机、烘干磨、煤磨及冷却机破碎机、磨机、包装机及其它通风设备烟尘或粉尘排放浓度(mg/m)10010050吨水泥排放量(kg/t)0.30.30.04二氧化硫排放浓度(mg/m)400吨水泥排放量(kg/t)1.2氮氧化物排放浓度(mg/m)800吨水泥排放量(kg/t)2.41、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限值级别二级距厂界20M处空气粉尘最高容许浓度(mg/m)1.02、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新扩建一级标准污染物PHCDO(mg/l)油类(mg/l)SS(mg/l)一级标准6-91005703、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

25、标准(GB12348-90)中的类标准,即白天65dB,夜间55dB。第四节 控制污染的初步方案一、控制粉尘污染的治理措施本项目均采用全封闭的搅拌主楼及皮带输送机特殊的头部结构调节极大的降低了粉尘和噪声对工作环境的污染。主机采用意大利WAM公司高效专用收尘机,自动化控制、压缩空气反吹;自动清理再生粉尘、排放可达欧洲标准,外观大方,滤芯为德国原产,使用寿命长。皮带机采用全封闭式结构,有效防止粗细骨料在上料过程中的扬尘。粉料罐采用意大利WAM公司高效除尘装置,能有效的清除粉尘污染污染,收尘率高达99%,过滤面积大,清洗更换方便。所有的粉状物料从上料、配料、计量、投料到搅拌出料都在密闭状态下进行。搅

26、拌机盖、水泥计量仓、粉煤灰计量仓的排尘管均与除尘器相连,骨料加注口设置阻尘板从而降低粉尘排放量。采用负压除尘及特种纤维滤布使投料时产生的灰尘完全进入除尘器而不向周围扩散,而收集到的粉尘又可方便的回收再利用,有效的保护环境。二、控制噪音污染的治理措施搅拌主机性能采用高强度耐磨内衬板,混凝土各物料在搅拌主机内横向、交错和循环性连续流动,冲击性小,无震动,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和超越国家噪音标准。具体数据如下:检测位置相关参数评价距搅拌中心1.5米90db完全达到国家标准控制室内80db完全达到国家标准离搅拌主机中心7米离地面1.5米处70db达到ISO标准搅拌主楼和控制室采用50mm夹芯板的装修,能有效

27、的防止噪音进入控制室,工作环境舒适。配料机、传送皮带采用先进电机带动,选用意大利进口三级行星减机,噪音小。骨料中间仓采用特殊耐磨衬板,能有效的降低砂石料落料时产生的噪音。气路系统各部分电磁阀均采用一体化设计,气路软管采用高强度PU管和高效防泄接头,电磁阀排气口装有消音器,有效降低站内空气噪音污染。空压机配防护室,减少空压机运行的环境噪音,同时保护空压机,提高机器使用寿命。三、控制废弃料的治理措施上料皮带机底部设有物料承接槽,可以承接机器运送过程中洒落的物料,集中进行回收再利用。同时可以选配皮带冲洗装置,用以冲洗皮带机,承接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能使用的混凝土可加以回收,还有混凝土输送车每个台班

28、后都必须清洗,用户可以选配废水回收系统(沙石分离机、污水搅拌器等),分离出来的沙石和污水重新参与混凝土的生产。实现污水零排放,水资源的百分百利用。四、绿化绿化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减尘、滞尘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技改工程中充分考虑绿化用地,在厂区道路两旁和主要车间周围空地尽可能种植适宜环境的树木。第六章 消防第一节 概述本项目工程为混凝土干粉搅拌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料、半成品、产品均为难燃材料,生产类别为丁、戊类。第二节 消防措施及设施一、总平面布置厂区内部各区块道路互为贯通,设有主干道和次干道,其中主干道路面宽为10米。厂区内路面采用混

29、凝土结构。总图设计时在满足道路通行的同时,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建筑物四周设消防通道,道路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间距符合防火间距的要求。二、建筑防火1、耐火等级及消防疏散厂区内各生产车间的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各生产车间的体量不超过一个防火区。每个防火区设有两个以上的对外出入口。2、建筑构造本设计按规范设建筑防火构造,主要生产车行刹那均采取耐火等级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个别厂房采用砖混结构。三、消防用水1、消防用水量按水泥工厂设计规范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本项目无需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15L/s。本项目采用循环用水,循环水池兼作消防水池,灭火时由

30、消防水泵升压供水。2、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消火栓由消防水泵升压供水,室外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布置,围绕建筑尘环状布置,消火栓布置按间距不大于120米,保护半径不超过150米设置,并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四、灭火器配置根据建筑灭火器设计规范GB140-90进行设计,厂房、办公室等各建筑物均配置一定数量的磷酸盐干粉灭火器。第七章 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根据国家有关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规定,本可行性研究对粉尘污染、噪声污染等职业危害和机伤、电伤和摔伤等不安全因素,将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劳动环境,控制和防止职业病发生,为企业创造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条件。第一节 设计依据及标准1、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劳动部1996年)2、水泥工业劳动安全、工业卫生设计规定(JCJ11-97)3、某某省省劳动保护条例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7、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60-92)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T16-92)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10、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96)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节 工程概况本报告的工作范围为项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