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181.37KB ,
资源ID:110000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0000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七章 欧姆定律.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七章 欧姆定律.docx

1、第七章 欧姆定律八年级物理讲(学)稿年级: 主备教师: 审核:物理教研组 时间: 课题:7.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学习重、难点: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过程。学习流程:预习:(一)问题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关系? 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量的关系,应采用的方法是 (二) 1.设计实验: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实验中变阻器的作用是 2.为了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 (哪部分)电阻不变? 而电压的改变是通过 来实现的。

2、3.为了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 (哪部分)电压不变?而电阻的改变是通过 来实现的。4.你能不能画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 5.得出结论:针对性练习11做“探究电阻R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实验时,所给的实验器材如图所示。 (1)请你按实验要求用线将实物连接起来。 电阻()电压(V)电流(A)151.50.11530.2154.50.31560.4 (2)小明同学测出的数据如右上表所示,请你在下表右侧用描点法作出通过电阻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的图线(横轴为U,纵轴为I)。(3)小明同学经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电阻不变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你认为小明同学的结

3、论正确吗?你的结论是什么?预习、交流: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小组选代表展示、交流, 释疑。反思拓展:(1)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2)拓展与迁移: a.能不能把所得结论写成公式表示出? b.正确理解I,U,R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方法针对性练习22“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1)连电路前开关应是 的(断开或闭合);滑动变阻器应调到 。(2)下图是李华同学连的实物图,其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了,请你在接错的导线上打一个叉,并画出正确的连线。然后在右方框中根据改正后的电路画出电路图。(3)实验中测出了如下表所

4、示的数据,其中第3次测量时电流表的表盘如图7-28所示,请你读出电流值填在表格中。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电压(V)253035电流(A)1315(4)通过上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讲(学)稿年级: 主备教师: 审核:物理教研组 时间: 课题: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 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重、难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习流程:(一)欧姆定律的内容是: 其公式为: 说出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二)正确理解欧姆定律: 1.因果关系: 2.适用

5、条件: 针对性练习当导体两端电压为3伏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1安。该导体的电阻是_欧。若使导体中的电流为0.5安,则导体两端的电压是_伏,此时导体的电阻是_欧。若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则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 安,该导体的电阻为 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欧姆定律是研究导体电阻决定因素的规律。 B欧姆定律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以及导体电阻三者关系的规律。 C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必须在同一段电路上。D由欧姆定律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反比。预习、交流: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小组选代表展示、交流, 释疑。反思拓展:(1)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学习方法

6、,还存在什么问题?(2)拓展与迁移:公式的变形;正确的理解。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方法针对性练习一、填空题1欧姆定律是由_国物理学家 在19世纪初期作了大量实验,归纳得出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跟导体的电阻成_。用公式表示为_ 。2、几位同学学习了欧姆定律后,根据I=U/R,导出了R=U/I。于是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电阻的大小跟通过导体中的电流和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无关D.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导体的电阻为零3将某电阻接在6伏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1安

7、,则该电阻为 欧。4将10欧电阻直接接在1节干电池两端,电路中的电流为_毫安。若用电流表测量该电流时应选用_量程(0-0.6A或0-3A) 5、一导体接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原来的5倍,则导体的电阻和导体中的电流 A、都增加为原来的5倍 B、都不变C、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1/5 D、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5倍 6、多大电阻的用电器接到9伏电源上产生的电流为0.3安? 7. 4、如图1所示,并联的红、绿、白三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伏,电阻分别是3230欧、1210欧、484欧。求通过各盏灯的电流及总电流。(小数点后保留2位)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讲(学)稿年级:

8、 主备教师: 审核:物理教研组 时间: 课题: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 教学目标: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习重、难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学习流程:(一)欧姆定律的内容是: (二)正确理解欧姆定律:从因果关系及适用条件等理解 (三)电阻的串联:1.猜想:电阻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阻R与R1、R2有什么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呢?2.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吗?试试看.(四)电阻的并联:1.猜想:电阻R1与R2并联后的

9、总电阻R与R1、R2有什么关系?根据所学知识,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种关系呢?2. 根据并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并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吗?试试看.针对性练习1. 小结一下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2. 小结一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3. 电阻R1 =10欧,R2=5欧 , 把它们串联起来,总电阻多大?把它们并联起来,总电阻又多大?预习、交流: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小组选代表展示、交流, 释疑。反思拓展:(1)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2)拓展与迁移: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及推导。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

10、方法针对性练习1.将5欧电阻与15欧电阻串联接在某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0.5A,求电源电压。2. 将10欧电阻与20欧电阻并联接在1V电压上,产生的总电流多大?4. 某20欧电阻与多大的电阻串联后接到9伏电源上产生的电流为0.3安? 5.如图,电源电压保持10V不变,电阻R1 = R2 = R3 = 10闭合开关S1、S2 ,电流表的示数为 A;断开开关S1、S2,电流表的示数为 A。6. 有一个灯泡,它的电阻是15,把灯泡两端加6V电压时,灯泡能正常工作。如果把灯泡接在7.5V的电源上,仍使灯泡正常发光,应给灯泡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讲(学)稿年级: 主备教师: 审

11、核:物理教研组 时间: 课题:7.3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教学目标:1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2.会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会用科学术语、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3. 初步培养合作交流的愿望,能主动与他人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学习重、难点: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方法、电路图、步骤学习流程:任务一 由欧姆定律I=U/R的公式变形R=U/I你可以猜想出什么来? 任务二 关于伏安法测电阻:1. 实验原理是 2. 实验器材有:(七种) 3. 实验电路图: (请画出)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请分别说

12、出:5.你会设计实验中的数据记录表格吗?请画出。6.为了减小实验中的误差,经常采用 的方法。7.实验中灯丝的电阻按不变处理,实际上灯丝的电阻是怎样变化的?针对性练习1、用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时,在图中正确的是( )2. 下面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步骤,请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A、读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求数 B、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C、闭合开关 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连入电路中的阻值最大E、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正确的顺序是 3、某同学在用欧姆定律测电阻的实验中,不慎将两块表的位置对调了接错了,则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接近 ,电压表的示数接近 。预习、交流: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存在的

13、问题 2.小组选代表展示、交流, 释疑。反思拓展:(1)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2)拓展与迁移:想一想,查查资料 a.你知道伏阻法测电阻是怎么回事吗?b.你知道安阻法测电阻是怎么回事吗?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方法针对性练习1、在用欧姆定律测电阻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 (2)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 和 (3)利用公式 (4)画出电路图并且标出电表的正、负接线柱。(5)若电源由4节干电池组成,待测电阻约15,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应该选 V, A2、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有问题的是( )A、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 B、闭合开关前滑动变

14、阻器的阻值要调到最大C、电流表与被电阻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D、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电压表正常,只需要断开电路,将电源下、负极对调3、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所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发生的现象是( ) A、电流表被烧坏 B、电压表被烧坏C、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零 D、小灯泡L不能发光4.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用“伏安法”测小灯泡时的电阻的实物连接图,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3.8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约为12,则:(1)请你指出连接图中的两处错误,并说出正确接法。次数12345U/V3.03.53.84.04.5I/A0.280.300.310.320

15、.34(2)这个实验小组发现错误后,立即纠正错误,但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读数为零,电压表读数近似等于4.5V,产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实验小组排除故障后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上面五组数据,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得出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如何变化?为什么这时样变化? 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讲(学)稿年级: 主备教师: 审核:物理教研组 时间: 课题: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重、难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

16、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学习流程:(一)通过人体的电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 ,二是 为什么说电压越高越危险?从你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 经验证明,只有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二)断路和短路是常见的两种电路故障1.断路: 的电路叫断路。其特点串联电路中若某处出现断路,则 并联电路中若某一支路出现断路,则 2.短路:短路是指 短路分为两种: 和 (三)注意防雷 1. 雷电是一种 现象。为什么要进行防雷? 2.防雷的措施包括 防雷、 防雷和 防雷。针对性练习1导体中电流的大小跟加在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人体也是导体,电压越高,通过的电流越_,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了。经验证明,只有_的电压才是安全

17、的。2对于人体来说,皮肤干燥的时候电阻_,潮湿的时候电阻_,如果带电体接触的是潮湿的皮肤,通过人体的电流会_;湿的手与干的手比较,电阻值会_,如果用湿手插(拔)插头、按开关等,极易使水流入插座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流_,造成危险。因此,千万不要用_触摸用电器。3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高达_,放电时的电流可达_,如果通过人体会立即致人_,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会使它们受到_,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人们在高大建筑的顶端都装上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_相连,可以防止雷电造成的危害。4有几位同学讨论关于安全用电的问题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见解,不正确的是 A.经验证明,不高于36 V的电

18、压才是安全电压 B.下雨天,不能用手触摸电线杆的拉线 C.日常生活中,不要靠近高压输电线路 D.空气潮湿时,换灯泡时不用切断电源预习、交流:1.小组内交流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2.小组选代表展示、交流, 释疑。反思拓展:(1)反思: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存在什么问题?(2)拓展与迁移:本节知识点你怎样用欧姆定律解释?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方法针对性练习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_。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是_V。 2、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_的部分,所以室外天线或高大建筑物要装设_装置以确保安全。 3、如果人体潮湿时的电阻按200计算,在安全电压下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是_mA,即使潮湿

19、的双手接触到的是36V的低压,通过的电流仍超过了人体安全电流,会造成触电事故。 4、如果人体的电阻按1k计算,那么通过人体的电流应不大于_mA。所以这是十分危险的。 5、下面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规范的是( )A、用湿布擦灯头 B、把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地C、用铜钩把电线钩开 D、利用输电线晾湿衣物 6、物体潮湿后电阻会变小,导电能力会增强。因此,不要用湿布擦电灯,不要用湿手触摸用电器。一旦有人触电,在不能立即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应当先用干木棍等绝缘体把电线从人身上拨开,再想办法切断电源。你能用欧姆定律解释其中的原因吗?7、小红家中有一个电熨斗,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200 ,通过的电流是0.5 A,

20、她想在家庭照明电路中使用,请你帮她想想办法(要有物理依据)。 教(学)反思:八年级物理讲(学)稿年级: 主备教师: 审核:物理教研组 时间: 课题: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教学目标:1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学习重、难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学习流程:知识体系:知识详解: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

21、比。公式为:I = U/R ,变形公式有:U = I R , R = U/I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 = U / R 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测量小灯泡的电阻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

22、变形 R = U / I 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2、电路图: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 I = U / R 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

23、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第七章单元测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 17分)1电视信号在天线上感应的电压约为0.1 mV,合 V经验证明, 只有 的电压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家庭电路的电压为 V家庭中常用的一种灯泡的电阻是1210,若用K作单位,可以写成 K 2如图7-2

24、1,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 = R2 = R3 = 10。要使R2、R3并联,应闭合开关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要使R1、R2串联,开关S1、S2应 (填“断开”或“闭合”),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 = 。 图7-22图7-213小辉同学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7-22所示. 这个实验可以改进的地方是_,你这样改的理由是_. 4. 某同学在用有两个量程的电压表(03V和015V)测由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池组的电压时,记录的是10V。他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 _,实际电压应是_。 5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

25、R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越 。两个电阻R1和R2(R1R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2的电流。 6某用电器的电阻是120,要使电路中的总电流的1/5通过这个用电器,就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的电阻;若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是总电压的1/5,则应跟这个用电器 联一个 的电阻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进行家庭电路的装修时,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电灯灯座的两根电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电灯的灯丝被烧断 B.电灯正常发光C. 电灯发出暗淡的光 D.保险丝熔断2小强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按图7-23连接好了电路,

26、合上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发光为检测出电路故障,他将电压表接到灯L1两端来测量电压,发现电压表有明显示数,而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灯L1短路 B.灯L2断路 C.电流表烧坏了 D.灯L1断路3如图7-24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N端滑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A两表示数都变大 B两表示数都变小C电流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D电流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4白炽灯泡的灯丝断开后,可把断头搭接起来继续使用,这时灯丝的 ( ) A电阻变大,电流减小 B电阻变小,电流增大C电阻和电流都增大 D电阻和电流都减小 5发生电火灾后,产生应该做的是( ) A用水灭火

27、B.用灭火器灭火 C用砂子灭火 D.切断电源并拔打119火警电话6一位同学在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5欧的电阻一个,但手边只有4欧和10欧的电阻各两个,则下列办法可行的是 ( )A.将两个4欧的电阻串联起来 B.将两个10欧的电阻并联起来C.将两个4欧的电阻并联起来 D.将两个10欧的电阻串联起来7张弛同学在做“用变阻器改变灯的亮度”的实验时,她将一只小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及开关串联后接在电源上,但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灯都不亮,为了检查电路故障,她另取一只电压表将表分别与小灯泡、开关并联时,表的指针均不动;将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表的指针明显偏转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电源没电了

28、B小灯泡处开路C滑动变阻器处开路 D开关处开路8在表演台上某人声称具有特异功能“不怕电”他把灯泡接到家庭电路的两根电线上,灯光亮取下灯泡后,他用双手同时抓住两根电线,并让别人用测电笔触其肌肤,众人见氖管发光而瞠目结舌,对此某班同学展开讨论后形成以下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伪科学的撞骗行为 B此人也许真有不导电的特异功能C此人与大地之间一定有良好的绝缘 D他去抓两根电线前,零线被助手切断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家庭电路用的保险丝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B用测电笔测电时,手不准接触笔上任何金属体C只有低于220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D螺丝口灯座的螺旋套,只准接在零线上10有两个阻值

29、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7-25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B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C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 DR串在区域,R并在区域三实验题(23分)1(13分)下图7-26是小明自制电子秤的原理示意图。托盘、轻弹簧上端和金属滑片P固定一起(弹簧的电阻不计)。(1)电路设计:要使电子秤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 ) A点“1”与点“2”连接 B点“1”与点“3”连接 C点“2”与点“3”连接 D点“1”、点“2”与点“3”全部相连接 (2) 故障排除:小明在正确完成电路连接后。闭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