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9 ,大小:147.49KB ,
资源ID:110024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0024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四年级下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四年级下教案.docx

1、语文四年级下教案 (小学部)语文教案 2015 年 下 学 期年级:四年(3)班任课教师: 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日期单元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12.212.22第一单元课文1322.253.1第一单元课文2课文3733.43.8第一单元课文4园地一743.113.15第二单元课文5课文6753.183.22第二单元课文7园地二763.253.29第三单元课文9课文11774.14.5第三单元课文11园地三784.84.12第四单元课文13课文15794.154.19第四单元课文15园地四7104.224.26第五单元课文17课文197114.295.3第五单元课文19园地五7125.65.10第六单元

2、课文21课文237135.135.17第六单元课文23园地六7145.205.24第七单元课文25课文277155.275.31第七单元课文27园地七7166.36.7第八单元课文29课文317176.106.14第八单元课文31园地八7186.176.21总复习总复习7196.246.28总复习总复习7207.17.5考试考试71 古诗词三首教材简析:李白的独坐敬亭山,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望洞庭一诗,以轻快的笔触,勾画出了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忆江南是白居易晚年在洛阳时写的,词中回忆了诗人曾经

3、观光游览过的江南的美好风光,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每的熏陶。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教学方法: 朗读、分析、讨论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独坐敬亭山一、课

4、件演播,引入课题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望庐山瀑布,绝句等。)、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师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简介作者及敬亭山: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亭,读 tng,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敬亭山:在今

5、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公里,山高米。、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交流:学了古诗,你明白了哪些内容?你还有哪些内容不明白?提出来讨论。三、介绍背景,探究其义、教师介绍李白作诗背景:这首诗是李白于天宝十二年(公元年)秋游安徽省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辛酸的滋味,孤寂之感倍生。、再读古诗,自问互问:通过介绍,大家再读古诗,看有什么新的体会或疑问?、全班再读,教师追问:“独”坐是“谁”独坐?读诗,仔细体会,诗人独坐敬亭山,看到些什么?诗人听到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本来,还有众多鸟相伴;本来,还有一朵

6、孤云为伍,但是现在它们都离我而去,作者想了些什么呢 ?这两句话与题目的哪个字呼应呢?“相看”是相互看:明明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敬亭山,谁和他相互看呢,这里你读懂了些什么?生试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你觉得应该把哪些词语重读才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四、诵读尝试,背诵默写、通过探究,我们明白了诗意诗境,你头脑中有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呢?(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景,什么样的情?)能不能试着读一读,用你的声音的快慢、轻重来塑造这些画面?、试读后,用铅笔在重读的字词下划“”,在长音后划“”,再读给同桌听。、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学生擦掉自己用铅笔标注的错误记号,再用钢笔把正确的重音、长音标示出来),学生作标记后

7、再诵读。作业:背默独坐敬亭山。第二课时 望洞庭一、简介洞庭,引入课题、齐背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景也写情,看望洞庭,又写了什么景什么情呢?揭示课题并板书望洞庭。、介绍洞庭湖。二、初读正音,多读明义、学生初读古诗:“螺”:常见有田螺、海螺等。“庭”“潭”“螺”都是形声字,“庭”的中的“廴”,要注意“横折折撇”和“平捺”的笔势。、再读古诗,借助注释初步理解诗句:“和”,和谐。水天一色,和谐漂亮。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像“螺”的形状,因为“君山”上树木葱茏,故称“青螺”。、互读古诗,相互交流:同桌互说对诗句的理解,不明白的互相问询。三、再读古诗,启发想象,释疑解难,深化理解 师:读古诗要会悟,而

8、悟来源于多读多问多想象。、读古诗,想象画面:你头脑中有哪些美丽的图画?边读古诗,边想象,再说说头脑中的画面。、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分组讨论交流:望洞庭能改为“看洞庭”吗?“和”是和谐的意思。你头脑中,怎样的“湖光秋月”画面才“两相和”呢?古代“镜”是由铜磨平而成的。“镜未磨”是一种什么景象 ?(“有微波”,湖不是绝对的平,有粼粼波纹的景象)。这与“潭面无风”有矛盾吗?“翠”是什么颜色?山“翠”易懂,水“翠”是怎么回事呢?“白银盘”指什么?这里的湖水“白”,与前面的水“翠”有矛盾吗?文中几处用了比喻手法?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似乎更清楚,这样改行吗?3、全班汇报交流。四、诵读古诗,画出意境、朗

9、读古诗,背诵古诗。、诵读古诗,想象画面,画出意境:各组合作画一幅简笔画,一幅图配一句诗,看哪组画得更符合诗意。作业:1.抄写课文1生字词。2.背默独坐敬亭山、望洞庭。第三课时 忆江南一、复习导入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二、读课文,理解内容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2、指名看图说出意思。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旧:从前。曾:曾经。谙:熟悉。胜:超

10、过,胜过。3、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四、教师小结1、诗一开头,诗人先说:“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第二句做了回答: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2、江南风景好在哪里?可先让学生来回答。老师最后归纳: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蓝”字形容春水深碧。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

11、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1、朗读的感情基调: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语调处理: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日出”句声调高昂,“春来”句声调柔合平缓,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2、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作业:1、背诵古诗词三首。2、完成课文1练习。板书: 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 鸟飞云去;不厌敬亭山望洞庭 湖光秋月;潭面无风;山水翠;一青螺。忆江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思:2 桂林山水教材简析:桂林山水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第二课,本组都是围绕“祖国的壮丽山河”专题写的。课文按总分总的

12、顺序,以优美精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本课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是训练学生归纳段意、概括主要内容的好例子;其中第二、第三自然段,是学生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描写进行习作的极佳典范。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

13、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相关的资料。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朗读、合作与探究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 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同时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进行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二、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1、自读全文,学习字词。2、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三、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

14、自然段) 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观察图画或观看课件中的漓江水,用自己的话来描述。1、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齐读(根据课堂读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个体再读,要求投入自己感情地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问。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 (特点之一“静”。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 (特点之二“清”。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 (特点之三“绿”。课丈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 教师点拨:为

15、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3、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巩固识字,练习书写漓:注意右边的写法。澜:前鼻音。右边“门”里面是“柬”。瑕:可与“假”进行比较。注意右上方。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与“恋”比较字形。筏:上下结构,右

16、下不要丢撇。作业:1抄写课文2生字词。2读课文2生字词两次。3家听课文2生字词。第二课时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2、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3、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随机展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 特点之一“奇”。“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看课件的补充资料图片,让学生想象: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模仿句式练习。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 特点之二“

17、秀”。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如“危峰兀立”,字面上指导“兀”的意思即“高耸突出”,然后让学生自己连起来解释,并放到句子中理解。这样,教给方法后,再让学生门已体会“怪石嶙峋”的意思。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二、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 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1

1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a、引导理解字面意思,“画卷”即绘画长卷,一般要卷起来收藏。“连绵不断”,接连不断。“连绵不断的画卷”,即很长很长的画卷。b观看图像片断,同时配音介绍:“从桂林到阳朔,航程83公里,沿途都是青山绿水,美不胜收,说桂林山水是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十分贴切。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道出了荡舟漓江,观赏桂林山水是一种美的享受,充满情趣,与开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3、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

19、说自己的体验。三、指导背诵: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作业:1课文2练习。2背诵课文2。3读书笔记。板书: 总述:甲天下2 桂林山水 分述:水:静,清,绿。山:奇,秀,险。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反思:3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井然有序,依次写了游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两条线索有机交融、贯穿始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0、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朗读、分析、讨论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让学生解释“记”是什么意思。(记载)、本文是一篇游记。这篇游记是叶圣陶先生于年游览金华双龙洞后写下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金华的双龙洞景致美丽奇特,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去双龙洞看一看,那就让我们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

21、览,好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出示电脑软件,点击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课文朗读录音边看课文,进入情境,感知课文内容。、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检查自读情况:用生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可采取指读、齐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抽生轮读课文,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多鼓励。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画一张游览示意图,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点。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教师: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顺序游览双龙洞的。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齐读第自然段,思考:这段交待了什么?(游览的时

22、间和目的地。)、探究、自然段:教师:作者在从金华去双龙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欣赏,去感受那里的美景。学生默读、思考、勾画。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交流第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教师引导学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说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最后说说作者看到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学生边答教师边板书:景物 映山红 油桐 沙土 新绿特点 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感受 一片明艳理解“或浓或淡的新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颜色?“明艳”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艳?、出示电脑课件,将沿途看到的山、花、树出现在电视屏幕上,使学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艳的彩色画卷。、

23、指导感情朗读第自然段。交流对第自然段的理解:、教师:沿途不仅有特色的山、花、树,还有水,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听听溪水的歌唱。、讨论交流:溪流为什么会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指导感情朗读第自然段。小结:第、自然段写了路上的见闻,写得有声有色,充满了对沿途景物的爱,使我们也仿佛亲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作业:1抄写课文3生字词。2读课文3生字词两次。3家听课文3生字词。4搜集有关金华双龙洞的资料。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说说课文的第自然段和、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就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

24、略吧!二、继续探究课文内容,领略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景、自学自然段:默读思考:作者在外洞、孔隙、内洞都看到了哪些景象,有何感受?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小组讨论交流。、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山: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游览外洞的情景外洞:大,仿佛到了大会堂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 感情朗读第四自然段:窄: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孔隙的盘点矮:须仰卧船中险: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挤压过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经过说清楚的,再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船的“小”,由外洞到内洞的“窄”,注意学习这种细致描写的方法。

25、)有感情地朗读第自然段:黑: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一块地方内洞特点奇:有双龙,有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石钟乳、石笋大: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出示电脑课件,欣赏内洞的神奇美景。感情朗读、自然段。质疑问难,合作解疑:、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课文中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 、“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照应上文“泉水”。、齐读第自然段,思考:这段讲什么?(乘船出洞)三、总结全文、出示电脑课件,按游览顺序播放全文景象,

26、体会双龙洞一游的种种美的感受。、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种美的感受。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使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四、拓展延伸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想象,分小组设计“外洞”“内洞”及“两洞连接”处的解说词,轮流担当导游。选出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说一说。五、指导写字,巩固字音,记忆字形,读写词语、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记忆生字的。、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额”字。、读写词语。作业:1课文3练习。2背诵课文3喜欢的段落。3读书笔记。板书: 3 记金华的双龙洞金华城路

27、上洞口外洞空隙内洞 (明艳)(突兀)(大)(窄)(黑奇大)反思:4* 七月的天山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课文的写作思路是: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过程与方法:合作探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8、。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准备:天山风光图片教学方法:讨论、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渡语。二、学生自学1、带着过渡语提示问题,初读课文,并读准生字,找出新词。2、整体感知,提问: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能看出导游线路吗?3、教师指导:随着导游线路观看图像或网页浏览,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三、引导读通1、结合看画面,指导读好课文各个小节,让学生说说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2、同时正音、解词,通读句子。如疑难词有:炎暑、山涧、饮马、萦绕等。“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这句,需要结合图片点拨感受。四、合作学习你觉得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一词语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组中阅读交流,说出感受,请同学发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五、班集交流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六、激发兴趣,课外延伸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