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301.03KB ,
资源ID:110093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0093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张静中学高考生物第七单元专讲二.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张静中学高考生物第七单元专讲二.docx

1、张静中学高考生物第七单元专讲二张静中学高考生物第七单元专讲二免疫调节考纲要求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3免疫细胞及其功能简称名称发育场所功能T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胸腺T细胞被激活后能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分泌多种淋巴因子,主要清除被感染的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物,所以称为细胞免疫B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骨髓B细胞被激活后能产生抗体,因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所以称为体液免疫判一判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2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于骨髓造

2、血干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4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和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类型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形成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无特异性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解惑关于免疫调节的2点提示(1)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2)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

3、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2细胞免疫应答过程(1)感应阶段抗原识别阶段病毒基因或肿瘤基因编码的蛋白分子,或侵入机体的病原体,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分解为小分子多肽,与MHC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复合物,然后转移到细胞表面,即可被T细胞识别。(2)反应阶段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阶段T细胞识别抗原后被激活,并大量增殖。其中大部分分化为效应T细胞;小部分细胞转入静息状态,称为记忆细胞。(3)效应阶段抗原清除阶段效应T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能力,能分泌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解体、死亡。3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判一判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主要针对外来病原体 ()2免疫系统的监

4、控和清除功能主要针对体内的抗原 ()3对细胞癌变的监控和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思考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类型是什么?提示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B细胞:体液免疫。三、免疫失调疾病连一连判一判1AIDS患者出现病症的直接原因是其他病原体感染 ()2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B细胞 ()提示应为T细胞。3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提示复制能力强,但免疫功能完善,暂不发病。4感染HIV的人称为AIDS患者,应尽快治疗 ()提示感染但不一定发病,故不一定是AIDS患者。 5目前

5、还没有根治AIDS的特效药 ()四、流行病的危害及预防1传染病的危害与预防(1)危害:出现耐药性病原体、出血热发生和流行、疟疾流行、疾病传播机会增加、已被控制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新的传染病相继出现等。(2)预防:重视经常性预防措施的贯彻和实施;认真做好计划免疫。2非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1)非传染性疾病:不能在人群中传播的疾病。(2)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考点一聚焦免疫细胞1完善下面淋巴细胞起源与分化的图示2归纳下表中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细胞名称来源功能巨噬细胞造血干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B细胞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T细胞造血干细

6、胞,在胸腺中成熟识别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易错警示有关免疫细胞的易错总结(1)T细胞和B细胞的形成不需要抗原的刺激,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需要抗原的刺激。(2)巨噬细胞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还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3)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酶菌。(4)有关免疫细胞的“3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

7、,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巨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1. 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直接分化形成C和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的功能各不相同,根本原因是DNA不同答案C解析a表示T细胞,b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c表示效应T细胞。能识别抗原的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有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和过程。c、d所含的DNA相同,其功能各不相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8、T细胞可以释放细胞因子BT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答案B解析T细胞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抗体由浆细胞产生,由于抗原具有特异性,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形成的浆细胞会产生一种相应的特异性抗体,抗体的种类由刺激的抗原决定。抗原与抗体的比较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3分布4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5血液中的凝集素(抗体)与红细

9、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发生反应;抗毒素(抗体)与外毒素(抗原)发生凝集反应。考点二透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1完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模型图解2比较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项目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靶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联系抗原侵入机体后,首先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抗原一旦侵入宿主细胞内部,就必须通过细胞免疫将抗原暴露,再由抗体消灭和清除3.下图是初次应答反应和再次应答反应过程中抗体浓度变化和患病程度曲线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记忆细胞的特点:快速增殖分化、寿命长、对相应抗原十分敏感。(2)再次应答特点:反应快、反应强

10、烈,能在抗原入侵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3)由图示可看出,在再次应答过程中抗体的产生特点是既快又多。易错警示与免疫过程有关的4点提示(1)只考虑到胸腺产生T细胞,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忽视了T细胞也可参与部分体液免疫,是解答相关试题容易出错的主要原因。(2)对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来说,初次应答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再次应答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分化,而且记忆细胞可以更快地分化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3)由淋巴细胞到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在再次应答中,记忆细胞非常重要,然而抗体不是由记忆细胞产生的,仍是由浆细胞合

11、成并分泌的。3如图甲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的大致过程,图乙是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相关情况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表示的是细胞免疫过程B图乙中的再次应答反应特点主要与图甲中的细胞增殖分化的记忆细胞有关C如果图甲中的细胞全部失去,则图甲表示的免疫方式全部丧失D图甲中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答案B解析由于图甲中细胞释放抗体,所以可以判断该免疫方式为体液免疫,细胞分别是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图乙中的再次应答反应特点是免疫反应既快速又强烈,这主要取决于图甲中的细胞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的记忆细胞。图甲中只有细胞和细胞可以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4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

12、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给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注射灭活的H5N1禽流感病毒,可以诱导M细胞迅速增殖分化BE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C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D图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答案D解析图中所示的过程是体液免疫过程,其中M细胞为记忆细胞,E细胞为浆细胞。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的是效应T细胞;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浆细胞来自记忆细胞和B细胞;图中除E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功能外,其他细胞都有识别抗原的功能,但巨噬细胞的识别功能没有特异性。体液免疫与

13、细胞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2根据抗原的种类:如果抗原只进入体液,则为体液免疫;如果抗原进入组织细胞内,则为细胞免疫。考点三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比较下表中的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比较项目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概念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发病机理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致敏细胞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使其释放

14、组织胺而引起抗原结构与正常细胞物质的表面结构相似,抗体消灭抗原时,也消灭正常细胞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先天不足(遗传缺陷)或遭病毒等攻击破坏而致1.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是自身免疫病。2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属于超敏反应,其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3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其致病机理是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免疫功能,各种病原体则乘虚而入。所以,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

15、是病原微生物的侵染或恶性肿瘤,根本原因是HIV破坏免疫系统。4艾滋病遗传信息的表达式为: ,其中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T细胞的核糖体内。易错警示超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比较内容超敏反应体液免疫激发因素变应原抗原反应时机机体第二次接触变应原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抗体分布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反应结果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超敏反应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5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C人体的

16、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答案D解析解题时,要看清图示中HIV浓度和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然后再联系HIV和T细胞的关系、细胞免疫过程进行解答。图中表示HIV与T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HIV攻击免疫系统时,T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细胞增多,HIV浓度降低;HIV攻击T细胞后,T细胞大量死亡,HIV浓度随之增长。由此可看出,HIV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由图可知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并不成正比。当T细胞因被HIV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

17、终导致机体死亡。6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细胞因子,加强了浆细胞的增殖分化答案B解析A项中巨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B细胞缺陷小鼠虽然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项正确;C项中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的部分抗原可以直接呈递给B细胞完成部分体液免疫;D项中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B

18、细胞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判断功能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功能正常抵抗抗原的入侵,防止疾病的产生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的细胞识别和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功能过高出现超敏反应,如对药物、食物、花粉的过敏出现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出现排斥反应,如器官移植功能过低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肿瘤形成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序号错因分析正确答案忽视了再次免疫中的细胞E细胞C、E细胞D是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细胞B、C、E过程表述不全面抗原细胞E细胞D巨噬细胞吞噬消化对T细胞与效应T细胞区分不清效应T细胞对外来移植器官的排斥误认为是抗体的作用图2表述不准确,不到位细胞B产生的淋巴因子回

19、答不全面抗原和编码抗体的基因题组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2012上海卷,19)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答案D解析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及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巨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2(

20、2010江苏卷,5)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无胸腺裸鼠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答案A解析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类,两类免疫过程中大都有T细胞参与,而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所以先天性无胸腺的祼鼠会丧失全部细胞免疫能力和大部分体液免疫能力,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对异体组织也无免疫排斥反应,因此人类癌细胞也可以在其体内增殖。题组二特异性免疫3(2012海南卷,16)关于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中存在T

21、细胞BT细胞可接受巨噬细胞呈递的抗原CHIV感染人体可使T细胞数量下降D在抗原的刺激下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答案D解析在胸腺处分化、成熟的T细胞可存在于淋巴液、血液等处。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巨噬细胞的处理后,暴露出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HIV能特异性识别人体内的T细胞,并侵染、攻击T细胞,使T细胞数量下降。在抗原的刺激下,浆细胞产生抗体,发挥体液免疫作用。D选项符合题意。4(2012福建理综,4)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A小鼠B细胞诱导

22、家兔产生细胞免疫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答案C解析注入小鼠B细胞后的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说明小鼠的B细胞可以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产生使小鼠T细胞凝集的抗体。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说明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5(2012广东理综,5)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B病原微生物侵袭,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C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只有T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答案B解析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方式是神经调节,A项

23、错误;病原微生物侵袭机体时,机体通过免疫调节来消灭病原体,如果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就会发挥作用,B项正确;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可产生记忆细胞,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也可产生记忆细胞,C项错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之间相互影响,但如果神经中枢受损,不会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D项错误。题组三与免疫有关的实验探究与应用6(2012四川理综,3)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处理方式检测结果实验组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部分淋巴

24、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对照组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B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细胞C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D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特异性识别肺癌抗原的免疫球蛋白答案D解析用经肺癌细胞抗原处理的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会使胸腺淋巴细胞具有杀伤肺癌细胞的作用,由此可知,M为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摄取、处理肺癌细胞的抗原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以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同时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25、。因此,A、B、C三项均正确。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在实验组中具有杀伤肺癌细胞作用的淋巴细胞是效应T细胞,而不是抗体,因此D项错误。7(2012北京理综,4)下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 ()A病毒抗原诱导B细胞分化的作用B浆细胞产生抗体的作用C病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D效应T细胞的作用答案D解析LCM病毒相当于抗原。通过图解可知:给小鼠注射LCM病毒,可使小鼠体内出现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将相应淋巴细胞和被LCM病毒感染的含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混合的目的是测定上清液中51Cr的释放量,而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51Cr只能来自于破裂的含51Cr标记的同种小鼠细胞(靶细胞),所以该图所示实

26、验能够说明效应T细胞能使相应的靶细胞裂解。8(2010浙江理综,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答案C解析注射乙肝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形成特定的淋巴细胞(记忆细胞)和抗体;如果有同样的抗原再次刺激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消灭抗原,这就是再次应答反应。接种乙肝疫苗之所以要间隔注射三次,目的就是激发机体再次应答反应的机制,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组题说明】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

27、分析免疫过程与特点1、2、4、5、7、8、9、14免疫应用3、10、11、12、15免疫失调疾病6、131. 巨噬细胞不参与下列哪一过程 ()A第二道防线,吞噬、消灭侵入机体的抗原B第三道防线,对病原体的摄取、处理和呈递C第三道防线,吞噬、消化抗体和抗原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D第三道防线,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答案D解析攻击靶细胞使其裂解死亡的细胞是效应T细胞。2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产生抗体和相应的记忆细胞B巨噬细胞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T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D接种牛痘的人终身不患天花是因为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答案A解析浆细胞能产生抗体,但不能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记

28、忆细胞是由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3下列关于疫苗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增殖、分化出记忆细胞BB细胞接受刺激后可释放淋巴因子CT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巨噬细胞接受刺激后,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答案A解析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疫苗是抗原,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能产生抗体;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4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一个浆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种类是相同的C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应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可以攻击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答案B解析一个浆细胞内有很多基因,但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记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功能,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机体可迅速作出应答,即增殖和分化出相应的免疫细胞。5人体免疫系统中的B细胞和T细胞 ()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