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19.88KB ,
资源ID:11021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021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煤气管道置换方案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煤气管道置换方案文档格式.docx

1、5.置换用的压力表应经过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效验,且保证在有效期。压力表精度0.4级,量程为被测量压力的1.5-2倍,表的测量量程为0-0.6MPa,表盘直径不小于150mm,最小刻度不小于0.05MPa。四、置换工作程序 置换工作具体程序:置换方案编制方案审批置换准备(包括机具就位)置换临时措施的安装末站连头拆卸盲板出口桩连头阀门安装放散管安装。五、置换前的准备及技术措施1.置换前,必须进行管道吹扫或清扫合格。还要编制详细的技术方案和安全措施交底,向全体参加置换的人员宣贯。2.依据规的要求,采用氮气介质进行置换。3.在管道末端,应设置放散阀及放散排气管。4.在放散排气管口,用抽样分析的方法进

2、行检验。5.设备和管道上的放散排气管口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当放散管直经大于150时,放散排气管口宜高出燃气管道和设备4m以上。当放散管直经小于或等于150时,放散排气管口宜高出燃气管道和设备2.5m以上。6.置换介质:氮气、煤气。7.操作应统一指挥,并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设备。8. 设立置换指挥小组。为保证置换工作按照步骤有秩序、安全顺利的地进行,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两个抢险小分队,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指挥和协调,并负责实施。领导小组的成员见表一,抢险小分队成员见表二。表一 领导小组成员一览表 职务姓 名项目职务职 责公司总经理组长分公司总指挥生产管理部经理副组长现场总指挥设备管理部副经理质量检验

3、负责调度主管生产调度员现场运行协调生产主管运行调度员操作运行负责人安全主管现场安全员现场安全负责人工程管理员质检员质量记录员表二 抢险队成员一览表 职责抢险队长救援指挥队员现场抢险工程主管落实好各种材料设备、人员,并按时到位。落实好技术措施及相关工种的操作人员培训。落实好交通、照明、医疗器械和设施。置换方案由技术人员、安全员对参加人员进行交底。提前做好沿线的宣传工作、落实安全设施。提前做好置换用的通信联络设施。六、置换实施1.管线整体吹扫完毕经检验合格,选用外购作为氮气源,经管道连接至调压站前阀门入口,放散口设置在宝瞬末站。2.在管线放散口端设一放空阀,并在管线首尾两端各加装一块压力表和温度计

4、,监测压力及温度的变化。3.进气口用100mm、长3.5m的无缝钢管制成,调压站阀门前端放散管道上安装DN32阀门,并焊接在进气管上。4.全段氮气置换(1) 确认管线段阀门处于关闭状态。(2) 打开进气阀门,将高纯度氮气( 99 %) 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当氮气注入量等于该段管子容积时,在放气口处用便携式检测仪进行检测,直至置换合格,并作好记录。 关闭放气取样口的阀门,按原样安装相应的设备,并检查严密性。确认氮气置换结束。(3) 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合格后,应使管线氮气的压力保持正压状态。为此,继续将高纯度氮气(99 %)从风机出口处注入管线,最后在放散口处检测,测得管线出口处气体氧气体积含量小

5、于2 % ,管线全线氮气置换完毕。当各放气口取样检测结果都达到此标准时,置换合格。这时可将流程倒成正式投产流程,进入煤气置换阶段。如果暂时不置换,管线两端阀门均应关闭密封。5.注氮操作参数的确定(1)注氮温度氮气进入输气管道之前温度控制在515 之间,以保证管道材质不受损坏。(2)注氮压力从置换口注入氮气,注氮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110.13 MPa ,注氮压力和注入煤气压力应保持一致。置换完成后,需保持氮气压力为正压。(3)注氮量管道全长约8000m,则管线容积约为V =3.140.3528000=3077 m3按照氮气置换的实际经验,氮气的实际用量应为最小理论用量的1.5-2.1倍,则本次

6、置换所需氮气量为4616-6462 m3。6.煤气置换氮气 采用不加隔离器的置换工艺。通知末站打开放散阀再从起站向管道直接注入煤气,通过气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煤气置换氮气的投产方案。(1)煤气推进速度在置换中,煤气推进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混气长度。如果注入煤气时的压力比注入氮气时的压力大、流速高,气体之间的速度不一致会相互挤压,加速了气体的扩散,导致混气段增长。所以,要慢慢的给风机加负荷。(2) 在保证实际作业可行的情况下,用于置换的时间越少越好,即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越好。但是,煤气推进速度越大,要求气源供气流量越大,所以煤气的流速要确保不超过气源的供气能力。(3)置换时合理控制管道气体流速,

7、煤气至氮气段和氮气至空气段的置换速度应是相同的,为确保混气段最小,其流速一般控制在35 m/s.七、置换过程注意事项(1)氮气置换法是利用氮气做媒介进行煤气与空气的置换方法。置换时首先将工艺管道灌满氮气,待氮气从放散管逸出,表明空气已排出。然后把管连通,氮气在煤气压力和压差的作用下,经放散管流出。随着煤气不断补入到氮气流出的空间,直到氮气全部排净,在放散管口冒出煤气时,关闭放散管阀门,置换工作便已完成。(2) 严禁烟火和消除可能产生的火种,配备完好的消防设施。(3) 操作人员控制阀门开始启动时,必须遵照指挥人员指令,缓慢开启阀门,使管气体处于缓慢流动状态,以听不见气流声和杂质撞击声为准。避免因

8、流速过大产生撞击火花或静电火花,引起混合气体达到爆炸极限而发生事故。(4)置换时化验人员应在吹扫口取样化验,当管气体含量达到要求时,才算置换完毕,并及时报告指挥人员。八、安全技术措施1.置换前,由安全负责人对参加试压人员进行有关安全教育。置换期间,努力实现无事故、无污染、无人身伤害、不破坏环境。2.在置换工作开始前,应发书面通知到管线所经过村、社贴安民告示,安民告示注明工作开始时间及开始后的注意事项。3.置换施工时,现场出口前方40m,左右30m设好警戒区,在警戒区设置警示标志,安全防护线,并派专人值守。4.置换时,沿管线围设立安全禁区,架设安全隔离线,并由安全员进行巡视监督。5.置换过程,应

9、安排在白天进行。6.各安全检查点的位置不应过远,若在地势高差较大的地方,安全检查点应设在管线的上方,距管线的位置不小于6m处。7.检漏人员在现场查漏时,管道的环向压力不应超过钢材的最低屈服强度的20%。在管道的环向压力首次开始从钢材规定的最低屈服强度的50%提升到最高试验压力,直到又降至设计压力为止的时间,试验区域严禁非试压人员进入。试压巡检人员与管线保持6m以上的距离,距试压段管线50m以为试压区域。8.安全检查人员进行巡视、检查时必须至少2人同行。9.在置换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在管道卸压后进行处理,不得带压进行处理。10.置换过程中,任何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饮酒。11.在置换全过程中,起点

10、、终点及中间巡逻人员必须保持通讯联系畅通,信息传递反馈及时,与三部巡逻车辆组成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12.在清管和试压过程中,沿线设置一个监视点,在人员稠密的地方应增加监视点,与巡逻车组成一个严密的监视系统。沿线各监视点设置警示牌,必要时,在重要部位拉设安全防护线。13.凡本方案中有关涉及安全方面的措施,均应严格遵守。九、设备、材料一览表设备、材料一览表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数量及单位1便携式测氧仪2台2联络车小车3台3手持式6部4无缝管1007180m5球阀DN32 1.0MPa2只6压力表0-0.6Mpa温度计0-1002支8手电筒6只9针形阀DN15 PN10MPa2个10电焊机DC3001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