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5 ,大小:204.26KB ,
资源ID:1103623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0362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教案全套.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教案全套.docx

1、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教案全套第一单元第一课邓稼先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了解文中所引古诗文的大意。2.了解邓稼先、杨振宁两位科学家的有关情况及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逐步提高写作能力。2.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3.理解邓稼先崇高的品格与超凡的能力。4.了解本文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句式多变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较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2.学习作者杨振宁,做一个对民族、对祖国、对朋友充满至情至爱的人。

2、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1993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有改动。这是邓稼先的好友杨振宁为他写的一篇回忆录。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病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五十年的朋友

3、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了这篇传记。 文体知识 传记 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读准字音 宰割(zi) 元勋(xn) 氢弹(qn) 直肠癌(i)奠基(din) 妇孺皆知(r) 选聘(pn) 夐(xin)曛(xn) 铤(tn) 筹划(chu) 殷红(yn)挚友(zh) 彷徨(pn hun) 辨清字形 愧(ku)惭愧 摄(sh)摄影槐(hui)槐树 慑(sh)威慑魁(ku)魁梧 镊(ni)镊子 理解词语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4、。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妇孺皆知: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热泪满眶: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萦带:环绕。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明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

5、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这其中,有一位最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随作者一道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

6、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第五部分: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感悟精彩句子】1.“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前一句是说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

7、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优秀的部分,并变成了自己的气质品格。后一句是指“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就是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因此他是理想党员。2.“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

8、两句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了对邓稼先伟大人格的高度赞美。【分析主体形象】1.第段中,作者为什么称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作者称邓稼先是“奠基人”“开拓者”,充分赞扬了邓稼先在我国核武器的基础建设和发展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肯定了他在我国核武器事业发展领域的地位。2.奥本海默和邓稼先两个人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为什么把他俩对比着写?他们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两国的功臣。此处的对比,不仅说明奥本海默与邓稼先对各自国家的贡献巨大,还说明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得出后文的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

9、党的理想党员”。【把握文章主旨】1.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因此,这篇文章常常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不会着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加

10、上这又是一篇短文, 不宜铺开来写。2.试概括本文的主旨。本文将邓稼先这一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评价,抓住了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突出了他对民族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结构独特,角度新颖。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通过“板块”并列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与杰出贡献同国家的兴衰、民族的强弱联系起来,不仅刻画人物性格,赞美人物精神,而且还去探寻其缘由,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2.选材精确,突出主题。邓稼先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11、,但作者选择最能表现其精神的事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如,作者用“文革”时邓稼先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和说服工宣队、军宣队不要围攻这两件事充分表现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无私、真诚感染了所有的人。【方法活用,片段作文】学习文中的写作方法来写自己的童年,用小标题的形式进行描写,只需写出几个小标题即可。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邓稼先是一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写的是大科学家,用的是大手笔,因此课也要上得大气。作者把邓稼先放在深广的传统文化背景中,放在中华民族近一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放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突出表现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品格,

12、表达自己深挚的朋友之情与民族情感。因此,上课时就必然要把品析邓稼先的精神品格放在首位,把理解作者的大手笔与至情至义作为重点。让学生在自学、合作、探究中了解了两个大写的中国“人”,从而深受教益。方法指导:怎样分析小标题的形式及作用小标题常见的形式有:1.按照事物几方面的内在联系组织材料,分设标题(横式结构)。2.按照事物发展的阶段组织材料,分设标题(纵式结构)。小标题的作用有:1.使行文条理清楚。2.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3.让读者更快更准确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素材积累:邓稼先的爱国情怀“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遍布京城。当时,日本侵略者有个规定:凡是中国百姓

13、从日本哨兵面前走过,都要向其行鞠躬礼。邓稼先当时13岁,虽然还不能完全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他知道这是一种侮辱,于是,他宁愿绕道走,也不去向侵略者行礼,以免自己的人格受到玷污。这种对侵略者的痛恨,源自他有一个爱国的父亲。一天,父亲的一位老朋友夹着伪政府的公文包到邓家来拜访。没想到,平时一向很和气的父亲突然勃然大怒,很严厉地质问他:“你来干什么?这里不欢迎你这样的人。”朋友一下子明白了:邓先生是嫌自己给日本人办事。朋友羞愧难当,正想辩解什么,父亲一声怒吼:“你出去!”这件事给童年的邓稼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最朴素的爱国意识。第二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识记

14、、并运用文中生字词。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三教学难点: 把握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四教学方法: 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五教学时间:两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激趣:

15、穿插有关闻一多和臧克家的小故事引出闻一多和臧克家。幻灯片播出闻一多先生的画像,让学生谈谈对画面上人物的印象,他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根据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介绍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臧

16、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 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 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二)整体感知课文。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评议正音,释义。(多媒体显

17、示) 衰微(shui) 赫然(h) 锲而不舍(qi)兀兀穷年(w) 沥尽心血(l)潜心贯注(qin) 迥乎不同(jing) 慷慨淋漓(ki)() 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穷:尽。 ()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沥:滴。 来源:学#科#网()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 ()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迥:

18、远。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既往:过去。 ()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气 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2. 默读课文,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多媒体显示) 提示句式:我认为闻一多先生是一位 (身份) ,他 (事迹) ,他 (围绕说和做进行评价) 。3. 再读课文,出示分组探究问题:(多媒体显示)()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的?围绕这两方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文章两个部分写出了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闻一多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自主

19、合作探究问题,教师适时点拨:明确:()课文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 和“做”的。围绕这两个方面课文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闻一多先生的前期是一名卓越的学者,后期是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闻一多先生高贵的人格魅力。(多媒体显示)1.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怎样做的?2.他身上又有着怎样的精神?提

20、示句式: 我从 (词语或句子) 看出,闻一多先生具有 精神。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点拨:明确:1. 作为学者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作为革命家方面说了就做,敢说敢做。2.举例: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2)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头发零乱,饭几乎忘了吃 治学专心刻苦,废寝忘食。闻一多先生是一位为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治学严谨、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的卓越学者,也是一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言行一致的革命斗士。(四)拓展延伸 (多媒体显示) 对照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联系自

21、身的实际情况,谈谈今后你将怎样“说”和“做”?(五)课堂练笔 (多媒体显示) 结合课文的理解,写出我心目中的闻一多先生。(100字左右)(六)结束曲七子之歌(多媒体显示)诗人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写到: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是啊,闻先生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英魂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不断地激励着我们前进。我们应该时刻铭记着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闻一多。最后让我们为这位勇士齐唱一首由他作词的歌曲七子之歌。(七)布置作业:1. 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言,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 课外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诗文,了解闻一多先生更多的事迹。【附板书设计】: 写唐诗杂论学者 做了再说 锲而不舍写楚辞校补做了不说 沥尽

22、心血 写古典新义 起草政治传单 革命家 说了就做 无所畏惧 在群众大会演说 敢说敢做 视死如归 参加游行示威第三课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感受伟人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者流露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教学重点 感受伟人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教学PPT,音频,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剧照,播放片头曲,讲述师徒情谊,导入新课。二、明确

23、目标 1.通读课文,感受伟人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以小见大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者流露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按照文章的自然分段,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学生阅读、讨论并概括。(参考: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在鲁迅家做客;鲁迅先生开玩笑;梅雨季的一个晴天;鲁迅先生帮助青年;鲁迅先生的原稿;许先生的笑;看电影的路上;鲁迅先生的休息;鲁迅先生待客;吃鱼丸;鲁迅先生包书;鲁迅先生坚持工作)四、再

24、读课文,赏析语言 请同学再次迅速浏览课文,说一说,本文叙述的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片段,你觉得哪个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从中你感受到鲁迅什么样的性格和品质?引导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手,从描写手法、修辞、句式等方面欣赏品析。如:“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神态、动作描写)适时点评:文章的一开始,就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普通人的形象, 这与大家之前对鲁迅先生的印象有所不同。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对照。文

25、中尚有多处提到了鲁迅的笑声:有一次萧红去鲁迅家包饺子吃,“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朋友带给彼此的愉悦由此可见一斑;在校对海上述林的间隙,鲁迅见萧红进来,对着几乎天天见面的她,居然说出“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这样随便,这样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萧红时时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也居然学会了以自己的好心情来回报鲁迅先生,那一次天晴了,太阳出来了,“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崭然的会心的笑。”这又是一种如何温馨和谐的其乐融融的景致啊。作者还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的一些

26、习惯动作,比如走路很轻捷,“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一往无前、义无返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五、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想一想,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哪些感情? (萧红在本文中运用各种描写手法,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小见大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鲁迅形象,他普通,却不平凡。正是这些多角度的细节片段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那么萧红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哪些感情?)六、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好好回忆一下,我们成长过程中这样的

27、知己、友人、恩师请以回忆 为题写一篇作文。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鲁迅 关心 帮助 萧红 感激 怀念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16部编版)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理解文章内容2掌握本文有关的文学常识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能力目标1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对话描写,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2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德育目标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同学要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 “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

28、成语(2)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教学方法:1朗读法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可听读、齐读、思读、分角色读等2表演法将本课设计为以学生表演故事情节,教师适时点拨教学形式,领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再现人物形象3讨论法培养学生在课堂内外讨论问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习惯,使学生懂得“善劝”“好学”的重要性4竞赛法进行快速背诵竞赛,激发学生的赶超意识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有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他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

29、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 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 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二、题目、作家作品简介:(一)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国君吕蒙,字子明,三国时期吴国的名将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二)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由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

30、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三、初读课文,正音正字1范读孙权劝学究竟怎样劝吕蒙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文章,听的时候注意掌握字、词的读音,注意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2齐读课文,熟悉内容四、译读课文,积累词句,疏通文义,理清结构.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读文章,疏通文意,有疑问的划出来1、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当途:当道,当权辞:推辞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见往事:了解历史2、理解下列成语并学会运用吴下阿蒙:吴下,指吴县,现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张已荣升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例句)经过刻苦学习,小海的成绩突飞猛进,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3.理解下列重点句子的含义蒙辞以军中多务(倒装句)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以:拿,用,介词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4、疏通文义,理清结构.口译课文,标出问题,小组探讨,理清结构概括情节:孙权劝学(详写)吕蒙就学(略写)鲁肃赞学(侧面描写)五、情景再现,表演课文内容,评价表演1表演故事按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