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48.48KB ,
资源ID:110428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042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试题.docx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试题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练习题一、单选题1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方针,一度还确立了“将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的方针。对城市的这种抵制在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19491978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D中共重视“三农问题”2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

2、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A实施“一五”计划 B组织人民公社 C进行三大改造 D发动“大跃进”3历史上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长期实行土地私有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所有权与极其分散的租佃关系并存的小农经济格局,严重束缚了农业生产力,造成旧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停滞。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等方式改造小农经济,其现实目的是A遏制农村资本主义发展趋势B弓导农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C保障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进行D发展农业生产满足工业化要求4侯传国保存着一张滕县人民委员会清产核资批准通知书,其父亲新中国成立前做小生意,新中国成立后经营日用百货店,195

3、7年1月把家中的积蓄入股到薛城面粉厂,得到了这张特殊的“股票”。这张“股票”A说明国家重点鼓励股份制企业发展B是中国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C见证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D反映了新中国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51958年4月,毛泽东写道:“由此看来,我国赶上英美不需要从前所想的那样长的间了,二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也就够了。”这一判断导致了(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年自然灾害61959年6月,中共中央指示: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其收人完全归社员个人所得;恢复自留地制度(社员可以长期使用的小块集体土地);社员家庭和个人生产的产品,都可以在集市上出售。以上措施表

4、明当时A中央初步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失误 B三大改造任务已经彻底完成C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得到了克服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7一位英国记者在参观了某个炼钢点后说:“这里草草建成4个奇形怪状的鼓风炉人们有的用筐抬炉石,有的给炉子添火有的用手推车运原料不过在我看来从炉底掏出的成品,看上去和从炉顶倒进去的一样”。材料所反映的事件A成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典范B追求分配环节的绝对平均主义C推动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D严重破坏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8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出现一批从事“雇工、长途贩运、个人购置农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具、私人开办工商业、外出打工”等以赚钱为目的的个体、私营经济主体。这一

5、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应是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重大变化 B农村完成了经济结构的调整C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D农业走向集约化生产的道路91977年11月,安徽省委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并制定了“省委六条”,主要内容包括“搞好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社会主义大农业”“生产队实行责任制,只需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等,这一规定A反映出我党工作中心的转移B巩固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突破了农村“左”的政策束缚D维护人民公社经营自主权10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将东北做为建设的重点;1979年,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使之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影响这些地区

6、成为不同时期经济建设重点的共同因素在于A都是著名的侨乡B都有丰富的煤铁资源C都容易获取技术支持D都有重工业基础111980年春节前夕,商业部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大城市敞开供应猪肉,最好是“就地收购、就地屠宰、就地销售”。国务院又下达文件,允许“鸡蛋可以季节性差价”。这说明A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国家开始关注民生幸福C市场经济体制得以确立D国家经济管理体制松动121985年,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以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文章,报道了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的情况。这是这个群体第一次被定义。材料中的“走穴”现象说明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D市场经

7、济体制目标确立131988年,在全民经商潮背景下,中国计划经济下的流通体系彻底崩溃,物价失控。其后三年的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理论界有人提出“将物价等权力收到省一级的政府中”。理论界的这一言论A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B表明深化改革势在必行C说明政府应不断强化计划职能D指出了市场经济的作用14从1979年到1992年,我国国家统配物资品种由256种减少到19种;国家计划收购和调拨的商品由65种减少到15种;在工业生产中,国家计委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产品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95%以上下降至10%以内。这意味着A企业的自主权不断扩大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C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动摇D私

8、营工商业迅速发展1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媒体评价:“在一些主要的领域里,应该说都有一些冲击,确实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冲击并非国门大敞,而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护,还有一定的过渡时期;主动权基本上还是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资长驱直入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护措施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趋利避害ABCD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1957年农业产品产量产品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加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粮食1.95亿吨19%30

9、%棉花164万吨26%93%材料二 19581965年全国粮食产量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7年中国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81960年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家庭开始构成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成为了基本的生产单位、消费单位,有经验的老农成了决定生产内容、生产方式的主体。同时,分家成为可能,出现了小家庭增多的现象。农民还搞起了养殖业、加工业、经济作物种植、农副产品运销等,到1982年全国已经有大约1亿农民从纯粹的种植

10、业中转移出来,成为以某种生产经营为主的专业户。很多农民还开始从事粮食种植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了向城市的流动,从事着商品零售、服务、修理等行业。198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规定,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统购派购任务,粮棉等主要农产品,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摘编自李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等(1)根据材料,概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历史意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开放后的深圳,1984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

11、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飙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摘编自深圳口述史(1)结合所学,写出除深圳外的经济特区二例。根据材料一,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材料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12、;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2)概括材料二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说明“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1B2A3D4C5B6A7D8C9C10C11D12C13B14A15B16(1)“一五”计划的完成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957年农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经验教训: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进行经济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

13、须符合本国国情。17(1)农民的身份发生变化;家庭职能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生产经营方式出现多样化和专业化;农民开始向城市流动;农村流通体制发生变化,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2)有利于发挥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村生产力解放;有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有利于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我国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等。18(1)特区:厦门、珠海、汕头经验:吸引外资;引入市场调节机制。(2)观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变化: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放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