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410.85KB ,
资源ID:11081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081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练习卷 六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课时练学年最新部编本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时练习卷 六Word文档格式.docx

1、C东晋D汉6(2019四川初一期末)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材料反映的现象是A两汉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B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C三国统治者均重视农业发展D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作用7(2019江苏中考模拟)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始于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8(2019山东中考模拟)某中学春秋史社的同学们正在进行“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下列各项能入选该主题的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赋税收入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

2、占重要地位ABCD9(2019靖江市第三中学中考模拟)南朝和北朝的关系是A南北对峙的分裂局面 B先后出现的两个王朝C统一的局面 D一国两制二、综合题10(2018广东初一期末)不向文明、地区间的交往总会进发出灿烂的火花,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图二(1)阅读材料一,图一图二的开通反映了汉朝时对外交通情况如何?哪一个历史事件促成了图一路线的开通?这一路线对中外交往起到什么作用?材料二: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2)阅读材料二,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促进了民族融

3、合。请写出两个此时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名称。并举两个民族融合的例子。(3)结合历史说明材料二中的“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与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4)在历史中汲取经验,更好地前行。近年来,政府提出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湛江迎来发展新机遇。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为湛江经济文化的发展献言献策?11(2019海南初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把鱼和米作主食,靠打鱼狩猎和采集为谋生手段。这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汉书译文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郡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各种

4、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够供应天下人使用。宋书译文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当时北方人口700余万,大体上每七,八人中就有一人南迁。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侨流人口具有更强烈的经济开发要求,以便在江南重建家园,获得安定的生活。东晋南朝各代封建政权,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推行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兴修水利以及安抚流民减免赋税等政策措施。此外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以及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经济的开发。(1)根据材料一,分析两部史书关于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的记载有何不同?(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现象?这一现象与材料一中宋

5、书所述经济状况有何关联?(3)根据材料三,归纳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12(2019安徽初一期末)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见下图:三国鼎立材料二 :西晋末年以来,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人民南迁,政府专门为南迁流民建立侨郡县,给予流民户籍、免除税役等优厚政策。江南许多地方已是一派田美土肥之象了。材料三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彼北方(北魏),目睹了洛阳的繁盛景象,感慨地说:以前以为大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1)哪一战

6、役奠定了材料一中三国鼎立的局面?(2)阅读材料二,说说当时南北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分析“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什么?13(2019山东初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汉书江南之为国盛矣。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富,扬郡有全吴之沃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1)根据材料一和二,比较宋书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有什么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东晋南朝时期促进江南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根据

7、江南经济变化的过程,对我们家乡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怎样的启示?14(2018江苏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初一期末)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或火耕而水耨(用水除草),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自东汉末以来,我国北方民族不断迁往中原,中原汉族不断迁往江南,据不完全统计,至南北朝时期南迁人口达到百万。江南之为国盛也地广丰,民勤本业,一岁粘,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由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归纳南方经济发展状况?(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至少三点)?(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发生怎样的变化?(4)根据上述材料,你觉得当今经济发展需要

8、哪些条件(至少两点)15(2018江西初一期末)某校七年级冋学组织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文明”的专题学习。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按时令进山伐树。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思想家在发展经济时已关注到什么问题?(2)水利工程的修建推动农业发展。都江堰的兴修对当时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3)依据材料三找出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简要概括江南经济开发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李白的诗句反映了西晋时期民族大迁移的史实。其方向是由北向南。西晋后期以来,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9、浪潮中,中原人迁移到战争较少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2A结合朝代更替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由此可知,三国鼎立指的是魏、蜀、吴,因此是蜀;是东晋,316年,匈奴人灭掉西晋。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都城为建康。所以图中代表的朝代分别是蜀、东晋,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3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和两汉之后中国迎来了大分裂时代,即三国两晋南北朝,中

10、间除西晋短暂统一外,其他时期都属于分裂状态,三国两晋南北朝为三国(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4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长期战乱,使得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同时,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ABC三项的内容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政治中心南移这一说法不正确,D项符合题意;故选D。5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11、A符合题干;西晋和汉都是大一统王朝,BD不符合题干;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而北方处于政权林立的“十六国”时期,号称“东晋十六国”,故C不符合题干;故本题选A。6B依据材料信息“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分析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南方的手工业发达。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这表明东晋南朝时期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所以B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7A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12、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故A符合题意;隋唐时期、南宋时期、明清时期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8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发原因有: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宋朝时南方财税收入比重增

13、大。“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宋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所以选项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属于组合型选项题,优先使用排除法。9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方的南朝与北方的北朝相互对峙,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依次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朝,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依次是宋、齐、梁、陈四朝,所以A项符合题意。10(1)发达;张骞通西域;促进汉与西域之间了解与往来为丝绸路奠基(2)鲜卑/匈奴/羯/羌/氐;胡食汉服,汉人胡服(

14、3)人口的南移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农作技术,促进南方经济农业发展。(4)答案不唯一。(1)由材料可知图一是丝绸之路,结合所学可知汉朝时对外交通发达,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促进汉与西域之间了解与往来。(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有鲜卑、匈奴、羯等,胡食汉服,汉人胡服体现了民族融合。(3)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促进南方经济农业发展。(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社会生产力。11(1)汉书描述的江南耕作技术落后,经济欠发达。宋书描述的江南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2)人口南

15、迁;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3)南迁人口具有强烈的经济开发要求;统治者各项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的推行;南方自然资源及地理条件的优越;社会环境的安定。(1)据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与“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够供应天下人使用”可知,汉书描述的江南耕作技术落后,经济欠发达。(2)据材料二“据统计,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渡人口不下百万。南方人口约540万人,南朝境内的人口中有近六分之一为北方南下流民,”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北方人口的南迁。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

16、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从而推动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3)据材料三“侨流人口具有更强烈的经济开发要求,以便在江南重建家园,获得安定的生活。”可知,南迁人口具有强烈的经济开发要求;此题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角度,注意掌握古代经济发展的一般原因。12(1)赤壁之战。(2)大量人民南迁,南方人口增加;原因:北方连年哉乱,人民纷纷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社会相对比较安定;南方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生产等。(3)今天的现代化建设霱要稳定的政治环境;建设者要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具有不畏辛劳的奉献精神;青少年学生需要发奋学习,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1

1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根据材料二“西晋末年以来,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人民南迁,政府专门为南迁流民建立侨郡县,给予流民户籍、免除税役等优厚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以来,大量人民南迁,南方人口增加。依据所学,“田美土肥之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北方连年战乱,人民纷纷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现代化建设需要稳定的政

18、治环境;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识记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解答第二问的关键是识记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解答第三问需要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的启示。13(1)汉书:反映了江南当时开发不够充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有保障却不富有。宋书说明江南已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不仅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2)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3)建议: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中的注意点: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1)据材料一“江

19、南地广或火耕水耨。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可知汉朝时江南当时开发不够充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有保障却不富有。据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时江南已得到了充分的开发,不仅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农业发展还带动了手工业的发展。(2)根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以来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加上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以及南方统治者重视兴修水利,这些因素都促进了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

20、的发展。(3)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农村农业经济要想发展,就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按照客观的经济规律进行经济建设。开发建设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14(1)生产方式原始,经济落后。(2)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经济重心南移。(4)和平的世界环境;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1)由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或火耕而水耨(用水除草),无积聚而多贫”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南方生产方式原始,经济落后。(2)由材料二“自东汉末以来,我国北方民族不断迁往中原,中原汉族不断迁往江南,据不完全统计,至南北朝

21、时期南迁人口达到百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包括: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3)由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4)综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当今经济发展需要和平的世界环境;此题应识记与掌握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的相关史实。自东汉末以来,我国北方民族为了躲避战乱,不断迁往江南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因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人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15(1)注意保护环境

22、;或注意可持续发展。(2)都江堰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3)中原人民南迁;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基础。(1)根据材料一“孟子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可知,这是战国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观点,他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主张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注意保护环境,具有朴素的环保意识。(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既能防洪,又能灌溉,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3)根据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可知,江南开发的主要原因是北人南迁。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北人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