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09KB ,
资源ID:111648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1648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荔中学概述.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荔中学概述.docx

1、大荔中学概述大荔中学概述大荔中学位于大荔县城关镇东大街34号,校址最早为1846年10月(清道光二十六年)知县熊兆麟创立的冯翊书院。1905年改为大荔县高等小学堂,1913年改为大荔县高等小学校,1923年改为大荔县第一高级小学,1934年改为大荔县立太极小学。1940年8月在大荔专员熊正平和中共地下党员姚一征的领导下, 成立了大荔县立初级中学,1944年更名为大荔县立中学,解放前增设高中班三届(毕业两届,高三六级26人,高三七级44人)。1949年3月大荔解放后,曾被命名为陕甘宁边区大荔中学、大荔县立中学、大荔县初级中学,1952年秋增设高中班两班,1953年更名为陕西省大荔中学(完全中学)

2、,1955年解放后首届87名高中生毕业。1959年大荔朝邑两县合并,本校更名为大荔县立第一中学,1960年更名为大荔县大荔中学至今。1981年被确定为渭南地区重点中学,2002年被确定为渭南市示范高中,2003年1月被命名为陕西省重点高中。2005年7月初中部彻底分离,大荔中学成为大荔县一所名副其实的高级中学,2006年被定名为陕西省标准化高中。大荔中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传入校园后,大荔中学的前身第一高级小学就成立了以该校学生为主的“全县学生反日救国会”,申宗汉和石怀璞为执行主席,韩增友、张镜涵、张周曾、王书年、刘长俊和徐佩侠(女)六人为执

3、行委员,组织和领导全县各校学生,开展以游行、讲演、张贴标语等形式的抗日救国活动。1932年秋,从省立第二师范毕业的蒲城籍共产党员刘振刚受党组织派遣,以教师身份为掩护来第一高级小学开展革命活动,秘密组织革命团体“红军之友社”和“反帝大同盟”,并将韩增友、王致远发展为共产党员,成立了中共大荔县第一高级小学支部。1943年10月,在中共地下党员姚一征同志的领导下,以王怀堂、刘鹏程、李俊英等为首的进步学生曾带领大中青年学生掀起了讨伐时任县长王昭旭贪污公粮的学潮,经过三个月的斗争,县长被调离,被捕师生获得释放。这场学潮,曾震动关中东府,影响深远。解放前,大荔中学及其前身曾经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初高中毕业

4、生,不少进步学生成为了大荔地下党的先驱者,著名的有原中共朝邑县委书记韩增友,原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张克俭、原陕西省委科教部副部长孙平等。大荔中学的前身冯翊书院是1846年(清道光26年)在原大荔县城东南隅旧有甘泉寺原址上建立起来的,曾建有冯翊书院大殿(地址在现今办公楼前的广场北),殿内镶嵌一块建院的石碑和一副名联石碑,碑联系清嘉庆进士程祖洛自题联,系清万同伦所书,字体为隶书,内容为“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校门原在书院的南边(即现今的办公楼附近),1940年建校时校门改为西门(西边正对的是杨家巷)。经过近百年的历史变迁,学校规模不断扩大。解放后1952年人民政府为本校

5、征购了龙卧巷的部分民宅,随后又征购了现在的东操场,使学校面积达到80余亩。1955年、1956年学校先后建起了原来的东院、西北角的窑洞和学校西原实验室,校门也挪到西北角, 1975年校门正式挪到学校的北边即目前的校门。文革十年浩劫期间,学校东边数十亩土地被挪用作“大荔县教师进修学校”,2009年回归大荔中学,现有土地面积52626.14平方米,合计78.9亩(校本部:33354.97平方米,合50.03亩;操场:11243.17平方米,合16.87亩;东校区:8028平方米,合12亩)。建筑面积:45385平方米(校本部:建筑面积40433平方米;东校区:建筑面积:4952平方米)。改革开放以

6、来,学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旧校园荡然无存。1985年、1986年学校先后盖起了2100平方米的东西教学楼,1987年建起了3046平方米的办公楼,1991年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教职工住宅楼,1995年建起了学校门口东1308平方米的住宅楼,1998年建起了2884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2001年建起了4666平方米学校科技楼,2002年、2003年先后建起了3784平方米的学校西南、东南教学楼,2004年建起了学校门口西6794平方米的学生公寓楼,2008年又兴建了10000平方米的餐饮及体育综合楼,2009年彻底更新了办公楼前的广场,2011年9月又开始修建校本部最后一座高档

7、次的学生公寓楼。学校先后更新了图书、资料、电教、计算机、语音、物理、化学、生物、地理、音乐、体育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并达到了国家一类标准。如今徜徉于大中校园,但见学校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办公楼、教学楼、科教楼、综合楼、图书室、体育场、学生公寓、教工宿舍楼,气势恢宏。实验、电教、文体设施、微机房、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多功能电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装备齐全,学校环境幽美,花草郁郁葱葱,万紫千红,构成了一幅和谐优美的画卷。大荔中学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传统道德,早在“冯翊书院”初建时,就用“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人贵自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民生在勤”这副名联刻碑警示教育学生。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全

8、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一起抓,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1959年学校建起了校史馆,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校爱国教育,可惜在十年浩劫期间毁掉。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十分重视优良校风建设,1982年高武生校长亲自主持制定了“实事求是,严肃认真,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团结友爱,尊师守纪,文明礼貌,热爱劳动”的32字校风;“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16字教风以及“刻苦钻研,勤学好问,善于思考,学以致用”的16字学风,同时还制定了“善于调查,勇于决策,处事公道,严于律己”的16字领导作风。1984年在原校长陶祜民的主持下,学校先后制定了“尊师守纪,文明朴素,勤奋扎实,活泼创造”的16

9、字校训和“爱生爱校,认真扎实,团结上进,正派端庄”的16字师德规范以及“领导成员思想行为要求”,并且谱写了“大荔中学校歌”。1985年以来学校坚持每年举办元旦“百花节”和五四“科技节”活动,极大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和各种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以全面发展。1992年时任校长李少白提出了“德育为首、质量立校”的指导思想,同时健全了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出台了大荔中学“教职工岗位职责”及各部门的“法规制度”,并编制成册人手一份。1994年雷宏斌任职校长以后,学校又创立了“军训”、“成人宣誓仪式”、“百人腰鼓队”等形式,给德育工作找到了新的载体。在体育工作方面,学校被命名为陕西

10、省13所体育试点校之一,学校成功举办了陕西省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使体育工作上了新的台阶。在教研教改方面,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师队伍理念,培养学科带头人,成立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创办出版教海初航刊物,把青年教师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上来,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群体。进入新世纪以来,为了适应学校扩招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在时任校长李继续的带领下,学校全力以赴创建市级示范高中和陕西省重点高中,本着“高标准,高起点,现代化”的办学思路,制定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校建原则。经过5年的努力,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新时代和新课改的要求,学校确立了“全面发展,学有特色”的办学方

11、向,制定了“尊师爱生,崇德启智”的校训和“团结进取,文明朴素,勤奋扎实,活泼创新”的16字校风,努力打造以“育人为本”为核心的名师工程和形象工程,并大胆进行对外交流活动,先后与桂林巴克兰外教中心签订合同,曾多次聘请外籍教师,办好外语口语实验班。还与西铁一中等名校联合办学,努力使大荔中学成为省市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基地,成为省市基础教育交流窗口。2007年魏江任职大荔中学校长至今,面对教育改革的飞速发展,他提出了“以师德规范人,以制度管理人,以人文团结人,以效益激励人”的新的办学理念,要求全体领导要有四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纪律、群众工作纪律)、五项要求(思想上要求同县委、政府、教育局保持

12、一致,不阳奉阴违,自行其是;管理上遵守民主集中制,不独断专行;要公道正派,不营私舞弊;要艰苦奋斗,不奢侈浪费,贪图享乐;要务实为民,不弄虚作假,与民争利)、六个意识(危机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其目的在于从思想上提高对管理工作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保持较高的管理才能和智慧,不断提高执政与决策水平,使学校工作努力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学校不断开拓视野,加强对外交流活动,2009年7月以来先后与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双方每年进行一次优秀学生交流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从1940年创立至今大荔中学已经走过了70余年,如果

13、算上它的前身,更有近170年的悠久历史。大荔中学以它特有的办学方式和新颖的教育教学模式,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社会的关注和人们的赞誉,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本地区之首。大荔中学成立初期,姚一征校长为改旧时学校死气沉沉局面,开学校一代新风,聘请了余达夫、丁守光、汤菊中、张资平、经荣昌等30多名优秀教师,他们不仅是饱学之士,且三分之一为共产党员,这些优秀人士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学校教育方向明确,民主气氛浓厚,教学纪律严谨,教育质量稳健,师生关系融洽。在秋三二级全省统考中,大荔中学不仅在全区的14所中学里拔了头筹,而且位列全省第二。解放后,大荔中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

14、量逐年提高,49年解放初仅有10个班522名学生,而到1958年高初中在校生已达到29班1437人,相当于创办时期的7倍,解放初的3倍,解放后1949年到1958年9年间就毕业10届49班2515名学生,其中高中升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就有1000余名。初五四级升学考试成绩曾名列渭南专区第一,高五五级高考成绩位居全省第九、专区第一,高五六级高考成绩位居全省第三、专区第一。1956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单位,高武生、武德隆、郭江水三位同志被评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1958年学校体育工作被命名为“陕西省四红学校”。1960年学校教导主任王福合同志光荣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这一年学校荣获全国中学田径举

15、重通讯赛第四名。1966至1976十年,我校同全国一样,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一度被打乱。1978年12月,随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校彻底拨乱反正,教育教学逐渐步入正轨,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据学校统计,从1978年到1990年高中共计毕业十二届(83年无毕业生)74班4147名,升入高等院校的共计1602名,考入重点大学的约800人。1990年后至今高中毕业21届,其中高考上省线及二本线的达到12606名。1997年,穆鹏程同学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获一等奖。2000级陈军以总分865分、阎蓓迎以总分778分的优秀成绩分列渭

16、南市文科、外语类状元;2002级吴靖君、2003级钱子亮分列渭南市理科、外语科状元;2009级薛鼎以697分的优异成绩荣获渭南市理科状元,位居陕西省第六。十年来,先后有杨虎(98北大)、王得军(98人大)、雷剑(99北大)、刘锦华(99北大)、陈军(00北大)、贾婷(01北大)、薛鼎(09北大)、杨思谦(10清华)、张萌(10)、高丹(10复旦)王天星(11北大)等几十位学生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大等中国一流大学录取。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校历届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大荔中学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也涌现出多位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981年武周全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1982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学

17、校卫生先进单位和科技活动先进集体,1983年校长高武生同志被授予“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活动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张玉霞同志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班主任,1985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评为“活跃的中学生生活”先进集体,同年学校出席了全国学校体训工作会议, 198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传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1987年学校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校长陶祜民同志荣幸出席全国第六届全运会,并荣获“全国学校体育先进个人”称号,1988年学校荣获“全国德育先进校”荣誉称号,1989年学校党支部书记闫晋昌、高级数学教师曹亚烈同志、时任校长李少白同志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青年教师魏亚娟被评为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

18、进工作者并出席在南京召开的表彰大会,1989年学校被确定为陕西省13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校之一,1990年3月陕西省副省长孙达人对我校进行视察,并予以高度评价。1990年4月,渭南地区在大荔中学召开了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现场会和升降国旗现场会,学校先后两次被评为地区落实规范先进单位。1992年荣获陕西省教育评估先进学校,1993年8月,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学贯彻学校德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1994年又被渭南地区命名为“勤工俭学示范学校”,1995年被渭南市命名为“市文明单位”,同年,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先后播放了大荔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闻片,省内外几十个单位慕名来参观;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传

19、统体育项目先进学校”。进入2000年,大荔中学领导深刻认识到:德育是学校之魂,是成功教育和成才教育的保证。学校组织师生认真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坚持“在学科中渗透,在集体活动中激励,在良好氛围中熏陶”的育人模式,并积累了“德育工作序列化经验”,即:以德育为中心,优化校内外环境,促使德育体系网络化;以学生为主体,构建学校德育自我教育模式,促使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自主化;以实践为载体,发展颇具特色的德育活动,促使德育内容生活化;以科研为突破口,针对实际问题,选择研究对象,促使德育工作科学化。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和许多报刊杂志多次给予报道。2000年,学校被确定为“陕西省

20、科研项目学校”,“陕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002年,被渭南市命名为“渭南市示范高中”、“文明单位标兵”;2003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重点中学”,被中国教育学会命名为“全国德育实验学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文明校园”,被渭南市教育局授予“校务公开规范学校”;2005年,大荔中学被评为“陕西省法制校园先进学校”、“渭南市平安校园”、“渭南市卫生先进单位”、“渭南市两法教育示范学校”;2006年,学校被评为“陕西省模范职工之家”,被命名为“陕西省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实验基地学校”

21、、“中央教科所十一五科研项目实验学校”。2008年以来学校又先后荣获 “陕西省高中艺术课程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全国优秀实验学校”、“省平安校园”、“省级标准化高中”等多项荣誉。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级语文教师郭彦明、高级数学教师雷俊彦、高级物理教师徐定宝先后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李继续被评为陕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乔耀斌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师,张晓梅、王宏斌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班主任,张华文、张晓梅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大荔中学建校以来,历任校长分别为:1940年8月1943年7月姚一征;1943年8月1944年1月王子宜;1944年1月1946年2月雷丕动;1946年2月19

22、49年3月姚一征;1949年3月-1949年9月韩志华(管委会主任委员);1949年9月1949年12月戴路;1949年12月1950年3月柳风;1950年3月1951年10月党俊鸿(副校长);1951年10月1953年3月蒲一中(副校长);1953年3月1953年9月王尚友(副校长);1953年9月1954 年6月李定华(代理校务);1954年6月1954年11月高武生(代理校务);1954年11月1966年8月李生枝;1967年8月1970年7月雷敬坤(革委会主任);1970年8月1973年3月王大春(革委会主任);1973年3月1978年8月李健(革委会主任);1978年8月1980年8

23、月李健;1980年12月1984年8月高武生;1984年8月1990年8月陶祜民;1990年8月1993年10月李少白;1993年10月2001年4月雷宏斌;2001年4月2007年8月李继续;2007年9月至今魏江。大荔中学现有教学班81个,学生5000余名,教职员工315名,高级教师89名,一级教师148名。学校行政机构分设校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简称一室三处)。下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艺十个教研组和高一年级组、高二年级组、高三年级组以及补习复课组。70年来,大荔中学以其颇具特色的办学风格和卓尔不群的突出表现,赢得了师生家长的高度赞誉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尊重,已成为关中一所有较高知名度的省级标准化高中。展望未来,大荔中学决心在校长魏江同志的带领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为本、科学管理”的办学思想,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融合,努力营造健康、民主、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积极探索科学、有序的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崇尚卓越,追求一流,使大荔中学早日跨入省级示范高中的行列。2011年12月30日撰写人:蔚秉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