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5 ,大小:58.79KB ,
资源ID:11206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206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Word下载.docx

1、同学们的回答非常准确。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空间,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那么,你们知道生物圈的范围到底有多大吗?(阅读课文并讨论)以海平面为标准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天空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海平面下约10千米的深处,生物圈的整个厚度约为20千米。回答非常正确。那么,在这个20千米的厚度当中,不同的生物生存的位置不一样。毛主席有一首词中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很明显,不同的动物生活在生物圈不同的层次中,我们的生物圈到底可以划分为几个圈层呢?(提示:大家可以根据生物生活环境的不同来划分)(学生讨论)哪位同学来说一下?我们

2、认为有的生物生活在天空中,有的生活在海洋中,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所以生物圈应该划分为三个圈层。具体地说一下这三个圈层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非常好,地球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就包括这三个圈层。六、教学反思经过四个班的教学,对第一节的教学有几点心得:1在新课标培训阶段,认识到分组的重要性,在上课之前就对学生分组,并培训了小组长,教学过程中证明作用非常大。没有出现“摁不下去”的情况,分组对于组织探究教学非常重要。2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效果比较好,4个班的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第二课时形形色色的生物1.知识:通过观察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3、。2.能力:初步具有观察、判断、分析能力以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合作的态度、创新和发散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生物的特征的知识,初步形成乐于探索的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学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石、水、土等将大自然打扮得生机盎然,绚丽多彩。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下面请同学们看从西虹桥下取来的一烧杯水,我吸取一滴水,滴在载玻片的中央,加上盖玻片。放在显微投影下,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我

4、看见了6种生物,但我不认识它们,我认为能运动的都是生物”,一名学生回答。“我认为老师在移动载玻片时,对震动有反应的都是生物”,另一名学生回答。“大家说的似乎有一些道理,根据你们的观点,我们来判断下面两幅图中(机器狗和蘑菇)哪一个是生物?”“当然蘑菇是生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马上说:“按照同学们的观点,能运动的是生物,那么机器狗应该是生物而蘑菇应该是非生物。这时同学们没了主意,急于想知道什么是生物?我说:“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征?(不说外貌特征)请小组讨论。同学讨论后回答:“人可以从小长大”“人有

5、寿命,可以生老病死”“可以呼吸”“可以睡觉”“可以生儿育女”“需要营养”“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排出废物”“可以运动”等。我接着问:“人怎样呼吸,怎样获得营养?其他生物能呼吸吗?它们怎么生活?一名学生说:“我认为其他动物和人一样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不呼吸。另一名学生马上纠正说:“我看过十万个为什么,那上面说植物也跟动物一样呼吸,不要在卧室里养太多的花,夜晚花和人争夺氧气,使人憋闷。”有同学接着说:“动物是靠吃其他的生物生活的,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食物养活自己。“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在获取营养的同时,还要产生许多废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你们知道动物和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吗?在师生共同交

6、流互动中讨论归纳出动物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呼吸等方式带走废物。“生物还有哪些特征呢”,我问(利用多媒体演示: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的实验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这说明生物有什么特征?一个学生肯定地说:“我看到一侧培养液旁边放盐粒后,草履虫都游到了另一侧培养液中。另一个同学接着说:“我看到用针轻轻碰水螅,它就会缩成一团。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认为盐对草履虫有刺激,对它生活不利,所以它逃走了。我高兴地说:“同学们归纳得太好了,我们把生物遇到外界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应激性。生物有应激性,大多数情

7、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植物的应激性明显,植物的应激性通常表现在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方面。教学反思每堂课后,我都有很多的感想。这堂课后,我又一次感觉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会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获得知识的方法。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第一课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实验,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了解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3、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相同的数据。教学重点:1、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2、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观察、探索、思考、练习板书设计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的

8、概念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同种生物之间:互助;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互惠互利;捕食【复习提问】什么叫生态系统?【导入新课】那么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呢?【进行新课】同学们请考虑一个问题:鱼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在什么环境下生长情况良好?在什么情况下生命又会受到危险呢?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什么是环境?【讲述】所谓环境,就是生物生活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有很多因素影响到了鱼的生活。大家猜测一下?对,有阳光、空气、水、温度、植物、动物、人等。【提问】根据大家的经验,这些因素又可以分为几大类?这些因素统称为生态因素。根据它是否有生命,分为生物因素和

9、非生物因素。首先我们分析一下生物因素,它是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请同学们看图(P161-6)进行归纳同学们归纳的很好。生物之间彼此的影响分为二类,一是同种之间,一是不同种之间的(举例说明)同种之间有种内互助、种内争斗。不同种动物之间互惠互利,捕食的关系。下面我们通过探究实验来说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探究性实验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同学们看书P15进行小组组讨论,根据实验步骤,设计出你组的实验方案,课后按照方案,实施实验,下节课进行交流。(学生讨论。)第二课时生物对环境的影响通过测量,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0、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教学难点: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板书设计:第2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壁虎身体的颜色与环境色彩几乎融为一体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非常接近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1、什么是生态因素?分为哪几类?2、非生物因素有哪些?【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安排了探究实验,请小组派代表介绍你组的实验情况【各组汇报】【讲述】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讲述通过同学们亲自动手实验,大家对环境影响生物这一点应该有了很深的理解,同时对探究实验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同学们多数探究了温度对霉菌的影响,课后咱们可以对湿度食

11、品种类进行探讨。由于环境影响生物,所以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依靠环境提供物质,能量,信息,条件因而使生物对环境形成适应。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平时的观察,举例说明;在同学们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补充。生物学的生存发展不仅受环境的影响,反过来也会影响环境,请同学们根据经验举例说明。教师进行补充。为了使大家对此问题有更深的理解,我们做一个活动,“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请看书P1819,按小组讨论,设计出探究活动方案并交流汇报。 第二节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二、实验法的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

12、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计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三、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复习提问:1、上节课我们学习那四位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是什么? 2、他们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略导入:很好,他们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实验法。这就是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而其中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那么实验法包括哪些内容呢?提问: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答:毒液的气味,猎物的体温,腐肉的气味,猎物的痕迹等)同学们回答和很好

13、,想法和科学家们的差不多,下面请阅读P28看看科学家们对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分析,进行实验的,在阅读过程中注意思考这么几个问题(投影片)1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2科学家们做出了什么样的假设?3这个假设是根据什么做出的或者说在作假设前科学家都做了哪些工作?4实验中人为控制的条件是什么?5为什么要强调多次重复以上的实验?(同学们边回答教师边讲解,加深同学们的认识)提问;请一位同这归纳一下实验法的步骤有哪些?讲述: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而每个变量因素应该设置对照,在我们的这个实验中变量是什么呢?对,是被响尾蛇袭击过,而另一只没被袭击的是对照。再一个强调的是假设,一个成功的假设,要能够说明相关

14、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下面请同学们看书P29活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运用你刚学到的知识,根据书中的提示,按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7个步骤)10分钟后小组交流。各组进行汇报最后总结出一份优秀的。全班进行修改,完善。布置作业:1课后每组捉弄10只鼠妇,给他们适合的生活环境。2做一实验装置,用硬纸片制面一长辈30CM宽大10CM高5CM的纸槽,将纸槽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端用硬纸板做盖,形成阴暗的环境。3下节课带来,咱们做实验。课后记:通过亲手实验,培养了同学们认真、细致的科学精神,使大家对探究实验的步骤加深了认识。 第一单元测练题我能填: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的答题

15、框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钟乳石 C、珊瑚虫 D、珊瑚2、在做“响尾蛇是根据什么标记去追寻中毒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 )A、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少误差 B、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C、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3、某班同学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实验中,甲、乙、丙、丁四组同学所使用的鼠妇数量依次是只、只、1只、只,使用鼠妇数量比较科学的小组是 ( ) 、丁 、丙 、乙 、甲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16、 ( )A、捕食 B、合作 C、竞争 D、食物网5、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 (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改变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6、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7、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动物能呼吸、植物不能 B、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动、植物都能排泄体内废物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8、我国科学家通过努力,终于摸清了野生东北虎的数量。这项活动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 )、观察法 、调查法 、实验法 、分类法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

17、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应是 ( )、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 、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 、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10、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种类的多样性11、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 A、森林面积减少 B、环境污染 C、生物进化 D、生物入侵12、到了冬天,杨树和柳树的叶子纷纷落下,而松树、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杨树和柳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柏比杨柳更适应寒冷的环境、松柏和杨柳进行着生存斗争 、它们都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3、在稻田中,影响水稻生活的非生物

18、因素有 ( )阳光 杂草 水分 土壤 田鼠 空气 蝗虫 稻螟 、 、 、 、14、下列不能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一棵桃树 、一片果园 、一条小溪 、一块稻田15、小亮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它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 、生物用途 、个体大小16、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 )、森林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17、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 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

19、源对它们没有影响 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1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19、如果在做实验时得到的结果与假设不一样,你不应该做的是 ( )A、修改假设,让它与结果一致B、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C、检查过程是否有问题,重新把实验做一次D、检查过程都没有问题,相信结论是正确的20、2003年10月15日9时,由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自己培养的宇航员杨利伟升入太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实现了中国几代人的梦想,请问下列哪项不是宇航员必须携带的维持生命的物质 ( )A、鲜花 B、 淡水 C、 营养物质 D、氧气第二课时

20、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1、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 ( )22、植物具有应激性。2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 )24、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25、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26、生物圈就是一个生态系统。27、蛇类经常袭击人类,所以我们大量地捕捉蛇,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 28、李时珍在研究药物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三、我会填:29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请举出其中的两

21、个生态系统。如:_生态系统;_生态系统。30如果把鱼从池塘中捞出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它就会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_;如果池塘中的藻类等饵料大量减少,鱼类同样也会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_;如果池塘中的鱼数量过多,也会造成有些鱼死亡,这说明鱼类的生活需要一定的_。3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它分为_和_。32、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海带适合于生长在 ,丹顶鹤适合于栖息在 ,仙人掌往往出现在 ,长颈鹿行走于 。33、绿色植物通过 制造“食物”,动物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排出 和 ,这些现象都是 。四、我会做35、这是一位同学写的一份关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报告,由于被水

22、浸渍,一些地方字迹已经看不清楚(题目中画横线处),请你将它补充完整,并回答他所提出的问题。 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 第三章细胞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材内容简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显微镜的学习是本章内容的重点,让学生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为后面观察、认识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奠定基础。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初步了解生命世界以及探索生命的方法后,进入第2单元生物体的结构的学习,学生初次进实验室,所以课前要分好小组,讲清实验室规章制度,爱惜实验物品等加强组织纪律的教育是不可忽视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学会使用显微

23、镜的操作方法。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动手,实际操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重视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以致用的科学观察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基本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规范化的操作使用显微镜。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条件将教材34页图3-2以及35页操作步骤制成幻灯片或者flash;条件不具备可以用挂图。每四个学生一组一台显微镜,两块载玻片和写有“上”或者“b”字的盖玻片两张。2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应用等方面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

24、动1、flash春天的景色配上音乐,也可以让学生唱“祖国的春天”等歌曲,提出问题:同学们由此想到了什么?其中有哪些是生物?它们具备哪些基本特征?2、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特征?请同学们打开书读图3-1和教材相应的文字。3、同学们观察图3-1后了解了什么?引导指出: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1、学生边欣赏春天的美景边唱起欢乐的歌曲,联想到我们的祖国多美好,大自然丰富多彩;人、花、鸟、鱼、动物、树、草各种各样的生物,它们都具备生物的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等基本特征。2、学生认识后回答:地球上除病毒以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要探索生命的奥秘,

25、必须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科学研究表明,这些生物的细胞形形色色,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草履虫、衣藻,它们是单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如血管中的红细胞和玉米叶的下表皮细胞,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4、同学们肉眼看见过细胞吗?怎么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4、没有见过细胞是什么样的,只能用显微镜观察。出示:本节课的的学习目标:1说出普通光学显微镜主要构件的名称和用途;2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3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二、展示、介绍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1、首先请同学介绍关于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应用等小资料。2、今天我们先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3、请同学们根据结构的作用推测一下哪些是机械部分?4、哪些是光学部分?主要作用是什么?(1)目镜:装在镜筒的上端,通常备有23个,上面刻有5、10或15符号以表示其放大倍数,一般装的是10的目镜。(2)物镜:装在镜筒下端的旋转器上,一般有34个物镜,其中最短的刻有“10”符号的为低倍镜,较长的刻有“40”符号的为高倍镜。(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如物镜为10,目镜为10,其放大倍数就为1010=100。5、同学们注意观察然后指出各结构部分名称和作用:(幻灯表现或者挂图)6、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