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0.56KB ,
资源ID:112185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2185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秋思教学设计6篇.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秋思教学设计6篇.docx

1、秋思教学设计6篇秋思教学设计(精选6篇) 秋思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根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收集的秋思教学设计,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揣摩关键词句,在反复诵读、想象中完形诗歌形象,感受形象中蕴含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秋思情怀。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教学过程:课前:展示搜集到的描写秋天的诗词。 1、在你眼里,秋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然而,在诗人张籍眼里,

2、秋天却是树叶飘零、残荷片片、萧条凄凉的季节。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一首古诗秋思(板书课题)。 2、张籍,唐代诗人。他出身贫苦,常年过着四处奔波、漂泊异乡的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离家十年的诗人身陷洛阳城,却不知战乱中的家人是否平安,急迫地盼望得到家人的信息,正在此时他在洛阳城里遇到了故人,并托他捎信给家人。在此情此境下,写下了这首诗。齐读课题。 3、“秋”是指秋天,“思”是指思念。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把思读得长一些。再读课题。 1、请同学们反复读古诗,要做到字音读准确,读通顺。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2、(投影出示古诗)谁能把这首诗正确地读给大家? 3

3、、(弹多音字的拼音)要注意这些多音字的读音。 4、(投影出示生字“洛”)你会怎样记住这个生字? 5、这个字写时要注意什么呢? 6、读诗不同于读课文,不仅要读通顺还要读出他的韵味。请同学们再读古诗,注意停顿,要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想想你仿佛能看到怎样的画面,从中能感悟到什么。 7、谁来展示你的朗读? 1、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再读古诗,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可以在你的书上写一写,组织好语言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中感悟到了什么?现在就将你的收获说给大家听。(生自由汇报) 3、(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随机指导以下内容) 见:古人说“秋风惹愁思,落叶断人肠”

4、。离家十年的诗人站在瑟瑟的秋风里,他看见的是什么呢? (生答复)诗人见到了许许多多,可此时是他“见不着”的又是什么? (生答复)是的,在这洛阳城里,诗人见不到亲人的欢声笑语、见不到乡亲的把酒言欢,他看到只有那飘零的落叶,枯黄的小草,凋谢的百花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张籍,面对此情此景你的心情会怎样? 意万重:孤单、寂寞、悲伤、无奈的张籍好不容易有时机可以写一封家书捎回家,这是怎样的一份家书呀!落笔之前,张籍会想到什么?他想表达哪些意思?假设你就是张籍,会对亲人、朋友写些什么呢?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 (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秋风落叶唤起思乡梦,小桥流水的故土,

5、你是否已改变了容颜?有多少话,想对你们诉说,这真是(出示前两句诗指导有感情朗读) 恐: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就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感到刚刚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从“恐”这个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答复)对诗人的心理刻画入微。而这种并不确切的“恐”,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 “又开封”从“又”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答复)诗中还有哪个字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复”在这里是“又”的意思?)同样的意思,尽量用不同的词来表达。当家书终于“开封”之后,你能想像诗人又是怎么做的?意万重,说不尽。情难理,又开封

6、。这真是(学生齐读古诗“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指导。) 1、(播放音乐,课件演示。)秋风瑟瑟,秋意浓浓。放眼望去,大地一片枯黄。花谢了,草枯了,大雁南飞了,老槐树那茂盛的绿叶,也化作片片蝴蝶,飘飘悠悠地往下落。是呀,又到了落叶归根、全家团聚的时间了,可是诗人心头泛起一阵酸楚,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那魂牵梦绕的故土啊?故土的亲人啊,你们一切都可安好?诗人提笔要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忧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翻开已封好的信查看。信短而情长,思绪绵长而心绪纷乱。这就是秋

7、思一个游子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范读古诗。)教学意图:理解诗意,体会诗魂,创设情境,引导读诗。 2、请你也来感受张籍这说不尽、叙不完的思乡情。自己练习朗读,把你的体会充分地展示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读并评析) 4、古诗以它精炼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其丰富的内涵,就让我们记住这精美的语言。合上书,看板书提示齐背这首诗。(生齐背)教学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借助想像融情入境与诗人进行情感的对接,从诗句中读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呢,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5、这首诗作者因见秋风引发了意万重,又复恐说不尽,所以又开封。整个这个过程是一件完整的事,可见这首诗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

8、板书:叙事抒情)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的,何止张籍!那时候山遥路远,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聚难啊!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中。你们看!(课件出示天净沙秋思)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能体会到什么?我们自己读读。(生自由练读) 2、谁来读?(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结合注释想想这首描写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什么? 3、这首诗都描写了什么呢?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答复,说出大概就可以)你能体会到什么? 4、仔细观察这两首诗有哪些异同?(生答复) 5、异:张籍的秋思是叙事抒情,天净沙秋思是借景抒情;张籍的秋思是七言绝句,天净沙秋思是小令。(也是一种诗体)同:都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强烈的思乡之

9、情。 6、思乡的诗写了千百年,今天还在写,思乡的诗读了千百年,今天还在读。总有一天你们长大了,也许要远离家乡,追寻自己心中的梦想,你们会觉得故土在我们心中永远是最温馨、是最不能割舍,最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让我们合上书再读一读这首动人的诗篇。 1、默写秋思。 2、想象秋思中描绘的画面,将秋思改写成一个小。当作练笔。 3、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歌曲,在班级展示。(选做) 1、自主阅读,借助注释等理解古诗的意思。 2、通过想象、移情体验、情境诵读,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3、能诵读诗歌,自主积累描写秋的诗句。 感悟诗人客居他乡,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10、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第二篇古诗。看老师板书课题(板书:秋思),谁来读? (23人)请同学们翻开书22页。 1、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也可以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诗) 2、差不多了吗?(差不多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 师评: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刚刚他把诗中的一个多音字读准了,你听出来是哪一个吗? (重) 为什么这个字读chng,而不读另一个读音呢,有什么好方法?()确实,老师把字典上的意思在ppt上,现在你能准确判断吗? 谁还想来读一读? 师评: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3、来咱们全班一齐读秋思。起。 4、读完后,

11、你知道这首诗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能用诗中的话来说吗?(作家书。)(板书:作家书) 5、作家书是什么意思? (写家书。) 1、这首诗的题目是秋思,可整首诗中都没有出现一个“思”字,那么作者把这份思念藏在哪句诗里?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秋风看得见吗? (看不见) (2)看的见的是什么?可以看看插图,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叶子飘落、草黄了、雁子往南飞?) 是呀,落叶要归根、雁子要南飞,此时的张籍已在洛阳城里漂泊了许多年,这时,诗人看见这瑟瑟秋风会想起谁? (父母、妻儿) (3)是呀,那么他可能会问候父母些什么?他可能会牵挂妻子些什么?他又可能会叮嘱儿子些什么呢?他

12、想告诉家里哪些事情?同学们拿起笔来,把张籍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念读给大家听。(交流) (4)我们有没有把张籍想说的都写下来? (没有) (5)你是怎么知道的? (欲作家书意万重) 是呀,纵有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诗人的心。我们一起来读一读(ppt出示: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6)同学们,想象一下,张籍在写这封信时,会有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呢?(苦闷,眉头紧锁?) (7)这真是(ppt出示: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一起来读。 2、张籍的思念还藏在哪句诗里?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ppt出示: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哪个动作最能表

13、达他的思念? (又开封)(板书:又开封) 你观察到了这个细节。 (2)这里有一个字与又的意思是一样的?你找到了吗? (复) (3)你觉得,张籍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开封? (因为他担忧有些话没有写到) 用诗中的话来说就是 (复恐匆匆说不尽) 所以行人临发又开封,还有谁想补充张籍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开封? (怕说不完) 也就是诗中的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4)(ppt出示课文插图)同学们抬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猜一猜哪个是行人?(23人) (左边的是行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因为他是送信的,旁边有一匹马,有包袱) (5)确实,古代送信的行人大多是骑马的。行人即将要上马送信,可张籍却还在一遍

14、又一遍地翻开信封。这时候,行人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我快走了) 行人都快要走了,可是张籍呢?(ppt出示:行人临发又开封。)你来读。(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还会说什么?想什么? (行人很不耐烦) 行人是如此的不耐烦,而张籍仍旧是 (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还可能会? (不让张籍拿信) 行人都不想让张籍拿那封家书了,可张籍还是 (行人临发又开封) (6)此时此刻,行人带走的仅仅是一封家书吗?还带走了什么? (诗人的心) 张籍仅仅用了“又开封”这样一个细节,就表达出了他对亲人的思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封信随着张籍的心不停地漂泊着。此时张籍的心情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ppt出示:书去魂亦

15、去,兀然空一身。) (7)这首诗呀,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很多人都喜欢这首诗,他们会把诗写好后挂在墙上,也会写在扇面上,看,有人是这样写的,(ppt出示草书秋思)谁能把张籍此刻的心情融入到这首诗中来,再来读一读。 (8)在学习秋思的过程中,其实我们还学习了另一首诗归信吟。(ppt出示两首诗)归信吟,唐,孟郊,起。 我们来比拟下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点。 (相同:都是思乡的,唐代的,写家书给亲人。) 老师发现,这两首诗都有细节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又开封,泪洒) (9)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

16、阳,心却在(故土)。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再读秋思。 1、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和孟郊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老师这里也有思乡诗句。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土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我们只读诗句,不读朝代和作者。宋代王安石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除了王安石,唐代张九龄这样写道(悠悠天宇旷,切切故土情。)唐代杜甫写道(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同学们家乡的山水总让游子们魂牵梦绕,家乡的亲人更让游子们牵肠挂肚。也许今天你们还不能完全领会,但是孩子们你们终将长大,

17、闯荡天涯,那时候你们一定会懂得这种无法割舍的牵挂。因为家是我们永远的向往。 秋思道尽了天下所有游子们的心,让我们试着来默写这首传世之作吧!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做到课堂之上熟读成诵。 2、理解重点词语,感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3、通过适当的回忆与拓展,深入感悟古诗的表达方法。 切入主体,理解内容,通过多层次地朗读,理解重点词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和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的归纳与应用。 从语言文字入手,紧抓重点词句,反复咀嚼、品味、朗读,引领点拨学生把握诗词意象,提升感悟内涵;同时通过同类诗词的拓展,丰富感悟表达方法。 教师出示月夜的课件,学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语言描述所看到的景

18、象。之后,学生展开联想,从月夜想到团圆以及古诗静夜思,体会诗人借明月、思故土,回忆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引入秋思。 1、解题入诗: 学生读文题,理解含义,引出质疑:诗人是借着秋天的景色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吗? 2、初读释疑: 学生带着要求自由读诗,汇报的时候,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并抓住“重”字进行古诗文的回忆与迁移,丰富学生对于古诗字词的理解与认识。 3、切入主体: 回忆质疑,拨云见日,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与交流,明白这首诗主要是借写家书来表达对故土的思念。 提出问题:是什么引发作者写这封家书?写完家书的结果又如何?让学生再次细细读文,之后进行反应,师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诗文的内容;同时

19、,诗人身世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诗人创作此诗时的心境,也对深入感悟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起了铺垫作用。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再次深刻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意万重”“说不尽”“又开封”的层层递进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层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将自己的对故土的思念,都浓缩在这封家书之中,而内心的矛盾表达在“又开封”这一细节动作上,从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对远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牵挂。 表达方法的介绍与总结。由静夜思的借景抒情,引发秋思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的疑问。在总结板书,回忆整体的根底上,将文章的表现手法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来。之后出示两篇诗作:高适的除夕作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借助学到的

20、知识进行辨析比拟,从而深化了对表现手法的认识。 通过多样的、大量地朗读、诵读、背诵,学生在教师深情地引领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饱满的感情朗诵秋思,在学生感情的高潮结束本节课的教学,给学生对于思乡这一主题有更多的思索。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意万重 家书思乡情(叙事抒情) 说不尽又开封 语文教师身具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荣耀使命。时代开展,古诗词虽被视为文化瑰宝,却渐被尘封,今天的学生对诗之意、诗之境、诗之美鲜有所感。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今天我们还可以说“不如授人以渔场。”因为,身入宝山,岂可空手而归?因此,秋思教学设计力求引领学生走向、走近、走进诗歌这一独特的文化中,入诗境,知诗意,品

21、诗味,悟诗情,从而使本课教学收获实效。 1、以“读”为主线,通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四个层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理解作者的思乡情。 2、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意蕴,体会作者情感。 3、以“思乡”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张籍的思乡情,古人的思乡情,今人的思乡情。 以“读”为主线,读出层次,读出效果。 以“思”为主导,引导学生品味诗句背后蕴藏的作者感情。 多媒体课件 师:同学们,在宋代王安石眼中乡愁是那春风又吹绿的江南岸,在唐代李白眼中乡愁是那皎皎的明月光,那在唐代张籍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籍写的秋思。(板书课题,齐读)秋天的思念是悠长的

22、,所以思要读得长一些。(生再读一遍诗题) 师:自由朗读古诗,按照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师:我看同学们都会读了,现在老师想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谁愿意当一个最勇敢的孩子。 师:读得真不错,声音响亮。还有谁也想来试一试。生读。 真棒!老师听出他读出了古诗特有的节奏。 (讲解字音)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师: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分析师生读法不同,再练读。) 师:读得真好,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我读题,你们读诗句。(学生读) 师:对, 读,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同学们,静静读读,边读边看插图,能不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这首诗的意思。 生:这首诗写了作者在洛阳城里看见

23、了秋风,就想给家人写封信,他想要写的东西太多了,把信交给捎信人的时候,又把信拆开添上几句话。 师:说得真好,谁再来说一说。 师:是呀,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谁能用三个字概括? 生:寄家书。 师:读一首诗,就是了解一位诗人,读懂他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籍的内心吧,当时正在洛阳为官的张籍是见到什么让他思绪满怀? 生:秋风 师:哪句诗告诉我们。 生:洛阳城里见秋风。(点击课件出示诗句) 师: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秋风无影无踪,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从这句诗中,你能想像到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洛阳城里见到一副怎样的景象? 生:他看到洛阳城飘飞的落叶 师:那么,当时的洛阳城是怎么样的呢

24、?请看资料: 在唐代,洛阳商业非常繁荣,盛况空前。由于洛阳交通便利,是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是水陆交通的枢纽。外国商人经广州、扬州,抵达洛阳,然后去长安。被称为唐朝的第二大首都东都。 师:从这段资料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当时的洛阳城很繁华 师:然而这一切繁华的景象,诗人却视而不见,见到的,只有冷冷的秋风,南归的大雁,飘零的树叶。此情此景,诗人不禁吟道生:洛阳城里见秋风。 师:秋在我们的眼中是喜悦的,为什么在张籍的眼中是如此的凄凉呢?请大家读下面的文字。 出示资料:张籍祖籍吴郡(现江苏苏州),幼时家境贫寒,10岁的时候就离家外出,成年后考取功名,开始四处游历做官,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

25、、国子司业等职,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客居洛阳为官,又是一年秋风至,望着萧瑟的秋风,诗人不禁感慨万分,挥笔写下了这首秋思。 师:你从这段文字中明白了什么? 生:他在外地做官,远离家乡。 师:洛阳到苏州有870多公里,在当时,交通不便,这算是遥远的路程了。 生:他10岁离家,游历做官也许很多年没有回家了。 师:是啊,许多年,那瑟瑟的秋风绞碎了诗人思乡的心,诗人难以回乡,愁肠百转,他纵有千言万语又该如何倾述,此时,他最想见到的是什么呢? 生:家乡的亲人,家乡的景色,家乡的一切 师:但这些他现在见得到吗? 生:见不到。 师:诗人见不到家乡的美景,见不到亲人的欢笑,见到的只有这冷冷的秋风。多媒体出示填空练

26、习:望着在瑟瑟的秋风中飘落的树叶,诗人想:你们能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化作养料来滋润树根,我却();仰望秋风中展翅南飞的群雁,诗人想;() 师:秋风瑟瑟,诗人难以回乡,不免引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在那个年代,只能写封信回家,写给亲人的信就叫生:家书。 师:而这一封家书,要到达亲人的手上,少那么几个月、半年,有的甚至要几年,因此,古人特别看重这一封家书,诗圣杜甫就曾经这样写道(出示句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家书的重要,比万两黄金还贵重。 师:正是因为家书的意义非凡,诗会生: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意万重就是 生:想要表达的意思很多。 师:是呀,多少个日日夜夜呀?年迈的

27、父母、翘首遥望的妻子、幼小的孩子,家中的一切一切,张籍只能把这深深的思念化在信中,那他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心里,同学们,假设你就是张籍,此时你会想起家乡的什么人,什么地方,会说些什么呢?拿起笔,写一写(课件出示:1、芳草凄凄的古道旁,白发苍苍的父母,在翘首远望2、杨柳依依的断桥边,泪眼汪汪的幼子,在踮脚远眺3、夜深人静的小院里,形单影孤的妻子,在望月嗟叹) 1、我想对年迈的父母说 2、我想对劳累的妻子说 3、我想对幼小的儿女说 4、我想对我的兄弟姐妹说 5、我想起了家门口的小树林 6、我想起了小时候读书的屋子 7、我想 师:我看同学们都写得差不多了,来哪个小张籍愿意把你的思

28、念读给大家听。 (师生互动交流,生读完写句再读诗。) 师:是啊,张籍想对家人说的话有千言,有万语。他一会儿奋笔疾书,一会儿愁容满面,写写停停,真是生:欲作家书意万重。 师:信总算写完了,我们来看看张籍寄信的画面。(课件出示诗句) 同学们张籍寄信时,他心情如何?你能从诗中找出这个字吗? “恐”是什么意思?他在担忧什么?当捎信的人马上就要出发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师:可临行为什么又开封?“开封”是什么意思?“又开封”呢? 生:“开封”就是把封好的信拆开。 “又开封”就是把信合上又翻开,又合上又翻开 师:诗人把信翻开几次? 生:一次,两次,三次 张籍呀张籍你已经看了一遍又一遍,为何呀?生:复恐匆匆

29、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师:你从这“又开封”中体会到了什么? 师:把你的理解带进你的读中(读后两句) 师:一个小小的开字,一个平常而又细微的动作,却饱含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我们从这平淡之处可见作者构思的艰辛,这也是本诗的独特之处。 师:是呀,小小的一封家书怎能承载一个游子浓浓的乡愁呢!请读秋思 师:信带走了,可带走的仅仅是信吗? 那他还带走了什么? 生:带走了作者的心 师:魂去也,空一身哪!现在陪伴张籍的只有洛阳城里的秋风。于是一首千古绝唱就在张籍脑中诞生,这就是秋思(音乐响起)生读诗;信走心也走,就像此刻的张籍身在洛阳,心在故土。这是一份刻骨铭心的思念呀!请读秋思。秋风乍起,思乡涌起,写不完的思念,说不尽的乡愁,此刻,你是否把张籍那悠长而又浓郁的秋思学深深地记在心中呢?背秋思。 师:同学们这思乡怀亲又何止张籍而已。那时候交通不便,信息不通,离乡的人们只好把满腔的思念化作文字写进诗里。 (课件出示)师生配合读。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土情。唐。张九龄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唐。杜甫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唐。马戴 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