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7.11KB ,
资源ID:112618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2618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docx

1、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哲学与人生期末考试复习卷(练习卷)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 C )A 唯心主义哲学 B 普遍联系的哲学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2、“一叶知秋”是运用( C )的结果。A、发散思维 B、原点思维 C、联动思维 D、逆向思维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 B )的例子。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 D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 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

2、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 C )所在。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 A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7、人的本质是( D )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C、追求自由 D、社会关系的总和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A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B ) A

3、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预计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说明了:( B ) 规律是客观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A. B. C. D.11、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4、:( C )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B.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 B )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永恒不变的 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13、关于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说法错误的是( C ): 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为判断标准 以事物力量的强弱为标准

5、 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去判断 A. B. C. D.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着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 B ) A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外在原因 B正确地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D成功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5、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比赛中,李婷和孙甜甜的完美配合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由衷喝彩,这喝彩也是其最终夺得金牌的因素之一

6、。这说明:( C ) 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B.只有优化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才能获得最大整体效能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动力16、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已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就是处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所以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A ) 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全面看问题往往一事无成 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A B C D1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

7、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了哲学道理是:( A ) A.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18、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 A )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 B. C. D.19、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

8、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故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降为“矮行星”。冥王星降级一事表明:( B ) A权威机构能够改变天体的属性 B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C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结论就是真理 D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理论创新都难以成功。这是因为:( B ) A.理论创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C. 理论创新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D.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推进理论创新21、2007年10月15日,中国

9、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本次大会上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之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因为:( C ) 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 B.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 C.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22、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六十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后人造福。我一生为此努力,但贡献不大。“张光斗的事迹表明:( D ) A.人生是否有价值,只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 B.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C.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

10、价值很难实现统一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23、“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 C ) 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 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4、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不能发现银河系;没有显微镜,就不会有后来的细胞学说;没有强大推动力的火箭发动机,也就没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这段话是说:( D ) A.社会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创造的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岗位上埋头苦干 C.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25、2006年

11、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2006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杜世成的问题立案调查。中央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党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体现的哲理有:( B ) A.实践决定认识 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C.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26、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 A )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27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

12、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 B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8、在对待人际关系上 ,积极的态度表现为( D )合作 接纳 和睦 和谐 排斥A. B. C. D. 29.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C)。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B人可以任

13、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C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30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 D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B. 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C要有坚定的信念 D. 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31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 D )A. 正直的人 B. 诚信的人C见闻广博的人 D. 好背后诋毁人的人32、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 )平等互处 宽松的人际环境 友善和关爱 相互真诚信任A. B. C. D. 3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 C )。A人是无

14、法真正认识事物的 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 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34“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 D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3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 C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C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3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

15、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 C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38、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 B )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

16、制作用39、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 A )。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A B C D40、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 A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C、要重视事物的

17、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41、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42、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 C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43、新事物是指( D)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44、“欲速则不达”说明( A )A、发挥

18、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多选题45、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 ( BCD )。A、创造性 B、客观性 C、重复性 D、普遍性46、历史规律的特点( ABC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D、具有主观性47、生产力是 ( ABD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48、理想是人们( ABCD ),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

19、求与向往。A、在实践中形成的 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49、社会理想的特点( ACD )。A、有整体性 B、有超越性 C、有阶段性 D、有客观性50、人是以( BCD )求得生存和发展。A、生理的适应 B、交往活动 C、社会关系 D、生产力5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BCD )。A、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C、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 D、包括人的活动尤其是劳动自由展开、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三、判断题(10分)( )1、现象是一般的、抽象的、同一的东西。

20、( )2、本质是表现在外部的、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 )3、现象具有多变、易逝的特点。( )4、现象上的一致并不说明本质相同,同样是微笑有的发自内心有的出于客套。( )5、现象决定本质。( )6、本质决定现象。( )7、真相是客观的现象,假象和错觉由主观的幻想和臆想造成。( )8、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9、错觉是以虚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一种错觉。( )11、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 )12、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也要遵循科学思维方法的要求,所以没有必要

21、把二者分开。( ) 13、科学思维方法不同于辩证思维方法,但它包含了辩证思维方法。( )14、社会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所以它就是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15、事物的发展是由必然性引起的,因而完全可以忽视偶然性。( )16、个人理想等于个人奋斗。( )17、意志的实质在于执行决定、克服困难、实现目的。( )18、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原因不在人的自然本性而在社会关系。( )19、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20、个人利益等于个人主义。四、简答题1、怎样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答:一)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

22、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反对损人利己。如果自己的利益是通过侵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的,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信心,最终损人又害己。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个人要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正当权益,首先需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2、个性自由的特点。答:一)个性自由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选择,拥有清醒的自觉,不是本能、盲目、无目的地行动,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二)个性自由的人,能够客观地了解、支配并控制外部条件,自觉地掌握和利用外部条件为自己服务;三)个性自由的人,是生活中真正的主人,能够自主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只有自主的人才可能是真正有

23、个性的人。3: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答: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三)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个人为中心,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4、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

24、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8分)答: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必须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立足点,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依据。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同时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保证领导决策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落实、检验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5、材料一:淮河流域一次次的污水事故让下游的众多养殖户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因造纸厂排污的影响,河南新乡三王庄村地下

25、水污染严重,数千名村民饮水困难近年来,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导致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正不断加剧。 材料二:由于治理污染可能影响GDP的的增长,进而可能影响政绩考核,一些地方宁要经济“畸形繁荣”,不要健康发展,造成环境监管失控。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许多环保问题久拖不决。 材料三: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污染企业开始转移。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强烈的发展愿望,仍在重蹈覆辙,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甚至不惜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三高”(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企业。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污染项目的转移埋下了环保冲突的隐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在新的地方重新爆发。结合上述材

26、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说明应如何认识环保冲突事件的频发。答:环保冲突事件频发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恶果。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许多环保事件久拖不决,既因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更因政府外在监管的缺失。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进步;某些欠发达地区吸引“三高”企业,重蹈覆辙,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地方政府应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一长远利益的关系,以人为本,及时解决环境隐患;企业要增强创新精神,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经济一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

27、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 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根据所学的人生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人生观的什么道理 (2)人们为什么如此敬重郑忠华同志 (3)我们应怎样像郑忠华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答: (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材料一主要反映了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人们对郑忠华的尊重与认可。 (2)主要是因为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志。(3)首先,应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始终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其次,要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的关系,把贡献放在第一位,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最后,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并具有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