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157.30KB ,
资源ID:11335555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3355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经济地理学整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经济地理学整合.docx

1、经济地理学整合 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注:本资料经供参考,亲,不足的地方,请参照教材核对!一、选择题(不定项)1、国内最古老的地理文献当属战国时代的( BC )A.史记 B.山海经 C.禹贡 D.汉书2、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B )的产生。A.人文地理学 B.商业地理学 C.农业地理学 D.工业地理学3、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D)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瓦伦纽斯 B.奇泽姆 C.罗蒙诺索夫 D.葛茨4、20世纪上半时,经济地理学发展中的最重大事件当属经济活动区位论的引入。此时期,引

2、入的经济活动区位论包括(ABC)A.杜能提出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B.克里斯塔勒的以商业为主的“中心地理论”C.廖仕的“区位经济论”D.皮鲁的“增长极理论“5、依据本书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BCD)A.经济活动的内容 B.经济活动区位 C.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D. 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6、区位一词源于德文的standort,是由(B )A.杜能 B.w.高次 C.韦伯 D.哈特向 8、“区位因子”最早由(D )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A.格林哈特 B.哈特向 C.艾萨德 D.韦伯9、在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将成本纳为三

3、种,即(ACD )A.运费 B.资本 C.劳动力成本 D.集聚10、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表述为P=ALK,其中P代表工业产出,A代表常数,那么A、L、K依次代表(DAB )A.雇佣劳动量 B.固定资本量 C.消耗资源量 D.综合技术进步因素11、原材料因子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主要是通过(BCD )以及原材料价值和其在产品成本中构成状况等反映。A.种类 B.可替代性 C.运费大小 D.可运性12、下列选项中,属于产业环境要素的有(ABCD )A.产业聚集 B.生产服务 C.基础设施 D.人文环境13. 在全球尺度上,大多数跨国公司的总部位于( A )A 少数主要城市 B 绝大多数大城市

4、C 经济中心 D 边境地区14、 下列选项属于区域经济结构范畴的有( ACD )A.产业结构 B.空间结构 C.要素结构 D.技术结构15、克拉克产业分类又称为( C )A.产业功能分类 B.四次产业分类 C.三次产业分类 D 要素集约度产业分类16、高产业关联度是主导产业必须所具备的特征之一。某产业的关联度可通过( BC )来判断。A.输出率系数 B. 感应度系数 C. 影响力系数 D.生产率系数17、下列关于霍夫曼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A.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B.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C.其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进程中

5、,霍夫曼比例呈上升趋势D.其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18、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中,( B )是最基本的力量。A.集聚机制 B. 区位指向 C. 空间近邻效应 D.扩散机制19、衡量一个区域城市化水平或程度的指标有(CD )A.经济指标 B.环境指标 C.人口指标 D.用地指标20、 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表现为( ABCD )A.引起产品、产业的更替 B.引导、改变消费需求C.引发、促进制度创新 D.增加了区域的经济竞争力21. 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ABCD)阶段。A. 整车进口 B. 零件组装 C. 合组装 D. 全车制造22. 在中

6、国邮电业办理(AD)业务。A. 邮政 B. 金融 C. 保险 D. 电信23. 离岸金融中心的地理分布具有很强的(BD) A. 及时性 B. 地缘性 C. 地区性 D. 时区性24. (A)是最早在全球广泛分布的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多,对区域社会稳定影响大。A. 纺织服装业 B. 汽车制造业 C. 邮电业 D. 金融业25. 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AD)A 二重性 B 多样性 C 单向性 D 双向性 26. 全球化对地方化的关系是(AB)A相辅相成 B对立统一 C 完全矛盾 D 完全一致 27.经济地理学的文化和制度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表现在(ABC)A 思维方式 B 研究问题

7、C 学科定位 D 没有影响28.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有(ACD)A 中心外围格局 B 极化涓滴效应 C国际专业化 D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二、填空题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研究阶段。分别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研究 。2、 17世纪中叶,最具影响的商业地理专业著作是苏格兰学者 奇泽姆 1889年出版的商业地理手册。3、 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是俄国科学家 罗蒙诺索夫 在地理考察笔记中首次提出。4、 本书从研究 研究区域尺度,研究企业组织和研究思维方法三方面概括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5、 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问题有两种不同观点,以致形

8、成两种学派。一是以巴朗斯基,萨乌仕金等为代表的区域学派 ,另一是以费根和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的 部门统计学派。6、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该学科具有 自然社会经济技术 相结合的特性。7、杜能的 农业区位理论 ,奠定了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8、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目的在于: 提出合理经营农业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9、分散因子的作用是 集聚 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 集聚 的反作用。10、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通过 空间收入曲线和空间成本曲线 来反映的。11、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的主要模式是中心地呈 三角形 排列,市场区呈 六边形 分布。12、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 K=4 的中

9、心地系统。 13、廖什将中心地的市场区域称为经济景观。认为其包括了所有的市场区域的一般模型,也称为 完全系统 。14、企业增长的动因包括实现规模效益 ,实现内部交易 ,技术优势的发挥,竞争的压力。15、规模经济是由于企业规模的增加或扩大而引起的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16、实现内部交易的动机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 战略 意义。17、企业增长战略有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企业实现扩张的方法则包括 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18、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由近及远的特点。 19、跨国直接投资区位一般涉及到三个问题,分别是为何跨国投资 ,选择在何国家投资,在微观上,

10、选择在投资国的何地点投资。20、在弗农懂得产品周期理论中,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 新产品、成熟产品、和 标准化产品 三个阶段 。21、1977年,英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 折衷理论 。22、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主要包括 成本 、利润 、市场、 要素 和 公司战略 等取向。23、从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趋于集中于经济中心区、集中于边界区、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显著特征。24、RD是一个复杂的运营过程,该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 研究 、第二阶段 研制 、第三阶段即 生产。25、根据RD的区位要求,跨国公司的RD的区

11、位一般应趋于 大都市区、 科研机构集中区 和 公司总部所在地 。26、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 广泛性 、 层次性 、 区域性 、 多面性 、差异性 和 时间性 等特点。27、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有 互补性 、 竞争性 和 变化性 等。28、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29、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30、资源禀赋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分为 自然资源 和 社会经济资源 两大类31、 技术因素 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32、资源配

12、置能力主要由 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产业结构等构成33、区域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了 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 ,区际经济关系 , 国际经济背景 三个方面34、增长极通过 支配效应, 乘数效应,极化和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35、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首次提出,美国经济学家 纳克斯 提出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可以说是上述原理的应用36、根据功能的差异,可以将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组成要素分为 经营性要素,关联性要素,依附性要素 和基础性要素37、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38.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用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39

13、、极化涓滴效应是赫希曼的学说。40、空间相互作用发生的前提条件 互补性 ,可达性 ,干扰机会 。41、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42、区域合作的基本原则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 43、空间扩散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接触扩散 , 二是 等级扩散 。44、科学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器,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奠定了经济全球化的技术基础,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方式。45、生产网络空间指生产网络中的各种生产过程和经济联系所占据的地理空间。46. 跨国公司是资本国际化、 生产国际化和 商品国际化的有机

14、结合体。47.国际经济协调包括贸易政策协调、汇率政策协调、货币政策协调和财政政策协调。48、梯度推移理论形成的三种代表性观点分别是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49、克里斯泰勒被称为“地理学之父”。50、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有市场原则下的、交通原则上的、行政原则上的。51、19世纪80年代,欧洲地理学家葛茨具体提出了建立作为科学体系的经济地理学,标志着经济地理学从地理学分化为一门独立的科学。52、14世纪开始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经济地理学前身商业地理学的产生。53、古希腊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学17卷。54、杜能农业圈的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三、判断题:1、作物的地租

15、曲线斜率大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小。(F )2、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如运费、劳动力则属于前者;而地租、空气湿度等则属于后者。( T )3、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T )4、如果劳动费用指数小,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费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F )5、普雷特的行为矩阵认为: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T )6. 史密斯区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

16、地点。(T)7、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供给所限定的,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需求角度所规定的边界。 (T ) 8、某种货物供应点出现的频率,与该种货物的等级成反比。(F )9、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T )10、廖什的中心地系统认为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T ) 11、区域内同类职能的中心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稀疏,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则比较密布。(F )12、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企业的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T )13、范围经济

17、与规模经济不同,它是指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 T)14、横向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F )15、泰勒的认为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过程公司首先为跨越信息空间,其次跨越活动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F )16、功能部结构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T )17. 所谓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F)18. 采矿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F)19. 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该理论已不具备什么意义.(F)20、区域经济发展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区域经济增长(F )21、自然资源

18、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而经济社会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增长的潜力.(T )22、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它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T ) 23、在资源配置能力中,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F )24、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条件之一,区域经济增长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位条件.(F )25、增长极的溢出效应是指增长极产生的极化效应大于其扩散效应,从而大大促进增长极的发展.(F )26、卡多尔在使用相对效率工资来分析发达区域产出率的变化时,认为,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产出增

19、长率越高.(T )27、在区域经济综合体中,主导专业化部门是综合体的核心,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部门.( T)28、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该理论已不具备什么意义.(F)29、梯度推移学说认为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梯度区域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T)30、弗里德曼的中心外围理论认为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F)31、区域经济差异可以进行有限度的调控。(T)3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T)33、汽车工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和就业

20、容量,所以说明汽车工业不具有负面外部性。(F )34、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生产网络和生产链的所有要素都与金融有关。(T)35、电子零售业有种种优势,其销售额占总零售额的比例很大,作用和影响力很大。(F)36、 由于纺织服装产业大量工序型的中小企业的存在以及服务于加工贸易的动态战略联盟的需要,产业集群现象表现得比较明显.(T)四、名词解释1、规范性分析:从经济区位选定的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2、实证分析: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3、区位: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4、区位因子: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21、。5、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既空间类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6、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E/V式中: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7、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Ai=Diji=1,2,3,.,n;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8、三圃式农业圈:将农家近处的每一块地分为三区,第一区谷物,第二区牧草,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9、一般因子:是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10、特殊因子:是与特定工业有关

22、的因子,如空气湿气等。11、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地点的连线。12、临界等费用线:是在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13、原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重量。14、劳动力成本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15、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16、运费指向论: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条件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是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17、中心地:中心地是周围地区的中心,使之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18、横向一体

23、化: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19、纵向一体化: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20、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21、范围经济:由于企业经济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率。22、接触扩散: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23、等级扩散: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24、跨国公司: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经济实体所组成,并从事生产、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大型企业。25、产品周期理论:由弗农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主要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26、主导产业:

24、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和带动作用的产业。27、关联产业: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28、基础性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29、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30、夕阳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在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31、朝阳产业: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在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25、32、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指国民收入的比重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之比。33、配第克拉克定律: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由第一次产业或第二次产业向第三次产业移动。结果,劳动力在第一次产业的分布将减少,在第二次、第三次产业的分布将增加。34、区域空间结构: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35、节约经济:即经济活动因选择合适的区位、合理调配资源和要素而节约运费、减少相应的劳务支出和管理费用所产生的收益。36、集聚经济,即因相关集聚活动在空间上合理组合而在技术、市场、劳动力、基础设施、资

26、源和产品利用等方面得以互补共享所产生的收益。37、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类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互相联系所产生的影响。38、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39、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40、技术创新: 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41、支配效应:“支配效应”又称“主

27、导产业部门效应”,是指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主导产业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或企业处于支配地位,另一些企业或部门则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处于支配地位的部门或企业对处于被支配地位的部门或企业施加的不可逆转的影响。42、极化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由于增长极本身所拥有的先进产业对生产要素产生强大吸引力,周围地区的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发展,但同时拉大区域间的不平衡。扩散效应:是指所有位于经济扩张中心的周围地区,都会随着与扩张中心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改善等情况,从中心地区获得资本、人才等,并被刺激促进本地区的发展,逐步赶上中心地区。43、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

28、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44、经济区: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45、区际经济联系:相关区域之间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流,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46、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47、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存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合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

29、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48、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论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种类型。49、外部经济规模: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因而有时也称为外部规模经济或范围经济。50、地理可进入性:指的是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取决于地理位置与距离。51、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地理环境相关系的学科。52、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从文化角度解释经济地理学的一些新变化,注重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30、五、简答题1、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及研究特点。(加以扩展)1) 研究区域尺度的变化;2) 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3) 研究思维方法的变化。2、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1) 经济活动内容2) 经济活动区位3) 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 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3、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学科体系4、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1)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势和优化调控。2)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或主要是研究生

31、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3) 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1987)。4) 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5、21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理论研究4)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6、当代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的重点。(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7、简述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的区别。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1)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2)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