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7.81KB ,
资源ID:113444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3444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docx

1、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精选多篇)第一篇: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书笔记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小升初那些囧事儿,我看书的时候,经常小声笑、大声笑,搞得妈妈说我像个疯子,哈哈!这本书主要写得是晨晨姐姐在小升初阶段发生的校园故事,非常有趣,幽默。苏子莫、炎褚祤、陈锦哲、乔千琪四个人。我觉得,苏子莫和炎褚祤不知道分在同一个班里,他俩简直就是一对冤家。但是在老师眼里,炎褚祤永远是好学生,就好像我的逗逗哥哥差不多,只知道玩,但是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我嘛,和苏子莫差不多,属于玩转学业型,学习、玩乐两不误,只不过遇到奥数、奥英,看着就头晕,呵呵!看完这本书,我真是佩服这些同学们

2、了。乔子琪能把歌词“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听成“你出生在我死的那一夜、把韩文抒情歌当做是美国的摇滚来听上半天;拽得无法无天的炎褚祤,说“苏白痴,我会非常耐心地等你有一天来超过我的;虽然有一颗男生般不羁的心,却怕黑的苏子莫在这本书中,炎褚祤一直都认为苏子莫是一个白痴、疯子,但是这本书讲到最后时,提到炎褚祤发现苏子莫也有善良的一面。苏子莫的周围围着一群流浪的小狗狗们和小猫咪们,它们一生下来,都是有主人的,可是因为主人认为它们可能弄坏地板、啃椅子磨牙之类,所以把它们都抛弃了,苏子莫经常照顾它们,看到这儿,我不由得被感动了。炎褚祤想起,他以前也养过一只小狗叫诺比,因为他们一家要搬新家,害怕小诺比会把地板

3、弄坏,所以送人了。其实不是送人了,而是他的妈妈把弄丢了。我也养过狗,第一只小狗因为得了狗瘟,死了,当时我才上二年级,哭得稀里哗啦的;还好我现在又养了一只哈士奇,他非常地健康、活泼我想,我会陪它一辈子,不让它孤苦伶仃的。正所谓“读好书,读书好,精彩的一本书,相信你也会喜欢看的!第二篇: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后感小升初那些囧事儿读后感原应年前就收到的书,因为一些原因一直到这个星期才拿到手,还是让朋友帮忙取回来的。说来这本书应该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因为朋友帮忙取回来时,朋友的孩子竟然一晚上将它看了大半。miss也同样,书到了我们家时是晚饭前,miss一开始还嚷着肚子饿的,我递过去这本小升初那些囧事,说:“

4、我可爱的公主,请看会儿书,耐心的稍等片刻,ok!miss接过书学着小猪上学里小猪的声音说:“好的!麻烦您快点好吗?这一看,竟然肚子也不饿了,到了吃饭的点三催四请才勉强放下书过来,一边说着:“炎褚祤果然是个名符其实的腹黑男呀!我诧异的看着她:“腹黑男?miss说:“恩!你忘记前几天我让你做的测试了吗?我也是属于腹黑型的!我喜欢腹黑这个词!果然是我的娃,为娘也喜欢。今天的饭桌上,miss喋喋不休的说起了这个“腹黑男炎褚祤和“蛋白质苏子莫之间的趣事。晚上,夜深人静,我捧着书拿着笔细细的看了起来,想看看miss口中的腹黑男如何毒舌,苏子莫的绰号为何是“蛋白质。原以为这本书讲的是小升初的一些事,却原来是

5、一本小升初孩子们的一些美好回忆,有着懵懵懂懂、淡淡情愫的回忆,那是属于少男少女的美好回忆。是呀,小升初不只是一个考试阶段,也是孩子们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作者姜雨晨是一名介乎于90后和00后之间的可爱女孩。这可爱在她的言语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看着标题:有个人陪你一起“二、我的同桌是“妖孽、青豆为谁除开就忍不住想知道女孩的一些故事,读着读着被这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女孩所打动,她用细腻的文字把个性鲜明、特立独行、思维跳跃的女孩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原本在压力笼罩下的小升初不再让人压抑,不再那么死气沉沉,让我有一种想重新体验那充满压力又青春无限的学生时代。难怪miss有点向往的说:“虽然小升初压力大,不

6、过感觉很新鲜!和miss同看一本书的好书就是可以多个话题一起聊。miss和雨晨有个共同点就是看阅读,书中有几句很喜欢也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如果没有真正吸收书中的精妙所在,这种阅读只是停留在消遣上。有效读书是因人而异的,就看我们有没有从书中汲取自己想得到的信息。想要写作提高还是要多读多想多练习。对于好的架构和词句多思考,多练习,但不是照搬。要树立你独一无二的思想风格才能感染读者。miss看了书和我聊书中的人物,miss问:“苏子莫的原型是雨晨姐姐吧!我说:“恩!不过里面的所有事不一定都是真实还原的!miss说:“那就是说在原型上添加想象,是吧?!我赞同的说:“恩!就像你前几天写的小瓢虫的故事,把虚

7、构和真实穿插的很好!就像雨晨姐姐说的一篇文章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你有独到的见解,哪怕你用朴实的文字描写出来,那也称得上是一篇好文章!miss很崇拜书中的学霸“炎褚祤学的好又玩的好,一个优等生不仅仅只会学习,还要会玩。书中采访雨晨中写道雨晨经常会和妈妈撒娇,miss说:“妈咪,我也是你的小宝宝,对吧!我瞪着眼睛说:“恩?你不是我的妈咪吗?怎么又是我的小宝宝了?miss一听马上搂着我说:“喔对,我忘记了,你才是我的小宝宝!乖说完还轻轻拍着我的脑袋!因为看的时间不长,所以聊的不多,多看几次我想会有更深刻的体会!第三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若有机会,我会让你出现在我们家户口本上。爱的时候轰轰烈烈,

8、你是个宝,不爱的时候,放个屁都觉得你啰嗦,这就是爱情 御姐发飙,威力无穷闭上眼等待的时间是最难熬的时间不许和别的男人眉来眼去,肌肤接触,还要记得想我,你太白眼狼了,去了肯定就忘记我了 别说谢谢了,多见外啊到家的时候我已经沧桑的不像一个人人啦民以食为天,现在饿了管不了那么多我最讨厌拿哥们轻易说是,却又无可奈何明朝那些事儿你实在就是应试教育的牺牲品,高分低能的代表当一个人不得不走向死亡时,自杀代表着尊严和抗争真相大白之日。即是你死期来临之时真是比及时雨还及时啊在权力面前,从来就没有兄弟的位置要想往上爬。就不能有原则,不能有尊严,要会溜须拍马,要会逢迎奉承,什么都要,就是不能要脸!那是何等的风光,何

9、等的得意!名留青史,千古流芳作恶多端,名声之臭,罕有匹敌刚出道时要低调,再低调能进去的人不是穷凶极恶就是达官显贵。所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小爷心中根本就没有害怕两个字自古以来最可怕的事情不是死,而是每天在死亡的威胁下等死。不知何时发生,只知随时可能发生,这种等死的感受才是最为痛苦的。大浪淘沙,始见真金年华逝去,大浪淘沙后果可想而知,也不堪设想盲目的自信往往比自卑更可怕一个人最可悲的地方不在于被骂,而是骂无可骂坚持以错误开头,用错误结尾,真正做到了把错误进行到底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所谓有水平,就是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相处别人想不出的方法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因素,是人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只要一平均就会原

10、形毕露你就是口若悬河,豪言壮语呼之即来,能讲得江水倒流,天花乱坠,但做起事来,却是一无是处,瞻前怕后在高管云集的京城,说他是官都是抬举了他不清不楚,不明不白还未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更不上什么空乏其身,忽然就天降大任啦纸上谈兵不行,这个世界是靠实力说话的人有时候必须有舍弃生命的觉悟,才能找到生路你就是穷奢极欲,好色之徒,消极怠工,不务正业虽无显迹,意有之“莫须有杀掉了岳飞。“意欲杀掉了于谦文武兼备、智勇双全,而且五花八门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一不晓,且善始善终,堪称不世之奇才没有最坏,只有更坏朱棣同志的主要政绩史:平定天下,迁都北京,修成大典,沟通南洋,威震四海,平定安南,打压蒙古饭桶废物也是有用

11、的,至少他的愚蠢起到了警示后人的作用,也是功德无量啊朱棣根本不是什么善类,他是不会容忍一个知道他太多秘密,比他还聪明的人一直守在他的身边要知道,当一个坏人并不难,但要做一个坏到极点的极品坏人是很难的。没有文化的的坏人干点小偷小摸,拦路抢劫之类的勾当,最多只能骚扰自己家的邻居老百姓。而读过书的坏人却可以祸国殃民,危害四方朝廷中的忠臣们,为了正义和理想与坏蛋们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成功了就是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失败了就是人间悲剧人缘: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出现一些人,让我们一见如故,感觉温暖,如沐春风。这种气质往往是天生的,我们都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历史告诉我们,喜欢看课外书的孩子奖励啊一般都是有出息的所

12、谓英雄者,敢为人之所不敢为,敢当人之所不敢当。所谓英雄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所谓英雄者,坚强刚毅,屡败屡战。不懂得畏惧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困难,也无法战胜困难。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能唤起自己的力量。只有懂得畏惧的人,才有勇气去战胜畏惧。懂得畏惧的可怕,还能超越它,征服它,最终成为它的主人的人,就是英雄。从一盘散沙、行将崩溃到众志成城、坚如磐石,从满天阴云、兵临城下到云开雾散、破敌千里,大明帝国终于转危为安,北京保卫战创造了一个力挽狂澜的奇迹。事情到这里就算结了,程敏政被这个黑锅砸得七窍冒烟,回家不久就去世了,唐寅一声叹息之后,对前途心灰意冷,四处逛妓院,开始了他的浪子生涯。而徐经功亏一篑

13、,对科举也是恨之入骨,回家就开始烧四书五经,还告诫他的子孙,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是一句屁话,还不如学点有用的好。他的家教收到了良好效果,八十八年后,他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出世,取名徐振之,此人不爱读书,只喜欢旅游,别号徐霞客。第四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许久,没有认真写一篇博文了,我发现人的惰性就是这样积累而成的,不想写就什么也不想写了,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发现自己写日记最爱写天气,实在是无语至极。最近一些天不是很忙,抽空看了一些想看的书,一些想看的电视剧,很放松。又抽空做了头发,多海不汗党里的造型,第一次尝试,齐平的刘海,还算满意吧。这段时光,不紧不慢,还算舒心。

14、认真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很想写段读书笔记。许是书写的太精彩了,忍不住想写几句。一段几百年的明史,却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第一部里记忆犹新的是那段八股科举考试,最佩服的是那几百年间就出现的寥寥无几的三甲状元。张居正也着实厉害。庆幸的是当年黄观投河自尽,否则以他的气节岂不比那方孝孺等人下场更惨。最想解开的迷便是朱允炆到底去了哪,难不能被火化成了灰?最狠的人非朱元璋和他的四儿子朱棣莫属,为了保全皇帝位,杀了身边所有的人,宁我负天下人不能让天下人负我,格外觉得朱棣爱记仇。最现实的人非李景隆是也,墙头草,两边倒。做不成军事奇才也罢,却成了内奸。看完第一部后觉得老天格外厚爱朱棣,穿了朱允炆的防弹衣不

15、说,连沙尘暴都格外青睐朱棣一方,那几仗胜利的更外惊险和侥幸。(其实也许是书里故意这么写的,但是那四年的风风雨雨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朱棣的强大,敢弑君夺位,比起宁王那些人,让我佩服不已。至少他不那么做,肯定会被朱允炆贬为庶民。那段洪武年间,那个风雪之夜,便已经让人记忆深刻,这是一个怎样有隐忍之心的男人。也可以感受到朱棣装疯卖傻背后的豪情壮志、说他是社会青年,我觉得并不完全符合,读书笔记大全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 早年跟随父亲征战,可能是父亲疏忽了他,倒也罢。正因为有这样一段不寻常的乱世之战,才成就了后来这样一位不平凡的永乐皇帝。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朱棣和朱元璋都有个共同的地方,狠起来,会绝

16、到底。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但是他们的两位长子又与其相反。朱标若是没有英年早逝的话,应该是位仁君。宋濂天天教他的都是做皇帝要宅心仁厚,善待百姓。而那位当了十个月皇帝的朱高炽似乎也是比他老子厚道许多。同样的老子生出来的儿子们可真是性格迥异。最喜欢书里写的金戈铁马的场面,不算宏大,称不上写的精致,却颇有戏剧化。无论是对战陈友谅火烧那些铁索战舰,还是对战那些前朝元人在那个漫无边界的沙漠里寻找敌人,或是盛庸在追杀北军时突然帅旗刮倒,都觉得充满了戏剧化。正是因为如此,战争才能写得如此精彩。第一次发现即使没有爱情的小说故事里,也能让人看得如此投入。无论是从哪位强大的将军身上,都隐藏着这样一句话。即使日后身处绝

17、境,亦需坚守,万勿轻言放弃。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有人说这些事儿,不够真实,其实在我看来,假假真真也好,这段历史能够在轻松的氛围里写的如此深刻,已觉得不易,何必要做到绝对真实呢,本来历史就没有绝对的真实,即便是正式记载,也不能说明绝对可靠。历史可以写的如此好看,像书里所说,生涩的道理用最普通的语言来描述,岂不更易理解。为什么非要钻牛角尖呢。我想把这部书完全读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作为枕边书,它还是不错的选择,应该有很多人都看过,类似于易中天的品三国。畅销千万册。不过相比之下,无论是品三国还是论语心得,比起这部书,都逊色不少。那么长的一本书,我居然都记得书里的人名,有点过目不忘。哈哈。就此

18、罢笔,如若下次再想到些什么,再来提笔继续,现在该说的基本都说了,完结。第五篇:明朝那些事儿读书笔记那些人那些事朱元璋大概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坐上龙椅,贵为天子,君临天下,当初迫不得已跟着造反,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但形势不由人,一步一步下来,他这个乞丐和尚出身的人也当上了皇帝。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在那个混乱的年代,群雄角逐,给了豪强们功成名就的机会,但最终登顶的只朱元璋一人而已,朱元璋这个被时势造就的英雄最终也造就了自己的时代。他大概也不会想到,他的孙子只做了四年的皇帝就被四叔给赶走了;他想不到,自己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百年之后,帝国却一片狼藉,千里为官只为财啊,他改变不了;他也想不到,自己

19、废除了丞相,自以为自此之后就是皇帝一人说了算,但另一个叫内阁首辅的官却比丞相还宰相;他想不到,自己手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碑竟然被一个叫王振的太监给撤掉了,之后的刘瑾,魏忠贤等大名鼎鼎的太监一个个比皇帝还风光;他还想不到,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试图给子孙们做个还榜样,却还是有那么多不成器的败家子挥霍着他的江山;他想不到,自己荡平四海,自认此后边疆永固,但有明一代,边患迭起,最后还是被那个他没有放在眼里的女真给替补掉了。他想不到的太多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有多少精彩的事情,多少生动的人,这段好看的历史要是他能想到,那历史的未知性不就没了,还是得有后人来为我们书写这些。历史很好看,我一直这么认

20、为,但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我才发现,历史可以有趣到这种地步。在我看来,一步有思想的书就是好书,而有思想,能让人接受,深入人心,又是基于事实的,就算是好书了,这本书不但具有这些,还生动有趣,鲜活形象,能达到这么多境界,而作者又是一如此年轻的非专业人士,那只能说是非常好了,五体投地啊!出于爱好,我比较喜欢历史方面的东西,当然我承认,历史确实比较枯燥,但这本书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读着读着竟然觉得是在看小说,而它确实是基于正史的,不是演义,能把历史白活到这种程度,真是绝了。当然,形式很重要,一种好的形式可以吸引很多人,但最重要还是得有好的内容,这本书可称得上是内外兼修,表里如一了,内容如形式一般引人入

21、胜。读历史的作用有很多,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实不仅仅是这样,手头常备一些历史书籍,不管什么时候看看都有用,这部书出来之后,有这么一套摆在案头,经常翻翻,应该感觉不错吧。困难时,看看朱文正是怎么守住洪都,袁崇焕怎么千辛万苦击退宁远来犯之敌,再想想长征两万五,觉得这点困难不过如此了;失意时,看看杨慎,三朝元老杨廷和之子,状元及第,前途一片大好,曾经意气风发,却也躲不过政治的无情,杖责,监牢,流放,谋杀,他尝了个遍,却能安然处之,专心休学,最终著作等身,名扬天下;骄傲时,看看陈友谅,他是什么下场,想想蓝玉、胡惟庸,骄傲是什么下场,还是被朱元璋给灭了;看看那些个人渣,王振徐有贞魏忠贤之类的,你会觉

22、得咱还不是那么差劲;读了杨继盛慷慨赴死,杨涟宁死不屈,就想到了信念的力量真是无穷的,精神真的可以支配肉体,人的意志可以坚定到如此程度,自愧不如感动之余也知道了崇尚正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的人生誓言,他做到了,每每此时,自小心中那从军报国建功立业的想法总被唤醒,顿感天地如此开阔,正是我辈驰骋时;看看李时珍,想想现在那些个庸医,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现代社会人人为利而来,但总该讲点职业道德吧;明朝的那些言官,屡屡直言抗上,凛然不屈,宁死不从,现在那些不惟真,只惟上的人该脸红了吧。明朝历史真是奇怪,嘉靖、万历两个皇帝在位将近百年,虽说多少管点事情,但比起朱元璋朱棣差的不是一点半点,而国

23、家也能运转下去,这可就要归功于那些辅臣了,那两个时代产生了多少优秀的政治家,夏言、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等等。明朝官员的内耗是相当厉害的,这些人在你死我活之余还能顺手把国家给治理了,不是一般的强。看着他们的斗争,丝毫不亚于刀光剑影的血拼,步步为营,进进退退,虚虚实实青云直上身败名裂只在旦夕之间,看看那些人,哪一个不是才高学富身手非凡,却也一个个一败涂地,只能感叹,一般人真玩不了政治啊!这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开国名将徐达常遇春李文忠这些不必说了,嘉靖到万历这一百年,也是人才济济,东南抗倭有戚继光,镇守辽东,拱卫京师有李成梁,出征朝鲜有李如松,还有谭纶、王崇古、杨博这些文官出身搞军事的也做

24、得有声有色,明朝的江山没有他们估计也做不了这么长时间。戚继光当然是我最服气的了,先是抗倭,每次看戚家军和倭寇的阵亡比例,往往是个位数对四位数,就是想不通他是怎么做到的,真刀真枪的拼能有这么悬殊的差距,鸳鸯阵真有那么厉害?戚家军真的如此勇猛?再是北方守蓟门,十五年屹立不倒,相当于前十任总兵的任职时间总和,看来他不但英勇善战,领兵作战三十多年,未尝一败之外,还精通人情世故,为人慷慨仗义,作为一个纯武将出身的人将领却能写诗著书,在明朝重文轻武的大环境下混的风生水起,等等这些,高山仰止啊!而李成梁就不那么地道了,辽东铁骑纵横天下,他的战功百年少有,但私心太重,贪欲太强,对蒙古女真,他是谁厉害谁打,却也

25、从不做毁灭性打击,一次都打光了他也无功可立了,于是边疆貌似平安无事,其实是养虎为患,最终后金的崛起,努尔哈赤坐大,最终对明朝长期为患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的儿子李如松倒是厉害非凡,远征朝鲜,打得丰臣秀吉手下那些战国名将落花流水,长国人志气,只可惜天妒将才,英年早逝,可惜了。海瑞算是明朝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影响力之大古今少有,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也有他一份功劳。举人出身,四十做官,还是不入流的教谕,为人又不是一般的正直,这种人头脑里想的都是忠君爱民,廉洁奉公,和官场规则不接轨,按说一辈子是没指望了,但正直的人永远都有,所以正直的他被个别欣赏他的人提拔,官越做越大,事情办得也越来越不靠谱,名声也越来越盛

26、,海瑞是个好人,但这种正直近于刻板,廉洁近于苛刻,奉公近于自虐的行为是不是有点过了?水至清则无鱼,凡事得讲策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是有匡扶济世的理想,但理想的跟着现实走啊!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办事只能是日渐封闭,事倍功半了,虽有千古美名但都是虚的,除了道德理想,也得讲技术,看看徐阶张居正,这些人无疑更出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看来海瑞得学学,徐阶就是王守仁的传人,这一点上他做得很好。说到王守仁,作者把他列为明朝第一号人物,应该是当之无愧的,此人确实厉害,大哲学家,心学的创始人,军事家,单枪匹马能召集千军万马,荡平宁王叛乱,政治家,政治上相当成熟,跟他作对的坏人基本没什么好下场,基本上能在立于不

27、败之地,文学家,著作颇丰。算是传奇人物了。皇帝不好当,我算了算,明朝的皇帝平均寿命最多也就四十吧,像皇帝这种地位高贵,养尊处优,吃好的喝好的,还有一大帮太医围着转,却寿命不长,什么原因?压力大算是一个吧,整天得提防着谁暗算,谁图谋不轨,心神不宁,生活压力也大,那么多嫔妃,累啊!最主要是治国理政太累,每天得批多少奏折,想多少点子,英年早逝也算正常,当然也有高寿的,像朱元璋、朱棣,这父子俩战乱出来的,长期征战,身体条件好,活六十多七十正常,像嘉靖、万历祖孙俩情况就不一样了,虽说活了五十多,但主要是靠偷懒换来的,不光彩。待遇高就得卖命干活啊!都不容易。一个朝代,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那些皇帝大臣,明朝

28、有多少个皇帝很少有人能说出来,堪比宰相的内阁首辅近百人,真正让人记住的不过十人,历史记住的永远只是那些功勋卓著或是臭名昭著的。就说青史留名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只要是对人类的发展有贡献,浓墨重彩也好,痕迹淡然也罢,史书上都有一笔,后人的评价可就不一样了,当时的小人物现在可以是大人物,当是大名鼎鼎的现在也许无人知晓,像李时珍,像徐霞客,他俩一个医(一篇好范文带来更多轻松:WWW.HaoWORD.coM)生,一个旅行者,当时或许籍籍无名,现在却是尽人皆知,只因为他们有功于人类;至于那么多名噪一时,位高权重的状元、首辅、尚书有几个能让人记住?明朝的特务算是封建王朝里登峰造极的吧。锦衣卫,东厂西厂内行厂

29、,这些组织,无所不为,监视、抓捕、审讯、绑票、暗杀等等,虽说威风八面,但一个政府如果用这么一些恐怖手段去统治大众,它的脆弱也可见一斑了。还是讲法制的好,要想坐稳了江山,搞这些是不行的。王朝更迭是历史规律,中国更有趣,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王朝没有一个能超过三百年的,汉唐明清,都是二百多年,秦隋元则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几十年而已。明朝开国之初,灭北元,下西洋,修大典,四海归一,万国臣服,泱泱大国,何等尊崇。但岁月流逝,当这些繁华都已成旧日往事,帝国风光不再时,鞑靼瓦剌又是俘虏皇帝又是兵临京城,东瀛小国也敢骚扰侵犯,虽说一次次化解危机,但不难看出,大明帝国已渐渐走向没落,最后苟延残喘也逃不过历史的宿命

30、,被革掉了。想起诸葛亮的一句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国家的强盛,需要一大批人才的支持,但凡盛世,无不是君主励精图治,臣下各司其职,建言献策,一心为国。而那些黑暗的年代则是各有各的不同,有主上昏庸不堪,有奸臣蒙蔽圣听,有阉党为非作歹,有党锢之争,有外戚作乱,但社会大众永远都是决定历史走向的,当群众的愤怒达到了顶点,揭竿而起时,王朝末路就到了。明朝也是如此,后期魏忠贤一折腾,皇太极在关外骚扰,国内又有天灾,政府还要加派三饷,去剿这个灭那个,那些当官的还照贪不误,老百姓也不是摇钱树,活不下去就反了他,大明最终是谁也没剿就被老百姓给灭了。明朝那些事儿,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精彩生动的历史故事,读了之后真是感触不少,毕竟才读了一遍,多读几遍,每一次读应该都有不同的感触,这就是读书读史的乐趣所在吧!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