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0.14KB ,
资源ID:113523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3523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六年级诗词教学学期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六年级诗词教学学期计划.docx

1、小学六年级诗词教学学期计划 小学六年级诗词教学学期计划指导思想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诗文是提高文学素养,陶冶精神情操的重要途径。同时密切配合县教育局诗词进校园的活动,搞好学生对诗词的鉴赏和朗诵。教学目标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2、通过诗配画,领悟诗的意境。3、能背诵100至200首古诗。4、能学会自我创作诗词。教学内容1、了解古诗词,体会诗的意境。2、品析部分诗词,掌握学诗词的方法。3、指导背诵诗词。4、学会自我创作诗词。教学措施1、让学生做好诗词笔记。把积累的诗词摘抄下来。2、培

2、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诗配画。3、交给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方法。4、通过鉴赏,教会学生创作。教学进度共八节课的教学。分别为:一、如何学习古诗词 二、江南春、竹枝词三、渔歌子 四、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五、秋思、长相思 六、古诗词背诵七、 古诗词鉴赏 八、古诗词练习一、如何学习古诗词教学目的:1、交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2、培养学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重难点教学:掌握学古诗词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 师导言: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

3、情。 例如:杜甫的春望,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捕,在长安城里,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伤感,所以诗人的忧国思家之心就跃然纸上。(指名背春望) 二、朗读,背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等等。可见,诵读是提高古诗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入门之径,通过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才能整体感知文本的大意,

4、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感受到古诗特有的韵味。老师放弃读古诗教学的最有利的法宝,以讲代读,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问:你认为该怎样朗读?(讨论后,指名说) 朗读时要做到读音正确,停顿恰当,语调合理。反复读,背时要做到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直到背得琅琅上口,滔滔不绝,自然成诵,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真正化为自身的血肉。 三、抓诗眼,知感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的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所以我们要重视古诗的思想感情分析,分析它的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忧国伤时,寄情山水等感情。那该如何做呢?

5、 (1)抓诗的意象。 例如: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伤别的先河。 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维的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借酒表达了深厚的强烈的依依惜别之情。 (2)抓住诗中的重要字词句和重要章节。 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

6、,也可从文章中找出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在品味中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作者的文章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例如:陶渊明饮酒“心远地自偏”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诗人超脱凡俗时,即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诗人才有“此中有真意”才领悟到“心远”的真意。也就是远离尘嚣就会得到闲适,恬静的生活的思想感情。四、学习乡村四月和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要求: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乡村风光,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默写两首诗。、培养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重点难点: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二、学习乡村四月、作

7、者简介,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一生没有做官,他的诗大多讲求技巧,诗风清苦。、阅读诗文: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注解,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汇报交流:指名读诗文,纠正字音。理解诗词的意思: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指山陵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子规:杜鹃鸟。句意: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满是绿色,稻田里一片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乡村四月闲人少,采了蚕桑又插田。句意,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都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采桑养蚕,又是插秧种田。、读诗文,

8、想画面,说感受:(播放音乐带,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展示四月的乡间充满生机,一派繁荣的景象,同时勾画了农民在四月里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表达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三、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作者简介:范成大:苏州吴县人(今江苏)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宁四大家”。他的诗忧国忧民,多有佳作,晚年隐居,写了四时田园杂兴首,是他一生田园诗的代表作,反映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民生疾苦。这里选的是夏日中的一首。、自主学习,了解诗意。、汇报交流,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句意:夏季农

9、民非常繁忙,白天去田间锄地,晚上要在灯下搓麻成线,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己拿手的本事。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句意:即使那些幼小的孩子,虽然他们不懂的耕种与织布,但也在茂盛的桑树阴下学着种瓜。、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你的感受:(配乐朗读)诗文描绘了乡村大人耕织,孩子也学耕种的情景,展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勤劳,是一副具有浓浓生活气息的农家耕织的图画。四、朗读背诵两首古诗课堂作业设计、把诗句补完整:绿遍山原(),童孙未解()子规声里()也傍桑阴()、请你说说“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景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我会背其他描写田园

10、的古诗词。 4、在诗画笔记本上给这两首诗配上漂亮的图画。三、学习渔歌子教学目标:、学习渔歌子理解词意,想象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首词。重难点:理解词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教具准备:、学生准备张志和的生平资料。、准备优美轻柔的曲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领略了两位宋代诗人为我们展现的田园风光,使我们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质朴,谁能想象画面,再来背诵一下这两首诗。二、回顾词的特点、谁还记的我们第一节课学的一首词,你们还能背诵吗?忆江南、词有什么特点:词有词牌名,是词的调子的名称,词调是写词时依据的乐谱。有的词牌原来就是词的题目,如忆江南渔歌子但后人写的渔歌子忆

11、江南就与词牌无关了。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故又称长短句。三、学习渔歌子作者简介。张志和,唐代诗人,字子同,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被贬官后,不再复仕,放浪江湖间,自称烟波钓徒,著有玄真子。、自读课文:轻声读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照注释,结合画面,了解诗意。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汇报交流:指名读词渔歌子纠正字音。说诗句的意思。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句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一幅秀丽宜人的水乡风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句意: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悠闲自得,溢于其中)、想象画面,有感情的朗读,谈谈你的感

12、受:配乐朗读。谈谈你的感受:作者将山前高飞的白鹭、岸边盛开的桃花,溪中肥美的鳜鱼及斜风细雨中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清新、优美、充满情趣的渔翁垂钓图。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也表达了他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练习背诵。四、总结拓展、学习了三首古诗词后,你对乡村生活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背给大家听听。作业设计、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西塞山前(),()鳜鱼肥。()箬笠,()蓑衣,()不须归。、用自己的话把渔歌子第一句的画面描绘出来、快来读读下面的古诗,想想描绘怎样的画面。并积累起来,配上画。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

13、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五、学习秋思长相思教学目的:1、了解诗词内容,感受古诗词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背诵默写两首诗。 重难点:体会诗的意境。教学过程:一、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二、 读入情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自由选择其

14、中一首齐读,再交换朗读一次。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三、 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提起笔来才发现要

15、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

16、?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四、议深情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 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正音。注意读准“畔” 声母是p”帐”的翘舌音zh。3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4指导书写,

17、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5学生练写。 六、古诗词的背诵教学目的:1、 掌握背诵古诗文的方法。2、 能背诵大量的古诗词。重难点:掌握背诵古诗文的方法。教学过程: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学 1根据拼音和工具书,读熟10首古诗词。 2根据注释和其他工具书,大致了解10首古诗词的意思。 3背诵古诗词。 二、交流展示 1同桌或小组展示背诵成果,可用比赛的方式,也可用考试的方式(比如:看图吟相应的诗词)。 2全班交流10首古诗词的大意。 教师相机检查学生对下面句子或词的理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什么意思?“豆”喻谁?“萁”喻谁? “鸟鸣涧”是什么意思?诗里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一片冰

18、心在玉壶”是什么意思?“冰心”“玉壶”象征着什么?“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时时舞”“恰恰啼”是怎样的景象?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是说石灰,实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竹石中赞美的是竹子,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白日”“青春”“妻子”各是什么意思?哪些词与现代意思不同?带有“白日”的诗还有哪首? 已亥杂诗中表达作者愿望的诗句是哪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什么意思?你能举出与这句诗意思相反的诗句吗? 卜算子一词中,“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还能背诵一首卜算子吗? 三、讲述关于

19、10首古诗词的逸闻或故事。 如:曹植的故事,于谦的故事,郑燮的故事等。 四、有机联系,拓展读江畔独步寻花(黄狮塔前江水东)春望 第二板块 一、根据10首古诗词进行超联想,分类复习古诗词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联想到: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 咏物言志诗 石灰吟竹石 联想到: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 写景诗 鸟鸣涧江畔

20、独步寻花 联想到: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 绝句(两个黄鹏鸣翠柳)杜甫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

21、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 二、以作者为生发点,复习积累的有关作者的诗词。 如:王维、王昌龄、杜甫、 七 古诗词的鉴赏教学目的:1、学习古代诗词的优秀传统。 2、理解语言,体察语境,把握情感。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在诗词中的含义、表达效果及表达情感。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诗歌是中华民族的一块瑰宝,它博大精深、富有表现力,值得人们鉴赏,一直是人们的精神食粮,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古诗词,一起探讨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二、明确古

22、诗词鉴赏的主要内容(一)理解诗词中关键词句子深层含义。(二)品味诗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三)分析、把握诗词中运用的表达技巧。(四)分析诗词中表达的作者的观点。三、明确课堂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在诗词中的含义、表达效果及表达情感四、鉴赏范例:(一)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题: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1 学生讨论2 学生回答3 教师点拨引导:要正确理解词语在诗词中的含义,首先我们必须通过多次的吟诵来整体感悟诗词所要表达的是作者哪

23、方面的情感,(由学生自找该诗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故园情)由此可知该诗抒发了作者的一种思乡之情;其次,推敲所析之词“折柳”与“故园情”在情感上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由学生回答),为什么“折柳”之曲与“故园之情”含有情感上的关联呢?只要我们联系生活实际或相关的文化常识,我们就不难想到古代曾有“折柳相送”的风俗,它寓含“惜别怀远”之意,由此思路,同学们可得到如下几个答案要点:诗的情感主旨思乡之情。“折柳”寓意惜别怀远。所谓“关键”即“折柳”一词与思乡之情的因果关系;综合以上要点,学生自然会完成问题答案。答案:“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

24、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五、诗歌鉴赏解读法(见板书设计)1 审视诗题2了解诗人及时代背景3阅读领悟 八 、 古诗词练习教学目的:认真完成练习,巩固学习效果。教学过程:学生练习1、白毛浮绿水,( )。咏鹅唐 骆宾王2、( ),阴山下,( ),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 )。敕勒歌北朝民歌3、( ),花落知多少?春晓唐 孟浩然4、儿童相见不相识,( )。回乡偶书唐 贺知章5、( ) ,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 李白6、江南好,(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唐 白居易7、谁言寸草心,( ) 。游子吟唐 孟郊8小时不识月,( )。 古朗月行唐 李白9、( ),春风送暖

25、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元日宋 王安石10、( ),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1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唐 李白12、( ),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唐 李白13、黄四娘家花满蹊,( )。江畔独步寻花唐 杜甫14、( ),白雨跳珠乱入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15、(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宋 杨万里16、( ),村庄儿女各当家。四时田园杂兴宋 范成大17、(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悯农唐 李绅18、不知细叶谁裁出,( )。咏柳唐 贺知章19、(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20、( ),春风花草香。( ),沙暧睡

26、鸳鸯。绝句唐 杜甫21、( ),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22、( ),一岁一枯荣。( ),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白居易23、空山不见人,( )。鹿柴唐 王维24、( ),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唐 王翰25、( ),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 高适26、秦时明月汉时关,( )。出塞唐 王昌龄27、( ),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 李白28、( ),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唐 杜牧29、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汉乐府30、( ),一行白鸳上青天。绝句唐 杜甫31、(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唐 王维32、墙角数枝梅,( )。遥知不是雪,( ) 。梅花宋 王安石3

27、3、(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石灰吟明 于谦34、独在异乡为异客,(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35、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 )。七步诗魏 曹植36、( ),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唐 刘禹锡37、( ),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38、(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题西林壁宋 苏轼39、( ),只是近黄昏。乐游原唐 李商隐40、桃花潭水深千尺,( )。赠汪伦唐 李白41、( ),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42、平明寻白羽,( )。塞下曲唐 卢纶43、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沙唐 刘禹锡44、( ),桃花流

28、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 )。渔歌子唐 张志和45、千山鸟飞绝,( )。( ),独钓寒江雪。江雪唐 柳宗元46、( ),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47、柴门闻犬吠,(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刘长卿48、(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竹石清 郑燮49、( ),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 )。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50、( ),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枫桥夜泊唐 张继51、( ),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寻隐者不遇唐 贾岛52、不要人夸好颜色,( )。墨梅元 王冕53、(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悯农唐 李绅54、(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清明唐 杜牧55、( ),寒食东风御柳斜。( ),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唐 韩翃(hng)56、等闲识得东风面,( )。春日宋 朱熹57、野旷天低树,( )。宿建德江唐 孟浩然58、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59、( ),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唐 王昌龄60、(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 王之涣61、白发三千丈,( )。秋浦歌唐 李白62、晨起动征铎(du),客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