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176.85KB ,
资源ID:114013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4013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物理全册初中物理全套复习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物理全册初中物理全套复习第三章 物态变化.docx

1、物理全册初中物理全套复习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三章物态变化A组基础题组 一、填空题1.(2019江苏连云港)质量相同的0 冰比0 水冷却效果好,这是因为冰(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收热量,此过程中冰的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2.(2019河南濮阳一模)寒冬,济南市某处消防栓发生爆裂,大量的清水喷涌而出,在低温的作用下,附近绿化带内的植物全部穿上了厚厚的“冰衣”(如图所示),虽然气温没有回升,过一段时间,发现“冰衣”还是变小了。形成“冰衣”和“冰衣”变小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分别是、。3.(2019河南郑州外国语三模)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

2、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的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很多热量,使(填“上”或“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4.(2019河南许昌二模)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把粉末状干冰喷洒到云层中,干冰进入云层后很快直接变为气体,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中的水蒸气就直接变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又变为小雨滴落在地面上。干冰直接变为气体属于现象;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属于现象;小冰粒变为小雨滴属于现象。(均选填物态变化名称)5.(2018辽宁沈阳)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

3、烧瓶内的水中出现了大量的,迅速上升变大,由此可知水重新沸腾起来。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选填“增大”或“减小”)。二、选择题6.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0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7.(2019湖北宜昌)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用湿抹布擦一下就很快凉了下来,主要原因是()A.水的比热容大 B.液化放热C.蒸发吸热 D.液化吸热8.(2019山东德州)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哪一组()初春:冰雪消融盛夏:洒水降温深秋:浓雾弥漫严冬

4、:凝重的霜A. B. C. D.9.(2019海南)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10.(2019湖南株洲)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可知,这种物质()A.是非晶体B.在t1时刻是固态C.在t2时刻是液态D.在t2时刻正放热11.(2019四川凉山州)在炎热的夏天,凉山州部分县市气温高达35 ,小马同学在家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A.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够降低气温B.电风扇吹出的风为冷风C.电风扇吹出的风,

5、能吸收人体的能量D.电风扇吹出的风,能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12.(2019湖北孝感)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13.(2019河北)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正在熔化的蜡,吸收热量,温度不变B.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C.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水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14.(2019江苏无锡)图中密封的锤

6、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 ,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A.浸入开水中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三、实验探究题15.(2019云南)学习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1)如图甲所示的器材组装有一不当之处是;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写出一条即可)。(2)待温度升高到40 开始,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该晶体的熔点是,熔化经历了min,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液态时的比热容(选填“大于

7、”“小于”或“等于”)。(3)另一小组的同学发现,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晶体还会继续熔化,原因是,晶体可以继续(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6.(2019山东临沂)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选填“铁圈”或“铁杆”)。(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选填“水的质量偏大”

8、或“当地气压偏低”)。B组提升题组1.(2019河南周口商水一模)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支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支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布包着的温度计的读数较,在一定的温度下,如果空气的湿度越小,湿布中水分蒸发越,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2.(2018贵州毕节)小李同学观看表演“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 ,醋的沸点为60 ,当温度达到时锅中的“油”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油”和放入其中的铁球的温度(选填“会”或“不会”)升高,当完后,继续加热,就不可能赤手从油锅中取铁

9、球了。3.(2019山西)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 A.一定高 B.一定低C.一定相同 D.无法确定4.(2019湖南邵阳)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大,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

10、间的距离()A.甲最长 B.乙最长C.丙最长 D.一样长5.(2019湖北鄂州)如图所示是加热-30 的冰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温度不变,说明熔化不需要吸热B.水的沸点是98 ,说明当地的大气压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0 不变,说明冰是晶体D.加热相同时间时,冰升温比水快,说明冰的比热容比水大6.(2019湖北黄石)某同学探究影响蒸发散热情况的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记录了三个示数,其中a温度计示数。(2)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比较b和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得出:蒸发快慢

11、与有关,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来看,空气流动促进了酒精分子向空气扩散。(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发现在相同温度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三根温度计示数有时差别不大,有时差别却很大。他猜想水的蒸发情况可能与天气有关,若示数差别不大,可能的天气是。第三章物态变化A组基础题组一、填空题1.答案熔化保持不变解析0 的冰变成0 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从而会降低周围的温度,所以0 的冰效果会更好。2.答案凝固升华解析绿化带内的植物全部穿上了厚厚的“冰衣”是喷射出来的水遇冷凝固形成的;“冰衣”变小是固态的冰升华形成水蒸气。3.答案液化放出上解析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

12、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即降温,所以大量水蒸气发生液化,液化过程放热,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4.答案升华凝华熔化解析固态干冰变为气体属于升华现象;高空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粒,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小冰粒下落遇暖气流变为小雨滴,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5.答案气泡减小解析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气体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随之降低,故水重新沸腾起来,会看到烧瓶内水中出现大量气泡,迅速上升变大。二、选择题6.答案D观察图示中的温度计知,每一大格代表10 ,每一大格分成10小格,所以每一小格代表1 ,即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温度计的液柱在0 以上,示数为20

13、,故A、B错误。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故C错误。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故D正确。故选D。7.答案C被太阳晒热的自行车坐垫温度很高,用湿抹布擦一下,坐垫表面会留下一些水,这些水将很快蒸发,同时吸收热量,所以坐垫就很快凉了下来,故选C。8.答案A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洒水降温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浓雾弥漫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凝重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选A。9.答案A钛合金粉末在高温下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结晶成

14、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即先熔化后凝固,故选A。10.答案D由图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在t1时刻该物质还没有开始凝固,处于液态,故B错误;在t2时刻是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时不断放热,但温度没有降低,故C错误,D正确。11.答案D使用电风扇吹风,感到凉爽,是因为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所以人会感到凉爽;电风扇吹出的风,并不能降低气温,也不是冷风;故只有D说法正确。12.答案B在冬天,车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雾气,故A、C错误,B正确;打开除

15、雾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玻璃上的小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车窗玻璃就清晰了,故D错误。13.答案B蜡是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A错误;利用干冰使食物降温,这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B正确;北方美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雾凇,由气态到固态,是凝华现象,C错误;炒菜前滴入热锅底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因为小水滴吸热变成了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由液态到气态,是汽化现象,D错误。故选B。14.答案A酒精灯火焰温度高于碘的熔点和沸点,这样碘容易发生熔化和沸腾现象,不利于研究碘的升华和凝华,B不符合题意;水浴法加热,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但是可以发生升华现象,

16、故A符合题意;将被密封的碘颗粒放入冰水混合物或在常温下观察碘升华,速度太慢,效果不明显,C、D不符合题意。三、实验探究题15.答案(1)试管内晶体露出水面,受热不均匀使用搅拌器、采用水浴法(写出一条即可)(2)485小于(3)水的温度高于晶体的熔点吸收解析(1)试管位置太高,盛有晶体的试管部位不能与水充分接触,受热不均匀,会影响实验现象;实验中使晶体受热均匀的措施是使用搅拌器和水浴法加热。(2)晶体在510 min时间内温度保持48 不变,故其熔点为48 ,熔化过程持续了5 min。由题图乙可知,该晶体熔化前图线的斜率大于熔化后图线的斜率,即吸收相同热量,固态时上升的温度高,即固态时的比热容小

17、于液态时的比热容。(3)刚撤去酒精灯时,晶体还会继续熔化,说明晶体在继续吸热,是由于水温高于晶体的熔点。16.答案(1)铁圈(2)液化(3)98不变(4)水的质量偏大解析(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的小水滴;(3)由图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所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8 ,即水的沸点是98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不变;(4)由图丙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温度的变化较小,其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偏大。B组提升题组1.答案低快大解析湿布包着的温度计,水在蒸

18、发时吸收热量,所以该温度计的示数降低;空气的湿度越小(即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少),则湿布中水分蒸发越快,温度降低得越多,因此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大。2.答案60不会醋汽化解析由于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醋的沸点是60 ,所以锅中的液体温度达到60 时液体就沸腾了;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所以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不会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60 ;只有当醋全部汽化后,再继续加热,油温度才会升高。3.答案B空气中水蒸气液化成水珠要放出热量,只有遇到低温物体才能放出热量,所以甲虫背部温度一定低于空气温度,故选B。4.答案A乙和丙两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等量的水银,故当

19、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相同,内径粗的丙温度计液柱短,内径细的乙温度计液柱长,它们表示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乙的刻度比丙的刻度稀疏,由于它们量程相同、最小刻度相同,所以乙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丙要大;甲和乙两支温度计,玻璃管内径粗细相同,甲的玻璃泡容积比乙的大,因此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甲温度计水银膨胀或收缩的体积大,因此甲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比乙要大。综合分析甲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最长,故A正确。5.答案C图像中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虽然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必须吸热,故A错误;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沸点是98 ,说明当地的大

20、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在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0 不变,所以该固体的熔点是0 ,此过程中物质正在熔化,是晶体,故C正确;冰完全熔化为水时,质量不变,同一个加热器进行加热,加热时间相同时冰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冰升温比水快(即冰上升的温度较高),由Q=cmt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小,故D错误。6.答案(1)25.5(2)吸收(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4)雨天(或潮湿天气)解析(1)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 ,则a温度计示数为25.5 。(2)液体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所以酒精蒸发时会向温度计吸收热量,导致温度计的示数降低。(3)通过b、c温度计的示数可以看出,c的示数低,b、c温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因此可得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有关。(4)该同学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实验,若三根温度计示数差别不大,即水的蒸发快慢差别不大,说明空气湿度较大,此时水不易蒸发,雨天或潮湿天气时空气湿度较大;若温度计的示数差别很大,则说明空气湿度较小,晴天时空气湿度较小,由此可以猜想可能的天气是雨天或潮湿天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