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4 ,大小:105.05KB ,
资源ID:114019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4019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复习题精选.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复习题精选.docx

1、中考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复习题精选 中考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复习题精选1、Ag氯酸钾和Bg高锰酸钾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将它们分别加热到完全反应后,所得氧气的质量比为() A、1:1 B、1:4 C、4:1 D、3:42、用Zn、CuO、稀H2SO4作原料制取Cu,有两种途径:ZnH2Cu CuOCuSO4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3、如图所示,用氢气还原w mol氧化铜,实验中当看到大部分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时,停止加热共消耗x mol氢气,生成y

2、 mol水和z mol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质量为64zg B、反应前后玻璃管内固体的质量之差是16wg C、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N装置中固体增加的质量 D、z=yx4、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质量() A、一样多 B、一氧化碳还原的多 C、氢气还原的多 D、无法比较5、将mgCuO 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当大部分固体变为红色铜时停止加热,并同时停止通CO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后,称量,残留物的质量为ng在实验中共用去wgCO,生成agCO2,则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为() A、4(mn)g B、16/7wg C、16/11ag D、4/5m

3、g6、将一定量的氢气通入盛有8g氧化铜的玻璃管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浓硫酸中,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0.9g,则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组成为() A、CuO和Cu B、只含CuO C、只含单质Cu D、无法确定7、(2007无锡)下列各物质中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密封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分子数为1:1的H2和Cl2 B、分子数为1:1的CO和O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2:3的C和O2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A、物质A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A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4、 C、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9、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9:8,等质量的X、Y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4:3,则X、Y两种元素在化合中的化合价依次是() A、+1、+2 B、+1、+3 C、+3、+2 D、+2、+310、将物质A、B、C各10 g混合后加热,生成3 g D,同时增加9 g C,若再增加A40g,B正好完全反应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1:4 C、4:l D、5:111、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反应后X的质量为0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A、 B、 C、 D、12、在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22:9,当6.4g B与一定质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 D,则此反应中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 A、1:4 B、4:1 C、1:2 D、2:113、在反应A+BC+D中,已知25g A与10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g C当反应有6g 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是() A、10g B、5g C、20g D、25g14、两份等质量的碳酸钙,一份充分高温煅烧(CaCO3CaO+CO2),另一份与足量盐

6、酸反应,最终所得二氧化碳() A、前者多后者少 B、前者少后者多 C、一样多 D、无法判断15、在A+B=C+D的反应中,7克A和10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克D,那么15克A和20克B充分反应时生成C的质量是() A、35克 B、18克 C、9克 D、16克16、给15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10.2g固体物质,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10.2g B、2.75g C、4.8g D、10g17、(2010潼南县)有下列化学方程式:A+3B2=2C+2D,若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7克,参加反应的B2的质量为24克,生成D的质量为9克,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

7、B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6 B、20 C、32 D、3618、(2008太原)将100g含CaCO3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发生反应,也不含钙元素),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则生成的CaO的质量约为() A、28.0g B、44.8g C、56.0g D、78.0g19、(2007太原)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现取碳酸氢钠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4.4g B、8.8g C、10.6g D、6.2g20、(2006兰州)在

8、5.6g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 A、小于0.2g B、等于0.2g C、大于0.2g D、无法确定21、(2003上海)往5.6g混有少量铜粉的铁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产生氢气的质量() A、大于0.2克 B、等于0.2克 C、小于0.2克 D、无法确定22、在敞口的试管里加热3.16g高锰酸钾,当试管里的固体的质量为3.0g时,剩余的固体残渣含有() A、KMnO4和MnO2 B、KMnO4、MnO2和K2MnO4 C、K2MnO4和MnO2 D、KMnO4和K2MnO423、由agKClO3和2gMnO2混合加热一会,得固体7.2g,试求a的取值范围为() A

9、、a5.2g B、5.2ga8.55g C、a8.55g D、无法确定24、CO和O2的混合气体48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44g CO2,则原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质量比可能是() A、2:1 B、7:4 C、7:5 D、7:825、用氢气还原某二价金属氧化物,生成该金属单质和水,每40g氧化物需要1g氢气还原,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24 B、40 C、65 D、6426、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抢答题,题目是“等质量的P、S、H2、F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哪种物质消耗氧气质量最多?”请你用简便方法计算,找到正确的答案,它是() A、红磷 B、硫 C、氢气 D、铁丝27、下列

10、反应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会减少的是() A、Fe+H2SO4 B、Fe+AgNO3 C、Fe(OH)3+HCl D、Fe2O3+HNO328、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质量最多的是() A、CO B、CH4 C、C2H2 D、C3H8二、解答题(共2小题)29、某纯净的可燃性气体仅含碳、氢两种元素,取一定质量的该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若将燃烧产物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15g;若用足量的固体氢氧化钠将燃烧产物全部吸收,增重12g(1)请计算燃烧产物中二氧化碳的质量;(2)请计算燃烧产物中水的质量;(3)请推断此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30、在我国青海湖地区

11、有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这里的碱是指Na2CO3,盐是指NaCl人们从盐湖中捞得的Na2CO3会含有少量的NaCl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含NaCl的Na2CO3固体50g,向其中逐滴加入7.3%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17.6gCO2气体(1)计算原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共28小题)1、Ag氯酸钾和Bg高锰酸钾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将它们分别加热到完全反应后,所得氧气的质量比为() A、1:1 B、1:4 C、4:1 D、3:4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化学计算。分析:化学

12、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根据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确定它们生成的氧气在反应物中的氧元素中所占的质量比例,据此来进行计算解答:解:由 可以看出氯酸钾中的氧元素全部转化为氧气,则生成氧气的质量等于氯酸钾中氧元素的质量;由 可以看出生成氧气的质量只有高锰酸钾中氧元素质量的四分之一,所以所得氧气的质量比为1:1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比较抽象的计算题,没有告诉实际质量,计算时可以从微观离子角度分析,也可以设氯酸钾、高锰酸钾的质量为一个定值,然后计算2、用Zn、CuO、稀H2SO4作原料制取Cu,有两种途径:ZnH2Cu CuOCuSO4Cu,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的铜的质量相等,下列

13、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 C、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考点:探究金属铜的冶炼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实验性简答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利用两种途径的过程,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进行判断,从氢气还原氧化铜,氢气必须过量,所以要使用更多锌更多硫酸,制取相同质量的铜,铜只来源于氧化铜,所以消耗的氧化铜质量相等,利用这些关系解决此题解答:解:因为整个制备过程中,所有Cu元素都能形成单质Cu,而都来自CuO,没有损失,所以氧化铜质量相同Zn+H2SO4=ZnSO4+H2,H2+CuOH2

14、O+Cu 生成1份Cu需要1份CuO和1份H2SO4和1份ZnCuO+H2SO4=CuSO4+H2O,CuSO4+Zn=Cu+ZnSO4生成1份Cu需要1份CuO和1份H2SO4和1份Zn看上去都是相同的特别注意用H2还原氧化铜的时候,需要先通H2然后加热,以将空气从玻璃管中排出如果不排出,会引起爆炸,所以H2的量要多一些自然H2SO4的量也要多因为H2是从硫酸中得来的故选A点评:此题是对两种不同途径制取物质的考查,解题的突破口是根据变化过程分析相关量的关系,找到较为简洁的判断方法,是一道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一道综合题3、如图所示,用氢气还原w mol氧化铜,实验中当看到大部分黑色固体变成光

15、亮的红色时,停止加热共消耗x mol氢气,生成y mol水和z mol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玻璃管内固体质量为64zg B、反应前后玻璃管内固体的质量之差是16wg C、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N装置中固体增加的质量 D、z=yx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差量法。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大部分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时”可看出氧化铜没有全部参与反应,这是解题的关键由题意可知:(1)反应后剩余固体为CuO和Cu(2)反应前后固体变化CuOCu,固体质量减少量就是参加反应的CuO中氧元素的质量(3)干燥管内的物质可以吸收空

16、气的二氧化碳解答: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A、由于大部分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知氧化铜没有全部参与反应,所以管内固体质量为生成的Cu的质量64Z和剩余的氧化铜的质量,所以A错误B、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元素的质量(CuOCu),即16Z (因为氧化铜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所以W不等于Z),所以B错误C、固体减少质量为16Z 而不是N装置中的吸收水的质量,同时干燥管内的物质还要吸收空气的物质,所以C错误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的铜和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所以Y=Z;但是由于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和结束都要通入大量氢气,并没有完全参与反应,有部分被排出,所以XZ,所以D正确故选D

17、点评:在解答有关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的计算题时,要分清氢气的消耗量的叙述,一般有两种:一是反应掉的氢气为多少,一种是实验中需要通入氢气多少,后者要考虑实验实际4、相同质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质量() A、一样多 B、一氧化碳还原的多 C、氢气还原的多 D、无法比较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可根据化学方程式由还原气体的质量计算出氧化铜的质量,再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设氢气和一氧化碳的质量都为x,氢气还原出的氧化铜的质量为y,一氧化碳还原出的氧化铜的质量为zH2+CuOCu+H2O2 80x y=,y=40xC

18、O+CuOCu+CO228 80x z=,z=40x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由于没有具体的数据,比较抽象,难度较大5、将mgCuO 装入玻璃管中,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当大部分固体变为红色铜时停止加热,并同时停止通CO气体在空气中冷却后,称量,残留物的质量为ng在实验中共用去wgCO,生成agCO2,则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为() A、4(mn)g B、16/7wg C、16/11ag D、4/5mg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本题涉及的变化过程:CO在加热条件下与CuO发生反应生成Cu和

19、CO2;题设给出的质量:反应前CuO的质量m g、残留物的质量为n g、用去CO的质量w g、生成CO2的质量a g;对所给质量进行分析:由于实验操作中先通入一会儿CO再加热,所给CO的质量并未全部参加反应,不能进行计算;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mn)g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的a gCO2中O元素的质量的一半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因此,可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或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最终得到铜的质量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差(mn)g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利用CuO中Cu、O元素的质量比=64:16=4:1,可计算生成铜的质量=4(mn)g;根据反应

20、生成的a gCO2中O元素的质量=a g100%=g,其中O元素质量的一半即g=g为被还原的CuO中O元素的质量,利用CuO中Cu、O元素的质量比=64:16=4:1,可计算生成铜的质量=4g=g;故选AC点评:分析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及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中组成,找出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中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化铜中组成元素的质量关系计算生成铜的质量6、将一定量的氢气通入盛有8g氧化铜的玻璃管中,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浓硫酸中,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0.9g,则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组成为() A、CuO和Cu B、只含CuO C、只含单质Cu D、无法确定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浓硫

21、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混合物组成的推断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元素质量守恒。分析:题目涉及以下变化过程:氢气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生成的水被浓硫酸吸收;根据变化过程分析可知,浓硫酸增加的质量即氢气还原氧化铜反生成水的质量;利用生成的水中氧元素全部来自于氧化铜,由水中氧元素质量可计算出被还原的氧化铜的质量,并与原氧化铜的质量8g作比较,判断8g氧化铜是否全部被还原,若部分被还原,则管内固体为生成的铜与剩余氧化铜的混合物解答:解:浓硫酸的质量增加了0.9g,即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了0.9g水,生成水中O元素质量=0.9g100%=0.8

22、g0.8gO元素全部来自被还原的氧化铜,则被还原的CuO的质量=4g8g因此,玻璃管中得到的固体为CuO和Cu的混合物;故选A点评: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元素质量不变,分析得出生成水中氧元素质量即被还原氧化铜中氧元素质量,此为解决问题的技巧7、(2007无锡)下列各物质中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密封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A、分子数为1:1的H2和Cl2 B、分子数为1:1的CO和O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2:3的C和O2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氢气和氯气反应时,分子个

23、数比是1:1;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时,分子个数比是2:1;甲烷和氧气反应时,质量比是1:4;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解答:解:A、分子数为1:1的H2和Cl2反应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是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时,分子个数比是2:1,分子数为1:1的CO和O2反应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有没有反应的氧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甲烷和氧气反应时,质量比是1:4,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反应时,除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外,还有没有反应的氧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碳和氧气的质量比是2:3时,氧气不足,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

24、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A、物质A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B、A中氮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4:9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A物质的分子结构模拟图,可判断物质A的分子构成;B、由物质

25、A的分子构成,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并计算其中组成元素质量比;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生成物的质量比;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解答:解:A、由物质A的分子构成的模拟图,可知物质A的分子由3个H原子和1个N原子构成,而非物质A由氮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A不正确;B、物质A的分子由3个H原子和1个N原子构成,则物质A的化学式为NH3,其中N、H元素质量比=14:(13)=14:31:3,故B不正确;C、反应物A的分子由3个H原子和1个N原子构成,物质A的化学式为NH3;反应物B的分子由2个O原子构成,物质B的化学式为O2;物质C的分子

26、由2个N原子构成,物质C化学式为N2;物质D的分子由2个H原子与1个O原子构成,物质D的化学式为H2O;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2N2+3H2O;反应中N2、H2O质量比=(228):(318)=28:2714:9;故C不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2N2+3H2O,反应为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置换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分子构成与物质的分类关系: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9、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金属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9:8,等质量的X、Y分别跟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产

27、生氢气的体积比为4:3,则X、Y两种元素在化合中的化合价依次是() A、+1、+2 B、+1、+3 C、+3、+2 D、+2、+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及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根据题意都可写成字母或代数式的形式,在配平化学方程式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可把这些字母或代数式看成一个数值,采取适当的方法配平,按正确的步骤进行解答解答:解:设金属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a,则Y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a;设X的化合价为x,则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XClx,Y的化合价为y,则其氯化物的化学式为YCly,设相

28、等的质量为w;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4:3,则质量比也为4:3,则化学方程式可写成,设生成氢气的质量分别为m、n2X+2xHCl2XClx+xH2 2Y+2yHCl2YCly+yH218a 2x 16a 2ywg m wg n则:18a:wg=2x:m m=16a:wg=2y:n n=因为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也为4:3,则m:n=:=4:3解得:x:y=3:2即x为+3价,y为+2价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与化合价知识综合运用能力10、将物质A、B、C各10 g混合后加热,生成3 g D,同时增加9 g C,若再增加A40g,B正好完全反应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

29、、1:4 C、4:l D、5: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题意,得出A与B正好完全反应时的质量,就可计算出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解答:解:由题意“若再增加A40g,B正好完全反应”可知,10g+40g=50gA与10gB正好完全反应,故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50g:10g=5:1故选D点评:本题也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出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11、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反应后

30、X的质量为0 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 A、 B、 C、 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反应类型的特点对反应类型进行判断;解答:解:反应后X的质量为:(8+2+40+5)(23+8+24)=0(g);故适合;由图表数据可知,X和Z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Y和Q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故X和Z是反应物,Y和Q是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类型的特点,但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不适合;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8g0g):(40g8g)=1:4;故适合;在化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